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2高考分數的陸續公布,高考狀元一個個浮出水面。同學們經過短暫的放松后,馬上就要開始人生的第一次轉折: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從另一個層面說,就是在選擇今后五到十年甚至更長久的人生方向。
這次選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擇校的時候,同學和家長能考慮到的是專業的熱門程度、與個人興趣的匹配度;學校的知名度、軟硬件設施;學校所在的城市等等。著名大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專家張強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不要疏忽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個學校和專業在對學生未來除專業知識技能之外的職業能力培養如何?大學的出口決定了入口。大學畢生約4.1%的人考上研究生,2.9%的人進入政府機構,91%的人進入企業與事業機構,0.62%出國留學,還有1.38%的人選擇了其他去向。上研究生其實是為了到更高學歷平臺上去求職,進政府機構,是為了求職成為公務員;進企業事業機構是為了求職成為企業員工;出國留學是為了拿個外國學歷去求職,所有去向的終點都是求職,所有競爭都是為了求職競爭。
學校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和平臺讓學生的學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得以均衡提升,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業與職業生涯有清晰地認識和規劃,并有效成長。當前形勢下,選擇學校不僅為了學習專業知識和繼續深造,更是為了畢業后能獲得適合于自身發展的職業的關鍵選擇。而在學生就業的時候,企業主要考察得是學生的職業能力,也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包括六項基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格魅力,復雜任務得執行能力、復雜任務的領導能力、企業通用職務能力和行業專屬職務能力。因此我們主張多一個維度來進行選擇,也就是在看專業、學校的基礎軟硬件之外,還要看學校是否具備適合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幾個硬指標。那么,學校在學生職業發展方面具體有哪些硬指標呢?
首先,技能競賽,仍然是關注的重中之重
同學們在經過了十幾年的應試教育之后,對于考試已經習慣和順應。大家也習慣了去參加各種競賽,去獲得獎項,利用競賽脫穎而出,取得加分或特招。
大學的競爭與高中不同,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不再糾結于科目考試,不再糾結班級名次,而是逐漸傾向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人格魅力,執行能力、領導能力、創新意識等各項綜合職業素質的競爭,從而為將來學生走人職場進行基本的職業能力培養。這種教育一個集中的體現方式就是組織同學參加校內外各種學科競賽和技能競賽。
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獲得能力驗證和社會企業認同的比賽有別于學生在高中之前做的娛樂性和體育競賽性的活動。在大學,有價值的活動是和職業能力和企業和行業通用和專屬職務能力相關的競賽,例如,能夠體現同學學術技能的數據建模大賽、計算機相關系列競賽;能夠證明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多校際的演講比賽、辯論賽,能夠展現企業和行業通用和專屬職務能力的企業模擬運營大賽、商業策劃比賽、創業計劃大賽、行業、企業研究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大賽等;參與這些活動競賽的組織則驗證了復雜任務的執行能力和領導能力。一個學校組織各類競賽的熱情和力度,體現著這個學校對學生創新能力及時間能力的培養。在競賽中,競賽題目或方案都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對參賽學生具有較高的要求。學生不但要運用已學過的理論知識,還要針對競賽所涉及的其他學科知識進行拓展學習,很同時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行業企業市場研究等,并以答辯或實物演示的方式進行最后評審。因此,學生通過參加這類競賽活動,不僅逐漸培養了運用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執行和領導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參加各項學業和職業競賽體現了學校對學生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的培養。同時,參加這類學業和職業競賽的組織和參賽獲獎,這也正是在未來的求職道路上脫穎而出的有效歷史實證之一。
看一個學校的組織競賽的能力和力度需要考慮的指標很多,比如是否建立完善的競賽組織管理機制,是否形成組織競賽的長效激勵機制;是否建立競賽的專門網站等等。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打電話和上學校網站了解,也可以通過學校歷年的比賽情況了解。
第二,參加能力型社團,是職業發展的基石
一個大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基本的專業知識,用以應付在未來職場中遇到的專業問題外,需要更多的能力用以面對職場中的各種常規及突發情況,萬學教育通過科學的研究分析,將這些能力歸納為包括語言表達能力、人格魅力、復雜任務的執行能力、復雜任務的領導能力等二十種專項能力指標,當一個學生具備了以上各種能力之后,對待未來職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都會得心應手,難題也都會迎刃而解。因此,學生在擇校時,很很重要考慮的一個要點就是學校對于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學生在校期間的能力成長和訓練,一般是在團委、學生會、能力型社團環境中實現的,F在大學校園中社團多如牛毛,大大部分社團書娛樂型和興趣愛好型社團,這些社團的主要目的是豐富自己的業余文化生活,不會給同學在就業時增加太多籌碼。從就業角度看,在校期間參加團委學生會和能力型社團,并在期間擔任重要管理職務者,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勝出的概率是極高的。因為在這種能力型社團的領導標準和活動的等級更接近企業。
學生和家長在選擇院校時,對于此項的考慮可以通過之前畢業學生的口碑、搜索該校學生社團及學生會網站來了解。優秀的學校在這方面會做很多工作,大力支持各種類型的學生社團,尤其是鍛煉學生各項能力的演講類、商業策劃類的社團活動,學生會和學聯也會定期組織相關的能力鍛煉活動、邀請校內外的知名人士進行講座和技能指導等等。
第三,完善的職業發展專項指導是能力提升的重點
我們知道,不管本科生、研究生還是留學生,除了少數走入科研崗位外,大多數大學生最終都是要走到就業這個方向來,近幾年,隨著大學擴招和經濟形式的發展,我國的很多高校都把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納入到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就業發展進行有效的干預。
學生和家長在擇校時,對學校的這個指標要尤其關注。由于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都是近十年以來才建立和發展的,在組織體系的完善和就業指導方面的重心都不一樣。學生和家長在選擇時,不僅要看學校網站中就業指導中心的歷年就業率等官方數據,還要看學校是否經常組織職業發展的培訓、講座、社會實踐的成果等等。要知道,大學生面臨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職業及生涯狀況,僅靠專業知識的學習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而且隨著行業、社會及職場特點的變化,重新學習和重新培訓的任務十分嚴重。在國外,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會去接受就業、職場的專業輔導,接受這樣的指導,會讓自己的人生規劃變得更加合理、科學和可更具操作性,更符合社會的趨勢與潮流,從而保證自己的人生規劃與社會需求不會發生錯位。
第四,有效的校企合作 ,全面提升就業率
在以往的很多年中,我們的高校教育一直處于半封閉狀態,學生臨到畢業,也不清楚外面的企業到底是怎樣的。但是隨著近幾年國家、社會尤其是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重視,以及學校的企業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商業企業走進高校。學生和家長在擇校時,也要關注高校是否與外部企業進行合作,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如何。
當前被人們熟知的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就是一年一度的校園招聘,每年的畢業季都有大量的企業走進高校校園,進行宣講和推介會,向學生介紹和推廣自己的企業,希望招聘到優秀的有能力的畢業生。但是從關注職業發展的角度看,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僅僅是校園招聘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和家長還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機制。比如是否從大一開始,就有意識的邀請企業走進校園,進行企業的宣傳,是否建立專門的企業實習見習基地等,讓學生從一入學就有機會去了解社會,了解外部企業,了解企業的運營模式,從而發現自己職業能力的不足,發現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最終實現職業生涯的完美規劃,等到大四畢業就能基本具備各項職業能力,順利走向工作崗位。
第五,聘請專門的企業導師,定向增強就業品質
企業導師制是近年來在我國高校教學尤其是MBA教學中比較盛行和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高校為了提高學生的企業實踐能力,更好地解決學生對職業生涯的困惑,特別邀請一批優秀的企業高管和企業專家,針對學員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困惑進行近距離的指導。
從長遠的職業發展和規劃角度看,我們認為,本科生一樣需要甚至更需要進行企業導師的培養和指導,因此學生和家長在擇校時,學校是否專門聘請企業導師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教學和就業的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學校教的和企業需要的是兩張皮,互不搭界。在這個問題上,擇校時我們就需要考察,學校是否能從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角度出發,讓一個學生同時接受兩種導師的指導,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學業導師與職業導師,兩方面雙管齊下,給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兩方面的教學指導。最終培養出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和出色的職業技能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才是收到企業青睞的最佳雇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