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就業時的機會難得,不容錯失第一次就業,也就是從學校畢業時面對的機會往往是真正的空缺,同等條件下優秀者得,我們應當在市場中充分尋找,發現那個我們具有優勢地位的職位。如果職位被別人填補了,即使你很優秀,也很難獲得那個機會。這就是著名的“擠公車理論”——先上車的人會排擠后上車的人。所以,把握好人生的第一個工作機會是非常重要的,盡管這個過程很辛苦。
第一次就業影響整個職業生涯
第一次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每一次就業都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而人生是有限的,每一次不能符合職業規劃的就業都使我們落后于那些和我們同時畢業,但是已經奔跑于職業計劃中的人們。他們的這種先發優勢會一直影響我們與他們的競賽。
對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次就業定終生”。因為,我們跳槽時,往往付出雙倍的成本——為應付現有工作的投入和離開這份工作的賠償。事實上,跳槽也不是一個完全取決于個人主觀愿望的行為,現行的勞動法治環境對跳槽制約影響較大,包括戶口、高額違約金等內容在內的違約成本使很多人都難以從第一次就業中解脫出來。久而久之,他們的進取心就會逐步衰弱,成為失去職業規劃的人,以致終身碌碌無為。
第一次就業也會影響第二次擇業,一般著名大企業的員工更加容易獲得第二次就業的機會,而中小企業員工的第二次就業付出的成本相對更高一些。從一個行業進入另外一個不相關的行業要面臨與那個行業先入者的競爭,要遇到的困難很多,付出的代價也更大。
選擇工作必做的思考
我想做,我能做,我也適合做,但是社會上有這種需求嗎?
社會對職業的需求源于兩個方面,一種是既有的,我們可以看到前人已經在這個職業領域奮斗。這樣的職業需求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是人力資源供求關系處于什么狀況,是供大于求,求大于供,還是基本平衡?這種判斷基于當前,卻要著眼于未來的趨勢,需要一定的預測靈感。比如藥劑師職業、物流職業都屬于短缺職業,未來幾年基本屬于求大于供,屬于可以進入的行業。
其次是人力資源的供給結構是否合理,某些行業因為待遇、傳統地位等原因受到人們的青睞,高學歷、高層次人才云集,供給結構存在普遍的高才低配現象,比如碩士生進高等學校從事教務員的工作,這樣的行業一般要回避。也有些行業因為歷史的原因,未能培養專業化的人才,或者現在面臨專業化的轉型需求,需要人力資源的升級換代。前幾年人力資源人員的短缺就屬于這種類型,從人事工作向人力資源工作的轉型帶來了大量的發展機會,許多從事教育工作、企業管理工作、法律工作的進入了這一領域并獲得了成功。但是現在轉行進入該職業就有了較高的專業門檻。目前還可以進入的類似職業包括基礎教育、物業管理、飯店管理等。
再次是進入這個行業的機會與成本。除了上述供求關系、結構問題之外,還要分析自己可以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源,比如合適的人際關系資源。成本問題也很重要,比如進入酒店行業之后,短期內要適應酒店行業的“圈子文化”,要與操作層面的員工打成一片,我們能否接受這種改變?
選擇那些人才稀缺的地方,才能有更多脫穎而出的機會,才能使你的價值放大,收到更大的人力資本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