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移動前段時間讓我去給他們的員工講職業化,于是將人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進行了一些劃分:20-25,25-30,30-40,40以上。其中特別提到將近30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產生迷茫和困惑,對未來的人生產生焦慮。自己的成長也是這樣過來的,也曾經想過是否可以減少這樣的疑慮,現在看來是可以的。遺憾的是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提供指導,曾經走過很多岔路,浪費了很多人生時光,F在只要有機會,都會不遺余力地提示自己周圍的年輕朋友要注意把握當下的機會,完成人生每一個發展階段的相應成長任務,不要在老了以后回頭再彌補。
前天在一家媒體集團為年輕主管們講領導力,30歲上下為主。雖然內容對我來講已經爛熟于胸,但看著他們對自己收獲的總結,心里不斷洋溢著自得?梢钥吹降某R姷那闆r是,太多的年輕人(本人并不垂老,只是他們相對更年輕一些)困惑于自己成長中的難題,無法尋求到答案,而這個社會還沒有成熟的商業和職業氛圍,大家混亂地按照各自的理解去解釋什么是商業規矩、什么是職業規矩,造成了更多的意識混亂。也因為沒有什么商業氛圍讓大家去體會感受,其實也就沒有機會去驗證自己的想法。于是誰說的聲音大、誰說的底氣足、誰說的振振有詞,誰似乎就成了正確的代表。
遺憾的是,眼前的年輕人很多往往“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頭腦中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比我們這樣的“中老年”更加執著。所講的道理如果稍不留意,就會被當成“只此一種”的聲音,而不是全方位地給與觀察和思考。這樣的事情就在身邊發生,這讓我很苦惱;ㄙM了很多口舌去解釋、闡述,真的希望能夠被聽懂。
大局和局部的關系任何接受過共產黨教育的人都很清楚,但有多少人真正在理解地使用?與人為善、奉獻愛心、親善友愛在今年讓我們都充分地感受到,可有沒有人在非理性地奉獻愛心?今年有一句話被政府媒體廣泛宣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國。有多少人在理解地使用?
人一定會具備在不同環境下的各項屬性:與親人在一起是親情的自然屬性,與朋友在一起是正常的社會屬性,但到了工作場合他必須要具備職業屬性。三種屬性有必然的聯系,但也有著很大的區別。職業不是生活、職業也不是社會,職業只能是職業,雖然職業的存在是為了生活。該職業地表現自己的時候就不能照搬生活狀態、照搬社會狀態。職業要求大家必須為組織的發展群策群力,認同組織的理念,將自己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緊密聯系到一起。當職業外的事情發生時,轉移注意力去關注一下一定會被理解,但不能被理解的是為了顯示愛心而放棄對組織的責任。
不只是社會新人,即使很多工作多年的江湖人士也沒有搞明白職業意識到底是啥東西。年齡段不同的人接受的教育不同、社會狀況不同,這些教育和經歷在他們走向工作后自然會對行為和思維產生影響。我們小時候(基本是指小學到高中)被灌輸的是:顧全大局、團結友愛、勤奮努力、謙虛忍讓、艱苦奮斗,上了大學以后逐步發現社會原來也有黑暗面,內心產生價值觀的巨大沖突,但按照弗洛伊德學說,幼時經歷會深深影響成人行為,凡是沒有被后來的社會打垮的人基本回歸到幼時的教育。所以,相當一批人基本的職業意識緊密地與國家、理想、政治聯系在一起,充滿了飽滿的革命熱情。但實際上這不能算是職業意識,它更應該被稱為上層建筑。但那時候的模式化教育也給一批人帶來了強烈的使命感、榮譽感,這些東西在骨子里與職業意識非常接近。當人生豐富到一定程度,人又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反思和學習,他離職業化意識實際上就已經很接近。
可怕的是社會長時間被封閉后突然解禁,從來沒見過、體會過、深感新鮮的人物、事件打亂了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狀態,找不著方向了,什么該做、不該做的統統沒有了概念,管它呢!只要有錢什么都好使就是職場上很多人所遵循的最高標準或者是唯一標準,所謂的職業意識也由此形成。只要有本事掙錢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這幾年,有不少具有很高境界的專業人士在國內四處游走,闡述職業意識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人也逐步有了職業意識的看法。可社會現實對職業意識的圍剿實在太兇殘,很多被洗過腦的人不久又回歸到原來的方式。
還見過另外一些表現:或者思想很豐富、或者道理講得震天響、或者感情很細膩,可就是行動配合不上。說什么似乎都明白,還能進行很深入地探討,但就是不能按照達成的意見行動。按照很多企業管理者的期待來說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提高“執行力”,不僅僅停留在表達上,還希望看到他們為企業創造的價值。說到底,所謂的職業意識應該是這樣一種描述:既要遵循企業和社會的道德、行為標準,還要不遺余力地為企業創造價值,證明自身的經濟和倫理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