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正確的職業理想,明確的職業目標
職業理想在人們職業生涯設計過程中起著調節和指南作用。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職業,以及為什么選擇某種職業,通常都是以其職業理想為出發點的。任何人的職業理想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社會現實的制約。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職業理想的客觀依據,凡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職業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確的,并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更應把個人志向與國家利益和社會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
NO.2 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
首先,要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進行全面認識,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避免設計中的盲目性,達到設計高度適宜。其次,現代職業具有自身的區域性、行業性、崗位性等特點。要對該職業所在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給情況、平均工資狀況、行業的非正式團體規范等;還要了解職業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NO.3 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知識的積累是成才的基礎和必要條件,但單純的知識數量并不足以表明一個人真正的知識水平,人不僅要具有相當數量的知識,還必須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就不能發揮其創造的功能。合理的知識結構一般指寶塔型和網絡型兩種。
NO.4 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
綜合能力和知識面是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依據。一般來說,進入崗位的新人,應重點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
NO.5 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
職業訓練包括職業技能的培訓,對自我職業的適應性考核、職業意向的科學測定等。可以通過 “三下鄉”活動、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活動、畢業實習、校園創業及從事社會兼職、模擬性職業實踐、職業意向測評等進行職業訓練。
NO.6 利益整合原則
利益整合是指員工利益與組織利益的整合。這種整合不是犧牲員工的利益,而是處理好員工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的關系,尋找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的結合點。每個個體都是在一定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中學習發展的,因此,個體必須認可組織的目的和價值觀,并把他的價值觀、知識和努力集中于組織的需要和機會上。
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以既有的成就為基礎,確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奮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線,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
3、準確評價個人特點和強項。
4、評估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
5、準確定位職業方向。
6、重新認識自身的價值并使其增值。
7、發現新的職業機遇。
8、增強職業競爭力。
9、將個人、事業與家庭聯系起來。
正確的心理認知
1、認清人生的價值
社會的價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
“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價值
人生價值包括:經濟價值、權力價值、回饋價值、審美價值、理論價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
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
后悔與抱怨對未來無濟于事,自我陶醉則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運動場上的競技,當下難以斷輸贏。
3、以萬變應萬變
任何的執著都是一種“阻滯”前途的行為
想想“流水”的啟示
“學非所用”是真理
剖析自我的現狀
1、個人部份
健康情形:身體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否有影響健康的活動?生活是否正常?有沒有養生之道?
自我充實:是否有專長?經常閱讀和收集資料嗎?是否正在培養其他技能?
休閑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閑活動?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嗎?是否有休閑計劃?
2、事業部份
財富所得:薪資多少?有儲蓄嗎?有動產、有價證券嗎?有不動產嗎?價值多少?有外快嗎?
社會階層:現在的職位是什么?還有升遷的機會嗎?是否有升遷的準備呢?內外在的人際關系如何?
自我實現:喜歡現在的工作嗎?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準備嗎?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質:居家環境如何?有沒有計劃換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設備如何?有心靈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嗎?小孩、夫妻、父母有學習計劃嗎?
家庭關系:夫妻和諧嗎?是否擁有共同的發展目標?是否有共同或個別的創業計劃?父母子女與父母、與公婆、與姑叔、與岳家的關系如何?是否常與家人相處、溝通、活動、旅游?
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嗎?小孩多大?健康嗎?需要托人照顧嗎?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嗎?有需要你照顧的家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