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臘八節的故事(精選12篇)
“臘八節”是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臘八節的故事,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臘八節的故事 1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里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里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里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臘八節的故事 2
早先年,有這么一個四口之家,老兩口和兩個兒子。老兩口非常勤快,一年到頭干著地里的莊稼活。春耕夏鋤秋收,兢兢業業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樣糧食是大囤滿、小囤流。他們家院里還有棵大棗樹,老兩口精心培育,結出的棗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賣,能賣好多好多銀錢,小日子過得挺富裕。
老兩口緊緊巴巴地奔日子,就為給兩個兒子娶上媳婦。
眼看兒子一天天都到了該娶媳婦的歲數了,老兩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種莊稼;老母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保養院里的棗樹,攢錢存糧留著娶媳婦。
四口之家現在光剩下哥兒倆過日子了。哥哥看到這大囤滿小囤流的糧食,對弟弟說:“咱們有這么多的糧食,夠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說:“今年這棗樹也不當緊了,反正咱們也不缺棗吃!
就這樣,哥兒倆越來越懶,越來越饞。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樂,沒幾年就把糧食吃完了,院里的棗樹呢,結的棗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這年到了臘月初八,家里實在沒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辦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掃帚,弟弟拿來一個小簸箕,到先前盛糧食的大囤底、小囤縫里掃呀掃的,從這里掃來一把黃米粒,從那里尋出一把紅豆來,就這樣,雜糧五谷各湊幾把,數量不多,樣數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幾枚干紅棗,放到鍋里一齊煮了起來。煮好了,哥倆吃起這五谷雜糧湊合起來的粥,兩雙眼對望,才記起父母臨死前說的話,后悔極了。
哥倆嘗到了懶的苦頭,敗子回頭,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來,像他們的父母一樣,不幾年就又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婦,有了孩子。
為了記取懶的教訓,叫人千萬別忘了勤快節儉地過日子,從那以后,每逢農歷臘月初八那天,人們就吃用五谷雜糧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為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都叫“臘八粥!
臘八節的故事 3
農歷十二月又叫臘月,臘月初八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喝臘八粥。
熬臘八粥要用各種米和豆子:像白米,黃米,江米啦,紅豆,綠豆,蕓豆啦……還可以加入喜歡的果子,如大棗花生和杏仁等,熬啊,熬啊,熬成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讓你喝了一碗還想喝。
喝著香噴噴的臘八粥,老爺爺講起了“瞌睡蟲”和“沒底鍋”的故事。
從前啊,有這么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兒子。
爸爸最勤勞。他每天雞叫就起床,天剛亮就下地干活兒。他說:“手是搖錢樹,鋪成金光路。”
媽媽最節儉,過日子精打細算,她補的衣服又密又好。她說:“天下哪有聚寶盆,勤儉才成富裕人!
他們家呀,米面滿倉,雞鴨成群,瓜果成架。
但是他家有個懶兒子。這個兒子整天吃飽了就睡,鄰居叫他“瞌睡蟲”。
老兩口年紀大了。爸爸對兒子說:“要吃飯,得流汗。你得學著種莊稼,光睡覺可不行啊!
媽媽對兒子說:“爹娘可不能跟你一輩子,你不會過日子,老了可怎么辦呀?”
這種人,好姑娘誰愿意嫁啊?結果“瞌睡蟲”取了個媳婦兒,和他一樣懶。
她太陽沒落就睡,日上三竿不起,油瓶倒了都不扶。鄰居都叫她“沒底鍋”。
過了幾年,老兩口病重,他們不放心的囑咐“瞌睡蟲”和“沒底鍋”:“要想日子過得好,勤勞節儉不能少。飯要及時衣要暖,地要深耕細除草。”不就老兩口就先后去世了。
“瞌睡蟲”覺得老兩口不會享福,他對媳婦兒說:“糧滿倉,豆滿倉,何必犯傻種地忙?”
“沒底鍋”覺得日子過得挺好,不用發愁。她對丈夫說:“有單衣有棉被,織布不如把覺睡!
兩人誰也沒有把老人的`話放在心里,每天除了吃喝玩樂還是吃喝玩樂,坐吃山空呀,沒幾年,地荒了,家里也沒有存糧了。
這年臘月初八,北風“呼呼”地刮,雪花飄呀飄,簡直有巴掌那么大!邦x”和“沒底鍋”沒吃沒穿,縮在破房子里,直打哆嗦。
“哆嗦嗦,哆嗦嗦,好想媽媽的白饃饃。”“哎呦呦,哎呦呦,掃把雜糧湊碗粥!彪s糧是從缸底,糧倉縫,墻邊,老鼠洞……好不容易找出來的。誰知道他們端起碗剛想喝,一陣大風刮來,房子呼啦一下塌了。
根據這個傳說,每年的臘八,家家都要熬上一鍋雜糧粥,喝粥過節,用來提醒自己,珍惜好生活。
臘八節的故事 4
臘八節是人們出于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傳說五: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是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此紀念。
臘八節的故事 5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咸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成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后三戍日臘祭百神!笨梢,冬至后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臘八節的故事 6
臘八節的變化和傳承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芭D”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應劭《風俗通》云:“《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蛟唬号D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薄妒酚洝ぱa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蠟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代改為“臘”。北齊詩人魏收在其詩作《臘節》里說:“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薄凹纹健本褪桥D日。而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說文》載:“冬至后三戌日臘祭百神。”南北朝以后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由于佛教介入,臘日改在臘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而臘八節食用的臘八粥,則是到了北宋才正式開始有臘八粥名稱的記載,宋朝吳自牧撰《夢梁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時,臘八煮粥已成民間食俗。不過,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
開封民間稱過春節為“過年”。但是,過年并非單指正月初一,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臘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舊時,開封流傳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彼,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了,臘八也就是新年的開始。俗話說,“吃了臘八飯,就把年貨辦”就是這個道理。
吃臘八粥紀念岳飛希望和平
1月8日上午,50多歲的市民王汝香對記者說:“傳說臘八節吃臘八粥是為了紀念岳飛,就像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一樣,以食物的形式紀念抗金英雄,表達人類渴望和平、沒有戰爭的生活環境。”
王汝香娓娓道來:“岳飛揮師北伐,率領眾將士抵抗女真族對南宋的擄掠殘殺,深受人民愛戴。但朝廷卻下令讓岳飛回朝,岳飛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了避免金兵殘殺百姓、對地方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他依然頑強抵抗?珊髞沓⑦B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飛回朝,無奈之下岳飛只得遵從皇命。岳飛走時百姓非常不舍,想起岳飛的忠勇,百姓們自發拿出家里的糧食煮成粥為岳飛及眾將士送行。由于當時生活條件較差,各家的糧食都不一樣,有麥有豆,五花八門。百姓將各自煮好的粥倒在一個容器里,混合后送到岳飛面前就是一碗有米有麥有豆的粥了。岳飛率領眾將士道謝后回朝,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百姓為了紀念岳飛,每年臘月初八燒起‘百家飯’,即臘八粥,以示思念之意!
王汝香說:“小時候還聽人說過,臘八這個節日從農耕時期開始就有了。在農耕社會人類吃不飽,希望種的每一種糧食都能豐收,于是選出一天將各種糧食煮在一起吃,祈求來年有個好收成!蓖跞晗阏f,“八”是個吉祥數,代表多的意思,人類希望多種糧食來年能有個好收成!靶r候一吃過臘八飯就盼著過年,每年過臘八都可興奮,由于人類都可以等著過年了。”回憶起小時候過節的情景,王汝香笑著說,那時候生活條件差,家里沒有這么多豆類可煮,于是用大米、小米、黃豆和玉米糝摻在一起煮成粥,這就是當年的臘八粥。
“無論如何,咱開封人都認為臘八粥是紀念岳飛的。開封是北宋的都城,也有岳飛廟,我個人認為臘八節和開封很有淵源!蓖跞晗阈χf,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百姓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臘八粥吃著更加香甜可口。雖然沒有了幼時對過年的企盼,但珍惜和平、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是所有人的愿望。
臘八祭祀驅鬼治疾慶豐收
《說文解字》中解釋“臘”字為:“臘,冬至后三戌,臘祭百神!钡侥媳背瘯r期,據傳“臘祭”之神有八種,“臘祭”才被固定到臘月初八這一天,因此有了臘八節。
“臘”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臘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時的人類在每年的最后一個月去野外獵取各種野獸用于祭祀百神,以祈求來年五谷豐登,家人平安、吉祥,稱之為“臘祭”。臘祭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冬日祭祀,“臘祭”這種風俗最早始于周代。古人逢臘月就要圍獵,以捕獲的禽獸祭祖宗。據《風俗通》記載:“臘者,獵也。因獵取獸祭先祖,或者臘接也,新故交接,狎獵大祭以報功也!庇纱丝梢钥闯觯芭D”就是打獵,用打來的野獸進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直到現在,人類還習慣把臘月腌制的豬肉稱為“臘肉”。
關于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在每年臘月祭儺驅疫時人類敲奏臘鼓!秴问洗呵铩ぜ径罚骸懊兴敬髢。”高誘注:“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绷鹤阢痢肚G楚歲時記》:“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并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薄稏|京夢華錄》:“自入此月(臘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伙,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祟之道也!惫糯有臘月擊鼓催春的風俗。古諺云:“臘鼓動,農人奮。”臘冬期,農事最要緊的是施臘肥。臘肥可以提高土溫、保暖防寒,是爭取來年豐收的重要保證。因此,臘鼓一響,農民們就忙著往地里送肥了。
臘祭祭祀的是先祖和五祀。先祖自然指的是祖先。至于五祀,《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謂也?謂門、戶、井、灶、中溜也。”可見,這個祭祀所祀的是來年的收成,所以臘祭在宗廟中舉行。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并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幕,忙于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采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節的故事 7
農歷十二月又叫臘月,臘月初八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喝臘八粥。熬臘八粥要用各種米和豆子:像白米,黃米,江米啦,紅豆,綠豆,蕓豆啦……還可以加入喜歡的果子,如大棗花生和杏仁等,熬啊,熬啊,熬成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讓你喝了一碗還想喝!喝著香噴噴的'臘八粥,老爺爺講起了“瞌睡蟲”和“沒底鍋”的故事!從前啊,有這么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兒子!爸爸最勤勞,他每天雞叫就起床,天剛亮就下地干活兒。他說:“手是搖錢樹,鋪成金光路!”
媽媽最節儉,過日子精打細算,她補的衣服又密又好。她說:“天下哪有聚寶盆,勤儉才成富裕人!他們家呀,米面滿倉,雞鴨成群,瓜果成架!但是他家有個懶兒子,這個兒子整天吃飽了就睡,鄰居叫他“瞌睡蟲”。
老兩口年紀大了。爸爸對兒子說:“要吃飯得流汗。你得學著種莊稼,光睡覺可不行。 眿寢寣鹤诱f:“爹娘可不能跟著你一輩子,你不會過日子,老了可怎么辦呀?”這種人,好姑娘誰愿意嫁啊?結果“瞌睡蟲”取了個媳婦兒,和他一樣懶!她太陽沒落就睡,日上三竿不起,油瓶倒了都不扶。鄰居都叫她“沒底鍋”過了幾年,老兩口病重,他們不放心的囑咐“瞌睡蟲”和“沒底鍋”:“要想日子過得好,勤勞節儉不能少。飯要及時衣要暖,地要深耕細除草!”不就老兩口就先后去世了!
“瞌睡蟲”覺得老兩口不會享福,他對媳婦兒說:“糧滿倉,豆滿倉,何必犯傻種地忙?”“沒底鍋”覺得日子過得挺好,不用發愁,她對丈夫說:“有單衣有棉被,織布不如把覺睡!”兩人誰也沒有把老人的話放在心里,每天除了吃喝玩樂還是吃喝玩樂,坐吃山空呀,沒幾年,地荒了,家里也沒有存糧了!這年臘月初八,北風“呼呼”地刮雪花飄呀飄,簡直有巴掌那么大。“瞌睡蟲和沒底鍋”沒吃沒穿,縮在破房子里,直打哆嗦!
“哆嗦嗦,哆嗦嗦,好想媽媽的白饃饃!”“哎呦呦,哎呦呦,掃把雜糧湊碗粥!彪s糧是從缸底,糧倉縫,墻邊,老鼠洞······好不容易找出來的。誰知道他們端起碗剛想喝,一陣大風刮來,房子呼啦一下塌了。根據這個傳說,每年的喇叭,家家都要熬上一鍋雜糧粥,喝粥過節,用來提醒自己珍惜好生活!
臘八節的故事 8
臘八節的時間為農歷12月份,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正在坐牢,當時的天氣非常的寒冷,餓得實在不行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來填飽肚子。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節的故事 9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夸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干;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凈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伙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說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說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干著呢,我不干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說: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阋傧駨那澳菢酉氯ィ缤硎且茏锏。” 老頭說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里,老頭死后,他當家,仗著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
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阋隳腥四菢訉W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說完也死了。 媳婦沒有把婆婆的話記在心里,她和男人更放蕩啦!每天日頭不曬屁股不起炕,地里長遍了野草不耪一鋤;天天只顧吃呀花呀。
父母留下糧食吃光了,賣地;賣地的糧食快吃完了,不礙——還能賣房子呢。他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下去。鄰人們都不搭理他們了!冬天到了。 寒風呼呼地嚎,大雪嘩嘩地飄。冰天雪地,冷得連只野鳥也看不見呀。父母留下的`三間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風吹雨打日頭曬,檁都朽了,就是賣,誰買這樣的房子呢?
常說的話——“臘七臘八,到處凍個大疙瘩”。臘月初頭這幾天,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啊! 這兩口子,擠在墻旮旯里,凍得哆哆嗦嗦直打顫,餓得耷拉著腦袋眼發花。到臘月初八這天,他倆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懶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糧食,敲敲囤邊,又弄把雜糧;把囤簍當柴,把糧食下鍋,熬了半鍋雜糧粥喝了。心里一暖和,兩人這才猛地想起爹媽的話?墒峭砝病瓤谙≈囗斒裁囱!兩人連凍帶餓死在旮旯里了。
這件事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大伙都知道了。后來人們每到舊歷臘月初八這天,就有這個風俗:家家五更天起來,把許多雜糧放在一起熬一鍋雜糧粥,這就叫“臘八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老人們總愛對晚輩講這個故事,講完了就說: “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說,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么樣?吃光淘凈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著,老人們便念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說的話: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臘八節的故事 10
今天放學回家我問媽媽:“十二月初八是什么節?”她數了三遍手指也沒算出是什么日子,最后我指著日歷告訴她,“農歷的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了,要喝臘八粥的!眿寢尣荒蜔┑卣f:“從沒聽過這個節日也沒過過什么臘八節更沒喝過臘八粥。”最后我提議為全家過一個屬于我的臘八節,也學北方人喝點臘八粥,媽媽同意了我的提議。
雖然我們家鄉還不重視這個節日。但我學了老舍的文章《北京的春節》知道了臘八節要喝臘八粥,也聽老師講了臘八粥的做法。學以致用,我要讓爸爸媽媽來見識一下我運用知識的能力了。我早早叫老媽去超市買來做粥的食材,哈哈,一場全家養生行動開始了。
按照老師給我的食譜,我叫媽媽提前把不易煮爛豆類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再叫媽媽量好米搭配好水,把豆類和米一起放鍋里煮,待到豆類煮出顏色再把果仁下鍋,并用勺子不斷攪動。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濃濃的香味開始從鍋沿四溢,飄到了我的鼻子里!昂戎嗔恕!蔽移炔患按囟似鹉窍銍妵姷腵美味粥,聞了一下已垂涎三尺了。再輕輕抿一口,黏黏的、稠稠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我一邊喝一邊舉起大拇指念叨著:“好喝,好喝,真好喝!還是知識好,它不但能讓人快樂還能讓人填飽肚子”。媽媽笑著說:“沒我的實踐你去哪填飽肚子。 卑职诌B忙說:“學習+實踐就是美好生活!”
臘八節的故事 11
站在暖暖的爐火旁,我不停地攪拌鍋里的東西,當甜潤的香氣縷縷飄溢而出時,一抹暗香也在我心底浮動。今天是臘月初八,我要為心愛的人熬一鍋盛滿祝福的臘八粥。
愛上林風緣于那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臘八粥。那個冬天的早晨,我躲在溫暖的被窩里瞪著空洞的眼睛望著天花板發呆,過慣了安逸的日子,人就變得慵懶沒有斗志,一旦生活有了一點小小的改變,便容易滋生憤懣茫然的情緒。就比如那天,我就給了自己一個不起床的理由:天氣太冷了,今天就不去開店門了,反正有錢的老爸也不指望那間店能賺錢。
思緒像脫韁的野馬在寒冷的`冬日里奔騰,清冷的空氣中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我懶洋洋地開門,張口欲對敲門人大發牢騷,一碗冒著熱氣、香甜四溢的粥遞了過來,青瓷碗后面是一張寵辱不驚的陽光笑臉:“早上好!今天是臘月初八,我熬了一鍋臘八粥,送給鄰居一同分享!”我詫異地瞪著他,正要說什么,他咧咧嘴笑了笑:“我們北方有一風俗,臘月初八熬一鍋臘八粥,分饋親友共食,意在祈望豐收,更有增福增壽的意思!蔽液闷娴亟舆^那碗粥,用鼻尖嗅了嗅,喃喃道:“還有這種風俗呀,我怎么不知道?”他的眼睛亮晶晶的,似有淚花在閃:“你們南方好像沒有,可在我的家鄉卻很重視。小時候,一到臘月初八,母親便早早熬好一鍋粥,然后把我們從被窩里揪出來,就為趕早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寓意吉祥的臘八粥。昨天我母親還打電話提醒我這個在外漂泊的游子,今天一定別忘了喝臘八粥,這不,我熬好了送你一碗,祝福你來年愛情事業大豐收!”
我心底沒來由地暖了一下,頃刻盛滿了感動,與林風做了半年鄰居,現在才發現他的與眾不同。在捧過那碗香甜潤滑的臘八粥的剎那,我愛上了這個會做臘八粥的北方男孩。
臘八節的故事 12
1、“赤豆打鬼”的傳說
傳說上古時期,有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而人們生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臘八這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
2、紀念修長城的民工
相傳,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民工們長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糧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糧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餓死在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一些少糧的民工們把各自剩下的'五谷雜糧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饑寒。為了悼念這些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3、懷念岳飛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4、牢記祖先勤儉之美德
傳說,西晉時有個青年人很懶,游手好閑,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沒糧了。饑餓難熬的年輕人,遍搜家里的壇壇罐罐,將殘余的五谷顆粒連同可食的殘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從此下定決心痛改前非,勤勞過日。人們借此教育子女,臘八喝粥,牢記祖先勤儉美德。
【臘八節的故事】相關文章:
臘八節的傳說故事10-28
臘八飯的傳說故事11-01
臘八節賀詞臘八節的賀詞11-02
臘八節臘八飯的來歷12-30
臘八節的賀詞11-29
臘八節賀詞07-13
臘八節的意義01-02
臘八節活動總結 臘八節活動總結文章03-10
臘八節的由來12-30
臘八節的說說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