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做低收入白領被調侃
大學生做低收入白領被調侃
從“被仰視”到“被調侃”,白領們在感受周圍變化目光的同時,更承受著經常加班、透支健康、生活節奏快的壓力。
十多年前,白領是許多人的夢想。當跟別人說起自己是白領時,會明顯地感受到周遭人們的羨慕,甚至能準確地感受到別人的目光瞬間從平視變成仰視。不菲的收入、明亮的寫字間、燦爛的職業前景、高檔次的消費、大品牌的時裝,這都可以讓人當面看著升起光環,轉過身去,甚至連背影都能偉岸個幾倍。但是現在,一說自己是白領,似乎周圍人都沒有什么反應,即使有反應,也有可能是在心里想到就是“房奴”、“卡奴”、“容易過勞死”的代名詞。“白領”一詞一出口,便暗自覺得冷風習習,即便別人不笑,自己也主動把這當成是一種自嘲。
三成白領經常厭倦工作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想要形容許多職場人士現在的狀態,這句話再適合不過。記者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中發現,136位調查者里面,對自己目前生存狀態表示滿意的人數只有30人,即22%,剩下的78%的人,都對現在的狀態表示不滿意。而持滿意和不滿意態度的比例,在“認為自己是白領”的人群中還并不如此明顯,為各占一半。在“認為自己不是白領”的人當中,感覺生存現狀不滿意的人數是感覺滿意的人數的6倍以上。這似乎能夠說明,雖然總體上來看不滿意的聲音占了上風,但至少在白領群體中,對生存狀態的滿意度比較于其他群體而言還是偏高一點的。
可是這種籠統的滿意摻雜了收入、社會地位、帶薪假期等其他因素,因為單純就工作本身和工作環境而言,白領人群對兩者的厭倦程度卻高于非白領人群。
在全部的樣本中,表示對工作本身和工作環境“從來都沒有感到厭倦”的人數僅為22人,比例接近六分之一,表示會厭倦,且出現厭倦反應的頻率為1個月的人數為14人,頻率為3個月的人數為30人,表示“經常有,但頻率不定”的人數是70人。而在認為自己是白領的人群中,表示“從來都沒有感到厭倦”的人數比例更少,僅有八分之一,而這種厭倦“經常有,但頻率不定”人數也超過了三分之一。
看來除去收入、社會地位、帶薪假期等因素之后,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成了白領們的職業困境所在,F在在一家房地產公司任職的王靜告訴記者,這份工作自己做了三年了,雖然月薪超過7千,但是工作內容很少有什么變化,而且一直都沒有什么升職機會,再加上因為房地產行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景氣,所以年終獎和其他獎金也少得可憐,今年剛開始,上級又下發了各種節約成本的通知,甚至連打印文件的數量都要加以控制了。本身就失去了興趣,又對職業發展不抱希望,再加上沒有高薪作為吸引,她就萌生了開春換工作的想法?墒呛蛶讉其他公司的朋友交流了幾次之后,她開始有些猶豫了,她發現其他公司的狀況也不是很好,甚至都開始準備裁員了,甚至有的還要裁掉10%、20%。于是,本來想動一動的她心里又有些膽怯了。換工作也有點難,自主創業又沒有膽量試水,想裸辭,可是房貸可怎么還,所以現在她還不得不繼續忍氣吞聲地干著這份不喜歡的工作。
從“被仰視”到“被調侃”
除了白領對自己的生存狀況有說不出的苦楚,其他人也少不了拿他們來調侃一番,被調侃得多了,結果就是人人都不拿白領當成一個腦后縈繞光環的褒義詞了。以前說白領工作體面,現在才發現寫字樓里半夜不滅的燈光下面總是有人在無休止的加班;說白領生活節奏快,也的確快到沒有時間慢慢享受與家人之間的天倫之樂;曾經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們,現在也有可能被股票、被房貸死命套牢;一度神采飛揚的他們,誰身上沒有個頸椎痛、胃潰瘍的毛病……
難道,白領的生活質量真的照比當年大幅下降了嗎?遼寧省總工會就業指導辦公室的創業指導專家、職業規劃師梁濤持否定態度,從他的那些白領朋友那里可以看出,其實這些年來,對真正的白領來說,他們的生活質量并沒有降低,他們依然過著和從前一樣的小資生活,甚至已經超出了小資的范疇,有了更多更新的享受方法,而且真正的高薪,也從未使他們成為尷尬的房奴、卡奴和車奴。
可以說,這種“白領貧困化”概念,往往是因為那些還不夠真正白領標準的普通職員為白領的整體水平拉了后腿。當然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年的“白領”們“風起云涌”、“一統天下”時,其他群體還沒有富裕起來,當現在其他群體都富裕起來的時候,在大城市,買房安家或者買車代步,早已不算是一種奢侈,白領的優勢也不會那么明顯了。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張思寧也認為,白領在生活質量上的優勢不再明顯,反而工作壓力大、身體過勞帶來的健康問題成了硬傷,各種超前的、超出償還能力之外的消費又讓他們變成了各種“奴”。
再加上十幾年前,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社會由資源匱乏轉向逐漸富裕,人們最關注的是職業帶給人的金錢效益和物質享受,人們羨慕他們光鮮工作帶給他們表面的“資本繁榮”,卻忽略了他們曾經為這一切付出的“健康代價”。過去從沒有哪一個時期,會像現在這個階段一樣有如此多的人關注健康和幸福感。說白領的生活質量下降,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大家發現,原來在基本生活需求普遍被滿足之后,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也不能失去健康和幸福感,人們對白領這個職業開始反思,才導致人們對白領的態度發生逆轉。
做月入一萬的藍領,還是月入五千的白領?
吳海川自己家裝修找了一個木工幫著打家具,因為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準備交由木工打,一共要干兩個月,手工費開價兩萬,這個收入明顯比吳海川自己的收入還要多。
還有些干零活的小工,每個小活兒要價都不低,從往墻上鉆孔到刮大白,至少100元,最多500元,一天接一到兩個活,平均也得三四百塊錢。這樣一算,一個月也輕松八千、一萬。但是他一問師傅,師傅也謙虛了一下說,沒有那么多,有時候兩三天也沒有活,但要是勤快點,一個月八千總是有的,你要再拼點命,老主顧再給你多介紹,一個月1萬多也不是沒有可能。吳海川告訴記者,“現在的瓦工,每天200元的工資,一個月也能達到六千了,雖然累點,但是看不出他們有什么壓力,有的干著干著就哼起歌來了。反正我在公司,從來沒有看到哪個同事能在電腦前高興得哼起歌來,每天都是愁眉苦臉,或者是沒有表情。只有在去KTV的時候,才能聽到大家的歌聲,大多數時候還都是為了發泄情緒而吼出來的聲嘶力竭! ”
為什么“藍領”比一部分“白領”掙得還多,供求關系這個答案估計大家都會想到。這似乎又讓人聯想到幾十年前盡人皆知的那個詞兒——“體腦倒掛”。張思寧回憶,當時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上流行一句順口溜:“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體腦倒掛”的意思就是說當時靠體力掙錢的個體戶的錢途好于那些有文化的讀書人。
張思寧說,當時的狀況與如今的社會不一樣。雖然近幾年部分藍領工人比白領高薪的新聞屢見報端,但是在這種情況拿來作比較的都是那些剛畢業剛參加工作的小白領,或者是那些被誤劃進“白領”范疇的普通職員。對于能力已經被社會接受和肯定、有了一定社會地位的中年人來說,“體腦倒掛”的現象早已經不存在了。
“新白領”的美好時代
在一些還可以做選擇的求職者中,他們中有的也因為上述想法繼續選擇了白領的工作。在關于白領情結的調查中,記者也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調查對象表示對“白領沒有什么感覺”。是不是當不當白領都無所謂?有一成調查對象表示“從來沒有過白領情結,且不感覺白領值得羨慕”,因為這意味著表面光鮮實際艱難的生活,剩下接近一半的人仍聲稱自己有白領情結,可是就在聲稱有白領情結的人群中還有一小部分人認為“自從成為白領之后就沒有這種情結了”。
雖然也在辦公室工作,但是竇誠并不認為自己屬于白領,而且以后,他也沒有想要當白領的念頭了。“我覺得現在這個社會,收入要跟付出的勞動成正比,當白領雖然掙得多但也太累了,而我又偏偏不想讓自己活得那么累,錢只要夠花夠養家就行了,還是身體最重要。讓我累的把健康出賣了,我拿什么來照顧家庭,拿什么來愛我的妻子和孩子呢? ”
相對于那些每天都被欲望驅使著停不下來的人們來說,竇誠說自己算是沒有上進心的,但是至少他現在每天都很開心,也有時間讓家人開心起來。他一想到自己的一個高中同學就感覺有點惋惜。那個同學現在在做證券,每個月月薪頂自己3個月的,但是只工作了三年就長出不少白發了。竇誠說,“看別人有錢自己也很羨慕,不過嘴上說說就過去了,我現在在從另一個清凈的角度來欣賞生活的美好”。
雖然有些人不愿意再去做白領,但是絲毫不會減少中國白領的數量,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那些接受采訪的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中,絕大部分仍是心懷白領情結的,他們也堅信自己會處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現在和未來的平衡,也決心不會透支健康,更不會吝惜豪情碌碌無為。白領,這個仍站在社會發展最前沿的群體,他們有著先進的思想,有著推動社會新鮮事物發展的本能,有著世俗的欲望,也有著超強的自我奮斗意識。他們曾為得到美好生活不斷付出代價,也為終于收獲而欣喜自豪不已,他們曾劃出過絢麗的、迷離的軌跡,但是他們仍堅信,專屬于他們的美好時代并沒有過去,而是正在到來。
說白領的生活質量下降,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大家發現,原來在基本生活需求普遍被滿足之后,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也不能失去健康和幸福感。
【大學生做低收入白領被調侃】相關文章:
白領調侃:近視究竟有多少好處07-18
不做白領做果農 大學生創業種草莓03-23
白領媽媽創業做時尚“女紅”03-22
大學生掛科調侃自己的幽默句子10-26
調侃自己的說說03-13
幽默調侃的句子11-25
2022經典調侃語錄10-04
調侃失眠的句子10-24
幽默調侃的句子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