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展望2009:百名應屆大學畢業生生存狀態調查
2008年底,大學生就業“寒流”似乎與這一年的寒冬同步來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一項最新報告預測,2009年大學畢業生將在2008年的599萬人基礎上增加50萬人左右,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將會更加突出。而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用人單位門檻的提高,揮之不去的擇業“都市情結”等主客觀因素的疊加,使得原本就不樂觀的大學生就業形勢雪上加霜。新的一年來臨,數百萬急急奔走的大學畢業生會是怎樣一種生存狀態?請看半月談記者對上百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的原生態調查——
2009,工作還要找多久?
電腦、公交車、馬路、小飯店、招聘會,這就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應屆本科畢業生唐莎莎(化名)目前的全部生活。“為了找到一份工作,我曾創下20天在網上投放近500份簡歷的記錄。同學們笑話我,說我連吃飯時都按著鍵盤投幾下。事實上他們說錯了,我是按鍵盤投簡歷時順便吞下幾口飯。”唐莎莎苦笑道,“有時候想想,真的挺累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許就僅僅只是一份offer(錄用通知),一份讓自己和家人都安心的offer。”唐莎莎眼里布滿了疲憊與無奈。
2009年找工作會有多難?在最近舉行的廣東研究生專場招聘會上,2萬余名學生進場角逐4000個崗位。半月談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此前沒有拿到入場券的學生早上6點就來此守候。到中午11時,候票“人龍”仍有幾十米長,而此時,好些用人單位已經撤離。“排隊三四個小時面試只要一分鐘!”畢業生黃亮抱怨道。
“博士也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剛剛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外交學院博士任元(化名)對結果心里一點譜都沒有:“我報的外交部崗位錄取比例是3000比60。”一個月前,任元參加了廈門大學在北京舉辦的一場招聘會,黑壓壓一片北大、清華、人大等名校博士讓他心里發慌:“世界經濟低迷,高校職位成了‘香餑餑’,我所能做的就是等待。”
形勢逼人,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預期被迫一降再降。“剛開始找工作時,我把月收入定在1800-2000元左右,低于這個標準的一律不看。但隨著一場場招聘會過去,一些企業對專業嚴格限制,工資等待遇與日俱減;過去肯要本科生的企業,現在只招研究生。”這些變化讓東北大學優秀畢業生孫亞男有些措手不及。而務實的校友劉文(化名),則在歷時3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后加盟江西某市一家企業。“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學校里大家都很著急,怕2009年情況更糟糕,先找個落腳的地方吧。”劉文這番話,其實是半月談記者在各地采訪中,聽到學子們流露最多的心聲。
觀念之變能否跟上形勢之變?
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2009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可能繼續回落。據調查,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是外貿、房地產、金融、物流等專業的大學生畢業生。廣東金融學院對國有四大銀行和招商銀行等商業銀行進行調研后發現,2008年金融業的就業崗位減少近兩成。
另外,部分企業對勞動合同法實施做出的不恰當反應,也會影響就業增長。大連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于雯為應聘南方某大型通訊企業,連闖中英文互試筆試、中文一對一問答、口譯、群體面試、心理測試、部門經理面試6道關口:“6輪下來人像‘脫了一層皮’。聽說公司過去招人只有筆試和面試,今年程序這么多,可能也與金融危機有關吧。”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指出,大學生就業難,一方面受制于金融危機、企業減產減員,另一方面也與許多大學生“死守都市”的就業觀念和“逢場必進”的求職心理有很大關系。華南農業大學畢業生王佳伶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汕頭支行前排隊等待。她說:“2009年就業形勢不好,短期內我們不一定要留在珠三角發展,也不要求高工資。但希望有機會能夠盡快回廣州。”這一想法成了眾多應聘者的共識。
已經在阿里巴巴成功就業的胡婧珺說:“我身邊很多同學找工作時都習慣‘海投’簡歷,其實不顧用人單位需求及自身定位‘逢場必進’,會把自身累得疲勞不堪,效果還不會好。”胡婧珺成功應聘的秘訣是:應聘前把新職位摸透,面試時結合以往“被拒”教訓自信應答,面試后設法“謀得”面試官電話,等待期間掌握主動早知結果,不成便及時備戰下一個機會。
創業能帶動就業嗎?
不久前拿到寶潔公司錄用通知的李璋說:“我的工作其實2007年就找好了,2008年拿到的只是錄取確認函。”2007年,寶潔公司在浙江大學招收實習生,李璋從2000人中脫穎而出。她的成功源于提早的職業規劃。在浙江大學,她是竺可楨學院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的班長。“學院經常會請知名企業家來給我們講如何創業,還會帶我們去企業參觀學習”,李璋說強化班里近1/3的同學主動選擇了創業。
李璋的經歷啟示高校和政府:破解就業困局必須打出“組合拳”,即不僅要在貧困大學生就業援助、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等方面積極發力,而且要加強創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使高校畢業生成為創業的生力軍。
半月談記者在遼寧、廣東、浙江等地調查發現,大學生自主創業日趨火熱,但卻普遍存在難以找準市場定位、缺乏社會資源、營運模式不成熟等問題。為此,遼寧從2007年起實施“大學生創業工程”,安排創業資金1.3億元。廣東省最近整合社會力量,設立總額高達5000萬元的廣東大學生(聚暉)創業基金,通過評選優秀項目來扶持大學生創業,并帶動更多企業加入到創業模式中來,引導大學生理性創業。浙江省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從工商部門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交有關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收費。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高校畢業生如果自籌經費不夠,可以向當地經辦銀行申請2萬-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到期還款的,由當地財政給予50%的貼息。
創造力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化解危機、保持活力、不斷走向強盛的根本。目前,“以創業帶動就業”在很多地方才剛剛起步。“組合拳”能否撞開“創業之門”,進而盤活就業這盤“棋”,當前亟待有關方面從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等方面進行全面考量,而不是把扶持創業做成一篇“應景文章”。
【展望:百名應屆大學畢業生生存狀態調查】相關文章:
生活在別處:大學生異地求職生活狀態調查08-07
應屆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09-20
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07-25
應屆畢業生就業調查:癡迷金融業08-08
應屆畢業生就業調查:“薪情”起點低07-16
大學應屆畢業生自我評價08-20
應屆大學畢業生自我評價01-17
大學應屆畢業生自我總結07-19
應屆大學畢業生自我評價07-15
大學應屆畢業生自我評價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