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力的高低、職業生涯的發展與個體的自我規劃和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學生的自我規劃是指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結合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為自己確定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而確定的學習、發展計劃,是為實現職業生涯而確立的行動方向、行動時間、行動方案。大學生規劃的自我管理,是指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把對規劃的管理權交給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自覺踐行自己的規劃。
二00七年十二月,教育部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提出將職業規劃課程納入選修、必修課行列中來。政策的強制性推出將對大學生職業規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大學生就業力的高低、職業生涯的發展與個體的自我規劃與管理有著密切的關聯。如果大學生在臨近畢業時才有就業的緊迫感,才去準備職場的各種技能、思維、習慣,那就為時過晚。有目標和沒有目標不一樣,目標高與目標低在大學畢業時的差別也顯而易見。要提高就業力,就應該從進校之日起對自己的大學生涯進行合理的規劃與管理,為將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
一、大學生自我規劃對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意義
1.對職業生涯發展的導向作用。大學時代正值青年的寶貴年華,短短幾年,一晃而過,經不起浪費,經不起折騰。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說:“你過去或現在的情況并不重要,你將來想要獲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除非你對未來有理想,否則做不出什么大事來。”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更好地進行大學生涯規劃,明確學什么,如何學,如何發展自我,如何確立合適的奮斗目標和職業理想,并把這些問題都思考、規劃清楚,才會少走彎路,避免折騰與浪費。大學生自我規劃的首要工作就是分析自身條件、專業特點和社會需求,確立一個合理的發展目標,包括學習、能力、特色、身心素質等,這是對學生素質的全面打造和導向。同時也引導大學生過上有目標、有計劃的大學生活,避免出現信馬由韁、漫無目標、得過且過、虛度時光的現象,從而促進學生就業力的提升,主動適應社會的需要。2008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然而,我國今年的城鎮新增就業崗位沒有明顯增長,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同時,已經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前迷茫、就業后頻繁跳槽已經成為當下一種引人注目的現象。目前受過職業規劃教育的畢業生競爭優勢明顯加強,這對于職場中的盲目跳蚤們形成了強大的壓力。某些高校在幾年前就已經認識到,已經開始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從2006年開始,江蘇全省高校就開始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賽以傳播規劃理念,拓展職業空間為宗旨;廣東省則在2004年開設第一屆職業規劃大賽;福建省今年1月也開展了第三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湖南省也在2006、2007連續兩年開展了大學生就業力挑戰賽。職業規劃,對于大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職業規劃是一門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從認識到制定長遠規劃,只有不斷經歷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才能逐步建立一生的職業發展目標。
2.對職業生涯發展的激勵作用。拿破侖•希爾說:“人的一切行動都是受到激勵而產生的,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就會使你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最終達到成功的頂峰。”大學生規劃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和職業目標指向,并有分階段的教育計劃和發展計劃,這樣就可以激勵學生把學習和能力等素質的發展提升為一種自覺自為的修煉,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從“我想學”到知道“如何學”,從“我要發展”到知道“如何發展”。同時,基于自身特點勾畫出的美麗可及的遠景,將產生一種積極向上、不懈追求的內在動力,從而有力地促進學生自我激勵作用的形成,促進學生就業力的提升。
3.對職業生涯發展的鞭策作用。大學生自我規劃是大學生自我的“發展規劃”“心靈之約”“行動之諾”,是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最好體現。生涯規劃的全過程都體現了尊重人、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原則,因而生涯規劃的本身具有約束、鞭策學生依照規劃的發展內涵,不斷前進向上的積極作用,從而促進就業力的提升。即在確定總體目標、規劃發展階段、制定實施措施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確定“跳一跳,夠得到”的目標,落實分階段“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措施,建立自我發展個性突出,兼顧各個層面”的激勵機制,就會使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成功者”的自信和體驗,進而以“成功者”的心態參與就業競爭,走向社會。
二、大學生自我規劃的基本原則
1.個性化原則。量體裁衣,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既然人們做一件裙子、衣服都要用皮尺在身上量來量去,那在規劃大學生涯及個人的發展前程時,更要“量體裁衣”,堅持個性化的原則。在大學生的培養目標上國家有共同的規格與要求,但在如何去實現培養目標的規劃中,一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即要貼近個人的志向、目標、興趣和愛好,千萬不能人云亦云,放棄自己的個性。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的個性也一樣,依樣畫瓢就會失去自己的特色。
2.合理性原則。合理性原則是指在規劃大學生涯的目標時,要合理適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規劃的效能。目標規劃過低,輕易就能達到,就難以挖掘潛力,激起奮斗的動力,失去目標的激勵作用。若目標規劃過高,幾經努力仍難以達到,就會失去信心,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進而對實現其他相關目標產生消極影響。因此,規劃高校學生的目標時一定要適合自身的基本素質,以“跳”起來能達到為宜,通過一個個具體而又具可行性的目標的實現,確立自信,最終在整體上實現大學生發展目標。
3.發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是指大學生的規劃一定要有前瞻性、發展性,實現現實的自我與發展的自我(或稱“未來的自我”)相結合,實現今天的發展與明天的發展相結合,為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大學生規劃中,僅僅只從自身實際出發,完成大學階段基本的學習任務或發展任務是不夠的,還必須拓寬視野,放眼未來,著力于社會對高素質、高層次人才的需要和適應多種崗位群工作需要的多種能力、多種素質的發展,以時代和社會的基本要求為前提,既要立足校園,又要超越校園,實現大學生規劃與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相銜接。
4.實踐性原則。實踐性原則是指大學生規劃不能僅僅是規劃,停留在口頭上或紙面上,而是要用于指導實踐,努力實踐,成為大學生活實踐的藍本。列寧曾經說過,一個行動比一打綱領還重要。大學生規劃實際上就是大學生生活行動的綱領,如果束之高閣,不付諸實際的行動,將毫無作用。因此,大學生不僅要很好地規劃好大學生活,還要努力實踐該規劃,做到真正的知行統一,規劃與行動相一致。
三、大學生自我規劃的必要準備
職業規劃應該從剛進大學時就開始。對自己的專業未來的發展應有所了解,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以后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和發展前途。自己是否喜歡未來這個職業。要根據這些情況好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安排好自己的大學生活。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環節,它決定著個人職業生涯的方向,也決定著職業生涯規劃的成敗。在起步的時候很重要,所以就要考慮清楚,做好準備。
1.認識自我。認識自我是大學生自我規劃的基本前提,相當于職業規劃中要弄清的“我是誰”“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認識自我是為了揚長補短,增強規劃的匹配性和可行性。那么,從哪些方面去認識自我呢?(1)了解自己的個人風格。個人風格也就是個性特征,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如有的辦事縝密,思前顧后,進行周密的思考,以防失誤;有的行事草率,潦潦處之;有的雷厲風行,說到做到;有的拖拖沓沓,得過且過。那么,我的個人風格是什么呢?(2)我的經歷能證明什么?每個人都有一定的人生經歷,能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悟出一點什么嗎?哪些對規劃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用的?能證明嗎?(3)我具備了哪些知識與技能?其中哪些知識與技能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大學生除了書本知識外,還沒有什么“立”得起的謀生技能,特別是在一個全新的學習領域,對所有大學生都是一個空白的領域,得從零開始。原有的知識與技能在新的學習領域能夠相互轉換嗎?必須清楚地明白這一點。(4)我的興趣與喜歡的職業是什么?選擇了這個專業,但畢業后萬一聘不到合適的職位怎么辦?還能干什么?還有哪些興趣與愛好可以拓展我的素質,適應多種崗位的需要?(5)我的價值觀是什么?價值觀是一個生存方式問題,指的是人應當如何活著才有意義、有價值。價值觀影響人生觀,可以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敗。(6)有無正確的自我評價?有些人很在乎別人怎樣看自己,因為他對自我評價很低,沒有正確的自我評價,很容易跟著感覺走,迷失自我,喪失信心。
2.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這是要了解自我的職業取向,自己將來想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這個工作崗位是否與自己的性格、興趣、氣質相符合,是否是自己愿意做的。實際上就是你的目標是什么,這相當于旅行要到達的目的地,或成才上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如果一個人外出旅行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通常他哪里也去不了。如果一個人上了大學,在成才目標上沒有一個“靶位”式的定位,那他通常也成不了才。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則什么也干不了。
3.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這是要了解自己目前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找出“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之間的“差”,這就是高校學生規劃中應當努力的方向、奮斗的目標、要解決的問題。雖然不同的職業對大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有不同的要求,但認清自己現有的知識和能力與未來職業要求的差距,就能找準方向,對癥下藥,提高效率。
4.知道怎樣去干。這實際上是要明確我該怎么干,也就是要確立“干”的目標,選擇正確的“干”的途徑和方法,以及如何通過這些途徑和方法去達到目標,何時達到目標,這就是大學生規劃的基本內涵與要求。
四、高校學生自我規劃需要處理好的幾類關系
1.“為人”與“為學”的關系。先為人,再為學。“為學一陣子,為人一輩子”,這是高校學生規劃中應當體現的基本觀念。也就是說,在高校學生規劃中,要把學會做人放在第一位,學會做事放在第二位。上大學絕不是只為讀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學會為人,在校園生活中使自己受歡迎,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熟,包括學會人際交往、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平衡交往、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識別“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學會表達自己的不滿、學會爭辯、學會寬容、學會交往的禮儀、學會與異性交往等,這樣,為人與為學才會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德才兼備。
2.知識與能力的關系。知識與能力密不可分,但是又有區別。有些知識就是能力,有些能力就是知識,但在詞源學或詞義內涵上,兩者還是有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知識通常是指認識和經驗,而能力通常表現為勝任某項工作的主觀條件,最主要的是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規劃時,不能只規劃知識的學習和學習成績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能力的發展。因為,大學階段已不能停留在照背照搬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具有懷疑和批判的精神,要善于從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用自己獨到的視角來分析問題,用前人沒有用過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如此,知識與能力才能有機結合,才可以促進人的智能的高度發展,不僅學問好,而且能力強。
3.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規劃不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而是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勇于實踐。許多大學生由于對社會和專業領域的實際情況不了解,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因而在求職擇業時往往被富有工作經驗的人打敗。這要求大學生們在學習期間,要勇于走出校園,敢于去實踐中調查研究,主動去用人單位兼職學習,在實踐中長見識、長才干。
4.今天和明天的關系。大學生規劃是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今天的規劃是明天規劃的起始,明天規劃是今天規劃的延續。因此,大學生的規劃絕不是孤立的“今天”的規劃,而是為明天服務的。這要求大學生在作規劃時,放眼明天,放飛想象,根據自己的長期目標因人而異,但一般要經歷四個時期:適應期、確定期、沖刺期、畢業期。一年級要盡快了解本專業,特別是自己未來所想從事的或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二年級為確定期,應考慮清楚未來是否深造或就業,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為主,踴躍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并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充實自己。三年級為沖刺期,臨近畢業,目標應鎖定在擇業或考研上。參加和專業有關的暑期工作,和同學交流求職工作心得體會,學習寫簡歷、求職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積極嘗試。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可注意留學考試資訊等。四年級為畢業期,大部分學生的目標應該鎖定在擇業上。這時,可先對前三年的準備做一個總結,盡可能地在準備比較充分的情況下施展演練。
五、大學生的自我管理
1.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規劃。如何管理好自己?管理大師杜拉克說,人要問自己五個問題:(1)我的長處是什么?應該向周圍的人尋求反饋并加以分析,發現自己真正的長處,然后努力完善自己的長處。再找到那些妨礙自己長處發揮的地方然后改掉它。(2)我做事的方式是什么?比如是擅長團隊合作,還是習慣單打獨斗等。不在于如何回答,而在于回答問題后所采取的行動。(3)我的價值觀是什么?人和企業都有自己的經營價值觀,如果兩者相互沖突,就難以發揮績效,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4)我該去哪里工作?或者,至少知道不該去哪里工作,知道自己將來以怎樣的方式去從事一項新工作。(5)我該貢獻什么?這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形勢的要求;二是基于自己的長處、做事方式和價值觀,怎樣能做出最大貢獻;三是什么樣的結果影響深遠。認識自己后,付諸相應的行動,才是管理自己。
2.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充足的心理準備是指對規劃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挫折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或有預案。當一個人從一個無計劃的、無序的狀態中朝一種規范的、有序的狀態轉變的過程中,是不可能迅速進入狀態的,其中必定有反復,甚至會遇到規劃的目標難以達到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進行反思,分析原因,甚至對規劃做出一些小調整,以小步子逐漸向前推進,積小步而成大步,有時急于求成反而適得其反。
3.建立一套自我激勵機制。高校學生規劃的實現,雖然條件、環境很重要,但最主要的還是靠內因,靠自我激勵。自我激勵是指個體不依賴外力而自覺自為地向著確立的目標邁進,推動自己前進而體現出來的動力與意志的心理特征。當個體有了一個明確的、自己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目標后,他就會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地投入,即使碰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也會努力克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自我激勵機制的建立,需要確立遠大的目標,找到自己學習的榜樣,同時也需要頑強的意志與毅力,始終使自己保持進取發展的態勢。
4.經常自我反思。反思可以看到自己的奮斗歷程,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從而促進自己不斷地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某種角度上講,高校學生規劃是大學生為自己的成長和發展訂立的“契約”,是自己對自己美好未來的承諾,而加強對生涯規劃的自我管理,則是每個大學生實現自己承諾的保證。如果不信守諾言,那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都不會成功,只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生活在他人的冷眼里。因此,規劃好大學生活,并做好生涯規劃的自我管理,就能為職業生涯打開一扇成功之門。
有人曾經用魯迅著名的書名來形容大學生涯:大一的吶喊。大二彷徨,大三傷逝,大四朝花拾夕。那些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特別對大學生活沒有規劃的人,對此都深有感觸。其實,大學生活要規劃,職業生涯也同樣需要規劃。再回首往事如夢,要想在就業形勢嚴俊的今天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實現自己的理想的職業目標,職業規劃就應該從大一開始?傊,大學生自我規劃實際上是大學生自身的學習、發展計劃,是為實現職業生涯而確立的行動方向、行動時間、行動方案,它對于提高就業力,實現職業生涯發展與成功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