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龍應臺的經典語錄

        時間:2022-04-11 17:15:45 名人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龍應臺的經典語錄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并使用語錄吧,語錄具有觀點鮮明,思想內容深刻的特點。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語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龍應臺的經典語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應臺的經典語錄

          龍應臺的經典語錄

          1、曾經相信過歷史,后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后朝人在寫,后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2、現代人懷疑一切,質疑一切,婚姻這個機構更不能免。在我看來,婚姻與個人的關系就如同國家機器與公民的關系。一個人需要安全,所以要婚姻,也要國家;但是人又渴望自由,雖是有逃避婚姻、反抗國家機器膨脹的欲望;橐龊蛧覙O其一樣,兩者都是必要之惡。

          3、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里,誰,教過我們怎么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或課程里,它更不在我們的大眾傳播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砍櫻桃的華盛頓、懸梁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蓋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便是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頭地,譬如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洗雪恥辱,譬如哪個戰敗的國王看見蜘蛛如何結網,不屈不撓。

          4、拜祭,終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寧。

          5、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

          6、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后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7、幸福就是,尋常人兒依舊。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年少的仍舊嘰嘰喳喳談自己的學校,年老的仍舊嘮嘮叨叨談自己的假牙。廚房里一樣傳來煎魚的香味,客廳里一樣響著聒噪的電視新聞。

          8、人生無常,每一次相聚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啊!

          9、你知道嗎?象棋里頭我覺得最“奧秘”的游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10、曾經相信過愛情,后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冰塊嗎?

          11、奢侈,到底是一種被物質撐得過飽的漠視,還是把一切都看的都理所當然的無聊?

          12、所謂家嘛,就是一個能讓你懶惰、暈眩、瘋狂放松的地方!驳铝

          13、要渺小的個人負起責任是不公平的,個人只是"制度"這巨大機器中一個看都看不見的螺絲釘,機器在制造殺人的武器還是救人的工具,不是螺絲釘的責任。

          14、我們在地球這一端吃的食物、穿的衣服、 呼吸的空氣、製造的垃圾、發展或收斂、 激進或保守、掠奪或放棄,每一個動作都 和 萬 里 以 外 另 一 端 的 人 們 有 最 緊 密 的 關 連,彼此的作為互相影響,而且最終要共 同承擔后果。有了這種超越國界的公民意識,人們對 于自己國內的事務就有不同于以往的評斷 標準。所謂國際化國際觀,所謂與國際接 軌,指的應該是這種「全球公民意識」的 建立、對于其他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有一定 的認識,對于全球化的運作和后果有能力 判斷,對于人類社區的未來有所承擔。 有足夠的知識、能力、承擔,去和全球社區對 話、合作、做出貢獻,叫做國際化。

          15、有時候,約個可愛的人,兩個人一起走,但是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

          16、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里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作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寄望我們的下一代將有“免于恐懼的自由”。

          17、日后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恒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么呢?

          18、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19、車子騎到海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溫柔,但是你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

          20、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21、他的反省看起來謙卑,其實是傲慢。

          22、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23、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24、不必打開,我就知道,存折里頭,誰裝了一個看不見的沙漏。

          25、我的人生里沒有那么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

          26、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27、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蹬一腳,就進去了。所以,不需要對生活太用力,心會帶著我們去該去的地方。

          28、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29、?菔癄的永恒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里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30、他的坐著,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他,和他的政治對少年們,所開的車,沒有"R"擋,更缺空擋。

          31、我們要的是敢于面對現實、接受挑戰,勇于負責的政府,但是要促成這樣的政府,我們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動精神、有理性的人民。歸根究底,實在是一句老生常談、幾流的人民就配幾流的政府。

          32、一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游,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他。

          33、在暫時里,只有假設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34、一個政府發言人的責任,在對準了輿論界,將早已作好決定的政府立場轉達給民眾。而作成決定的政府是否在撒謊、欺騙,不是發言人的責任。甚至于即使他分明知道由自己嘴里講出來的話是謊言,有悖他自己的良知判斷,也不會有人指責發言人為欺騙者。他只是執行任務罷了。應該負責的,是那個存心欺騙的政府;或者說,是那個無法防御欺騙的、不完美的政府制度。

          35、人瘦并不可恥,可恥的是把自己的臉打腫了來冒充胖子。

          36、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最后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

          37、【處世心理】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38、龍應臺、你可以選擇做官,你也可以選擇掙錢,但你不能選擇通過做官來掙錢;你可以選擇做圣人,也可以選擇做俗人,但你不能選擇讓大家像圣人一樣崇拜你,還要像俗人一樣原諒你。只想要權力不想要約束是惡霸,只想要享受不想盡義務是流氓!

          39、我細細在想,寂寞,是個什么狀態;寂寞,該怎么分類?

          40、二十多歲的人,可以是驚世才華正初露頭角,可以是碌碌凡人卻胸有成竹,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執意將他當作"孩子",他,也就眾望所歸地變成一個"孩子"。

          41、我們總是在相信與不相信之間掙扎。

          42、早上,燦亮的陽光撲進來,他還睡著。我打開窗簾,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現實的風景。心想,在平凡和現實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43、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后來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蠻有很多不同的面貌。

          44、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給你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結實的擁抱。我們都在這里,等著你?墒切扌械穆房偸枪陋毜模驗橹腔郾厝粊碜怨陋。

          45、所謂政府,是為我這個小市民做事的;他凡做一件事,我要用監督的眼光衡量它的效率與成果,做得好,是應該的;做得不好,就得換人。事情做得好,不是我必須涕淚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內”的責任。 “政府”,通常是個很嚇人的名詞。

          46、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47、我想有一個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種植絲瓜,絲瓜可沿竿而爬,迎光開出巨朵黃花,花謝結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那黃泥土地上,看絲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

          48、“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 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 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 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 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 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 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

          49、文化,根本沒有“固有”這回事。它絕不是一副死的掛在墻上已完成的畫——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抹。文化是一條活生生的、浩浩蕩蕩的大江大河,里頭主流、支流、逆流、漩渦,甚至于決堤的暴漲,彼此不斷的激蕩沖撞,不斷形成新的河道景觀。文化一“固有”,就死了

          50、你將來會碰到很多你不欣賞、不贊成的人,而且必須與他們共事。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你必須每一次都作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範,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的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51、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52、如果在我們十二歲那年,有人跟我偶們這樣上課,會怎么樣?

          53、獨裁,專制,腐敗,不是哪一個主義制度所獨有,但是東歐革命狂潮就應該給所有的專制,不管它是否什么主義,一個冰冷的警告,暴力,不能持久。

          54、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55、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雜和孤獨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越走越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

          56、中國,不是不可以愛。殖民者曾經多么地防備你去愛它,連鴉片戰爭都一筆帶過。但是中國值得香港人去瞭解、去愛的,是它的法官還是它的囚犯?是軍隊還是人民?是唐詩宋詞還是黨國機器?是它的大地還是它的官僚?香港如果要對中國做出真正重大的歷史貢獻,是去順從它還是去督促它?公民教育該教孩子的,恐怕不是愛什么,而是怎么愛,如何選擇所愛。

          57、寂寞的感覺,像沙塵暴的漫天黑塵,以鬼魅的速度,細微地滲透地包圍過來。

          58、和許許多多改革者、革命家一樣,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專制被摧毀之后,自由就有了保障。十年回首,才知道那不過是個謙卑的開始。當人民自己掌握了權利而他對權力的相對責任了解不夠時,他對自由的威脅和專制一樣大。但是如果十年民主后的臺灣顯得混亂,我們的結論不該是民主制度不好,而是我們的民主體制不夠成熟,不夠健全。

          59、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匹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60、那么,有沒有什么,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現在卻信了呢?

          61、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62、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63、很長時間后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與惡之間的力量在戰斗,而僅僅是兩個不同的惡,在為了控制世界而相互爭斗。

          64、當他垂垂老時,他可以回鄉了,山河依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

          65、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注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

          66、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67、在臺灣,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蟬螂,而是“壞人”,因為中國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殺到他床上去,他寧可閉著眼假寐。

          68、幸福,就是早上和你說再見的人下午平安地回來了。

          69、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后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

          70、一首歌,像一只河,也有它的流域。

          71、你能想象比‘被物質撐得過飽后的漠然’更貧乏的存在狀態嗎?

          72、我的安德烈,你認為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為熱帶魚只為自己而活?

          73、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74、雖說是兵荒馬亂。他們有的是青春力氣,火車再怎么高,它們爬得上去,人群在怎么擠。他們站的起來,就是只有一只腳站著踏板,一只手抓著鐵桿,半個身子吊在火車外面像風箏就要斷線,還能聞到那風里有香茅草的清酸甜美,還能看見土地大地綿延不盡。令人想迎風高唱“山河壯麗”-五百里

          75、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的過去了,甚至夜夜來吊唁的蝶夢也冷了。是的,至少你還有虛無留存。你說,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是的,沒有一種笑是鐵打的,甚至眼淚也不是。

          76、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77、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個人可以決定歷史。那個人也許是英雄,也許是暴君。

          78、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79、醒來,方知是夢,天色幽幽,悵然不已。

          80、而民意的強權并不比政府的強權不危險。首先是民意本身的可疑及不可信賴。很大一部分的所謂民意由媒體形成。威權政府曾經是媒體的共同敵人,這個敵人沒有了,媒體在自由中很吊詭地成為自己的敵人、報紙老板以一己的政治立場控制言論,政治人物利用媒體操縱輿論,電視唯利是圖不設下限地自我庸俗化,媒體記者因素質不夠而提供半真半假的訊息,因判斷力不足而做出夸大或偏頗的評論。民意的形成過程中有太多太多操縱作假的空間,此其一。

          81、我不否認我也喜歡有較好的物質生活,不過最重要的,美國那樣的社會比較可以讓我專心而孤獨地生活。我只想看書、寫作、思考,其他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想過問,只作我自己。在蘇聯,這辦不到。

          82、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83、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84、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85、“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

          86、年輕時發生在我們身上使我們一夜之間突然長大的那些事情,不管愿不愿意,在發生的那一刻即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日后在我們以為早已擺脫或相忘的時候,它就在我們最漫不經心的一瞥中突然涌現,竟然已經成為我們看出去的眼瞳。

          87、一個愛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為追究一個形而上的問題;輿馬爭飲,座無虛席,只為聽一場關于道德的辯論;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卻紀念兩個著書立言的人……什么樣的社會才允許這樣的事情?那必定是一個認識文明、尊重文明的社會,八百年前的中國。

          88、德國人的反省本身也是一個層次復雜的東西。當一個德國人對自己的過去毫不留情地大加鞭撻時,他可能是一個最具自我批判性、最清醒的《春秋》史家,但是他也可能是一個戴著面具的文化沙文主義者;當他說德國人的罪行舉世無雙時,他沒說出口的話是、德國人的文明高度是舉世無雙的。

          89、才子當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90、相信與不相信之前,令人沉吟。

          91、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92、大學,是一個人文精神的泉源。

          93、這個世界,凡有愛的事情都好辦一點,怕的是恨,不是愛。

          94、所謂脫離殖民,意味著被殖民者開始認真地尋找自己、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疼愛自己。每一次游行,每一次辯論,每一場抗爭,都會使「我是什么人」的困惑變得清澈。每一棟老屋被保存,每一株老樹被扶起,每一條老街被細心愛護──即使是貧民街,都會使人們驚喜、原來我的腳所踩的就是我的家、我的島、我的國。要人民愛家愛國嗎?不要花納稅人的錢去製作宣傳吧!你不要拆掉他的老屋老街,不要剷除他的參天老樹,不要拆散他的老街坊,不要賣掉他祖母的日記本,他就會自然地「心繫家國」,歌于斯,哭于斯。

          95、凡是出于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96、人對自然、對生命過度地暴虐、褻瀆之后,他究竟還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領袖們的心里深埋著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幾個我們疼愛的孩子呢?

          97、宇宙之內,最公道的有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良心。

          98、這個社會不知為什么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對現在又充滿了幻滅,往前看去,似乎有沒什么新鮮的想象。我們的時代仿佛是個沒有標記的時代,連叛逆的題目都找不到。

          99、想想看,你用什么東西量時間?一只漏沙里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涼,是一段時間。鐘表的指針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

          100、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紀的史記里。

          101、現在絆倒了,你的修行開始。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給你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結實的擁抱,可是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102、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面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么可以附著依托。

          103、愛情總是幻滅的多 但螢火蟲再夜里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

          104、比做女人更重要的,是做一個純粹而完整的人。

          105、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106、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于貧窮,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為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為我覺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們敢用這種字眼的話,其實就是自我的表達。

          107、德國像一個徹夜失眠,夜夜失眠的老人,在黑暗中睜大著眼睛無盡止的反省自己,審判自己,捶打自己,和醒著的靈魂做永無止盡的辯論。一個患失眠癥的民族!

          108、中國婦女是兩面性的。正面是一個獨立的人,權利平等,經濟自立,是新中國的主人;背后卻扛著一個沉重的.家,依然是傳統的,是家庭的主人抑或是奴隸?女人把正面展示給社會,社會因此顯得更加文明進步;她把背面留給自己,累在身上,苦在心里。兩面夾攻下,有新生的,有傳統的,惟獨仍然看不見女人自己--女性主體意識淹沒在社會和家庭雙重角色中。

          109、最平凡、最普通的恐懼吧?我恐懼失去所愛。你們小的時候,放學時若不準時到家,我就幻想你們是否被人綁走或者被車子撞倒。你們長大了,我害怕你們得憂郁癥或吸毒或者飛機掉下來。 我恐懼失去所能。能走路、能看花、能賞月、能飲酒、能作文、能會友、能思想、能感受、能記憶、能堅持、能分辨是非、能有所不為、能愛。每一樣都是能力,每一種能力,都是可以瞬間失去的。 顯然我恐懼失去。

          110、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沖刺(當然也有為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后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并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111、民意如果不接受批判又沒有自我反省的節制,可以形成可怕的暴力,帶來全體的災難。

          112、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

          113、曾經相信過正義,后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114、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115、你可以選擇做圣人也可以選擇做俗人,但你不能選擇讓大家像圣人一樣崇拜你,還要像俗人一樣原諒你。

          116、你要永遠認得那個時刻,當你的國家 變質、不值得愛、不能愛又無力對抗的時 候,馬上就走。湯瑪斯曼和愛因斯坦都認 得那個時刻。

          117、奔忙,使作家無法寫作,使音樂家無法譜曲,使畫家無法作畫,使學者無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閑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118、因為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里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119、三十歲,我覺得女人只要有覺悟,她可以改變社會,改變自己。

          120、斜坡上的雜化野草,誰說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121、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竟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你自己的心?

          122、保姆代勞,和我分擔了對孩子的責任,而那精疲力竭的男人也得到一點休息;用這個方式暫時解決了我的難題,但是并沒有為這個時代的新女性回答任何問題、有了孩子的男人和女人如何在養育兒女和追求事業之間尋求平衡?國家必須介入到哪一個程度? (不要告訴我像中國大路那種“全托”制度有任何優點,我堅持我的偏見)!澳兄魍猓鲀取,如果不是自由選擇,就不公平,但是男女都主“外”的時候,“內”由誰來主?如何平等地主“內”?

          123、政客關心個人權利,嘩眾取寵。政治家關心國家整體前途,有拒絕媚俗的勇氣。拉賓以生命來證明了這個分野。

          124、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125、我相信,如果你會看見敵人的傷口,你就不會拿起槍來對著他。

          126、這家書店只賣兩種書、社會主義思想和女性主義。我的手指在尋找答案,誰能告訴我做[母親]和做[個人]之間怎么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墒俏乙彩莻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么呢?

          127、在臺灣革新很難,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許多制度的僵化,另外還有保守的執政單位對社會自覺運動的疑懼,一個更大的阻礙,確實民眾本身缺乏動力。

          128、文明和野蠻的中隔線,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會斷。

          129、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130、"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于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

          131、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132、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133、生命敗壞的過程,其實就是走向失去。于是,所謂以智慧面對敗壞,就是你面對老和死的態度了。

          134、他正在和一伙人談他身為奶爸的經驗、他如何被一個從早到晚只會啼哭的小東西完全地控制,他的生活如何如何的狼狽……大伙正要到頹廢的酒吧去,他站起來,說、【對不起,我要回去喂奶了!磕峭恚叩醚笱蟮靡。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洋溢的幸福。

          135、好像有一個黑色的玻璃 罩,牢牢地罩著政府,外面的人民踮起腳 尖拼命想看見里面,焦急而不安;里面的 官員就是不出來,安穩、傲慢、篤定。 于是我發現,自由與民主,差別就在這 里、沒有民主的自由,或許美好,但是政 府賜予的,他可以給你,也可以不給你。

          136、我可以不聰明,但我不可以虛偽

          137、回憶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閘門,一旦打開,奔騰的水勢慢不下來。

          138、“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將來要做什么,”你說,“MM,你十八歲的時候知道什么?”

          139、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長呢?時間才是最后的法官。

          140、回到所謂國際新聞作為一個觀察點。許多西方的重要報紙都特別開闢「學生版」,引導十來歲的中學生關心公共事務。《紐約時報》的學生版比較淺顯,德文《時代周報》的學生版比較深入。差別的原因可能是,美國自居全球強勢,習慣自我中心思維,一般人對國際知識並沒有迫切的渴求,而德國經過兩次戰爭的慘重打擊,對民族主義戒慎恐懼,整個教育內涵極端強調國際參與的角度。漢堡的《時代周報》三月十二日的「學生版」新聞導讀的主題就是南亞海嘯。

          141、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

          拓展資料:

          創作特點

          主題思想

          女性主義

          龍應臺認同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所揭露的理性、公正平等原則,但她也清晰地看到了這一理論忽略了性別社會角色的差異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男性為參照物的觀念的不足。她在接受中選取取舍,綜合多種女性主義理論觀點,博采眾長,并從自身的體驗出發,吸收與借鑒弗里丹的觀點和文化女性主義的觀點,對此進行了平衡,從而超越了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理論。龍應臺還對激進女性主義中“個人問題即政治問題”的觀點進行了改造,將激進女性主義所提出的“個人問題”從男性對女性的暴力行為和男性對女性在性這一領域的控制擴展到母性領域,主張母性問題也是社會公共問題,將母性職能擴大到社會層面,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女性在全職母親與職業女性之間的兩難境地。與此同時,對文化女性主義的理論改造體現龍應臺對父權制和男女兩性關系的一些論點的衍發。

          公民意識

          龍應臺提倡現代女性應該適應公民社會的發生和發展,以當代公民的眼光觀照社會問題和自身問題,以公民的責任和利益來約束自己、要求自己。之所以看重這種責任和利益并重的公民意識,不僅是因為它可以自動規范每一個人有著極強的約束力,從而對實現更加合理的社會制度或氛圍具有重大作用。尊重人人平等的權利、自尊自律、情操高尚、好學多識、創新進取、國家民族責任感強、關心他人和集體等,既不是極端個人主義者,也不是極端集體主義者,而是精妙而完美的社會制度的主動選擇者,自由而合理的人際關系追求者。

          儒家思想

          龍應臺的救弱濟貧的仁愛之心,感時憂國的憂患意識,以及敢作敢為的批判精神等方面,體現她另一個思想根基:中國傳統儒家的影響。龍應臺的一切做人做事的姿態和方式,都能從儒家思想中找到相應的坐標。儒家思想的影響,使她的文章充滿“俠”氣,道家思想又使她的“俠”氣中帶有一絲輕靈與灑脫。這才使得她言思細密之時卻也飛轉流動、不粘不滯。

          藝術手法

          結構藝術

          在龍應臺的小說評論中,文章大多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先道出文本中的優點,然后再對文章進行評論,最后在結尾處附上對作者的意見。

          在故事邏輯結構上,龍應臺評施叔青的小說《愫細怨》時,覺得她筆下的人物命運似乎有著某種相似性,故事內容的模式大致相似,只是內里的發展不一;在評陳映真小說集《山路》的文章中,雖有對其語言文字運用、場景描摹之成功的肯定,但也對《山路》中人物命運的把握提出了一些問題與思考,人物命運于此,是否符合故事發展的邏輯性,還有待思考;龍應臺特別提到的是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但小說中對故事發展邏輯的處理不夠恰當,龍應臺是用“盲目的懷舊”來整體概括這本書,但就這樣一部小說;在《龍應臺評小說》中,并非所有的都被批判的體無完膚的,也有被龍應臺看好的小說,如李永平的《吉陵春秋》,這是少數幾部被稱贊的小說之一。

          語言藝術

          龍應臺言他人所不敢言,語言犀利簡樸,說理透徹,直擊要害,沒有專業拗口的術語,多的是有理有據的剖析。在批判當代社會時,從社會細微處入手,寫人們所熟知的生活日常,一語中的,對社會的陰暗骯臟直言無忌,她的批判辛辣、耿直、憨膽、率真,呈現在了她的文章之中。龍應臺沒有背負太多的壓力,而是直接寫出了所思所想,每句話都切中肯綮,暢快淋漓。

          在小說語言技巧上,龍應臺運用了新批評的理論對文本的語言做了精細的分析。所謂細讀,就是指對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和結構要素作盡可能詳盡的分析和解釋。龍應臺精選了一些小說,熟練地運用新批評的方法對其中的語言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她主張文字的張力和意向的契合,語言的精準豐富與文字的連貫。在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里,她對王禎和的小說評價是“走錯了路”。她并不是全盤否定王禎和的成就,而是就這部小說而言,一洗王禎和以前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她不太茍同姚一葦和蕭綿綿兩位先生評價的“中國最難得的喜劇”的看法,她覺得《玫瑰玫瑰我愛你》中情節安排的過分夸大,王氏滑稽語言下的“喜劇”近乎一種猥瑣的粗制濫造,這種有點下流的言語反而拉低了王禎和寫《嫁妝一牛車》時給人留下的美好印象;在評李昂時,龍應臺選取了《暗夜》一文,其中的情節在她看來就是兩個女人和四個男人的故事,龍應臺并未對這部小說多加贊賞,而是直接披露其瑕疵即語言文字,以李昂的藝術功底和成就而言,這篇文章的語言表達略顯粗糙,行文構造,情節安排上落入了俗套。龍應臺對于李昂的《殺夫》極為贊賞,但認為《暗夜》則是一種退步;龍應臺夸贊蕭麗紅和施叔青在小說中的語言運用,但施叔青語言的細膩中又顯得有些瑣碎,讓人難以在枝繁葉茂中找到主干,小說的主題被瑣碎的細節給遮掩了;龍應臺在評黃凡的《反對者》中,對他的啰嗦而導致的結構松散和邏輯矛盾進行了詳細的評述;龍應臺比較贊賞的是對陳映真的小說,雖然篇幅不大,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她對陳映真短篇小說集《山路》的細細品鑒,對《山路》《玲珰花》中輕描淡寫的手法的較高評價,越是可怖的場景寫得越是平常,無形中增加了陰森的氣氛。

          人物評論

          在龍應臺對人物塑造的評價上,對施叔青小說中人物評價較為典型,施叔青的才情在龍應臺筆下似乎被一眼看穿。龍應臺提出“繭里的女人”,這既是評論施叔青小說的標題,同時也是對施叔青的創作以及她筆下人物的概括,精煉而準確。施叔青筆下人物尤其是女性,有著類似的遭遇,共同的特點,永遠無法跳出“女人”的禁錮,她們雖各個個性鮮明,但最終的結局卻是相近的。龍應臺對在小說中運用戲劇表達的方式給予了很高的贊賞。龍應臺評無名氏的愛情小說時,就像評施叔青一樣,似乎作者的寫作套路一眼就被看穿了,人物塑造、故事情節都充滿了“濃得化不開”的熱情,給予了青少年情感想象的空間

          個人生活

          龍應臺祖籍湖南衡山,父親是龍槐生;母親應美君;大哥是龍應揚,解放戰爭后,她的父母隨戰敗的國民黨軍隊來到中國臺灣,生下了龍應臺。

          龍應臺前夫為德國人,是一個外交官,育有兩子,長子為安德烈,次子為菲利普。

          1986—1988年,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兩年,專心育兒。

        【龍應臺的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龍應臺讀后感10-29

        龍應臺精選生活語錄09-05

        目送龍應臺讀后感11-15

        龍應臺如果讀后感11-06

        龍應臺散步讀后感11-06

        經典龍應臺生活哲理語錄09-05

        經典龍應臺感人語錄08-31

        精選龍應臺人生語錄集08-31

        龍應臺《目送》讀后感800字(通用18篇)02-28

        龍應臺目送讀后感1500字(精選7篇)02-2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