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己走了不少彎路,不能讓孩子再走彎路。”國內第一個將職業規劃帶入中學課堂的北京人大附中專職職業規劃師、北京前方導航教育公司首席專家吳志蘭11日在北京舉辦的一次講座上呼吁,中學生亟須職業生涯規劃。
所謂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讓中學生盡早認識
自我、認識職業、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系、學會職業決策,從小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目標,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鍛煉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據吳志蘭介紹,我國高等學校職業指導發展很快,但中學職業規劃意識仍十分模糊。國家相關部門對中小學生職業規劃研究已開展多年,但從來沒有正式進入過課堂。對北京人大附中近1000名學生調查顯示,中小學生以及家長對職業規劃的需求非常強烈,96%的學生已經有明確的職業傾向,但他們仍然必須應付不斷加碼的升學考試壓力。
“一個觀念的轉變,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吳志蘭說,如果孩子能在中小學期間就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以后將從事什么職業,并對這一職業和涉及的專業進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他們在選擇專業和職業的時候就不會盲目,在職業生涯發展道路上就會少走很多彎路,而不是等大學畢業后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吳志蘭介紹,美國孩子從6歲就開始有了職業意識的開發,職業生涯發展指導貫穿小學、中學和大學,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在為自己長大后要從事的職業做知識、技能、綜合素質上的準備,并為提高綜合素質而參加各種各樣的志愿者活動、職業體驗、兼職工作。
然而,我國中學生雖然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意識到如何實踐自己人生理想的學生只是極少數,“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仍是唯一出路。一項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70%的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不滿意,一些大學校園內為此出現了專業“跳槽”現象,還有一些大學生甚至畢業時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
“職業規劃要趁早,人生設計在童年。”吳志蘭指出,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大學,也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為了今后有一個自己喜歡的、一提起就兩眼放光的工作。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就應從中學開始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將來愿意從事的職業,提前了解相關職業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強化相關職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積極參與相關社會職業實踐活動,提高相關職業需要的從業能力。
針對有些家長盲目左右孩子職業選擇的問題,吳志蘭指出,家長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未來讓孩子自己選擇,尊重孩子的興趣和個人愛好,家長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決策,也不是將孩子抱著不放手,而是為孩子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信息上的幫助,讓孩子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