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充分獲取關于學校人力資源規劃、職位結構以及崗位說明、績效標準等方面的信息,并對學校特征、學校發展策略、教育發展前景以及社會環境進行分析。教師通過對自身優勢、劣勢的分析,結合學校發展過程中的職業機會和威脅的分析,就可以得到較清晰的生涯機會前景。
學校在進行教師管理過程中,充分關注教師專業發展、職業幸福,是每個學校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的管理命題。學校加強教師職業生涯管理,直接關系到教師專業發展、職業幸福。而學校要建立有效的職業生涯管理體系,需要在做好學校文化、教師培訓、人力資源管理規劃、教師工作現狀分析等配套制度的建設后,通過一個具體復雜的過程,即在學校中制定與教師職業生涯整體規劃相適應的職業發展規劃,才有可能得以實現。一般來說,學校建立職業生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基本步驟:
步驟一:教師自我分析
教師自我分析是做好學校職業生涯管理的基礎,它是教師確定職業生涯目標,進行自我職業規劃的基準。教師自我分析能夠幫助教師加強自我認識,明晰自我發展的能力、動力,有利于教師有意識地去了解學校環境、職業發展機會等信息,有利于教師確立職業目標,從而在未來工作中保持較高的職業滿意度。而學?梢酝ㄟ^教師自我分析,全面掌握教師各方面信息,有助于學校制定既滿足教師職業發展需求,又滿足學校發展目標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在進行自我分析時,一般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職業生涯內容。
1. 職業生涯自我評定
教師自我評定是指教師個人對自己的能力、興趣、氣質、性格以及職業發展的要求等進行評估。教師自我評定的準確性受教師知識水平和信息掌握程度的限制,所以,學校應提供一定的工具,協助教師進行自我評估,但不能越俎代庖。教師自我評定的方法有兩種:
(1)確定職業性向
美國職業心理學家霍蘭德研究認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適合從事不同的職業,因此,他提出六種職業性向(類型):實踐性向,研究性向,社會性向,常規性向,企業性向,藝術性向。并在此基礎上把職業分為6種類型:現實型(操作型),研究型(宏觀型),社交型(社會型),事務型(常規型),商業型(管理型),藝術型(創新型)。職業者如果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性向,就可以從對應的若干職業中選擇適合于自己的職業用于職業生涯規劃。
通過對教師職業性向的測試,基本上能確定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由于教師的生活經歷和人格發展會影響他們職業發展方向的選擇,所以,每個教師往往不止包含一種職業性向,而可能是幾種職業性向的混合。研究表明,這些性向越相似,則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面臨的內在沖突和猶豫就越少。因此,學校要幫助教師鮮明地確定自己的職業性向,以方便教師確定自己適合的學校工作崗位。
(2)確定職業錨
“職業錨”在職業生涯規劃領域具有“教父”級地位的概念,是由美國E·H施恩教授提出的。所謂職業錨,是自我意向的一個習得部分,是個人進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習得的實際工作經驗所決定,與在經驗中自省的動機、需要、價值觀、才干相符合,達到自我滿足和補償的一種穩定的職業定位。換句話講,它是指當一個人在對職業進行選擇的時候,堅守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即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專家研究表明,職業錨是內心深處對自己的看法,它是自己的才干、價值觀、動機經過自省后形成的,職業錨可以指導、約束或穩定個人的職業生涯。因此,確定教師的職業錨就等于確定教師達到職業成功的標準。通過職業錨的運用可以有針對性地為教師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提高教師對自己從事的職業的滿意度、忠誠度。
2. 職業生涯階段分析
每個教師的職業發展都要經過幾個階段,所以,教師個人需要依據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調整個人知識水平、職業偏好,并以此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的參考。不同生涯階段的教師可能面臨不同的職業議題,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職業生涯階段教師可能面臨的議題
|
|
|
|
|
|
|
|
|
|
3. 職業生涯機會分析
教師在進行自我評估時,把學校環境與個人因素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充分考慮自己的特點、學校的需要,以取得良好的職業分析效果。為此,教師應充分獲取關于學校人力資源規劃、職位結構以及崗位說明、績效標準等方面的信息,并對學校特征、學校發展策略、教育發展前景以及社會環境進行分析。教師通過對自身優勢、劣勢的分析,結合學校發展過程中的職業機會和威脅的分析,就可以得到較清晰的生涯機會前景。例如,教師可以對自己做詳細的SWOT分析,明確自己的個人優勢和劣勢,分析檢查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職業喜好,仔細評估出自己感興趣的不同職業發展道路的機會和威脅所在,這有利于教師對自己在學校的職業發展做出客觀的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