起源于1905年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的中國農業大學,作為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起源地和國家農業最高學府,歷經百年的世紀風雨,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為特色和優勢的綜合性大學。面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著眼于國家發展和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更好地促進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提升中國農業大學綜合辦學能力,拓展辦學空間,延伸學科、創新知識、培養人才,中國農業大學與煙臺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了“中國農業大學(煙臺)”。
199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中國農業大學依托山東省煙臺農業學校創辦了煙臺教學基地。2002年11月山東省批復同意中國農業大學在煙臺設立校區。2003年,經山東省同意并報請教育部,中國農業大學將教學基地提升為中國農業大學煙臺校區。2003年8月5日,中國農業大學與煙臺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協議,合作建設“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簡稱“煙臺校區”,作為中國農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予以建設和發展,按照公辦機制和模式運行,舉辦本科層次教育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2007年5月30日,教育部批復設立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作為中國農業大學設在山東的教育科研機構。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位于山東省煙臺市高新區,北臨濱海大道,南靠煙威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校區規劃總用地3013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06萬平方米,2005年初正式開工建設,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校園總體規劃中建有一流水準和獨特風格的教學實驗樓、行政辦公樓、圖書館、各學院樓、國際交流中心、體育場館、學生宿舍、餐飲中心、專家公寓、教師住宅及各類配套設施。已完成一期40萬平方米建筑,各項配套設施齊全,可滿足10000人的學習生活需要。校園建筑既充分體現了中國農業大學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展現了碧海、藍天、紅墻、綠地的海濱建筑風格,突出塑造依山傍海、詩情畫意般的風光和多層次的校園文化景觀。
根據辦學總體目標,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辦學原則,中國農業大學(煙臺)依托中國農業大學的院系資源優勢和煙臺區域特點,擬逐步設置水產科技學院、葡萄酒學院、食品學院、商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理學院、農藝學院、畜牧獸醫學院、工程學院、城鄉建設學院等10個學院。根據實際已經設立了食品與葡萄酒學院、理工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海洋學院,開設了葡萄與葡萄酒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村區域發展、工商管理、水產養殖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市場營銷、法學、公共管理等21個專業,確立了水產養殖學、葡萄與葡萄酒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重點建設的特色學科。經教育部協調,2005年首次在山東招收本科生,2006年本科招生計劃擴大到16個專業、9個省,2007年開始在山東招收本科一批學生,2009年首屆本科生順利畢業。截止2011年7月,本專科畢業生總數達到6343人,其中本科畢業生1316人,保研率和考研率及就業率均列駐煙高校前列,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認可。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堅持教學和科研同步發展的思路,依托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科優勢和成果優勢,突出區域產業特色,積極推進科技工作。牽頭組建了煙臺市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校企合作創建了7個研究中心和10個研究開發基地,依托各類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2005年以來承擔國家、省部、地市等各級科研課題112項,累計科研經費1075.6萬元,累計推廣新技術新成果110項,創造社會經濟效益40多億元。同時,還與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以色列、泰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成功實現教師出國進修、學生出國深造及科研合作。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辦學機制,秉承中國農業大學“勤勉持重、愛國憂民”的精神傳統和“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訓,以中國農業大學豐富的文化底蘊、突出的學科優勢和雄厚的教育資源為依托,面向山東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環渤海區域經濟建設對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和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建立高層次人才創新實踐和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培訓平臺,探索和發展新型的高校與地方政府在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機制,建成中國農業大學在環渤海地區的一個高新技術成果研發轉化基地、高層次人才創新實踐和培養基地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