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求職網小編整理的大學生職業生涯困惑及其案例分析。供大家參考!
1.求職技巧匱乏
案例:蔣先生,剛邁上社會第一步時,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在社會的舞臺上一展抱負,然而現實的世界并不是他所想象的如此簡單。雖然蔣先生憑借自己出色的條件獲得的面試機會不少,但是性格內向的他一到了面試考官面前,就顯得有點無所適從不知如何談起,原本話就少的蔣勇在面試時更是“惜字如金”。
可過了大半年,跑了數十家招聘單位,卻總是卡在面試關上。于是,他買了大量指導求職者的面試“寶典”,向面試成功者求取面試經驗,就是為了通過求職最后一道關卡———面試。但一次次的失敗,讓他越來越沮喪,自信心倍受打擊,整天郁郁寡歡,時間一長,他甚至害怕再次看到面試通知單。對他而言,面試成為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
2.職業定位模糊
案例:小金今年20多歲,普通高中畢業,性格內向,外表文靜,不具備任何專業知識和行業特長。
由于剛畢業,沒有社會從業經驗,又缺乏計算機等專業或行業的相關知識,因而這些工作她一般都不敢應聘。她片面的認為銷售主要是與現有的客戶聯系業務或在外面尋找新的客戶,只要自己能吃苦、勤快些就能勝任。因而求職時的職位通常集中于銷售類。
小金由于沒有任何技能特長,在求職時往往顯得很茫然,不知自己應該找什么工作好。
她雖然求職愿望較強烈,具備吃苦耐勞的品質,所欠缺的是沒有明確的求職方向,對職場定位不清。
3. 職業規劃缺失
案例:朱小姐,23歲,2003年7月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計算機大專畢業。2003年是高校全面擴招后的第一個就業高峰年,就業競爭非常激烈。
但是初涉職場的她雖然早已意識到就業形勢的不樂觀,但并未引起她的足夠重視,以為憑自己的專業優勢以及優越的個人條件,總會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盲目的自信導致在校期間她也沒有學習什么專業技能證書,除了一張畢業文憑外,幾乎拿不出什么其他證書。而且她在尋找工作之前沒有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什么樣工作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什么樣工作最能發揮和體現自己的才能等諸如此類職業規劃問題,匆匆上陣,其結果令她大失所望。幾番應聘面試都敗下陣來,當初的自信基本消失殆盡,開始變得心灰意冷。
4.工作動力不足
案例:在求職的過程中,有部分人自身不愿就業,畢業后就待在家中,對沒有工作一點不著急,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
小潘,28歲,性格內向,家庭條件比較優越。技校畢業后,曾到某賓館和某大酒店分別做過一段時間的調酒師和服務員,但是不久就以“累得半死,才掙那么一點錢”為由辭職了。
后來,父母為他找過兩份相對比較輕松點的工作,但他仍然都說太辛苦而最終放棄了,在家中專心致志做起了“啃老族”。
后來,小潘對工作只字不提,整天待在家中,平常就以網上聊天、玩游戲等度過。整天拿著父母給的錢安心度過,對自己沒工作一點也不著急。
對未來,小潘毫無想法,只是日復一日地度過每一天。
5.大齡求職障礙
案例:嚴先生,男,今年48歲,初中文化程度。由于時代的因素,像嚴先生年齡段的人,文化程度偏低,又不懂電腦,在當今知識化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半文盲。他除了在原來的單位做過倉庫保管員外沒有其他的工作經驗。
嚴先生在失業后曾經多次就業,但在不久后都被辭退。后來就一直呆在家里。他再次求職的愿望還是非常強烈的,但是由于沒有找工作所必須的文憑、證書,再加上沒有任何技能特長,擇業方向模糊,又缺乏自信心,所以嚴先生至今一直處于失業狀態。失業造成了嚴先生家庭經濟緊張,家庭關系也因此受到影響,能否盡快地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但是,知識和經驗卻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6.經驗缺乏障礙
案例:戚小姐,女,35歲,大專。曾在當地的酒店做過前臺接待,想應聘文員類的崗位,有過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經驗。
在外地戚小姐有一份很安穩的工作———在酒店做前臺,如果不是選擇將戶口遷進了上海并來到上海工作,那么她在當地這個行業也許已經發展得相當不錯。
戶口遷入上海以后,她發現上海的就業競爭非常激烈,有酒店方面的工作經驗遠遠不夠。很多單位拒絕她的理由是,文員是一個光有酒店接待經驗所不能勝任的。
而做超市收銀之類的工作她又不愿意,因為她的性格外向、喜歡與人交流,并不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
職場經驗的缺乏讓戚小姐在上海的職場迷失了方向,成為她求職的最大障礙,她不知不具經驗優勢的她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