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而調查發現,大學生擇業盲從,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情況相當普遍,這無疑增加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盲目和挫折。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還是以專業學科為體系,注重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尚未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發展為中心的教育體系,導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嚴重缺位。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到來的新形勢下,面對激烈的職業競爭,高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要培養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就業能力。對大學生進行全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構建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一、職業生涯規劃及其意義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大學生個體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通過自身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等的測評,對決定個人未來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社會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結合時代特點,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職業生涯規劃已成為大學生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大學生正處于個體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對職業的選擇,對于今后步入社會和一生的職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大學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目標,并制定出相應的計劃,避免就業的盲目性,為個人走向職業成功提供最為有效的途徑。有研究表明,職業生涯規劃對社會而言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充分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對個人而言,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增強個人實力,提升成功的機會。
二、目前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還相當薄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缺乏專職的職業生涯輔導教師,職業心理輔導師資尤其匱乏。專職從事職業規劃教育人員不僅數量少,而且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業務訓練,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操作技巧。在西方發達國家,職業生涯指導工作一般都由專家來進行,生涯輔導已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我國高校專職人員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素質上都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要求。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畢業生對高校“職業生涯設計”這一項目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比例平均在40.6%以上。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就難以為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2.大學生職業教育意識薄弱,對職業生涯規劃普遍不重視。
長期以來,我國社會忽視職業教育,從家庭、學校到社會都很少關心應該如何選擇職業和職業發展。學生在應試教育、學歷教育的影響下,在職業發展的探索階段很少正面接觸職業世界的豐富信息,以至于職業意識淡薄,高考填報志愿時盲目選擇,大學畢業時面臨職場競爭手足無措,甚至逃避就業。高校關注的重心在教學、科研方面,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作用和較高的專業性要求,因而在政策、資金、設備和人員上極少投入。在就業難的問題出現后,雖然有的學校開始給予一定的關注,但關注的重點是就業率,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要關心大學生的職業發展問題。
3.教育形式單一,內容零散,時間安排不合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一個大學生臨就業時才認識到自己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不足再來彌補,恐怕為時已晚。據了解,很多高校都是在學生臨近畢業才開始《就業指導》課的,學生大一、大二時卻沒有相關職業教育安排,而教育形式還是停留在傳統的“你講我聽”的單純課堂授課形式,授課時間明顯滯后。有的學校只安排一般的講座,或偶爾邀請一些專家和企業老總來作一場報告。形式比較單一,內容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效果較差。
4.缺乏專業有效的個性化輔導。
在面臨人生的多重選擇的時候,年輕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適,他們特別需要一種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心理咨詢有機結合起來的個別咨詢輔導。因為一旦選擇錯誤,將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專業,要承受更大的職業風險,可能帶來不盡的悔恨懊惱,以及心理、家庭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而目前較多高校職業心理輔導嚴重缺位,未能給學生提供專業有效的個性化輔導,使得中國大學生在人生選擇的最重要階段完全“跟著感覺走”,在擇業競爭中表現出種種適應不良。
之所以存在以上問題,究其原因,歸結到底就是因為高校沒有建立一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因而造成教育不到位,咨詢不到位,輔導不到位,缺乏整體效應的被動局面。如果大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的最后一個學習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職業目標,臨近畢業時才倉促做準備,是很難找到一個理想職業的。并且大學生無目的、無規劃地盲目就業,勢必會影響他們的長遠發展。因此,構建科學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三、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建設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學校各職能部門、學生和社會,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建設,才能從根本上做好這項嶄新的工作。
1.加強大學生職生涯規劃教育的組織建設。
組織建設是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保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集理論性、應用性、實踐性、指導性為一體的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多種專業、多類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高度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組織建設,建立一個專門負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機構,整合、協調、共享現有的教育資源,改變就業指導辦公室孤軍作戰的局面。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具體事務的運作可采用三級管理模式,由主管學生工作、教務工作的校領導和相關機關負責人組成職業生涯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方針、政策等宏觀管理;就業指導辦公室下設職業生涯規劃小組,主要負責教學、咨詢、輔導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計劃安排以及各個部門的相互協調管理;各個院系職業生涯規劃部負責具體操作實施。各部門分工協作,互相配合,共同推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基礎。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科學的體系,它有一個學習、理解、運用的過程。高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將科學的理念灌輸給學生,同時教給學生科學的職業規劃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職業道德觀,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能力,學會根據社會的變化合理調整職業生涯規劃。高等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要列入教學計劃,并安排一定的學分量。課程內容應針對不同年級,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即分出層次,又相互貫通,有機連接,逐漸形成比較完善的課程體系。同時結合職業咨詢師以及企業人力資源專家講座,豐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盡早讓學生開始認識自己、設計自己,完善自己。
3.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隊伍建設。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求教學人員不僅精通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掌握有關政策,還要具備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成功學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知識。為保證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須具備一支具有較強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隊伍。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加強培訓和學習,建設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隊伍。其中,最為關鍵的工作是要建立和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隊伍管理制度。通過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他們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咨詢、測評、輔導、實踐等工作中的作用,保障教育效果的優質、高效。
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建設。
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個性化特點。由于每個人獨特的能向、性向、價值取向及生涯運行等情況千差萬別,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目標、規劃應因人而異。課程建設能起到普及知識理論的作用,但具體到個人,需要對癥下藥,有個性化的輔導。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建設包括職業測評、職業輔導和職業心理咨詢三個方面。職業測評具有預測、診斷、探測和評估等功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其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傾向性,還可以評定其個性特征和動機水平,并提供其潛力、不足及發展建議的指導。測評建設主要是人員建設、測評手段建設和檔案建設:一是需要有專業的人員做測評,給予測評對象科學、客觀的測評和解釋;二是需要有科學、完善的測評手段,給予測評對象完整、科學的自我認知。三是建立學生職業測評檔案,搞好跟蹤服務。在職業輔導過程中,職業測評對一般大學生可以起到參考作用,但還需要憑借職業咨詢教師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兩者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評估效果。
職業心理咨詢也是職業輔導建設的重要內容。針對學生在擇業求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職業心理咨詢可幫助大學生釋放心理壓力,調整心態,提高心理素質,為大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職業輔導咨詢可以視學校的具體情況設在就業指導中心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咨詢人員從事這項工作。除了個別咨詢以外,也可針對一些普遍的、共性的問題進行團體咨詢。
5.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踐建設。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和深化自我認識的重要途徑,不僅對大學生的社會化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對增強大學生的職業感性認識和職業適應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加強理論教育和心理輔導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踐建設。實踐建設要充分利用好學校各方面的資源,如教學環節中的實習、寒暑假的社會實踐、參觀學習等,讓學生深入社會,體驗各種各樣的職業,達到對外部環境更為全面、客觀的認知。學校還要加大力度建立大學生專業社會實踐、實習與就業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和安排大學生開展職業實踐活動,讓學生未出校門先到相關的工作崗位上鍛煉。經過具體的實踐,大學生既積累了經驗,縮短了走向社會的適應期,又客觀準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了解自己的知識能力與社會的差距,及時調整和補充,合理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為將來就業及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