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56.1%的職場人士第一份工作不滿一年,能在第一個工作崗位呆三年的,還不到10%.事實上,現在的一些職場人士,一年里面連跳三四次也不少見。
專業人事統計,65%的職場人事存在職業定位問題。盲目就業、生活/職業沒目標已經成為當今職場的主要問題。
職場為何有如此之多的"跳蚤"?職業規劃專家分析認為,缺乏職業定位,以及由此引發的職業規劃缺失則是首要因素。而在眾多的職場"跳蚤"中,兩類人群最為突出:
一、泛就業的應屆畢業生。
有數據稱,2009年60%以上的應屆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只能進行泛就業,從事并非自身認同的或想從事的工作。他們的泛就業是為了解決生存,注定不是他們的目標和方向,只能是個臨時的、短暫的過渡階段。一旦在職場上立足,他們會抓住一切機會跳槽,轉到自己興趣所在的工作。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進行職業調整時依舊茫然又盲目,只是對眼前的工作不滿意,卻并不清楚滿意的工作到底在哪里。結果,由于失去生存保障,經過一階段的尋尋覓覓,難免又墮入泛就業的怪圈。
二、定位錯誤者。
由于缺乏職業定位和規劃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相當部分的職場"跳蚤"根本上屬于定位錯誤。因此在找工作的時候總帶著錯誤的目標,或是很大的盲目性。由于缺乏對自我的準確認識,他們或目標過高,或方向錯誤。他們往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得已進入某家公司,干了幾個月,就后悔莫及,轉而又心生跳槽之念。這種跳槽的危害性相當大。從職業發展來看,使職業積累斷層,缺乏連續性,跳來跳去,除了跳槽經驗,什么職業資本都沒有,最后連跳的實力都沒了。跳槽也是最勞民傷財的事情,自己把自己給推向殘酷、激烈競爭的人才市場,賠了夫人又折兵。
由于定位缺失而導致的職場"跳蚤"怎樣才能抵制各種誘惑、安心地耕耘呢?辦法很簡單,抓住主要矛盾,萬法從心起。如果職場人把職業資本(工作經驗等)的積累放在第一位,心態自然會平穩下來,很多看似復雜的困擾就沒有了。在準備跳槽的時候,要多方面平衡考慮,薪水、經驗積累、愛好、理想、環境、專業、生存壓力等等都要兼顧到。否則,找到工作也會很快失去,不是自己跳槽,就是被炒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