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職業成長是需要理性規劃的
職業成長是需要理性規劃的
大學畢業后的職業生涯長達近三十年,要使自己的職業人生活的有價值,不僅能為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家庭提供足夠的支撐,還可以在期間收獲成長和快樂,相信這是每個年輕人共同的強烈愿望。而一個殘酷的現實卻是,在以后的成長歷程中,有的人穩健從容,有的人卻茫然無措,其中的一個重要分別就是在職業規劃上的理性或無序。職業規劃的事情的確是個老話題了,現今的大學都會有類似的課程安排和經驗傳授,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朋友依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職業規劃,并屢屢在職場現實中品味苦果。這里就試著對此問題做如下分析:
職業規劃的前提是認清自己。
職業規劃是實現個人職業目標的具體規劃,當然要從個人的具體實際出發了,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各不相同,因此這是一件極具個性化的事情。在從事職業咨詢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幫助制定職業規劃的請求,面對這樣的求助,我只能這樣回答:職業規劃是需要你自己經過認真思考,并在實踐中不斷嘗試修正的過程,別人是替代不了的。如果因為你對此沒有清晰的認知,感到無從著手的話,我可以給些參考性的建議。而最實質的建議就是,要從個人的實際出發,結合現實的環境條件,在明確自己職業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出能夠激勵自己、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近期和遠期職業成長規劃。
這里要強調的重點是認清自己,比較理性的人會清楚,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容易。誰都知道,看清自己的容貌,需要借助一面鏡子,而認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光靠自己的感覺肯定是不夠的,需要知曉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印象和感覺,借助他們的觀察和品評,自己內心對自我的評價或許才會更加全面與客觀。這一點之所以非常重要,就是因為個人的職業規劃一定是適合自己的,符合自身能力和潛質條件,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如果沒有這個基本條件,職業規劃就沒有實際用處,不可能在自己的職業成長過程中真正發揮指導和促進作用,甚至起到了某種誤導功效,那就失去了職業規劃的意義了。
職業規劃是個不短的過程。職業規劃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其功效是要貫穿一個人的職業人生全過程。因此,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一定是個不斷的漸進完善的過程,要在具體的職業實踐中不斷深化對職場環境及個人職業興趣和潛質的認識,并完成對自己職業規劃的不斷調整修正,從而使之真正符合個人的實際。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隨處可見,比如現在考公務員非常熱,其中的很多人其實對自己的職業取向未必非常清楚。他們可能是受到家長的引導和壓力,或是看到了很多社會現象的表面,覺得公務員職業很光鮮,工作穩定,待遇不錯,加上很多人都在考,自己也就跟著報名了。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不那么理想化了,考公務員要付出很多,競爭又異常激烈,要能從中勝出的機率很低。即便僥幸考上了,真正走入了公務員的崗位,自己實際的感受也和想象有著不小的差距。基層工作的事務性很強,新人入職后并不容易找到個人的價值存在感,加之較低的職業自由度,以致有些人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甚至出現“逃離公務員隊伍”的潮流。從理性職業規劃的角度上分析這種現象,公務員職業與其他職業一樣,都有自己特定的適應人群,那種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一定是非理性的,是有盲從誤導因素在其中的。
當然,對于那些經過認真的理性思考之后,決定離開自己并不適合的公務員隊伍,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企業領域去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的年輕朋友,我想說的是,盡管這樣的曲折代價不算小,但能夠遵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勇于糾正自己選擇的失誤,這樣的理性、明智,還有勇氣,也是值得稱道的。這樣的事例從一個側面說明,職業規劃可能的確是個很長的過程。年輕人面對重要的職業選擇關頭,尤其要慎重思考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盲目跟風、忽略個性的代價是沉重的,切不可草率行事啊。
理性的規劃必須建立在勤于實踐的基礎之上。誰都知道,認清自己的話雖然很容易說,但真正做到其實并不容易。幫助你認清自己的鏡子固然有身邊的親朋好友,但這些人了解的大都是你在生活中的表面情況,而你究竟在職場中會有怎樣的表現,內心深處的職業潛質有哪些,這些人怎么可能未卜先知呢?有關這方面的認知,還只能靠你在真實的職場實踐中才能品味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尚處于職業規劃的進行時才是最真實的寫照。
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究竟適合怎樣的職位,其未來的職業成長應該選擇怎樣的路徑,沒人可以給出準確的答案。對于這樣的問題,學校的老師回答不了,所學的專業也未必就是答案的出處,一切都是不確定、變化著的,要通過你在實踐中與不同崗位的磨合與歷練的過程,將答案清晰出來。這是個必須明白的基本道理,在這個基本認知的前提下,經過踏實的實踐過程,作為職場新人的你,不僅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崗位技能,積累職業經驗,更重要的是可以將自己的職業定位明確下來,將職業規劃清晰起來,從而為日后的健康職業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富于挑戰的規劃才是對自己真正的負責。每個年輕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成功的職業人生,而這其中的“成功”,并非只能用日后擁有的巨額財富或是顯赫的社會名望來證明。真正的成功應該是深藏于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種感覺,如果你在整個職業人生歷程中能夠感到自由、充實和快樂,可以收獲個人價值實現過程的愉悅和美好,即便沒成為億萬富豪,也未能躋身社會名流行列,也絲毫不能降低其個人成功的成色。有著這樣基于個人職業自由價值理念的人,在追逐自己內心成功的職業人生中,制定具有個人鮮明特色的職業規劃時,一定會具備富于迎接挑戰的特質。所謂迎接挑戰,就是選擇一條不付出努力、不激發出內在潛質,就無法實現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無疑會極大地激發個人的潛能與活力,在品味挑戰成功的同時,也能分享到戰勝以往習慣和惰性后內心由衷的喜悅。
這樣的挑戰根本不用刻意去找,我們每個人幾乎隨時都會遇到。比如面對銷售的職業挑戰,這是個職場中門檻最低、需求量最大、也最接近成功的職位。大量的成功激勵培訓中的典型案例,都非常直白地告訴每個年輕朋友,銷售不問背景和出身,只要你能有效地在企業與客戶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你就是最棒的。可觀的收入、職位的晉升、職業的成功,都不再是幻想。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實,大家也的確并不懷疑,但還是有太多的人膽怯。他們害怕遭遇被拒絕的尷尬,他們無法想象整天生活在巨大的業績壓力之下,他們可能有成功的潛質,但卻遺憾地被懦弱隔在了成功的對岸。有個銷售實戰經歷的人都會清楚,銷售真的沒有事前想象的那樣難?蛻粢彩侨,他的需求其實并不難捕捉,只要你習慣于換位思考,自覺為客戶奉獻價值,銷售職業的規律完全是可循的。我很尊敬那些敢于直面銷售職業挑戰的年輕人,他們的內心或許也有對壓力的恐懼,但他們的自信及對成功的渴求使他們突破了有限的心理障礙,勇敢地接受了挑戰。結果無非是適合或并不適合,但收獲是明確的,因為這個嘗試使你認清了自己,消除了可能的遺憾。這樣的結果對任何一個人的職業人生說來,其價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職業生涯規劃好會讓自己更具優勢
一旦你開始理解職業規劃并掌握事業的哲理,便會發現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設法獲得一份今年很適合的工作,并不意味著你的余生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和享受了。你和你的工作都會不斷地變化,今年適合你的工作,兩年之后,有可能就完全不適合了。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唯一保障,就是刻苦努力和獻身精神。付出與收獲總成正比,你工作越賣力,得到的報償也就越大。
為了確保成功,你必須以邏輯而系統的方式,仔細地規劃每個職業階段,一般職業規劃的模式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工作
你必須做一些內在的調查研究,找出你想要做的以及你能夠做的,并分析你的技能、實力和成就。然后,你必須考慮你的價值或需要,很少人下功夫分析他們工作的價值、對他們真正具有重要意義,或帶給他們最大快樂的是什么。你還必須找出自己的限制、束縛以及弱點,并學會在無法克服這些問題的情況下,如何接受它們,甚至把它們轉變成動力。成功的職業規劃的本質,在于建立一個牢固的發展基礎。這個基礎將使你以積極的方式行動,無論擺在你面前的情況如何。沒有這個根本核心,你就不能向前發展。請記住職業規劃是一個過程。從一開始你便正確地按照第一階段的要求行事,否則,當你在最不希望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和失誤的關鍵時刻,你總會因緊急補救工作而感到煩惱,F在為職業規劃的第一階段付出的時間,將來會收到不可估量的回報。
第二階段:探索各種可行性
第三階段:采取行動
一旦你明白追求的目標,并對你即將出售服務折市場有所了解,你便真正可以出去尋找合適的環境了。然而,這也是你開始直接與其它追求同一目標的人展開竟爭的地方。大多數職業會使你陷入與他人競爭的境地。所以你必須作徹底的調查研究,只有這樣你才可比起他人占據優勢。
第四階段:保持進步
一旦你獲得成功,你就不能停滯不前。你必須確保勝任各項工作,怠忽職業、不思進取則無法強化自己原來的優勢。不幸的是,許多人沒有看到這一點,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們不重視自己的發展,總是把自己進步視為次要,而將公司、顧客和老板擺在首位。
如何尋找最適合的職業道路?
每個職場人都希望自己能有平坦順暢的職業發展道路,然而,很多職場新人卻頻繁換工,短短時間踏足多個行業卻反而一無所獲,就算是在職場打滾幾年的中層員工,也難免會面臨職場困惑和迷茫。
因此,一開始就做好完善的職業規劃,這樣就可以避免多走彎路,擁有科學的職業規劃方法,即使以后遇到其他變化也只須稍作調整,依舊不偏正軌。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職業規劃,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呢?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首先,用戶“irene.zheng”認為,在做職業規劃之前最重要是知己知彼,其中包括了解自己和理想的公司:
1.了解自己的才干:一個人的才干自己或家人都很難幫忙量化,所以可以通過各種專業的職業規劃工具了解自己的事業成就動機或企圖心、性格特征、工作特長與興趣等;
2.了解自己的才干與什么樣的公司/崗位相匹配:每個人有自己習慣和喜好的工作習慣、工作環境、辦事作風等等,因此不存在某類型行業或企業就是最好的情況,最重要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公司和崗位;
3.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符合成長的企業文化:如果一個企業不具有發展潛力,或是它并不提供員工學習成長的企業機制或文化,那這樣的公司也很難是人才孵化基地,具有優秀潛質的人也很有機會被培養。
從大夢想到小目標
在清楚自身條件和理想公司的定位之后——
1.從夢想出發。先開始編織美夢,包括你想擁有的,你想做的,你想成為的,你想體驗的,F在,請坐下來,拿一張紙和一枝筆,動手寫下你的心愿。在你寫的時候,不需要考慮現實因素,盡量寫就好了;
2.給夢想定個期限。審視你所寫的,預期希望達成的時限。有實現時限的才可能叫目標,沒時限的只能叫夢想;
3.定下小目標。從你所列出的目標里選出你最愿意投入的、最令你躍躍欲試的、最能令你滿足的四件事,并把它們定為一年內最重要的四個目標。接著明確、扼要地寫下實現它們的重要性和真正理由;
4.列出擁有的資源。列出一張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清單,里面包括自己的個性、朋友、財物、教育背景、時限、能力、以及其他可假借或依靠的資源,越詳盡越好;
5.回顧成功經驗;仡欉^去最成功的兩三次經驗,總結當中成功的原因,以及有哪些你所列的資源會運用得很純熟;
6.為目標找條件。這一步結合自身擁有的經驗和資源以及四個重要目標,找出可以達成目標的條件;
7.預估失敗原因。之后要預估有什么因素可能導致無法完成目標?梢詮男愿瘛⒛芰、資源和其他客觀因素分析欠缺的條件;
8.設定實施步驟,F在針對那四個重要目標,定出實現它們的每一步驟。一定要記得這個計劃應包含今天需要做的,千萬不要好高騖遠。
9.尋找模范。從你周圍或從名人當中找出三五位在你目標領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人,簡單地寫下他們成功的特質和事跡。之后,就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的事跡都能為你提供一些能達成目標的建議,記下他們建議的方法。
“做你能做的事”
對于職場新人,以上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職業規劃方法,然而對于已經在職場打滾幾年的職場人,面對職業疑惑迷茫,很多用戶認為“做你能做的事”,這樣才不會白費之前的經驗。
用戶“silviawj”認為,你真正能做好的事情,其實是你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不是你一直在想而沒有做的事情。進行職業規劃的時候,除了要兼顧興趣,最重要的還是要關注自己一直在做的行業和職務。你在某個行業和領域里有較長的工作經驗,那么你在這個熟悉行業取得成功的幾率就比較高,在這個類別的職務上升遷的機會也比較大。
而對于想跳槽甚至轉行的職場人,用戶“小小青島”提出了幾步建議:
1.如果剛開始的崗位由于多種因素不太滿意,先腳踏實地地干好本分工作;
2.順著你現在的崗位,列出你崗位能夠涉及到的往上延伸的領導崗位,將每個分支都列清楚,其中可能就有你將來的可選擇的升遷途徑;
3.不斷在公司內部更換崗位,若不能縱向升遷,那就橫向涉及業務內容。這樣就將自己的職業生涯面拓寬;
4.不斷創新,通過創新不斷為公司創造業績,那就離升遷不遠了。
態度決定一切
最后,除了以上這些具體的職業規劃措施,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必須樹立端正的態度,其中用戶們提到幾個重要的觀點。
態度一:夢想不能丟
用戶“蘇悟”說,年輕人一定有自己的夢,連夢都不敢想的人就老老實實的當老黃牛吧。懷揣夢想,要學會不“安分”,就是要有活躍的思想,培養自己的興趣。最后,要持之以恒,堅定自己的信念,連信念都沒有的人,只會隨波逐流。最重要要常記住“有志著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態度二:腳踏實地
“無限的天空”認為,把自己當做珍珠的同時,也要到沙土中成長,不要畏懼從較低的職位做起。從基層做起是一種磨練,是一種必然的經歷。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走,才能穩健,才能成功。請相信,你的努力不會白白浪費的。是金子的總會發光,切勿好高騖遠。
態度三:持之以恒
網友“普天之夏”說,關于職業規劃就是要堅持自己的路,除非真的是到了死路,你再重新思考自己的規劃,否則你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誘惑,而改變自己的軌跡和行動,這樣的職業規劃不是健康的規劃。結合自身的能力和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路,才是正道。各種誘惑加上道聽途說就會造成迷茫,相反,持之以恒加上適當調整才是有效的職業道路規劃。
離職前100天的職業規劃,你懂嗎
離任前與上任前的100天相比,對于公司決策型領導、職業經理人這類型的領軍人物來說,如果他們能夠在離任前盡職盡責、善始善終,堅持到離任前的最后一天,這將大幅提高公司以良好的狀態度過過渡期的可能性,而且離任領導者所留下的遺產也會得到有效鞏固。
至于即將離任者在離開工作崗位時應該采取哪些行動,并沒有一個簡單的列表;與其說對離任過渡期進行規劃是一種科學,倒不如說它是一門藝術。當然,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與自身個性和組織文化相符的過渡風格。下面我們一起從問題中來找到答案,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將讓離任者明白列出的一系列需要在任期結束前的日子里完成的關鍵行動,其重要性一點不亞于上任初期。
問題一:如果我還有三年時間,我會不會推行任何戰略變革或重大組織變革?
在任期間的領導者非常了解組織目前在戰略和運營方面的優勢和弱點,以及需要進行哪些變革。如果現任領導不采取行動,那么,新任領導單是為變革做準備,就可能要花上一年多的時間,甚至更長。在現在的大多數行業中,這種延遲可能會帶來沉痛的代價。
例如,數年前,一家大型高科技公司的CEO退休時沒有為公司接下來幾年的發展設定清晰的戰略重點,在退居幕后的那段時間里,公司保持了正常的運轉,但隨著交接的開始,再加上行業變革的節奏太快,新任CEO又沒能快速跟上,結果,公司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家大型食品飲料企業的CEO在任期的最后時刻還在推行氣勢逼人的并購政策,進行了公司史上最大的收購。受益于離任CEO堅持不懈地努力,繼任者得以迅速完成交易,為公司贏得了強大的競爭優勢。
問題二:如果我的任期還有三年,我會做出怎樣的人員調整?
所有決策者都應該對組織的人才深度感到擔憂,尤其是對領導團隊。很多時候,大部分的領導都會持續不斷地更新人才庫,很多人都有幾個備用人選。在自己的任期末,沒有什么比不做任何艱難決策更容易的了,這樣做有充分的理由是新的繼任者可以充分自由地組建自己的團隊。
不過這種思想對新的繼任者而言并無益處。他們如果想對團隊進行調整,無論什么時候都是可以自由大展手腳執行的,但如果一開始就能擁有最強大的團隊,他們定能從中獲益。有時候,正確的做法意味著做出艱難的決策,從根本上為新的繼任者鋪平道路,留給他們最為方便而且有力的團隊。
問題三:公司是否有足夠的運營動力,能夠在今年和來年收獲優異的成果?
長期性的優良績效需要公司既能發起變革,又能對變革做出回應:內部變革包括新的目標和計劃,外部變革則包括新的市場條件和客戶需求。離任者應該確保公司有穩固的活動渠道,以了解和實施變革,并打造所需的能力。某些活動肯定是以增長為目標的,但并不是所有活動都必須如此。
在領導者交替過渡的階段,組織往往會自然而然地損失很多時間,因為人們總是關注過渡會給他們帶來什么變化、新的繼任者會是什么風格等話題。但真正避免公司發展速度減慢的方法之一是,即將離任的CEO和管理團隊一起,詳細記錄目前的計劃,并注明具體的職責和績效里程碑。然后把這一計劃與董事會分享,以便所有董事都能清楚公司目前的狀況;如果此時已經任命了繼任者,也應該把該計劃與繼任者分享。
問題四:如果我現在剛剛接手這份工作,我希望在哪些方面能夠有更加透徹地認識?
如果新的繼任者來自公司以外甚至其它行業,他肯定會有一個全新的視角;事實上,這正是公司選擇這樣一位繼任者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離任者應該特別注意向繼任者介紹整個公司的情況。因為只有上一任才知道企業最關鍵的點在哪里,也只有聽取上一任的意見才能領會一些訣竅。
離任者可以提供極大地幫助,例如,安排新任領導會見他本來不會注意到、但卻會出乎意料地發揮關鍵作用的人員。可以把這些看作是前衛的整合計劃:與對公司進行過中肯批評的分析師談談;與主要前客戶的高管坐下來談談,他們可能愿意與新任領導分享他們之所以選擇不與公司繼續合作的原因等。
問題五:我最后100天的計劃是什么?
回答完上面的問題能夠幫助即將離任的領導為自己最后100天確定重點任務。這些問題可以幫助離任者將有待完成的25項重點事務縮減到下面5項。之所以選擇這5項,是因為它們有著巨大的潛在經濟后果和影響,或者它們需要加以妥善處理,而不應留給繼任者,成為令他們感到棘手的任務。
1.探索:為最大的業務部門探索其他可能的組織模式。
2.開啟:開始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具體工作,從競爭對手身上獲取靈感。
3.獲得:確保獲得最佳實踐的方法,讓公司即將在支持性基礎設施上進行投入,以獲得最大回報。
4.分析:分析并購一家公司所帶來的優勢和后果,而這家公司則是一直在討論但從未認真評估過的一家公司。
5.加速:加速努力,將采購成本降低,并實施已提出的行政管理成本縮減方案。
職業生涯的發展需要正面思維來成就
正面思維對于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很重要。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時候你看好,在別人都不愿做的時候你來做,在別人都不愿改變的時候你來改變,每一個在困難中的成就才會是你職業生涯中的精彩之筆。
我是個喜歡改變的人,一旦工作太過穩定我就會挑戰自己尋找新的領域,但同時我又喜歡傳承、紀律和體系,這是典型的'做HR的人都喜歡的一種狀態。有時當逾矩與不逾矩交鋒時,積極大膽地做出一些改變能讓你在現有的規章和紀律下表現得更棒。
我剛來天納克做人力資源工作是在20xx年底。天納克的業務一直都發展得很好,但是我來這兒不久就發現這里各業務單元的人員流動比較大。在天納克,各業務單元都有專門負責的老總,人力資源部只是個輔助部門,在老總的眼里只是管理日常行政和人員薪酬福利等雜事,對業務部門的幫助不大。
天性求變的我一直在想,我不是郵差,不想簡單地把全球的規章流程傳遞到中國交差了事。如何在常規工作之外找出人力資源部對業務單元的價值,降低員工的流動率呢?
在職業發展中,信用很重要,因為這代表著你的想法能否影響他人,而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第一件事能否做得成功漂亮是建立信用的關鍵。為了能夠達成這個想法,我初期所能做的便是不斷地觀察哪種溝通方式在天納克是最有效的,耐心等待一個能夠表達自己想法的時機出現。幾個月之后,我發現在天納克,一切事務都要用數字說話,純文本的描述再激動人心也沒有人會相信你。業務部的老總們都是身經百戰的企業家,他們最關心的事是,你想要做的這件事究竟能否給公司帶來利潤。
有了這一發現,我便思慮如何把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東西轉換成老總們看得懂的數字。比如重新聘用員工之后經理會花多少時間在新人培養上,將這部分的培訓時間相應折算成定量的薪酬數字等等,我與團隊成員將這些員工流失后帶來的問題進行定量化處理,計算各種流失率下公司的利潤將會損失多少。老總們看到這些數字后大為驚訝,但是他們也看懂了。尤其是這一損失可以不需要通過公司過多的投入來彌補,只需要老總們重視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建設便能達到。這之后,老總們便開始積極地與人力資源部對話,尋求穩定人才的解決方案?上驳氖,老總之間也在相互看著,當一個業務單元的實踐成功之后,其他業務單元也紛紛跟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員工的流失率降低了20%,此后一年更比一年低。
用數字說話的方法幫助我敲開了機會之門,但是更麻煩的事情其實還在后面,在具體的實施中,人力資源部要形成標準化的作業體系,找出究竟哪些方法對降低員工流動率是真正有效的手段。對于老總來說,如果不在一定時期內看到人力資源策略改變的成效,他們也會大加質疑。
在大量的業務實踐中,我發現發放獎金是一個在短期內提高員工敬業度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獎金的使用又不能過濫。好比讓孩子去拿報紙時每次獎勵五毛錢,但如果哪天手中沒錢了孩子就不愿去拿了。獎金在短期內有效,但長期使用后果嚴重,還得用不同的方法來激勵員工。于是我們又想到了發放獎杯,邀請家人參加公司活動,鼓勵員工加深參與公司業務,開辟專業晉升通道等各種辦法,讓員工覺得自己是在為一個值得驕傲的公司工作,個人的價值是被公司認可的。這些長短期激勵方法的組合應用,最后都反映在了員工流失率的降低上,以至于天納克被專業雜志評選為2009年度“員工敬業度和留任最佳案例”。其實多做一些事,對于很多拿固定薪酬的行政部門員工來說并不能增加多少收入,可能還會有人顧慮多做多錯。但是對于喜歡求變、善于正面思維的我來說,這樣做的結果是我發現了自己對于這個組織的價值,也依此來自我激勵。
所以敬業不難,不在能力的高下,而在一念之間。
你能不能成為自由職業者
我是自由職業者,時間上相對靈活,所以可以這月去臺灣,下月去新加坡,這個月閉關讀書,下個月閉關寫書,時間基本由自己支配,有些人就很羨慕我,感覺自由職業相當好,詢問我,他們是否也可以成為自由職業者。
這個沒有一定的答案,有些人,我因為了解,所以可以直接給出結論,而有些人,我不了解,也不貿然建議,我只把自己的體會寫出來,作為參考,至于自己適合不適合,最終,仍要由自己判斷。
1、自由職業者需要更強的克制力。
很多人認為,自由職業者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這看起來是正確的,但是,必須要很強的克制力才能完成。很多自由職業者往往在失去環境約束后,做不到自我約束,比如從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進入生物鐘紊亂的自由生涯,每天的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這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其實都是很大的損傷。
要想獲得并長期擁有自由,其實背后需要有強大的自律力量,包括抵制外界的誘惑。舉例如:在正常上班情況下,考慮到次日要上班,其人可能不敢太晚睡覺,但如果想到反正也自由職業了,大不了第二天補覺,于是肆無忌憚地睡晚,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形成很大麻煩。
我個人基本上是按正常時間作息,偶然有晚歸、晚睡,但都是偶而,不是常規。而且晚歸一定是由于特殊原因,在2012年度,我只有兩次類似行為,一次未超12點,一次超12點,都是因為外地朋友來深,機緣難得,所以破例,但破例不等于形成慣例。
這需要很強的意志力,有些人的意志力本來薄弱,也未必能夠挑戰自己成功,所以需要三思。
曾遇到過一位女士,在家自由職業了半年,發現情況不妙,自己無法管住自己,于是趕緊找了份全職工作。
2、生活能力。
自由職業者有很多種,對于其他人我不太清楚,個人觀點,生活能力非常重要,因為一個人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方能照顧好工作。
固然可以請鐘點工、廚師等,但是,請不要忘記,多一個人,就需要與其打交道、溝通,是否請人做事,要看效果等各方面因素來定,請人做事有時候省力省心,有時候反而費力費心。
3、經濟條件。
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我熱愛工作,不能容忍自己無所事事的狀態。
當然,我工作的范圍比較廣泛,包括一些興趣也算在工作范圍內,如旅行,因為我的旅行與其他人不同,別人可能只是看風景,而我會在旅行之便順道拜訪一些企業,為培訓、寫書、咨詢等積累素材。換言之,我幾乎打通了所有我要做的事情,做一件事可以同時產出數種效果,這是一般人所達不到的。
我在離職后頭半年內,并無經濟收入,靠存款生活。工作20年,且第一份工作是在銀行,自然也受到銀行熏陶,在儲蓄等方面比較看重,而且我是意識獨立的人,自大學畢業后,就未伸手向家中要過錢,這種獨立意識和銀行環境都促使我在理財方面早做了些準備,且,身為大公司中層管理者,薪資也還勉強可以,起碼夠我用了。當然,這些所謂的理財等,事實上也不值一提,因為在股市方面可謂大敗虧輸,至今不能解套,但心態好,不看、不管、不著急。早在離職前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基本上,如果完全沒有經濟收入,依我的日常支出,三年都是沒問題的,有備無患,謀定后動,做事情不沖動也是我的原則。
在經歷半年的逍遙后,本年度才開始接培訓和其他工作,這些會帶來收入,而我對生活原本要求不高,所以可以優游度日,這個說起來的確就是這么簡單,但要做起來,或者換個人,未必容易。
個人感覺,虛榮心強、物欲強的人,在經濟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不宜成為自由職業者。
4、技能。
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往往需要具備一技之長,如果連相應的技能都不具備,就貿然自由,那很有可能,連養活自己都無法做到。
這個技能,要看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大公司出來的人,技能往往不全面,因為大公司講究協同作業,一件事情,需要流程上的不同人、不同環節來完成,一個人所會的事,有可能就是一個環節,這要放到社會上,未必管用。
所以在成為自由職業者前,最好能夠盤點一下自己具備的技能,做些準備。
很多人認為,會寫字就可以,可以出書,這是很大的誤解。
以我的切身體會,出書通常是不賺錢的,除非是銷量上十萬的暢銷書,但要做到十萬,殊不容易。
書是一個通道,可以積累名氣和打開培訓、咨詢等市場,我所出的幾本書,銷量都還不錯,單只書籍方面,相比投入,可以說盈虧平衡,若論到名氣和其他,那也還是賺了,但若希望帶來直接、大量的現金流,那不現實。另外書籍也要看種類,有些書天然不具備暢銷條件,甚至可能需要賠錢出書。
至于培訓,在企業內部的培訓和專業培訓師,又不相同,前者,來聽的人都是同事,大家恪于面子,往往也給好評,社會上的培訓,學員未必買單。
5、個人品牌。
不得不說,在企業的身份,容易給人錯覺,以為別人和自己交往、尊重,都是因為自己這個人,而不只是因為所在企業。但事實上,可能并不是這回事。
通過社會化媒體矩陣,樹立起個人的品牌,即使不拿名片出去,也有人知道自己,這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6、關于離職準備。
很多人一沖動就離職了,離職后就后悔了。我的建議是:想好,走出去,就不回頭,而且這個想,要考慮諸多方面。
A、家庭方面。
我離職家里人是反對的,不過我反正是一意孤行的人,離職后家里希望我回山東,我也拒絕了。因為山東沒有我喜歡做的事。坦白來說,能夠抵受住家庭壓力是最難的,因為,社會上的敵意容易消解,但是來自愛的壓力,反而容易讓人妥協。
B、經濟條件。
前面已經說了,補充一點是還要考慮有可能發生的意外支出,這種支出往往非常突然,而且大額,考慮了,有可能不發生,但危險性總是有的。所以原則上來說,除了日常支出外,還要考慮保險等。
C、心理素質。
從全職成為自由職業者,會面臨一個身份落差、關系落差。當然得承認這個社會是現實的,不在其位,不得其利。有些人誤認為在位時獲得的友情是真摯的,所以不能承受對別人不再有用時別人的冷漠,而我對這些早就看得淡然,所以離職后失去一批朋友,從心理上沒不適感。而且當別人問我做什么的時候,我直接回答:無業游民、職業混混。就是說:除非正式場合,基本不太顧及所謂面子問題,自然輕松。
D、身體素質。
這個也很重要,沒有過硬的身體,不要說容易發生意外(如大病等),也不易抵抗自由職業的壓力。我是因為生活壓力小,所以敢于挑事情做,而如果生活壓力大的話,可能不會有這樣的自由選擇,比如有的培訓講師,一月要講22天的課,這就很恐怖。職業培訓師工作對腰、膝、喉的傷害都是很大的,還要考驗身體對出差的適應能力。比如我挑床,在外往往睡不好,這就是很麻煩的事。比如有培訓師因為空中飛人的生涯,起落太頻繁,耳朵受不了空氣氣壓,導致耳疾。
如果想要離職,最好先做一下體檢,最起碼大的身體機能不能出現問題,另外還要考慮未來的精力曲線,因為任何人事物都有生命周期。
在不了解一些事物的時候,會有神秘感以及盲目的樂觀——所謂,只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打——往往心生憧憬,但事實上,現實未必和想象一樣。
三思而行,行而不悔,承受一切結果,不管好與壞。這是我個人的行事原則。別人問我,我按照自己的體會,盡心給出答案,但是是否適用,我不敢保證。請自行決定、自負結果。
【關于職業成長是需要理性規劃的】相關文章:
個人職業成長規劃書12-13
什么是職業規劃設計?02-08
職業理想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02-09
職業生涯規劃的要素是哪些12-17
制定職業規劃需要哪些步驟12-31
職業規劃需要掌握的4大方面01-18
獲得企業offer,職業規劃是關鍵10-27
職業規劃:我們的選擇不是工作,是生活!01-20
為什么需要職業生涯規劃?01-17
職業規劃需要從低層做起嗎?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