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社會上逐漸流行起職業生涯規劃這一概念,不僅高中生,大學生,甚至工作十幾年的人也開始考慮對自己進行理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并求助于一些職業咨詢公司、應用一些專業的工具來輔助進行職業生涯設計。但他們面臨兩個問題:
首先,國內職業咨詢人員層次不一,許多人根本沒有心理學相關知識,應用的測評工具也五花八門,例如有的公司甚至應用卡特爾16PF,加州青年人性格問卷,甚至智商、動手能力等測評工具輔助進行職業規劃。
其次,聘請專業的職業咨詢師費用比較高,超出了許多大學生能夠隨的范圍。許多人,尤其是大學生,不得不考慮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但這樣更需要借助一些心理測量工具對自己進行深入的剖析。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選擇相關工具輔助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呢?
其實,不同的心理測量工具有不同的應用目的,例如:卡特爾16PF、加州青年人性格問卷是人格個性的測量,瑞文推理是邏輯推理能力測驗。真正為職業生涯開發而編制的心理測量非常少,目前國外的成名理論只有三種:
。Holland的職業興趣理論——強調興趣與職業的匹配
。Myers-Brigs的人格理論——強調職業與性格的吻合
。Edgar Schein的職業錨理論——強調價值觀、能力及興趣,甚至個性的融合
一、職業興趣(又稱職業傾向)測驗
霍蘭德是美國著名的職業生涯指導專家。他強調:同一類型的人與同一類型的職業互相結合,才能達到適應狀態。而“人”在一生,面臨著許多職業的選擇、工作的選擇、職位的選擇、甚至具體項目的選擇,這些選擇是否能與其類型相匹配,自然也是影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傾向與“人”共事并且在該方面頗具技巧的人能在于他人的交往中獲得樂趣,并且喜歡人際交往中的領導、勸說、教導或咨詢等事務;對“數據”王國頗感興趣并具備一定才能的人傾向與通過詞語和符號表達出來的數字和抽象概念打交道;喜歡實用機器、工具、器械的個人則屬于喜歡“事物”的人,他們喜歡在實際的物理環境中解決問題。喜歡觀念的人可以從事抽象的、利用想象的工作。
根據霍蘭德理論,職業興趣分為六種類型,每個人都歸屬于職業興趣中的一種或幾種類型。如下:
社會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