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
這是英國文豪狄更斯的名言。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關于心態的意義說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的不同,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181度就業職業網認為所有的學生生涯都是以職業作為終點。大學生還沒有開始職業,但是培養職業心態已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小馬聰明活躍,有較強的組織和學習能力。在某集團的面試中,他表現的很好。關于薪酬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我看重集團公司給予我們大學生的培訓機會和發展空間,薪水目前不是重要的,我接受公司的規定。但在復試時,當人力資源部告之他薪酬待遇后,他表現出非常失望,最終雙方沒有簽約。小馬回答關于薪水問題的說法是從書中學到的,代表的是一種“成長為先”的職業心態。而實際上薪水是小馬選擇工作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這是他的職業價值觀。最終雙方在這一點上產生矛盾。
學人力資源專業的小吳幸運地獲得了在一家大公司人力資源部實習的機會,一起實習的還有同班同學小李。公司看好他們的可塑性,計劃在下月初與二人簽約。但最終拿到offer的只有小李一人。小吳認為自己的學業和工作能力一點不輸給小李,經過咨詢發現了這樣一個細節:實習期間,經理曾安排他們周六、周日加班,替其他同事分擔一些工作。小李同意了,而小吳因為周末要回家探望父母(父親已生病多日)及朋友就拒絕了?紤]到他的具體情況,經理提出可讓他周一換休。因為已和朋友約好他沒有改變主意。從這個細節得出了結論:實習就意味著已經進入了工作狀態,需要主動積極地進行角色轉換,融入團隊。小吳由于缺乏團隊心態,仍以學生的角色和個人心態對待上司和工作,結果是自己淘汰了自己。
二、憂郁癥是大學生自殺的主要因素
中國社會調查所對北京、上海等地高校10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也顯示的,26%的受訪大學生有過自殺的想法。有關數據表明,自殺已經取代突發疾病和交通意外,成為大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多個調查顯示,憂郁癥是大學生自殺的主要因素。上海市教委發布2009年上海市大學生安全情況通報,該年上海大學生自殺事件中有52%是因為心理障礙。上海體育學院在對10所高校學生的調查也顯示,被調查學生近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狀況。
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門診專家認為,大學生群體屬于抑郁癥的易發人群,社會發展帶來的就業、生存競爭壓力,在學生群體上更為突出。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認為,不同專業的學生因為就業壓力不同而表現出情緒上的差異。上海體育學院的調查也顯示,普通院校學生要比知名院校學生更易產生抑郁情緒。
江西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心理狀況調查顯示:65%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近三成學生有中度以上心理困惑,但僅有8%尋求過幫助。“我不知道我的這種焦慮與煩躁來自什么地方?對未來的迷茫讓我不知所措,只是感覺到似乎現在的生活缺少一些什么!從進大學時的雄偉抱負到現在的不知所措,上大學究竟是為了什么?……”這是一名大三學生的真實想法。
山東省社科院發布的《山東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報告》顯示,“上學后遇到的最大挫折”:43.16% “就業競爭太激烈”,23.01% “人際關系微妙”,19.94% “學習成績不理想”。關于自信心:45.43%的學生“有時不太自信”,5.60%“不自信”,2.80%“常常感到自卑”。關于心理壓力:37.13%感覺壓力很大,甚至到了崩潰的程度,大四和研究生的比例明顯高于低年級學生,女生高于男生。8.68%的學生表示經常參加學校心理健康課程,不知道或者沒有參加過的學生比例高達49.20%。在“你是否去過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的調查中,82.94%的學生表示沒聽說過或沒去過。在“遇到不順心的事,如何解決”的調查中,57%的學生選擇了找同學朋友傾訴,13%的學生選擇找父母傾訴,“找心理咨詢機構”的學生僅占0.82%,選擇“強忍”和“逆來順受”的學生占到了29.39%。
同樣,湖北大學心理衛生協會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大學生表示“孤獨”,當自己出現無法自行解決的心理問題時,只有四成大學生愿意咨詢心理醫生。
三、確定目標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憂慮
卡耐基認為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只要我們能定出一種個人的標準來——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起來,什么樣的事情才值得的標準,我們的憂慮有50%可以立刻消除。181度就業職業網認為家庭矛盾、情感挫折、生理疾病、網癮困擾、學習和就業壓力、經濟壓力等真實存在,但是對大學生來說最首要的目標是如何實現成功就業,從經濟上獨立生存,從心理上獨立發展。所有的學生生涯都是以職業作為終點。就業目標不明確是很多憂慮的根源。
了解成功者的觀念和方法包括:
1,做個積極的擇業者,選擇和塑造自己的“職業基因”。
2,要想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必需回答一些問題:自己適合做什么?喜歡做什么?各種行業是做什么的?各種職位是做什么的?怎么區別企業的好壞?應聘那個職位需要什么技能?這就是職業規劃的過程,只有知己知彼,職業規劃才能成功。
3,積極的擇業心態和職業規劃能夠給求職者創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這種優勢會在簡歷和面試中充分表現出來。
差異化,求職者不需要華麗的簡歷和無關的證書,不需要海投簡歷,無論就業競爭如何激烈,即使不是出身名校和熱門專業,仍然會成功就業。
四、積極的心態可以幫助我們快樂和成功
偉大的商界領袖哈默說過,成功的第一個原則是什么呢?那就是用積極的心態去做生意:當別人都在做什么的時候,你看一看自己不做行不行。當別人都不做什么的時候,你再看看自己做行不行。181度就業職業網認為成功始于正確的就業和職業觀念。
1、即使經濟形勢好,找到理想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由人口因素和經濟增長模式決定的,是未來長期都會存在的問題,經濟危機只是讓這個問題更加突出而已。所以,祈禱自己畢業時能趕上經濟形勢好,或者等待經濟形勢好轉,是不可取的消極就業心態。
2、專業是大學生最重要的就業資本之一,放棄專業意味著把自己放在被動的競爭地位上。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從一個行業轉到另一個行業,從一種職位轉到另一種職位。轉換的成本很高,成功者在轉換前要考慮清楚:一,自己的目標或理想明確嗎,改變是否更符合自己的目標;二,更了解自己嗎,改變是否更符合自己的性格和優勢;三,改變需要多少時間和金錢投資,能否承受轉型的成本和風險。沒想清楚就不要輕易放棄,可以工作一、二年后再決定轉型問題,或者在現有的行業和職位上一邊做一邊擴展職業領域。
3、實習不等于工作經驗,職業證書不等于職業技能。
4、單位招聘員工是為了創造價值,求職者要考慮如何為雇主創造價值,而不是說我來學習。單位不是學校,培訓員工的目的是為了讓員工更好地干活,培養和選拔優秀員工。培訓的成本很高,很多企業沒有能力、也不敢提供培訓。一些單位在培訓前要簽署培訓協議,在協議期內離職需要補償培訓費用。從根本上說,職業發展是員工自己的事情,單位提供的是職位等級序列,能否向上發展要靠自己努力,不能指望單位牽著自己向上走。
5,集中精力于那些可以控制的因素,不要抱怨那些不可控因素。例如,學校的專業設置、教育體制、經濟形勢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抱怨對就業毫無幫助,認真制定職業規劃,就能把專業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就能通過差異化求職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6,不怕拒絕,求職是非常好的壓力和挫折訓練。進入哪一家單位工作是選擇也是緣分,投遞簡歷沒有回信,面試不通過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因拒絕而放棄是跟自己過不去,也說明性格存在不足之外。求職就是努力尋找和抓住那個屬于自己的機會。
五、給心理補充營養
人們開始重視心理問題,一些學校開始建立心理輔導機構,甚至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聯合山東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為學生開設“戰勝死亡的心理輔導”課程。社會上也有各種心理咨詢和輔導機構。
但是作為成熟的過程,我們要學會給自己的心理補充營養。在學生生涯里,成績是決定你能否晉級的主要因素。在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綜合素質是決定你發展潛力的主要因素。好成績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而社會分工決定了合作和溝通是社會和職業生活的基礎。綜合素質既包括做事的能力,也包括做人的能力,越是向上發展,心理和思維能力越會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期間要開始了解職業的基本道理。
這些基本道理:
開始嘗試職業規劃;
不再單純為成績而學習,要為職業而學習;
不再凡事依賴父母,嘗試為自己做決定;
了解紀律和自我約束;
做有價值的事情,以及對結果負責任;
開始培養合作與溝通的思維方式;
面對問題時保持正向思維;
找到使自己心情平靜的辦法;
必要時向別人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