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實習,株洲天氣很熱。穿梭市內各大街小巷,人變黑了,也瘦了。雖如此,仍很快樂,高興。在那里,收獲頗豐,認識了許多人,和他們相處很融洽。也學到很多東西,對新聞采編寫的基本規律以及市級媒體的運作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第一次暗訪
“暗訪”一詞,于記者而言,是興奮、刺激的,又是充滿挑戰、危險的。上個學期,《南方都市報》記者龍志曾給我們講述他頗具刺激而危險的暗訪經歷。他的勇氣、智慧、心細迎得了一片掌聲。當時,已對擁有無窮魅力的暗訪迷惑。
2009.8.1.離奧運開幕式只有7天。那日,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訪。
“北京奧運,百年盛世。不少準新人應該會在奧運期間結婚辦酒席”。擁有新聞敏感的羅老師將奧運婚慶狀況調查任務交給了吳儀輝實習生和我。在辦公室,我們撥通了僅有的喜得龍婚慶公司的號碼,告知對方采訪目的,“暫時情況還不知”一句回應過來,接著“嘟嘟嘟”聲響起。雖后又得知幾個聯系方式,但結果一樣。既然公開調查不行,于是我和吳決定暗訪。
在《株洲日報》和《株洲晚報》的廣告欄上,我們知道了他們的地址。下午4點,吳、劉朝勇實習生及我三人來到喜得龍婚慶公司。剛進門,特別緊張,萬一露餡了咋辦。咬了咬牙,硬著頭皮走進了大門。幾人寒暄一陣,并沒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結婚了,想到你們這里了解一下情況”我開門見山的說道。由于職業敏感,老板問我哥準備結婚的時間。辦公室靜下幾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這是天方夜譚了,哪有8月準備,9月就結婚的。至少要提前2、3個月”突如其來的失誤,讓我不知所措。你哥現在哪兒,他怎么沒來?老板好奇的問道。“還在長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來得及反應,話已出口了。隨著慢慢的交流,我們了解到現在的婚慶現狀并不是很好。“準備了很多奧運婚慶活動,但來者渺渺無幾”。2個月下來,他們只接待3對準新人。擔心親朋好友觀看奧運不來,是準新人不愿在8月份結婚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加現實了,雖說8月8日,一個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額的消費讓他們退步了。相對以前,因奧運婚慶活動、車費、人工費等成本的上漲,每對準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費用也漲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賣的現象,喜得龍老板認為沒有?刹簧偈忻穹从炒嬖。為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決定采訪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準備離開公司時,“你能介紹一下其他婚慶公司的號碼嗎”吳問道。“怎么可能,說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嗎”老板直截了當的說。出身的牛犢不怕虎,可還是害怕了,出了錯誤。
雖此稿最后未能見報,但采訪中的經歷讓我不遺憾。作為一名記者,對市場規律、人物、事件、行業等采訪對象的背景資料的了解,應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綻,采訪就可能無法繼續,甚至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雖此次暗訪,并不怎么波瀾壯闊,觸及生死,但還是蠻刺激,有趣的。其實,背景資料的充分了解,不僅方便于采訪,而且會提高新聞作品的深度。暗訪,刺激有趣,細細品味,樂在其中。暗訪,危險恐怖,回頭一看,仍膽戰心驚。有時,揭開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徑就是暗訪。博學多識、處變不驚、明察秋毫應是記者該具備的素質。
尋找那一點
每一次出去采訪,老師都會強調注意細節。細節有時不僅是問題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讀性、趣味性的添加劑。總編室的黃老師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為一名頂級記者》。里面就講述了美聯社記者是如何把握細節,注意細節,以及重視細節。細節豐富了新聞的內容,提升了問題的深度。
實習期間,曾多次出去調查,跑過醫院、網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區的一次采訪。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區的唐先生打來投訴電話。“住在小區都2年了,水電還未到位,都還是臨時的”自以為了解情況,可我錯了。“什么是臨時水電,什么叫水電未到位,具體狀況是如何?”李老師一語道破,驚醒了我。幸未掛電話,否則,只是瞎貓一個,什么也不知。那天,我們約好周末見面。
星期六9點,來到佳苑小區.。一根根木柱組成的電線桿立在黃色的頭上,上面架著錯綜復雜的電線,最低的只有3米,這是我的第一印象。風一吹,塵土飛揚。不看房子,就如一個貧民窟。“因供電不穩,電線經常燒斷。”姓王的居民指著一根已有6、7個結頭的電線。居民的困擾不僅僅是用電,吃水也相當困難。天一熱,小區用水就非常緊張。家住5樓的唐先生,因龍頭的水都是一滴滴的往下落。為解決吃水之困,小區每棟房前都挖一口井。而當時居民介紹井時,我未在意。
星期一將寫好的稿子交給了李老師。“但寫得很亂”這是老師第二句評價。“‘防用水不足,該小區的每棟房前都挖了一口井,作為備用水。’這個就具是新聞點,你瞧哪個小區還自家挖井”。一語道破。其實,自己也清楚,那篇稿子小區水電問題都有,但寫的都不是很清楚,缺少一個點。于是“住在城區還要挖井取水佳苑小區居民好無奈”便成了稿子的標題。
聽不同的聲音
記者應忌諱閉門造車,把有限的資料作為稿子的來源。他們應該出去,應該與他人交談,看他們的動作和表情。唯一這樣,寫出來的稿子,才是生動,有生命的。
8月3日,朱老師讓我改一份《本埠印刷企業遭遇“寒冬”》的報告。初看內容,覺很棘手。寫了幾次,但都是已不滿意而告終。雖里面講述了株洲市印刷業整體遭遇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布局和規劃,但缺少各印刷老板的“牢騷聲”,企業具體遭遇的困難以及采取的應對措施等信息。
至8月7日,因沒去采訪,此稿還是未出。之后,在家呆了一段時間。8月25日,再回到《株洲日報》。“印刷稿子還沒完成,明天去弄”,剛見面,老師告訴我。奧運期間,因朱老師要弄奧運題材,沒能采訪印刷企業,最終該稿子推到現在。就近原則,老師決定先采訪《株洲日報》印刷廠鄒廠長。在那里,我們了解到紙張上漲的緣由以及印刷成本的上漲。因有《株洲日報》報業的支撐,印刷廠壓力很小,并不是舉步維艱。采訪結束后,想聯系“美彩印刷廠”的周老板,但一直占線,未能聯系上。后得知,拉業務,學技術,周老板最近忙的不可開交。從事20多年印刷的周老板認為,印刷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見到他時,他的背全濕透了,額頭上流下豆大的汗珠。采訪期間,不少人來找他,采訪時斷時續。
他認為,株洲市印刷的“蛋糕”很大。蘆淞服飾市場、醴陵的陶瓷及煙花的存在,本埠印刷業不應是現在的狀況。而事實卻不容否定。30家印刷企業倒閉,大部分企業暫時停業。因利潤微薄,小企業又選擇減少業務,圖茍延殘喘的生存。另外,他強調我市印刷企業“寧做雞頭,不愿做鳳尾”的心理,使得我市印刷廠存在技術不足,設備不強,只能做低端的業務。千金、太子奶、唐人神等大企業的高端高利潤的印刷業務都流失到廣東、長沙等地,F在他正籌辦網上交易平臺來減少成本,以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科發印刷有限公司”在這場“寒冬”中,選擇了被動。為拓寬市場,“科發”本預備購入一臺全自動膠裝機,F在,公司取消了這個決定。為保證公司正常運轉,公司負責人希望勸臨近退休的員工提前退休。“科發”負責人表示茫然無措。“我們只能等待,靜觀整個行業的走向。”另外,和印刷老板觀念完全相反的包裝與印刷學院唐院長認為,包裝印刷以輕工業產品為主,我市產品結構以重工業為主,包裝印刷量需求不大,市場有限。構建印刷工業園或許是本埠印刷業的出路,大多廠家的不愿意最終無法實現。歷時2個多星期,終于“本埠印刷業現狀”廬山真面目亮相。
然而上述資料,不是報告上能找到的。只有親自去采訪了,聊了才知道他們的真是情況,他們的想法。甘地曾說過,當他去往天堂時,第一個見的就是美聯社的記者。美聯社就是憑著不斷與別人聊天、不斷走訪,走出了一批出色的記者。正如書本所說,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記者的身影。
其實,《株洲日報》實習不僅只有上面所述的采訪經歷和心得。新聞有這樣一個規律:稿子越長,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黃編輯也有一個口頭禪“寫得這么啰嗦,一句話就可以搞定嗎!”每次改稿時,都會豪不留情的刪除累贅、復雜以及沒有必要的語句。短短一個多月的耳聞目睹、親身力行,收獲頗豐,懂得了實踐中的采訪技巧、黨報寫作的注意點以及記者不同場合表現的身份等等,同時也認清了自己的一些缺點。相信路雖遠,行則必至。實習回來,認清缺點,去除缺點,補自己不足,揚自己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