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的現狀是:一切和電腦搭得上邊的事都該是你做的,但又很少有人會承認你的勞動,你總有那么一種“為他人做嫁衣”的感覺。處于這種境地,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抱怨的話,那就不僅什么也不能改變,而且只會讓我們的處境更糟。
實際上,一方面,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心態,選擇了教育,就是選擇了奉獻,選擇了信息技術,就是選擇了承受和付出,我們要做好承受和付出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也是一個專業,也是一種職業,我們付出了就會有回報,我們“有為”了自然就會“有位”!
因此,我們應該理智、客觀地對待現實,理智、客觀地來規劃、定位自己的職業生涯,在付出中感受成功的愉悅。
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生涯究竟應該如何規劃和定位呢?
現實地考慮,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定與聘請,既是對教師過往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的肯定,也是與工資收入掛鉤的。
作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盡管在學校的工作比較雜,甚至有些人名為信息技術教師,卻不從事具體的課堂教學工作,但每個人總是有一個主業,你也總得要從自己的職稱申報和評審出發,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和選擇一個主業進行定位和規劃,作為專業發展的方向。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考慮和加強發展的方面主要有:課堂組織教學,課外科技輔導(含信息學競賽輔導、電腦作品活動輔導、科技創新輔導、電腦機器人制作活動輔導等);學科教研和網絡德育研究;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學校管理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學科整合與研究性學習指導;教育技術管理與維護……
這幾個方面,若從職稱評審的角度來考慮,可以概括為三個方向,即信息技術教師職稱,電教教師職稱,網絡工程職稱。前兩個方向屬于教師系列的職稱,遞進層次是中學二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網絡工程職稱對應的遞進層次是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職稱申報需要通過英語考試。
當然,作為個人,我們要把這幾個方面的本事都練就是不現實的,也沒有可能有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我們卻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或兩個方面去專攻,只要我們勤加操練,最終必定能夠發展成為我們的專長和特色。
一、課堂組織教學能力是教學效果的決定因素
心理學研究與實踐表明,教師的知識水平與教學效果相關程度很低。就是說,如果教師自己的知識殘缺不全,不能幫助學生釋疑解惑,那肯定會影響教學效果;但當教師的知識水平達到一定的臨界值以后,不再形成“教師的知識水平越高,教學效果就越好”的比例關系。而教師的另類素質卻會對教學效果產生最直接、最顯著的影響——這就是教師的課堂組織教學能力,尤其是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的能力。
1、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現狀
作為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必修課程之一,信息技術課與其它課程應該是等同的,但偏偏我們所從事的這一門課程的教學氛圍,卻不像其他課程那樣濃厚,那樣受到重視,很多情況下,人們把信息技術課堂當成了“玩的殿堂”,學生也漸漸形成了玩的習慣。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造成了信息技術課堂玩的“習慣”的形成。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中,小學、初中、高中的課程很多內容是重復的,又是陳舊的。極有可能一個小學、初中教師一不小心就教了超過高中教師所教的內容,說不定你還會發現有學生會對你說“老師,你這節課的內容我們在網吧中早就學會了”!
2)嚴酷的中考、高考現實造成了信息技術課堂玩的“習慣”的形成。很多學生來上信息技術課,并不是來學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和相關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而是來玩的!來放松的!我就曾經調查過一部分學生,有的說“高中學習太緊張,只有信息技術這一科不考試,我想來放松放松”,有的甚至說“不讓我玩,我就睡覺”,對于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則是這樣回答:“高考要緊,高中階段我不能把時間精力放在非高考的事情上,等我考上名牌大學,想怎樣學信息技術都行”……事實上,現在的中學生,中考、高考壓力很大,課程很多,一天十幾個小時呆在教室,盯著黑板,動著腦筋,寫著作業,一根弦綁得很緊,甚好每天還有那么一節體育、信息技術之類的副課可以讓他們放松放松,你說,到電腦室來,不讓他們玩一玩也確實說不過去,也有點于心不忍的感覺啊。
3)信息技術教師本身的不作為也造成了信息技術課堂玩的“習慣”的形成。我們有相當一部分信息技術教師只懂技術,不懂教學,由于在學校工作中扮演著網絡管理、電教管理、設備維護、公文報表編輯等多重角色,沒有時間也沒用時間去鉆研教學,研究教育,觀察學生,每天的上課只是扮演著“放羊娃”的的角色,說不定什么時候課上到一半時,學校領導一個電話讓你去干某事,你就連“放羊娃”都不是了。
2、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練好課堂組織教學基本功
1)首先,我們必須接受現代教育理論的熏陶,轉變重技術輕理論的做法,逐漸形成信息技術教學研究的風氣,提高我們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
現代教學論認為,所謂組織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地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課堂組織教學的過程,應當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同時會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就是知識的傳授也很難真正到位,真正落實。
我們也要有這樣一種認識:一個學生能學好,能成才,決不是教師教出來、逼出來的,而是靠他們自己學出來的;課堂教學怎么才叫做是完成教學任務呢?不是教師講完了、講清了就行,而是學生學會了,才算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備課不能只備怎樣教、怎樣講,而是要備學生怎樣學習——把教師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作為備課的重點,如果教師備課達不到這個要求,就是不合格,要推倒重來。
我們要把學生的學放到課堂教學的首位,通過教師的組織、指導和點撥,使他們能夠認真地學、有效地學,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同時學會了學習。 教學過程中實質上是教師主導下的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發展過程。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并不是哪個人的刻意追求或仁慈賦予,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所天然具有的。但可惜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與這種教育的基本事實相去甚遠。把學生僅僅看作教育的對象和灌裝知識的容器,在課堂教學中重教輕學、重知輕能、重記輕思、重外部控制輕內部轉化,經過代代傳習,已經形成具有超穩定結構的經驗系統。許多教師教學改革的愿望也十分強烈,他們的全面素質(包括教學組織能力)也并不差,但他們的改革卻步履維艱,這是什么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已有經驗系統在起作用。當這種經驗系統能夠派上用場的時候,是不愿放棄的,更何況目前還有許多相關因素在強化這種經驗系統。因此,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要練就過硬的組織教學能力,首先必須有重組經驗系統的決心和行動。
2)其次,我們必須針對客觀現實研究教法和學法,練好組織教學基本功,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轉變人們對信息技術課堂的傳統看法。
不管怎么說,完成國家教學大綱、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最基本的義務!
為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想辦法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環境,至少讓全體學生能夠聽從你的安排。如果你控制不了課堂,或者說你對某些學生管理不了,那么你的課堂教學就注定要失敗。也許就是某幾個人就能改變你精心設計好的教學計劃,改變你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環境,決不是靠高壓、靠批評、靠處罰、靠“單相思”所能實現的,而是要教、學雙方和諧協作、互相信任、共同配合才能形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機制,發揮優秀學生的特長,讓他們輪流擔任“小老師”的角色,通過互幫互學,以達到全班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時,我們還必須積極探索培養和激發學生興趣的教法和學法。既然學生喜歡玩,既然學生想要放松,那么,我們就不妨有針對性地去研究、嘗試一些新的教法和學法,比如愉快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主持節目教學法等,讓學生能夠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通過信息技術課堂調節調節他們緊綁的神經,松弛松弛他們膨脹的大腦。
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環境,也需要有規則作保障,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學生賞識是教育的組成部分,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愛與賞識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而堅持教育懲罰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頑皮的學生,不要輕易地放棄,對其違規的行為,更不要聽之任之,應當選擇恰當的時機,給予合理的教育,這時批評與懲罰應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將懲罰上升為體罰。
作為教師在任何場合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在矛盾激化的場合要沉著,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調控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能力。當你準備批評你的學生時,你要學會控制你的情緒,千萬不要讓情緒左右了你的言行。事實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你才能在面對讓你厭惡的學生時,仍能面帶微笑;這不是虛偽,而是一種心理戰,好的教師肯定會如此與學生斗智斗勇。
3)第三,我們必須研究建立信息技術教與學的評價機制,必須實行過程性評價。
沒有評價的教學是一種無效的教學。教學與評價是相輔相成的,有效的評價可以促進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教師的成長;反過來,良好的教學又可以獲得良好的評價,形成良性循環。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沒有高考,沒有中考,沒有市統考,如果我們連平時的信息技術課和期末考試都沒有一個教學評價,那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教學就確實是無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就確實只有“玩的殿堂”的功能了,我們教師也確實只是一個“放羊娃”了。因此,作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我們必須研究建立信息技術教與學的評價機制,必須實行過程性評價。我們可以象中山僑中那樣,研究建立適合本校實際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自主開發的網絡教學平臺和過程性評價平臺,開展信息技術過程性評價活動,使信息技術教學也能夠獲得一定范圍的評價。
課堂組織教學基本功是信息技術教師的第一生命。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課堂組織教學基本功不過關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課堂組織教學基本功的訓練要從平時著手,從每一堂課著手,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進行。對每一堂課,我們都要注意課前認真備教材、備學生、備環境和氛圍,課中認真施教、有效組織,課后經常反思、及時評價。
中山市教研室為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提供了一個教學展示平臺,每隔三年就有一次信息技術教學競賽(今年是初中,明年小學,后年就是高中),凡獲得教學竟賽市一等獎的老師,自然成為當年度的市優秀教師(目前全市已有38位信息技術教師因此而獲此殊榮),希望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能利用這個平臺充分地展示自我,鍛煉自己,盡快成長為優秀的信息技術教師。
二、課外輔導能力是信息技術教師安身立命之本
在中小學,由于信息技術并不是中考、高考科目,因而信息技術只是處于副科的地位,信息技術教師不存在中考、高考的成就感,一般也不會象主科教師那樣受到學校的重視,獲得與主科教師同樣的待遇。
信息技術教師的成就感應從哪里去尋找呢?
我個人認為,信息技術教師的成就感主要存在于課外,可以說“課外輔導能力是信息技術教師安身立命之本”,因此,練好課外輔導基本功也是信息技術教師尋求專業發展、爭取平等待遇的一條重要途徑。
1、課外輔導大有可為
我認為,一個沒有能力上高三課程的老師是不職稱的老師,由此推論到我們信息技術這個學科,可以這樣說,一個沒有能力開展課外輔導的老師也是個不稱職的教師。
在中小學,可以開展的信息技術課外活動包括信息學競賽輔導(全國一等獎獲免試保送重點大學資格或高考加分),電腦作品輔導(全國二等獎以上獲免試保送重點大學資格),科技創新輔導(全國二等獎以上獲免試保送重點大學資格包括小論文、小發明、設計制作以及電腦機器人制作)等。
我們應該把課外輔導的重點放在信息學奧賽和電腦作品大賽上(因為這些輔導受限制的條件較少,作為教育強市的中山市的每一所學校都應該具備條件),當然也不能放棄其他比賽(如科技創新大賽、電腦機器人比賽等,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先走一步)的輔導。只有大家都這樣做了,特別是初中、小學都開展了這些課外輔導,才能水漲船高,才能促進整個中山市在這方面水平的提高。
市教研室和市電教站為我們提供了開展信息技術課外輔導的平臺,每年都開展信息學奧賽和電腦作品評比等活動,只要我們認真組織,積極開展,課外輔導還是大有可為的,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由此而帶來的個人成就感。
2、如何開展課外輔導
很多學校的老師認為,自己的生源不好,課外工作即使開展了也只會徒勞無功,不會有什么成績,我們學校在2001年以前也持有這種看法。
從課外輔導所取得的成績來看,生源確實很重要,但這不是決定的因素。眾所周知,我們學校的生源只能算是是二流,但這幾年來,也在課外輔導方面走出了一條道路。我們自己總結下來主要是因為我們先做了,而別的學校還沒有做。
比如,信息學競賽輔導,我校在2001年以前基本上是處于應付狀態,沒有花力氣去搞,因而也沒有取得什么成績。
2001年以來我們克服各種困難,不斷積累競賽輔導經驗,競賽水平越來越高,成績也越來越突出,短短幾年,已經有13人次獲得了分區聯賽全國一等獎。
我們在動員學生參加信息學競賽小組時,曾經這樣分析:第一,我們有校園網的硬件優勢,全省乃至全國,還有很多中學沒有電腦;第二,我們有良好的師資優勢,我們的老師有搞好信息學競賽輔導的決心和信心,全省乃至全國,還有很多學校因為畏懼而沒有開展開展這項活動;第三,參加信息學競賽輔導與你們的數理學習乃至英語學習不僅不會沖突,相反只會促進。
再比如,電腦作品輔導,我校也是近幾年才重視,才開始進行輔導的。我們的機制是每一個信息技術教師都要開展電腦作品輔導,并將信息技術與電腦作品輔導整合在一起,涌現了一批象袁港、金穎、陳觀鴻等具有輔導經驗的教師。
對于電腦作品輔導,盡管其評價比較主觀,并且市評與省評結論往往出現矛盾,但只要是深入下去了,也還是能夠模準一些門路,積累一些經驗,看準一點方向。
科技創新包括小論文、小發明、設計制作以及電腦機器人制作等,開展科技創新輔導,關鍵要在“創新”上下功夫。中山市的信息學競賽、電腦作品比賽已經成為省里的傳統項目和優勢項目,比如信息學競賽已經連續12年名列全省前三名,唯獨在科技創新方面還沒有取得顯著成效,主管教育教研的周副局長曾經表示要加強科技創新輔導,使其爭取成為中山市新的教育亮點。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要跟物理、化學、生物等其他教師一起,努力開創中山市科技創新輔導的新局面,取得新成績。
信息技術教師開展課外輔導,要出成績也不容易,必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碰到很多阻力,學校領導、班主任、家長不一定支持,甚至學生都不一定來參加。我們就曾經多次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我們在暑假利用休息時間召集一些素質較好的學生參加信息學培訓,可新學期一開學,辛辛苦苦訓練的這些學生竟然不辭而別,改而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競賽小組去了,這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當然也可以理解,畢竟你的信息學不是高考科目嘛。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要認真去做,堅持去做,堅持就是勝利!我們要有所作為,有為才有我們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