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主招生中學百強校前十強名單
2015年2月4日,國內首個以“自主招生”為標準的中學排行榜--2014自主招生百強中學排行榜正式發布。這份榜單是由中國名校自主招生網和紫光教育集團合作推出的。該排行榜評價數據全部采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權威機構數據,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公開透明、可重復驗證,具有公信力。
自主招生中學百強校前十強名單
排名 省市 學校名稱 加分人數
1 湖北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383
2 河北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319
3 山東 泰安第一中學 328
4 湖北 武漢市第二中學 268
5 河北 邯鄲市第一中學 189
6 山東 山東省實驗中學 184
7 四川 成都市第七中學 172
8 河北 唐山市第一中學 172
9 河南 鄭州外國語學校 163
10 吉林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62
2014自主招生百強中學排行榜的評價數據全部采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的權威機構數據,這就保證了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公開透明,而評價指標則是由跨學科、跨領域組的專家團隊,在聽取和接受高校和中學的意見和建議后建立的一套具有科學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從而保證了各項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合理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引導高校和中學客觀評價自己的辦學特色。
自主招生自2003年開始啟動試點,從試點的22所高校,到目前試點高校共有100多所(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公示的2015年的高校為97所),招生人數約占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自主招生自2003年開始以來,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即所謂的“偏才怪才”)的優秀學生,現在已經成為優秀學生進入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名校的重要方式。是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自主招生引起了社會的重視。自主招生十幾年來的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據多所高校的研究,經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進入高校后在學業、科研、創新、組織管理等方面潛力普遍比較突出。
據紫光教育集團總裁李凌己博士介紹:2014年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除外)3137所中學里有34257名學生獲得自主招生考試選拔的加分資格。
從地域的角度看。排名前100名中學只涉及全國21個省市,全國還有11個省市沒有中學能夠排入前100名,如西藏、新疆、內蒙古、云南、貴州、甘肅、寧夏、青海、江西、海南等省榜上無名。其中前三名地區是:湖北17所中學、山東13所中學、北京與河北均為10所中學,可以看出地域的不均衡性很明顯。
從獲得加分學生量來看。排名前100名的中學數量只占3137所中學的3.2%,而獲得加分的學生數達10845人,占全部獲得加分人數34257的31.7%。這個數據反映了地方重點中學是自主招生的主要生源地,而非重點中學的學生參加自主招生獲得加分的機會很小。
從獲得名校加分來看。排名前100名的中學有6439名學生獲得985大學加分資格。占到985大學加分總人數17433人的36.9%。特別是北京市,雖然只有10所中學進入前100名,但是這10所中學獲得清華北大加分的學生數量為299人,占大兩校自招人數2050人數的14.6%,地域優勢非常明顯。
“自主招生百強中學排行榜”,也反映了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一些情況,同時也反映出中學人才培養的一些問題,特別是教育的均衡問題。這個排名還反映了高校的人才選拔特點和對人才的偏好。
發布方希望此榜的推出能對中學的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有一定的啟發價值與推動作用。
這份榜單中的上榜學校,與傳統的對名校的認知有所不同。這是因為,在一般人看來自主招生已經是比高考有所有待的招生方式了,但是傳統名校往往有更加優惠的進入名牌大學的途徑,只有一部分學生需要參加自主招生來證明自己。
這份榜單上的高中名校,僅以“自主招生”為標準,采用教育部公示的的權威數據。很多傳統的名校沒有上榜或在榜上的排名落后,并不意味著這些學校不優秀,是因為這些名校的許多優秀學生,已經通過諸如保送生、校長實名(清華為領軍計劃)等計劃升入名校,而這些數據不在“自主招生”統計的行列。李凌己博士表示,為了公平,相關方還制作了《2014清華、北大保送生中學排行榜》《2014清華領軍計劃與北大校長實名推薦排行榜》與《2014年北大物理學院單招與清華理學院單招中學排行榜》3個子榜,用以客觀反映中學的真實情況。
【2014年自主招生中學百強校前十強名單】相關文章:
北京2017自主招生三十強中學名單09-27
2017年自主招生院校排名名單10-24
2017年山西自主招生學校名單11-06
2015高考自主招生必知:自主招生院校名單及特點解析09-30
東南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入圍名單08-21
2017自主招生院校名單「最新版」10-25
中學自主招生校長推薦信09-01
自主招生校考面試的自我介紹范文12-28
2017年名校自主招生面試技巧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