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思路:
今后三年,我們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綜合實力、全面加強教育教學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任務,以全面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抓手,牢固樹立“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永恒主題”的觀念,著力推進教學建設與改革;統籌協調、重點推進,全面完成二次創業目標,把我們機電工程學院的綜合實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在社會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本專業的崗位群,通過崗位群工作任務分析,明確職業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務,確定專業基本能力、專業專項能力、專業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要求。大力推行“1+1+1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課程分析,以工作任務分析圖為依據,劃分課程門類,根據課程體系的邏輯主線序化課程,選擇項目載體,并進行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分配。
加強職業素質與人文素質培養,充分發揮學生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訓教活動中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科學的創新精神,獲得熟練的專業技能。
(二)以專業建設為龍頭,全面推進教學建設與改革
專業建設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堅持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課程建設為核心,推進教學改革與建設工作。
不斷完善專業結構。從連云港本地的產業結構的實際出發,形成適應地方先進制造業發展需要的專業體系。推進特色專業的培育,實施對重點建設專業適度傾斜的政策,使之真正形成自身特色,以搶占行業制高點。
優化課程結構,形成新的課程體系。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整合教學內容、重組課程體系,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構建起以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核心的專業課程體系,解決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與高職人才培養目標不相適應的矛盾。遵循出特色、出精品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注重以建成精品課程為目標的重點課程建設工作;鼓勵并支持教師編寫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特色突出的教材。建立和完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技術應用能力必然選擇,而關鍵在于根據崗位技能需要,構建起系統化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解決實踐教學“零打碎敲”的問題,確保實踐教學富有成效地運行。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依托。要下大力氣鞏固現有的校內外各類實踐教學基地,積極主動地在校外建立產、學、研結合實踐教學基地,爭取企業、行業參與仿真模擬實訓中心的建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綜合性、創造性比較強的實踐環境。同時,要積極改革和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強化實際操作的訓練。
專業改革與建設設想:
一)專業發展層次
根據專業建設的現狀、精品課程建設情況和教師隊伍狀況,我們擬將現有的7個專業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和數控技術應用專業;
第二層次是機電一體化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電氣自動化技術和港口物流設備及自動化專業;
第三層次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船舶工程技術(船舶制造)專業。
并對不同層次的專業提出了不同的建設目標和建設內容。
二)各專業建設目標與內容
第一層次--模具設計與制造與數控技術專業
專業建設重點:(創省特色)認真落實專業建設方案,完善 “產學工廠”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工學交融”教學改革為抓手,整體推進專業建設,實現全方位收獲。
(1)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改革
改革總體情況:數控與模具專業已從05級開始施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數控和模具專業分別從07、08級開始,全部改革培養模式,按1+1+1”培養模式組織教學活動。在今后三年要進一步加大理論與技能課的整合力度,完善基于工作過程(任務)的新型課程類型--模塊課程,完成省“1+1+1”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全力完成申報省級課題),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創新培養模式。
當前主要任務:要針對模塊教學各個環節的教學文件提出規范性要求,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文件。
預期的效果:我們認為,基于工作過程(任務)的模塊化教學改革是專業內涵建設的抓手,通過這項改革,可以有效地實施人才培養模式,帶動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以及實訓基地建設,從而全面推進專業建設,全方位收獲專業建設的成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三年的改革實踐,一定會建立起符合高職人才培養要求的模塊課程體系。
(2)校企深度合作
模具與數控專業已與多家本地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今年三年要在穩固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礎上,針對重點企業實施深度合作,創新合作的內容和方式。
(3)教材建設
積極參與高職“十二五”規劃教材的編寫工作。其次,把教材開發做為與企業進行工學結合的切入點,與企業合作,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教材。在專業核心課程上做些嘗試,從講義、案例開始做起,逐步開發出針對性強、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自編教材,形成自己的特色。專業核心課程力爭全部使用自己的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教材要爭取省精品立項。
(4)基地建設與實訓、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