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共有22所二本大學參與了2016廣東二本大學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深圳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廣州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廣東財經大學,排名前10的二本大學還有廣州醫科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廣東醫學院、廣東藥學院、東莞理工學院,以下是廣東二本大學排名2016具體榜單:
2016廣東二本大學排名
廣東二本大學排名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學校類型 |
1 | 105 | 深圳大學 | 綜合 |
2 | 165 | 廣州大學 | 綜合 |
3 | 285 | 廣東財經大學 | 財經 |
4 | 294 | 廣州醫科大學 | 醫藥 |
5 | 305 |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 師范 |
6 | 340 | 廣東海洋大學 | 農林 |
7 | 372 | 廣東金融學院 | 財經 |
8 | 387 | 廣東醫學院 | 醫藥 |
9 | 397 | 廣東藥學院 | 醫藥 |
10 | 406 | 東莞理工學院 | 理工 |
11 | 433 | 惠州學院 | 綜合 |
12 | 433 | 五邑大學 | 綜合 |
13 | 451 | 嘉應學院 | 綜合 |
14 | 466 | 韓山師范學院 | 師范 |
15 | 477 | 肇慶學院 | 綜合 |
16 | 506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農林 |
17 | 506 | 韶關學院 | 綜合 |
18 | 531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綜合 |
19 | 583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 師范 |
20 | 615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綜合 |
21 | 632 | 湛江師范學院 | 師范 |
22 | 643 | 廣州航海學院 | 理工 |
【深圳大學簡介】
深圳大學(Shenzhen University),簡稱深大,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3688號,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創辦。學校辦學層次由學士、碩士到博士教育,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1995年深圳大學通過國家首批本科教學合格評價,199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7年實行學院制,明確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思路。2000年確立了從單純教學型向教學與科研并重型轉變的辦學目標。2005年經批準成為工程專業碩士授權單位,新增2個工程專業碩士培養領域。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11月27日,深圳大學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截止到2015年10月,深圳大學設有28個教學學院,84個本科專業。有深圳(后海、西麗)、汕尾(深汕特別合作區)(籌)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72平方公里。后海校區1.34平方公里;西麗校區1.38平方公里,計劃2016年底投入使用,汕尾校區目前正在進行選址工作,計劃于2019年底投入使用。有在校生3465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7383人,碩士研究生7088人,博士研究生185人。成人教育學生13548人,留學生865人。
師資力量
截止2015年9月30日,全校教職工總數為3380人(不含附屬中學),專任教師1937人,技術人員870人(博士后302人),管理人員573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美國“三院”院士1人,美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頂尖千人與創新團隊1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9人,廣東省“領軍人才”2人,珠江學者1人,深圳市首屆“鵬城杰出人才”3人,鵬城學者2人。[1]
學科建設
截止到2013年,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下有二級學科142個;另有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0個;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9個,其中工程碩士具有授權的領域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
科3個,下有二級學科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
截止到2013年, 學校建有12個省級重點學科(光學工程、政治經濟學、國際法學、文藝學、傳播學、光學、細胞生物學、材料物理與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結構工程)。[11]
截止到2013年,學校的師范學院,擁有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工程和光電子技術科學三個博士點,光學工程、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3個碩士點,其中光學工程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學科,并經國家人事部批準建立了光學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
教學建設
截止到2012年,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數字色彩,工程制圖,植物生理學),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課程1門(數字色彩)。
省級精品課程12門(計算機應用基礎,工程制圖,數字色彩,高等數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運籌學,企業戰略管理,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系統動力學,大學物理,高等語言程序設計,金融學)。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離散數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省級示范教學實驗中心6個(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生物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計算機應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1]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電子信息工程、建筑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電子信息工程、建筑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生物技術、法學、廣告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學校有75個本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