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個巴掌大的學歷文憑,值得摧殘自己那么久嗎?
在北京上大學的大二學生胡鵬(化名)至今還記得,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那段日子,每天都是新鮮、忙碌又充滿激情的:辦理入學手續、清掃宿舍、熟悉學校環境、軍訓、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坐在偌大的教室里聽不同專業的教授講課,那種感覺就一個字——“酷”。
但時間一長,大學生活的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開始一一顯現:原以為可以時不時在校園里瞻仰到某個知名教授,或是在講臺上聽他們談笑風生;原以為同學們經常會聚在一起唱歌彈琴、暢談理想;原以為大學里面“學術高于一切”……可現實是,學校招生簡章里提到的那些名教授從來沒在講臺上露過臉;院里開的專業課還沒選修課聽著帶勁兒;學生社團里論資排輩、勾心斗角不亞于社會職場;平時經常缺課,期末考試前通宵突擊的同學反而最后得到了獎學金……
“是繼續留在這里荒廢青春,還是趁年輕去學點真東西?”隨著時間推移,胡鵬內心生出越來越強烈的一種愿望:狠狠心,休學算了,為了個巴掌大的學歷文憑,值得摧殘自己那么久嗎?
其實像胡鵬這樣,想逃離大學的“85后”、“90后”大學生不在少數。在湖北武漢上大學的大一學生秦芬(化名)說,大一上學期結束時,她就有了這個沖動,可是這個想法不僅拿不到父母的PASS卡,周圍也沒有什么同學跟她“心有靈犀”,最后跟很多人一樣,休學的念頭也就是在腦子里想想罷了。
剛上大學那會兒,云南農業大學水利水電專業的學生王舜召也面臨著“理想中的大學和現實中的大學有很大落差”的折磨。“在高三,我能熬得過來是因為我有一個支點,有一個夢想,這個支點和夢想就是大學?墒堑搅舜髮W,他才發現自己當初所為之奮斗的東西,如今只會帶給自己失落。那段時間,他總想找些事情做來升華自己,為自己尋找一個新的突破點。
1988年出生的王舜召,在同學眼里是個個性十足、說一不二的小伙子。當他做出休學的決定并辦好手續后,大家并沒感到特別驚訝,甚至還有同學羨慕地說:“你小子這下自由了!”
和王舜召相比,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級播音班學生李可欣選擇休學則是為了實現她的公益夢想。上學期間,她組織了一個名為“種太陽”計劃的公益活動,主要是幫助山區的留守兒童。為了將自己的這個公益計劃進行下去,2009年1月她向學院申請休學一年。得知這一消息后,她的同學紛紛勸她回心轉意:“畢竟休學一年的話,你就要比同一屆的學生晚一年畢業。”還有人干脆給她扔狠話:“你大腦壞掉了嗎?”
“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有一個夢想,因為種種的疑慮和顧及而放棄的話,將來想起來肯定會后悔。”最終,李可欣背上背包,先是去北京策劃項目,緊接著奔赴大別山山區實施自己的項目,為夢想在外奔波了將近1年的時間。
在大學不懂還可以問老師,到了社會可沒人教你
在長達一年的休學時間里,王舜召選擇了實習來體驗社會。他前后在兩個地方實習。一個是海南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另一個是香港的一家外企。
“身穿筆挺西裝,腳踏锃亮皮鞋,手拿公文包,跟著領導每天游走于?诘母鱾政府機構以及各個飯局,不帶一點學生的樣子。”2009年的冬天,他一直在海南實習。“在還在上學的學生看來,這是一件很拉風的事情,不用每天去上課,不用考試前的挑燈夜讀,但是背后的辛酸大家是想象不到的。”
剛開始,他連投標書都不知道怎么寫。熬了兩天兩夜,查了不知道多少相關資料,借鑒了無數個成功的投標案例,終于把標書寫出來了。可是,最終投標代理與別人聯合把他的標書擠下去了。
“社會太復雜這是個不爭的事實,關鍵是自己的知識積累和處世經驗不夠,如果你的投標書足夠好,也不會那么容易被擠下來。”那時他才發現,其實校園是一個很單純的地方,沒有社會那么現實;才發現學生這個職業是老天對自己的一種厚愛。因為在大學,你不懂還可以問老師,但是你到了社會,你不懂就是不懂,沒有多少人可以教你,因為那可能是人家的飯碗。
與王舜召“休學打工”不同的是,在廣州上大學今年剛剛畢業的孫凱平,則在大二的時候選擇了“休學創業”。
其實孫凱平的野心并不大,也沒打算賺什么大錢,就想開一間飾品店,最終形成店面聯盟。雖然他之前看了不少與創業有關的書籍,也與一些創業成功的人士交流過,但最終以“關門大吉”收場。
“真正著手去做才發現自己嫩著呢!”孫凱平說啟動資金對他而言并不是個大問題,關鍵是經營上他太缺乏經驗,便捷的進貨渠道、雙贏的銷售技巧等東西,都不是特別懂。連續幾個月的盈利處于負值,小店只好“關門大吉”。大學他學的是行政管理專業,對經濟、市場營銷這一塊兒本來就不熟悉,“回學?幸幌孪嚓P專業的書籍,是完全有必要的。”
“大學畢業后,你有大把的時間在社會上混,珍惜大學的四年生涯才是正道。”孫凱平覺得現在很多大學生很浮躁,“大學學到的是什么,關鍵在于自己,4年校園生活的價值在哪里還是要靠自己去發現”。
走出校園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適用于多數人
休學對于王舜召,既可以說是一個遺憾,也可以說是一個收獲。遺憾就是自己要晚一年出大學。
說到收獲,王舜召用俞敏洪的一段話來總結:“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線,但是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們的生命,有的時候會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會像泥沙一樣,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許你不用再為了前進而努力了,但是你卻永遠見不到陽光了。所以我建議大家,不管你現在的生命是怎么樣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樣不斷地積蓄自己的力量,不斷地沖破障礙。當你發現時機不到的時候,把自己的厚度給積累起來,當有一天時機來臨的時候,你就能夠奔騰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這段話是王舜召休學后才徹底領悟到的,他的ipod里一直都有這段話的文件,很多時候都會放來聽一下,可以激勵自己。
“我剛開始休學在北京的時候,每天都在北大聽文史哲和藝術的課,對我來說那段時間非常充實且美好。因為生活很簡單,上課,看書,自習,看留守兒童的資料,寫項目書。”與校園不一樣的社會生活,讓李可欣擁有不同的收獲。
“大學期間走出校園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但是這并不適用于多數人。”李可欣認為。
在學校里面參加一個社團時,因為工作需要她曾經聯系過俞敏洪,老俞曾回她的一封郵件讓她印象非常深,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大學生應該做大學生該做的事情。她認為,俞敏洪告誡她的是,我們還是應該在大學里認認真真地多學點知識。她也非常認同這個道理。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團委書記吳奇凌認為,有些同學“本該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卻想要出去闖”,根本原因是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當然也與“大學生觀念的轉變”、“部分高校的教育方向、制度規范出現缺失,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有很大的關系。
他建議大學生珍惜在校學習的寶貴機會和時間,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在高校學習期間,將自己培養成為“寬口徑、厚基礎”的復合型人才。如果想增加社會經驗,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