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但似乎與此相悖的是,簽訂就業協議就毀約的“準就業”大學生也越來越多。
14日,記者從中國北方人才市場獲悉,近期對200家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調查發現,有近40%的單位遭遇大學畢業生毀約。人力資源專家表示,目前單純因為誠信的原因導致違約的畢業生只占違約總體的8%,而八成左右的畢業生是由于缺乏對單位的了解和自己定位不清而違約,導致違約的主要原因還在于缺乏職業規劃。
違約 我們有自己的理由
調查發現,許多簽約的大學生都認為,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先找一個工作保底,等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再說。薪水不夠理想、專業不對口也是大學生毀約的直接原因。雖然大學生對薪資的期望值已有所下降,但一旦有獲得更高薪水的機會大都不會輕易放過。此外,為了捍衛愛情而違約在大學生中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我覺得,如果一份好工作和一個終身伴侶讓我選,我一定會選擇后者,而好工作可以再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學坦言。
對此,本市人力資源專家指出,專業不對口、簽約后遲遲不能工作、與戀人兩地分居等等,都是導致大學生毀約的原因。此外,在一些招聘畢業生的企業中,混雜著個別不夠誠信的“黑心雇主”,這些人抱著榨取廉價勞動力等目的招聘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致使公司招聘時所做承諾不能兌現,這也造成一些大學生毀約。
提醒 職業規劃要盡早入手
大學畢業生高達40%的毀約率導致用人單位招聘成本大大增加。隨著違約現象的高發,全國各地的高校及用人單位都有各自用于懲戒失信行為的具體規定和做法。然而事實卻是,這些措施并未使違約率有實質性的下降。人力資源專家認為,缺乏誠信并不是導致違約的主要因素,缺乏職業規劃才是造成畢業生違約的主要因素。
提醒大學畢業生,制定職業規劃要盡早入手。首先是個體的自我定位。每個大學生對自身都要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擺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競爭優勢。為此,要準確評估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善于剖析自己的個性特征,這是職業規劃的基礎。其次是職業目標的確定。盲目地攀高不僅會影響個人目前的就業,還會對個體以后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對于職業目標的確定,需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和自身的專業特點、工作能力、興趣愛好等分階段制定。最后,可以借助學校和專業人才服務機構的咨詢服務,了解職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