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孩子的靈魂》經典語錄
伯特·海靈格德國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年輕時是天主教神父,曾在非洲祖魯族地區生活二十年,之后接受心理分析、完形療法、原始療法及交流分析等訓練。他發現很多個案皆跨越數代并涉及家庭其他成員,進而發展出"家庭系統排列"的許多新洞見與新技巧。下面是《洞悉孩子的靈魂》經典語錄,由YJBYS整理分享,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
1.如果有人說:“你的父親是個酒鬼。”那么出于對父親的忠誠, 孩子就會變得和父親一樣。這就是外界對孩子靈魂的影響效應。孩子會變得和父親一樣。孩子說:“我想要像你一樣。”然后父親會慈愛的看著孩子說: “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和我有所不同的事物。”這樣可以釋放孩子,讓孩子可以超脫父母范圍去發展。
2.海寧格對團體說:關于這點,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一個女心理學家有兩個孩子,她和丈夫分居,她說:“孩子的父親對孩子什么也沒做。” 我問她:“你尊重孩子的父親嗎?”她說:“不。”我說:“沒錯,這就是為什么他對孩子什么也不做。” 兩年后,我又遇見了她。我問她:“你好嗎?”她說:“孩子的父親帶他們去度假。”這是解決的開始。回到最初的愛,無論發生了什么,給它一定的空間,然后孩子就會好起來。被拒絕的父母,對孩子是最大的損失,巨大的損失。
3.孩子逐漸長大,父母開始在給予和獲得的關系上設定邊界,使得孩子可以慢慢學習離開家,過獨立的生活。做一個好父母意味著,有時必須讓孩子失望,拒絕孩子的要求;允許孩子去有負面的經歷,去失敗,從而學習。
4.當助人者出于同情和憐憫去幫助別人,去越俎代庖地承擔對方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實際上這種做法剝奪了對方可以成長和體驗到自己強大一面的機會,從而(被迫)繼續保留在弱小的求助者的角色當中。
5.如果一個心理咨詢當中的案主從治療師那里獲得和接受的并不是真正需要的,那么他會潛意識的不斷發展出新的癥狀,契合自己的接受的幫助,來證明治療師的給予是自己需要的,讓自己保持在受助人的角色當中,從而加重病情。
6.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會系統都有這樣一個隱形的“儲蓄債務清單”,所有的給予和接受都會記錄在案。如果一份幫助,不僅僅到達受助者那里,而且會通過受助者傳遞下去,進入到更加廣闊和深遠的時間和空間,那么這份幫助就會變得更加富足、偉大。
7.助人的幻象
8.在家庭系統排列當中,我們看到:當系統當中的一個成員,無意識的認同了另一個成員的命運的時候,會產生強大的愿望去“幫助”。受到這種愿望的趨使,我們會去干預那些我們不該干預的事情:錯誤地站到了父母的序位上,進入到父母的關系糾結之中,或者在察覺到整個家族系統的虧欠時,誤以為自己可以替整個系統進行償還。
9.尊重一個人意味著,我認可他的存在,認可存在的方式,認可他存在的方式是正確的。這也包括了:我認可我自己的存在,認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認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是正確的。如果我認可了自己和他人,那么我就可以放下一個幻象,認為我和他人應該變得更好的幻象,這個幻象擋在我們和真實之間。
10. 家庭排列工作的核心是和解,尤其是孩子與父母的和解。每一個人都希望接受父母好的一面,而去抱怨父母不好的一面,這樣的態度,這樣的重復會讓我們凍結固著在過去原生家庭的沖突當中。評判“好,壞”,會將一些人和事排除在我們的心靈之外,將我們更加牢固的和過去聯接。而助人治療工作的要點在于促進發展和成長,所以助人者需要時刻警醒,放下評判心。如果他和案主同樣去評判分別,去指責憤怒,去要求補償,去認同案主的“好壞”,那么他就阻礙了和解。
11.如果案主將治療師定義成自己的再生父母,他在無意識當中就會進入到一種忠誠感的糾結:他會在潛意識的層面去證明自己的親生父母才是更好的父母,而開始部分或全部拒絕治療師給予的建議,幫助;開始越來越挑剔,拒絕感謝,責備治療師......
12.心理治療師有時會無意識的進入到案主父母的角色,對待案主好像是對待未成年的小孩子,而案主會像看待“再生父母”一樣看待治療師,期待自己童年無法從父母那里獲得的一切都可以從治療師那里獲得。如果這樣的情形發生,那么治療關系就進入了困境。如果治療師把自己定位成案主更好的父母,以這樣的態度進入到助人關系,那治療師會在一開始傾其所有地給予,一段時間之后又不得不嘗試在治療關系中設立界限。
13.在命運面前,我們要去學習謙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大小和份量。否則我們就好像年齡回溯一樣,進入內心糾結,認同了自己內心的那個“好孩子”。我們個人早期的經歷和孩童的愿望會重新浮現,站到不屬于自己的序位上,去幫助爸爸、媽媽。自己系統內的糾結將和助人的工作相互混淆、糾纏不清。
14.在治療師那里,如果他給予的東西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話,那么他就得假裝自己擁有這些,而案主則很快就會察覺這只是一味“安慰劑”,從而結束治療關系。這算是好的情況。糟糕的情況是:他不斷發展出新的癥狀,成為長期訪客。
15.我們在給予的同時,必須要學會去接受和獲得。更加重要的是:我們想要和能夠給予對方的,是對方真正需要的,能夠真實接受的。否則,我們助人的能量就會消散在虛無當中。這也就是我們所說“助人的秩序”的第一條原則:我們給予的,必須是我們真正擁有的;我們接受的,必須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16.幫助和接受幫助,貫穿我們的.生命始終。獲得了幫助,我們就會產生自然而然的愿望,也要去幫助別人。如果這種給予和獲得在同一個層面上進行,那么關系的平衡就會更容易產生,比如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一方在獲得之后,在適當的時間里又給予了,那么兩個人都是自由的。這樣在平等層面的共同體驗,會帶來關系的豐盛和成長。
17.恰恰正是那些被案主認為成邪惡的,不公正的,糟糕的人和事需要在治療師的心靈當中有屬于他們的位置。只有當和解在助人者的內心發生,和解才會在案主的系統里發生。
18.治療師的聯接和共情不只是案主個人,而是和他的系統,這樣他才會站到案主系統當中的一個負擔最重的成員身邊,而這個人往往不是案主本人。和整個系統去共情,共鳴。將那些對系統貢獻或意義重大的人帶進到我們的助人工作當中,否則這項工作就會變得虛弱。
19.助人者,也就是治療師,通過這樣的助人關系會給自己帶來另一層損害:這種治療態度經常會被他無意識的帶到自己的私人生活中,在他和其他成年人相處時也喜歡把自己放到更高的位置,無法在平等的關系交往,帶來自己人際交往的困難。
20.一個牧師寫了一封信給我,是關于一個變成精神分裂的女人。她有個女兒被送進收養家庭,后來她康復之后想要回女兒。他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給這個女人建議。我的回答是,女兒需要留在養父母的身邊,母親可以對她說:“現在我又可以在你身邊出現了,你可以隨時來看我。但是我把你留在養父母的身邊,是他們在我生病的時候照顧了你。”然后這個孩子就可以來回在親生母親和養父母之間。但是現在母親不可以再從養父母那里把孩子要回來。這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愛的序位,在這個序位里,這個孩子可以同時擁有親生母親和養父母。
21.當我們想要達到某種效果,在心理治療、或者社會工作中,或者是在教養機構,一旦設定特定的目標,就不會起作用。事物總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那樣,我就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大的位置,也許是想加快一些事物的進度,或是強迫一些事物發生,就在那一刻,我和那更偉大的事物失去連結。
22.我曾經想過,是什么讓人變得偉大?那就是所有使我們與其他人相同的事物,都會讓我們變得偉大, 而任何與其他人的偏離,都會讓我們變得微小。這種偉大是一種謙虛的偉大,透過這種偉大,我們可以安祥輕松地穿梭在所有人之間。一但有人讓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其他人就不想和他在一起。這種把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方式,會產生攻擊性。相反地,表現得和其他人平等一致,這樣的人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
23.問(來訪者):“你覺得怎么樣?”這是對他人靈魂的一種粗魯干擾。這樣的詢問是出于好奇,會從(來訪者)那里攫取能量,來滿足提問者自己靈魂的需要。
24.我們無法和那些表現為受害者的人一起進行工作。一個人只要表現為受害者,他們會對別人具有攻擊性。當人們面對這些表現為受害者的人,會覺得生氣。當他們去見治療師,他們也會讓治療師生氣。“我這么可憐,你必須幫肋我。如果你敢不照我想要的方式幫助我,你就完了!”這就是表現為受害者的攻擊性。
25.愛就是,明白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所有人都和我一模一樣;承認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其他人不過與我同樣。人性都是一樣的。會原諒,也會忘記。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承認其他所有人都和我一樣。
26.當一個家庭由于其他人損失而獲得巨額財富,尤其是以他人的生命為代價,那么這些受害者也同樣歸屬于這個家庭。
27.透過特別的父母,我們也體驗到自我與人生的局限。雖然,一方面我們會受限,然而,另一方面我們卻被賦予特殊的才華與選擇。一個沉重的命運常常比一個輕松的命運更為不凡。就是這樣,當同意自己的命運,并采取行動,有著特殊命運(的人)便會看到自己背后那份特殊的カ量。
28.海寧格:養父母必須把自己看作是親生父母的代表。他們必須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只有當他們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他們才會尊重孩子。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比親生父母有優越感,孩子就會復仇,并且說:“你沒有比我的親生父母更好。”
29.當有人想幫你的時候,你要小心。通常當我們想幫助別人,便會削弱對方。
30.好與壞在這個關系里(敵我關系)僅僅意味著:“好”會幫肋我們歸屬于家族,“壞”會威脅到我的家族歸屬。因此,為了要歸屬,我們的良知會幫助我們區別什么是我們要做的事物,什么是我們不能做的事物,這就是我們良知的任務。所以,這就是好與壞的區別所在。
31.如果有人說:“你的父親是個酒鬼。”那么出于對父親的忠誠, 孩子就會變得和父親一樣。這就是外界對孩子靈魂的影響效應。孩子會變得和父親一樣。孩子說:“我想要像你一樣。”然后父親會慈愛的看著孩子說: “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和我有所不同的事物。”這樣可以釋放孩子,讓孩子可以超脫父母范圍去發展。
32.海寧格對團體說:關于這點,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一個女心理學家有兩個孩子,她和丈夫分居,她說:“孩子的父親對孩子什么也沒做。” 我問她:“你尊重孩子的父親嗎?”她說:“不。”我說:“沒錯,這就是為什么他對孩子什么也不做。” 兩年后,我又遇見了她。我問她:“你好嗎?”她說:“孩子的父親帶他們去度假。”這是解決的開始;氐阶畛醯膼,無論發生了什么,給它一定的空間,然后孩子就會好起來。被拒絕的父母,對孩子是最大的損失,巨大的損失。
33.海寧格:多年來我做過很多療愈工作,我發現最為重要的事物只有一件事,這件事很直接:所有的療愈,只有一個成功途徑——讓人們和他們的父母連結。僅此而已。有些人比較容易做到,有些人比較難,有些人陷入了困境,總是無法和父母重新連結。
34.我們在處理孩子或青少年案例的時候,他們有時候表現得非常倔強、或者具有攻擊性,或者想要離開,甚至想死,我們并不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常常會忍不住想要給他們好的建議。那些孩子的看護者們要知道,這是完全沒有用的,因為孩子們會感到不被理解。無論他們做什么,嘗試自殺、逃跑、具有攻擊性,他們的行為全都出自于愛。然而問題是:為了誰呢?我們必須知道他們的愛去向哪里,也許那讓他們憤怒的人,常常也是他們所愛的人。
35.海寧格:我是家族的一部分。我們的家族是深植于某種更大的事物,是在一個群體之中,受到一個共通的良(conscience)所指引。良知和意識( conscious )不一樣,它具有嚴格穩固的定律。第一條嚴格的良知定律聲明:任何一個歸屬于群體的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有人被排除,這個良知會迫使一個后面出生的家族成員,來代表這個被排除的人。所以,在這個良知的力量控制之下,群體中的成員不是自由的。
36.一個牧師寫了一封信給我,是關于一個變成精神分裂的女人。她有個女兒被送進收養家庭,后來她康復之后想要回女兒。他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給這個女人建議。我的回答是,女兒需要留在養父母的身邊,母親可以對她說:“現在我又可以在你身邊出現了,你可以隨時來看我。但是我把你留在養父母的身邊,是他們在我生病的時候照顧了你。”然后這個孩子就可以來回在親生母親和養父母之間。但是現在母親不可以再從養父母那里把孩子要回來。這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愛的序位,在這個序位里,這個孩子可以同時擁有親生母親和養父母。
37.當我們想要達到某種效果,在心理治療、或者社會工作中,或者是在教養機構,一旦設定特定的目標,就不會起作用。事物總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那樣,我就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大的位置,也許是想加快一些事物的進度,或是強迫一些事物發生,就在那一刻,我和那更偉大的事物失去連結。
38.我曾經想過,是什么讓人變得偉大?那就是所有使我們與其他人相同的事物,都會讓我們變得偉大, 而任何與其他人的偏離,都會讓我們變得微小。這種偉大是一種謙虛的偉大,透過這種偉大,我們可以安祥輕松地穿梭在所有人之間。一但有人讓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其他人就不想和他在一起。這種把自己變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方式,會產生攻擊性。相反地,表現得和其他人平等一致,這樣的人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
39.問(來訪者):“你覺得怎么樣?”這是對他人靈魂的一種粗魯干擾。這樣的詢問是出于好奇,會從(來訪者)那里攫取能量,來滿足提問者自己靈魂的需要。
40.我們無法和那些表現為受害者的人一起進行工作。一個人只要表現為受害者,他們會對別人具有攻擊性。當人們面對這些表現為受害者的人,會覺得生氣。當他們去見治療師,他們也會讓治療師生氣。“我這么可憐,你必須幫肋我。如果你敢不照我想要的方式幫助我,你就完了!”這就是表現為受害者的攻擊性。
41.愛就是,明白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所有人都和我一模一樣;承認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其他人不過與我同樣。人性都是一樣的。會原諒,也會忘記。在更偉大的事物面前,承認其他所有人都和我一樣。
42.當一個家庭由于其他人損失而獲得巨額財富,尤其是以他人的生命為代價,那么這些受害者也同樣歸屬于這個家庭。
43.透過特別的父母,我們也體驗到自我與人生的局限。雖然,一方面我們會受限,然而,另一方面我們卻被賦予特殊的才華與選擇。一個沉重的命運常常比一個輕松的命運更為不凡。就是這樣,當同意自己的命運,并采取行動,有著特殊命運(的人)便會看到自己背后那份特殊的カ量。
44.海寧格:養父母必須把自己看作是親生父母的代表。他們必須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只有當他們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他們才會尊重孩子。如果他們覺得自己比親生父母有優越感,孩子就會復仇,并且說:“你沒有比我的親生父母更好。”
45.當有人想幫你的時候,你要小心。通常當我們想幫助別人,便會削弱對方。
46.好與壞在這個關系里(敵我關系)僅僅意味著:“好”會幫肋我們歸屬于家族,“壞”會威脅到我的家族歸屬。因此,為了要歸屬,我們的良知會幫助我們區別什么是我們要做的事物,什么是我們不能做的事物,這就是我們良知的任務。所以,這就是好與壞的區別所在。
47.海寧格:多年來我做過很多療愈工作,我發現最為重要的事物只有一件事,這件事很直接:所有的療愈,只有一個成功途徑——讓人們和他們的父母連結。僅此而已。有些人比較容易做到,有些人比較難,有些人陷入了困境,總是無法和父母重新連結。
48.我們在處理孩子或青少年案例的時候,他們有時候表現得非常倔強、或者具有攻擊性,或者想要離開,甚至想死,我們并不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常常會忍不住想要給他們好的建議。那些孩子的看護者們要知道,這是完全沒有用的,因為孩子們會感到不被理解。無論他們做什么,嘗試自殺、逃跑、具有攻擊性,他們的行為全都出自于愛。然而問題是:為了誰呢?我們必須知道他們的愛去向哪里,也許那讓他們憤怒的人,常常也是他們所愛的人。
49.海寧格:我是家族的一部分。我們的家族是深植于某種更大的事物,是在一個群體之中,受到一個共通的良(conscience)所指引。良知和意識不一樣,它具有嚴格穩固的定律。第一條嚴格的良知定律聲明:任何一個歸屬于群體的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有人被排除,這個良知會迫使一個后面出生的家族成員,來代表這個被排除的人。所以,在這個良知的カ量控制之下,群體中的成員不是自由的。
50.海寧格:我想說些關于愛的東西。太多的愛是軟弱。有很多的愛是因為人們無法承受一些東西,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一些人和他們的命運。因此,他們成了助人者。
【《洞悉孩子的靈魂》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青少年心理學書籍:《洞悉孩子的靈魂》07-24
《傾城》《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經典語錄08-01
洞悉網絡環境下的會計審計論文08-28
鼓勵孩子的經典語錄11-30
《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三毛經典語錄08-04
莫言對孩子的經典語錄08-11
郭敬明《小時代4:靈魂盡頭》經典語錄10-23
插花的靈魂步驟10-08
洞悉托福寫作文章結構的評分標準08-19
能凈化靈魂的方法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