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生中的大半輩子是在職場上度過的。有些人在職場上游刃有余,而有些人卻常常找不到方向。一項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有80%的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并沒有明確的規劃,即使有規劃,也很少能夠堅持到3年以上,只有為數不多的3%的人能成為卓有成效的職場精英,但是否與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有關,暫時沒有充足的證據。
職業生涯過程中總有些偶然性的變動,誰也不能保證朝著既定路線前景,但能夠確定的是,成功的職場精英通常具有三個要素:對工作的持久關注,一個能促進成長的職場環境,領導對員工的關懷。通常而言,研究職業生涯成長大多數是以人力資源的角度,側重于談論職業生涯規劃,而這些卻沒有明顯的效益,但是蒂姆·克拉克、奧斯特瓦德和伊夫·皮尼厄突破這種研究的局限性。依據他們前期對商業模式的研究,他們最近把商業模式應用于個人職業生涯成長中。
個人商業模式與企業商業模式有同樣的結構布局,它們都由九大模塊組成,即客戶群體、價值服務、渠道通路、客戶關懷、收入資源、核心資源、關鍵業務、重要合作、成本結構。由于企業和個人之見的差異,因此在各個模塊的定義上有些不一致。本書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為此作出了明確的區別,以企業商業模式為類,核心資源主要由四大類組成,即人力資源、實體資產、知識資產、金融資產;但對個人商業模式而言,核心資源就是你自己,包括你的興趣、技能和個性,職業的“蜜罐區”就是三者交集。
在職業生涯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反思人生方向,時刻協調個人期望和職業發展的機會。首先,我們需要認識自己是誰,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千年的哲學難題。尼采在《道德的體系》一書前言中說道:“我們無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們不明白自己,我們搞不清楚自己,我們的永恒判詞是:"離每個人最遠的,就是他自己。"──對于我們自己,我們不是"知者"……”。那么對于職業生涯,迪克·博爾斯如此稱道“大多的求職者找不到夢想的工作,原因不是他們缺乏工作信息,而是因為缺乏對自己的了解”。事實也正是如此,童年時期往往有明確的興趣,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可一旦進入成年時期,童真迷失,我們不得不考慮和周圍的生活交流,因為我們必須不斷地成長。
生命線探索是鑒定工作滿意度的最佳管理工具,它主要源于興趣、技能和個性,主要有六個步驟,依據前五個步驟,即繪制生命線高低潮、對事件進行說明、確定興趣、描述技能,可以明確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和期望。再根據約翰·霍蘭德的六種個性傾向,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選定自己的職業后,你是否考慮一下,工作通常對你意味著什么,是謀生、發展方向、使命呼喚亦或是自我實現,盡管自我實現很美好,但是馬斯洛認為“人們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非易事,這是一種非常罕見難得的心理成就”。
其次,對于人生目標這樣的問題,許多人把目標和愿景看作相同的概念,其實并不然。對于企業而言,愿景是企業生存的使命,而目標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實現的既定成績。對于個人商業模式而言,松本的觀點是,目的“是一種可持久性整合團隊表現的指導力量”,而目標“是發展道路上必須實現或經過的路標,而這個路標一旦經過之后就會被新的目的地取代”。實踐你的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價值服務、客戶群體、關鍵業務,它的前提條件是重新定義目標聲明,而目標聲明的內容通常不斷地變化。
最后,個人商業模式并非永遠不變,為了突破既定的商業模式,我們需要重新改變你的觀點,彼得斯將這種方式叫做重啟思維,熊彼特則稱之為破壞性創造?傊,無論是企業商業模式還是個人商業模式,都離不開創新二字。本書的作者認為,“商業模式創新需要具備應對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能力,直到形成良好的解決方案”。
理論和實踐的相遇總有些差強人意,對于商業模式的實踐,必須考慮的是,你的收入來源是什么,為此你需要衡量你的商業價值。你的商業價值取決于你為客戶提供的價值是否大于你支付的工資,這也是一個組織機構是否聘用你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