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職業定位好了嗎?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研究生王欣小姐很高興地告訴銳泓,她已經在上班了,負責公司網絡教學產品的設計。所從事的行業和自己的專業緊密相關,而且公司目前所做的項目是他上學期間一直想做而做為職場新人缺乏資金和資源而無法開展的。她很高興地告訴銳泓,自己下來兩年的規劃很清晰,現在工作和生活都很開心。
而在半年前,王欣為自己的職業選擇而困惑不已,希望銳泓幫助其做職業定位方面的分析。她的經歷頗為豐富,在杭州某外企做過財務,也在上海某外貿公司做過貿易,而為實現名牌大學夢并順利拿個文憑,研究生所學的卻是語言教育,那么畢業后到底做什么,才能更好地發展,成為一個高難度的選擇題。
事實上,同樣的問題困擾著眾多職場新人,王欣有意識去理性思考自己的職業定位,已經走在很多職場新人前列。多數職場新人甚至從未考慮過自己的職業發展,處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80后一代走入職場,普遍的一個現象是:跳槽頻繁,單份工作超過半年的屈指可數,短短時間之內介入多個行業,找不到自己的職業方向,在交際圈中無法建立起自己的職業品牌。那么,是什么造成80后職場新人這樣的職業形態呢?這需要從高等教育及職場現狀說起。
社會迷局與大學教育
當前的整個中國社會正處于急速發展的變革時期,無論是整體經濟還是社會意識形態,都處于解構時期。許多行業在市場環境的變幻中不斷進行著行業洗牌與秩序重建,傳統價值觀念在西方價值理念體系的沖擊下正被逐漸瓦解,新的價值體系又未曾得到廣泛的認同而建立起來,新一代的社會青年多數缺乏信仰、信念的支持,生活節奏的加快與階層矛盾的逐步顯現使得社會心態流于浮躁。這些不穩定的情緒構成了當前復雜的職場現狀。應該說,80一代在這樣的職場環境下發展,其做出準確的職業定位的難度將明顯高于其父輩。
那么,大學教育又給予了怎樣的支持?
從職業發展角度出發來看當前的大學教育,我們不難發現,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職業培養路線。高等教育普遍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包涵政治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外語基礎教育、職業素質教育等;而職業教育更側重于職業技能方面的培養。因此,大部分職場人士將高等教育規為教育范疇而將職業教育列為職業技能培訓范疇。
應該說,教育與培訓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培養模式,而職場所期待的,是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兼備的學生,尤其期望大學應屆生具備扎實(全球品牌網)的基礎和較好的領悟能力,以在短時間內進入職業角色,勝任崗位要求。這是HR選人的基本標準,而至于是否名校、成績如何等問題則是輔助做出人才鑒別的選項。
然而許多企業的HR卻很難在招聘中找到這樣的理想人選。普遍的情況是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應屆畢業生職業素質較好而實際操作能力非常弱,而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則在實際操作方面上手快而職業素質卻不高。無奈之下,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只能增加部門經費,邀請專業的培訓機構對錄用的職場新人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以使其更好地適應崗位的要求。遺憾的是,由于心態的浮躁,真正能在一個企業里面扎根下來轉變成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的,卻是鳳毛麟角。
時代大環境下的浮躁情緒、高等教育對職業技能培養的無力,造成職場新人的職業能力難于迅速與企業崗位技能順利對接,由此,剛步入職場的應屆生,容易陷入復雜的職場迷局,無法把握自身的職業興趣和職業定位,從而產生一系列的職業困惑。
信息不對稱:轉幾年再定方向?
許多職場新人在進入大學期間的專業選擇上就處于迷茫狀態,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使其在大學期間轉而將時間精力投入在游戲、戀愛、玩樂等上面,而鄰近畢業才感受到就業壓力而承受著強烈的內心掙扎。職場如戰場,而對于職場新人而言,似乎注定了只能是敗者,因為對于某個職業抑或某個行業而言,他們往往一無所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反之亦然,那么,在對職業環境、行業前景知之甚少的前提下,很多職場新人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轉幾年再定方向。
前面提到的王欣就是典型的例子,不僅職業類別跨度大,而且不同城市的職業環境又有所不同,期間從事的幾項工作之間的關聯度很小,前面的職業經歷無法為整體職業發展蓄積有效的勢能。這樣,如何做好職業定位,反而更加難以選擇。
轉幾年再定方向,會造成前一段工作經歷中所學的職業技能與后面的工作毫無關聯,從而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另外,當前職場中,企業的發展面臨整體市場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創業型公司,企業本身能否經營下去,都存在很大的疑問,職場新人進入創業型公司,其職業風險自然有增無減。劉萱在畢業后進入一個新辦不久的企業做策劃專員,沒想到不到半年,企業就倒閉了。飽嘗由于專業技能的短板而被大公司拒之門外的尷尬,承受著失業三個月逐漸浮現的大城市生存壓力,她只好勉強進入另一家小公司做業務員,然而同樣半年時間不到,這家公司便處于無法支付員工薪酬的狀態。面臨再次失業,劉萱更加迷茫了。
不僅如此,職場新人在某些企業中,還容易出現對企業文化的不適應而造成職場不適癥。高強在某IT企業擔任電話銷售,該公司文化為明顯的狼道文化,對員工的業績要求非常嚴格苛刻,每天規定高強必須打出80個電話,每次電話與客戶溝通不低于5分鐘,同時規定一系列的溝通內容上的績效要求。高強每月為完成崗位業績指標,經常加班工作,沒多久就患上了嚴重的咽喉炎,無奈之下只好轉換部門。新的崗位全新的職業技能要求,高強不得不從零開始積累。
對各類職業職業特征的不了解、對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的不了解、加上職場中不同的企業形態中的不穩定性和企業文化的沖擊,造成職場新人為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而頻繁轉換工作,而這些職業行為往往不具備關聯性,難以為職業發展蓄積有效的勢能。事實上,很多職場新人,盡管在職場上,經歷不同的職業類型之后,更加難以選擇自己的職業方向,做出準確的職業定位。而留給自己的,卻是累累傷痕。
職業定位:充滿智慧的選擇
職場新人的前身是大學校園里的學生。學生在從繁忙的高三生活轉向較為輕松的大學生活的時候,會有個比較明顯的落差。他們需要面臨對時間的管理、對人際關系的應對等全新的命題。所以,普遍的大一學生會感覺到空虛、迷茫,失去方向。逐漸地,整個大學生活被戀愛、游戲、娛樂等占據,而逐漸忽視了職業技能的提升,所以在大四的時候,面臨就業壓力而疲態凸現。
為逃避就業壓力而盲目考研一度成為一股風潮、沒有具有基本的職業素質卻經常做著創業的白日夢、專業技能平庸卻夢想一畢業就月薪近萬等情況,近年來已屢見不鮮。大部分沒有做好“職前功課”的學生,在進入職場之后,就會變得被動應對職業選擇,無法做出科學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
由此,科學的職業規劃,最好從大學期間就要培養職業規劃意識和職業品牌意識。職業定位,是充滿智慧的選擇,做好這樣的選擇,應該從培養職業意識開始,在大學階段就開始思索自己的職業興趣,明確自己的職業理想,有針對性地了解職場(全球品牌網)對與自己相關的職業類別的要求,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為進入職場作好準備。具體而言,銳泓曾從職業規劃的角度,在我學網就大學生如何應對大學階段的生活提出如下的建議:
大一階段:需要盡力去適應新的城市、大學生活,尋找自己管理好自己時間的方法,趕跑空虛,試圖活得充實一些。課程上,各大學會以政治課、基礎課為主,那么,何不借此思考思考一些形而上的問題,比如人生觀、價值觀、職業理想、興趣所在等。這一階段,圖書館、社團活動、城市的購物圈、文化旅游圈、寢室的洗涑間、報紙、互聯網等,都很適合你。
大二、大三階段:需要漸次確定自己的職業理想,這也許是一個痛苦的階段?梢远嗪透吣昙壍膶W生、相關的老師做交流。開始有利地積累對自己走入社會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尋找合適的實踐平臺,利用課余時間多參與鍛煉。在知識面擴展的同時,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改進方法?梢蚤_始為自己設計相關的職業發展計劃。這一階段,實習單位、(職業技能)對口課堂、互聯網、成功人士的演講、外語培訓、技能培訓等,都比較適合你。
大四階段:需要再次明確自己的職業取向,了解相關的職業機會、掌握相關的面試技巧、力圖使自己能尋找到合適的平臺。這一階段,招聘會、考研培訓、出國培訓、職業技巧網站、與經驗人士的溝通、頻繁的思考等,都是你所需要的。
研究生階段:專業領域的研究、抓住實踐平臺,勇于展現自己,努力積累人脈,都是必要的。
那么,對于現在正準備進入職場的新人來說,又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呢?
前面講到的王欣非常熟悉這些職場新人的心態:許多新人定位的時候,并沒有從自己的專業出發,而是從社會上的“熱點”來出發,然后畢業了再繼續去學習一個自己完全不懂的行業,希望以此找到一份好工作。已經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的王欣認為在給自己定位的時候需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情況,至少需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個社會熱點是否符合你自己的興趣愛好,第二個你是否有能力在1-2年內做到熱點的高峰。如果這兩個都不成熟,那么還是不要做白日夢的好。王欣原本很想去做會計,因為她英語基礎很好,再考個CPA,應該可以拿個高薪。但她經過分析后認為,自己考這個證書至少要兩到三年,而且即使這樣,也競爭不過在財會專業有很好基礎的人。因此毅然選擇延續目前自己所學的專業,務實地去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在這個職業定位之下,她又順利地找到一家公司,所做的項目正好是自己之前一直想做而缺乏資金無法去做的。借助合適的平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再好不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會出現佼佼者,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對某個領域感興趣,并有決心專注于這個領域去提高和發展自己。
因此,科學的做好自己的職業定位。首先需要從自己曾經的夢想或目前所具備的職業基礎技能出發去尋找相應的職業類型。這期間,可以通過與專業人士之間的溝通、互聯網的資源等去獲得更多對自己有意義的資訊,消除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影響。做好基本定位之后,盡量選擇能夠支持和帶動自己在這一領域發展的職業平臺(企業),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融合去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一個人的發展,中心是自己。自己如果缺乏內驅力,那么就會感覺外界的環境都是對自己的限制,而看不到擦身而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