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建專業目前就業前景分析
1、了解就業形勢,做好心理準備。
2005年大學生簽約率僅33.7%。
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400多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
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因素:(1)畢業生供需矛盾突出;(2)企業接收畢業生存在政策性障礙;(3)就業市場不適應大學生就業的需要;(4)高校就業指導內容膚淺等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從地區看:東部省市吸納了全國5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而西部不足20%;
從學歷看:高職高專畢業生仍然是就業的難點和重點;
從專業看:工科和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就業形勢較好,而一些文科專業就業出現困難。
另外,一些新情況值得關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點大學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二)是高校畢業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崗失業人員、中學畢業生、農民工等涌現,一些低端崗位被占領;(三)是研究生就業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四)是近年來待就業畢業生有增加的趨勢;(五)是社會的有效需求趕不上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
2、熟悉就業方式,做好應對準備。
(熟悉就業方式,為以后自己的職業發展提前做好準備,提前進入競爭狀態。)
(1)傳統就業方式:
中國的社會處在重要的轉型變化中:由計劃經濟轉向“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這個過程是一個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的過程。在就業市場上,我們可以按大的方面對各種利益單位歸類如下:
、.公務員(含事業單位)②.壟斷行業國企③.競爭行業國企
、.外企⑤.民營企業
(2)時下新的就業方式:
、佼村官。比如今年北京高校有60名大學生到郊縣當村官。
②支援西部。
③到小城市、小縣城就業。由北大經濟學院對2005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的問卷調查同時顯示: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已經開始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縣城轉移。而家庭住址在大中城市、家庭人均收入高、家庭社會關系廣泛的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④自主創業。據SOHU網教育頻道的一項調查顯示:1995年,我國大學生創
業在每年的大學生就業形式中占的比重不足3.6%,而最近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大學生就業方式中,自主創業已經達到12.7%。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這種“非常規”的就業模式。
3、看清“就業難”真相,做好自身建設準備。
(1)招聘企業不招應屆畢業生,需要有工作經驗的人才。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
、俸美麃砥髽I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員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學應屆畢業生;
②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說,“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我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
(2)大學生綜合素質不合格,達不到應聘單位要求。
、俪煽儾缓细瘢瑳]有取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外語、計算機沒有通過相應的等級考試。
比如現在很多企業招聘時都需要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讵毶优畫缮鷳T養,不能吃苦耐勞,沒有奮斗拼搏精神甚至生活習慣不好。
首聯商貿集團去年準備招聘10名大學畢業生,但在200多名應聘大學生中只招到2名合格者。麥當勞的代表說,他們接收的大學畢業生都必須經過基層鍛煉,在實習期都要安排最難的活給他干,如先到前廳去端盤子、刷廁所等。但往往是,實習三天后就有人因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淘汰率高達50%。
、鄞髮W生就業后穩定性差,是造成企業不愿意接收大學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企業接收大學生后一兩年內流失率在30%以上的達到被調查企業總數的50%。“我愛我家”、“華聯印刷”等企業接收的大學生流失率高達70%,甚至像聯想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也認為他們為大學生高流失率“交的學費太高”。
(3)大學生需具備怎樣的綜合素質?
我們通過上網及查閱有關資料:最受招聘單位歡迎的畢業生應具有的素質:
1:冷靜、自信、應變能力強。
2:有較強的與人溝通能力。
3:有協作精神和協調能力。
4:有工作熱情,能帶動其他人。
5:思想品德端正,誠實可靠。
6:有一技之長。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招聘單位對個人綜合素質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求應聘者擁有優良的專業技能,更要求應聘者具有良好的品格和溝通合作能力。
4、找準興趣所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1)你了解自己嗎?你的興趣是什么?。
(2)你了解土建專業嗎?了解土建專業的就業方向嗎?
二、大學四年學習規劃
培養學習的能力,多從事各方面的活動,全面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多參與各項競賽活動,多參加社會實踐,多拿下各種證書,從而以雄厚的實力迎接就業壓力的考驗,從而成功就業。
比如:。畢業生在找工作時,用人單位常常要求面試者現場演示CAD圖形的繪制,但是有很多學生并不會做。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 CAD制圖是一項基本技能,工作時常常會用到。
三、新時代的人才觀和擇業觀
人才:各方面能力突出,具有實戰經驗,具有強的適應能力;具有外語能力,與人溝通交際能力;擁有優良的專業技能,更要求應聘者具有良好的品格和溝通合作能力
擇業:隨著社會分工的多樣性,每個人畢業的時候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鐵飯碗”已越來越少;跳槽很正常,選擇到能發揮你能力的地方和職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