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或新進入一家企業之后的營銷新人“踢好門前頭三腳”,往往對自己以后在該企業的職涯發展至關重要。
營銷新人在進入了一個新的企業后,往往就開始了與周圍的環境進行全方位的“切磋”與“磨合”,包括心理上的、行為上的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有的營銷新人悟性很高,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能夠迅速適應,從而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進而走上個人發展的快車道,但也不乏一些懵懂、迷茫而找不著“北”的新人。
他們由于跟企業的“磨合”期太長,業績表現不理想,因此,在這個創造效益才有價值的今天,他們往往擺脫不了被上司冷落甚至被企業“掃地出門”的命運,而這不能不說是企業和個人的悲哀。因此,畢業或新進入一家企業之后的營銷新人“踢好門前頭三腳”,往往對自己以后在該企業的職涯發展至關重要。
那么,營銷新人應該如何做才能縮短自己與企業、與周圍的“磨合期”,從而突現自己,促使自己快速脫穎而出,進而走上自己職業化發展的康莊大道呢?以下三步走,也許會對營銷新人有所幫助。
一、齊步走
營銷新人在進入了企業,承擔了相應的營銷職責,也即具體負責了銷售區域以及市場后,所要邁出的第一步,就是要與企業及團隊“齊步走”。也就是說,營銷新人的所做所為都要與公司、與團隊的步調保持一致,從而使自己與企業與團隊產生“共振”與“共鳴”,讓自己快速融入企業及銷售團隊火熱的大熔爐中。
營銷新人“齊步走”,要做好如下調整:
1、要與企業有共同的發展愿景。營銷新人既然雙項選擇進入到企業,那么,就要能夠充分地認同企業的文化與價值觀,從而與企業共同踏上一條船。在這方面,作為營銷新人就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就是營銷新人要把企業作為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即無論做什么,都要以企業經營理念為指南,以企業發展思路為原則,處處維護企業的利益與聲譽。
兩個基本點就是營銷新人要與企業同心同德、同仇敵愾,即維護企業形象,又能與企業一心,從而踏踏實實做市場,真真心心待客戶。而不是與企業“同床異夢”、“兩面三刀”,背地里去挖企業的“墻腳”。營銷新人只有與企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榮辱與共,才能與企業有共同的憧憬與展望,才能會對企業有強大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
2、以企業為家,具備老板的心態。很多營銷新人之所以進入企業沒有方向感,無所事事,無所適從,很多時候往往都是把自己作為一個局外人而難以融入企業所致。
因此,作為營銷新人,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主人,從而具備老板的心態,是新人快速適應企業,從而轉換角色,反客為主的較好做法。營銷新人只有發揚了主人翁的精神,具備了當老板的心態,才能“風聲、雨聲、市場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企業事,事事關心”,從而以企業為家,處處為企業著想,讓企業更快地接納自己,讓自己更好地融入企業。
3、與上司及領導處理好關系。絕大多數情況下,上司、領導的指令往往都是企業的決策或指針,因此,作為營銷新人,要想更有效地縮短自己與企業的“磨合期”,根據上司及領導的“指示精神”,指到哪,打到哪,便是與領導以及企業磨合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快捷方法。
因此,這就要求,營銷新人要保持與上司及領導思路一致,要與上司及領導處理好關系,要做一個領悟力、執行力都較強的好下屬,從而獲得上司與領導更多的支持,通過上司及領導的點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與成長起來。
4、協作、互助,與團隊成員打成一片。個人更快、更好地成長,離不開身邊最親愛的“戰友”即同事的配合與“捧場”。在團隊里擁有良好的人脈有助于自己左右逢源,從而發揚團隊的協作精神,通過揚長避短,互相交流與學習,讓自己更快地與團隊,與市場共融,避免過多時間的“無謂”摸索,達到縮短“磨合期”的目的。
營銷新人只有快速地度過自己心理的“不適期”,在從事市場工作中更多地變“要我干”為“我要干”,勤奮好學,只有如此,營銷新人才能獲得幫助,從而把“磨合期”縮為最短。
二、正步走
很多營銷新人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提升,而慘遭企業“淘汰”,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堅持自己的“操守”,從而與企業難以建立誠信與互信關系,應該說是其根本性原因。營銷新人要想快速縮短“磨合期”,自己“正步走”是關鍵一環。
1、端正態度,要讓消極變積極。營銷新人往往工作及社會經驗較少,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當在工作中遇到與自己學到的、看到的不相吻合甚至完全相反時,就容易產生消極、怠工心理。
比如,當營銷新人看到企業里人際關系復雜、勾心斗角盛行時,心理落差非常大,就會出現消極的疲于應付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招致周圍人的敵視與圍攻,而被視為孤芳自賞或清高的表現。
其實,營銷新人應該采取辨證的看待事物的態度,勇于和善于做一個不易被外界“污染”的“聾子”,從而不受消極因素的過多干擾。作為營銷新人,要明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沖突與矛盾,只有端正自己的態度,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變消極為積極,才能更好地改善自己與企業以及周邊人的關系。
2、有自己的主見,正確的就勇于堅持。很多營銷新人進入企業從事營銷后,在“大浪淘沙”下,很容易迷失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么唯唯諾諾,人云亦云,要么就是放棄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隨波逐流,手足無措,給人一種沒有思路、沒有見解,最后是沒有培養潛力的難堪結局與看法,從而再也走不出“磨合”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