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教師專業發展目標,明確發展階段及主要任務,理清發展思路。
(一)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的確定。
1.教師專業發展的整體目標: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嫻熟,專業情意健全。
2.教師結構與素質項目目標:建設一支能夠適應學校辦學目標要求,實施素質教育能力、水平較高的、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師隊伍。
具體項目目標有:
(1)職務結構:中級職務、初級職務結構到2007年比例為3∶2,爭取2-3名高級職務。
(2)學歷層次:2007年學校教師90%達到大專學歷,其中本科達到50%以上。
(3)繼續教育:100%的教師參與“十五”繼續教育的學習,絕大多數教師完成學分90%以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2007年,學校青年教師全部通過計算機應用水平等級考試。
(4)骨干教師隊伍:現在我校已形成了一支比例相當的校級骨干教師隊伍,爭取在2004-2007三年內縣級骨干教師達到20-30%,市級認定的校級骨干教師達到10-20%。
(二)明確教師專業發展階段及主要任務:
1.引領階段及主要任務:建立、健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反思能力管理策略體系,絕大多數教師能自覺改進自己課堂教學工作中的不足。
2.拓展階段及主要任務:建立、完善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管理體制,拓展教師專業發展的范圍,絕大多數教師具有專業自主發展的能力。
3.成熟階段及主要任務: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拓寬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學習和教學改革實踐的空間,使教師專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工作思路:學校以“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嫻熟,專業情意健全。”為教師專業發展總目標,以三年為一個發展周期,以一學年為一個發展階段,以工作立項和項目措施為達標保障,追求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發展、學生發展相統一,確保各種措施、立項、方案責任清楚、監控有力、落實到位,逐步完善教師反思策略管理策略框架體系和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管理體制。
二.實施“三項工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水平。
(一)實施師德建設工程,健全教師專業情意。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為人師表的根本。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要把師德建設作為首要內容。
1、建立、健全“五維”師德監督體制。建立、健全由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組成的民主監督體制,加強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文明執教的制度建設,使教師通過法定形式和正常途徑參與考核評價,實現自我檢查自主提高的“內化”境界,進而健全教師專業情意。
2、落實“三風”建設,創造奉獻的環境和氛圍。
(1)把奉獻做為校風、學風、師風建設的核心和靈魂。
(2)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創造奉獻的環境。
(3)完善獎勵機制,創設奉獻的氛圍。
(二)實施教師全員培訓工程,熟練掌握專業技能。
教師培訓工程以全員培訓為重點,突出骨干培訓;以提高學歷層次為著眼點,突出教師全面素質的提高;以專業技術能力為落腳點,搞好學校教學基本功培訓;以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為出發點,使繼續教育工作有質量、有效益;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想方設法為教師提供專業訓練和專業發展的機會,以提高教師執教的綜合能力。
1.建全中青年骨干教師后備人選制度。
2.實施教師計算機培訓計劃,2007年力爭完成教師計算機應用水平考級。
3.實施教師學歷提高培訓工程,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歷進修,并給以一切可能的支持。
4.校長室、教導處負責校本培訓、教師教學基本功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落實。
校本培訓和教學基本功考核,重點進行教師創新素質、執教能力和創新能力、水平及實踐能力的培訓,有計劃地組織各種形式的參觀學習、教育教學和教科研活動。學校鼓勵教師自己進行有計有目的的學習和實踐活動。通過培訓,使教師能按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手段,積極實行啟發和討論式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
5.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實施“名師培訓工程”,促進優秀教師的專業成長。
1.建立“名師”培訓模式。加強業務與理論學習,有計劃有步驟的建立學校骨干教師隊伍,以教師在實踐中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為主要目標,有的放矢地采取授課、專題講座、交流討論、案例分析、研訓結合等方法,立足通過培訓使教師從經驗型、模仿型向研究型、創新型轉變。
2.建立“名師”培訓激勵機制。
、俟歉山處熍嘤枌ο蟮拇_定,采取個人自薦、群眾推薦、行政確認相結合的辦法,為骨干教師成長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②繼續實行“名師優先”政策,為骨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財力支持。
、弁晟聘偁帣C制。通過立足培養、大膽引進,不斷壯大骨干教師隊伍。
三.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各項管理體制、機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以目標促合作、以制度促落實,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提高管理水平。
實施素質教育領導班子建設是關鍵,為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與管理目標,為爭創一流領導班子,用“三個四”“兩個五”“兩個六”實施對干部管理和評價。
1.“三個四”——四強、四嚴、四走進。
(1)四強:要求干部模范作用強、改革意識強、科研能力強、創建精神強。
(2)四嚴:嚴格管理、嚴于律己、嚴行校規、嚴肅執法。
(3)四走進:走進教研組、走進課堂、走進活動、走進學生。
2.“兩個五”——五滿意、五有。
(1)五滿意: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敬業精神、服務意識、科研成績。
(2)五有:有思路、有制度、有檢查、有指導、有評比。
3.“兩個六”——六做到:(政治、業務)學習上,做到走在教師的前邊;(教育、教學、教科研)實踐中,做到示范在先,服務到位;(升旗、出操等)常規和傳統活動,做到準備充分,提前到位;校務公開制度,做到內容、時間、地點、形式四落實;對待群眾的監督和評議,做到自覺接受,正確對待,滿意度要達85%以上。六堅持:堅持每周學習、思想、工作交流的例會制度;堅持分工明確,分層管理,合作奉獻的管理制度;堅持“計劃-組織-調整-改進-落實”的工作制度;堅持顧全大局,正確評價,交流談心等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堅持管理即是服務的管理思想,服務教師,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服務社區;堅持崗位職責,樹立教師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教師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金二小的發展是我們的職責的思想,帶好教師隊伍、爭創優秀領導班子。
(二)完善提高教師反思能力、提高管理策略框架體系,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學校在提高教師群體反思能力研究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加大分層研究和個案研究的力度,給予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權,在促進反思型教師的成長的同時,促使教師個體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1.實施教學反思手段現代化。開源節支,力爭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學校多媒體信息化建設上,對教師進行多媒體使用技術專項校本培訓,實現教學反思手段現代化。
2.搭建反思實踐的舞臺。針對教師專業發展實際,召開教師專業成長匯報會、師德演講會、反思交流會,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課題研討、主題或專題講座、三級教科研等活動,為教師反思實踐搭建舞臺,營造實踐反思的氛圍。
3、優化教學反思過程。以年級教研組活動為切入點,引導教師參與到反思活動的過程中。“逼著”老師反思課堂教學的點滴體會、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觀摩、參與,組織教師做課、說課,交流論文,不斷強化反思的過程,提高教師反思能力。
4、實踐教學反思方法。1、錄像反思法;2、對話反思法;3、自我反思總結法。
5、完善教學反思監控方案。
(1)課前反思:說課是教師反思的第一個過程,也叫課前反思。課前反思監控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師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上課之前,最大限度降低課上的損失。
(2)課后反思:根據課堂上反饋的信息趁熱打鐵,進一步修改與完善教案,明確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向和措施,及時總結提煉,即成功在何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記錄課后小結,或擬寫教后感。
(3)階段反思:每月一次反思小結,每學期1一2次反思交流,每學年兩篇反思論文或反思總結。這就要求教師要勤于動筆動腦,“強迫”自己多提出幾個“為什么”,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及時形成書面材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