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范文
《一》活動名稱:《我喜歡的顏色》
一、課前準備:原教材只準備一張大的統計圖,考慮到老師預設的統計圖不能滿足每個孩子對顏色的喜好,因此在課前重新為每個幼兒設計一張“我最喜好的顏色”調查表,讓他們和家人一起用畫、貼、寫的形式把自己喜歡的顏色記錄在紙上,以便老師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對各種顏色的喜好,從而準備好班級顏色統計表,為活動的開展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幼兒的參與
由于活動準備孩子們自己參與了,這就為順利的教學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在活動中,孩子們對“自己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喜歡?”這樣的話題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說出來,并且能用自己的標記較好地完成班級顏色統計表,這樣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說一說、貼一貼、數一數的游戲形式,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顏色的認識及同伴對顏色的喜好的了解。在教學活動中師、幼的“教”與“學”就更得心應手。幼兒學的比較輕松、愉快!進而讓幼兒體驗成功學習的喜悅。從這里我也體會到一點:幼兒參與活動的準備工作,更有利于幼兒的學習。
三、孩子的易變
通過《我喜歡的顏色》的教學,使孩子鞏固認識了各種常見的顏色,喜愛各種色彩,以及與這些色彩相關的東西。但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有個別幼兒,在自己帶回家的調查表中寫的是喜歡“綠色”,讓他自己說出來卻是“黃色”,貼標記時又換成是“藍色”的了。這也許是家長在家沒有和孩子好好的溝通好;也許是孩子年齡小,他們有著易變的一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
因此,孩子有著很強的可塑性,需要大人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生活、學習環境對他們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方法與活動模式。
在幼兒教育中,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而和諧地發展,我們需要進行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而活動區的創設,則是實施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創造一個與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相一致的環境,將會促進幼兒健康發展。而活動區的形式正可以為幼兒提供這樣一個環境。
每一個幼兒都有不同的興趣和愛好,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發展速度,活動區的活動,可以更好地適應幼兒的特點和滿足他們發展的需要,讓幼兒在輕松的氣氛中自由地選擇活動,通過活動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更便于教師對幼兒進行觀察、了解與指導,從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參加各種活動,并使其水平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
1適應環境、培養興趣、發展感知覺,是小班教育目標,也是活動區培養的目標
三到四歲的幼兒,從每個小家庭來到幼兒園,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之中,使他們原來平靜的生活掀起了一個大的波瀾。每一個幼兒都需要花費大力氣來重新認識和了解周圍的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同時,還要改變自己與集體生活相矛盾的不良行為習慣。對三到四歲的幼兒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因此,幫助幼兒適應環境,使他們喜歡幼兒園與幼兒園的各種活動,自然就是小班教育的一個重點。三到四歲的幼兒,還處在直覺思維階段,正是運用各種感覺認識環境,判斷事物屬性,增長知識,豐富經驗的關鍵階段,所以利用活動區發展幼兒初步的認識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2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
活動區的教育是我們整個教育活動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幼兒主要活動形式之一!队變簣@工作規程》提出的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也是建立活動區工作遵循的原則。但是,活動區是幼兒主要活動場所,教師有經常檢查設施和用具,看看是否完全整潔、美觀,是否有吸引力,以適應三到四歲的幼兒特點。哪些活動區最適宜小班幼兒呢?主要有:娃娃家、玩具區、認知區、積木區、種植飼養區、美勞區、圖書角、音樂區和益智區等。
活動區的建立應和教育目標緊密結合。確定什么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活動區。“美味餐廳”,可以使幼兒模仿成人,扮演廚師、服務員、顧客角色和模仿炒菜、做飯等活動,使幼兒增強自信心,發展語言、培養交往能力,得到實現自我的滿足。“玩具拼插區”,可以使幼兒用五顏六色、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拼插玩具進行活動。此項活動很受小班幼兒的歡迎。幼兒在反復拼插擺弄中,會不斷有新發現、新設想。不僅從中得到快樂,而且手部肌肉也得到了發展。更重要的是是發展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積木區”,可以使幼兒玩大、中、小型的彩色積木。這是三到四歲的幼兒百玩不厭的活動。幼兒用積木搭高樓、筑圍墻、排列火車,變化無窮、樂在其中,在玩積木中認識了形狀、顏色,比較了大、小、高、矮等。
“美勞區”,幼兒在這里學習繪畫、粘貼、撕紙等,用藝術手段表達自我,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發展了肌肉的靈活性與手眼的協調能力。
3、培養小班幼兒規則意識的方法
當幼兒在活動區活動時,教師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常規是幼兒活動的保證,能指導幼兒的活動行為。良好的常規使孩子和諧相處,并保持舒適、寬松、有序的環境,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較差,因而培養他們遵守活動區規則的方法,應與中班不同。
4、關于材料的投放問題
活動區的創設,是為了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因而材料的投放應根據幼兒的發展而不斷更新與變化。以“益智區”為例,對于剛剛3歲的幼兒來說,肌肉的靈活性還很不夠,以陳設大小不同的串珠為宜,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可以投放壓扣,進一步可以投放拉鎖,最后可以出現系扣。
材料的投入要與每個階段的教學目標相結合。以認識圓形、正方形為例,“圖書角”要設有關圖書與掛圖,“美勞區”要有粘貼材料和繪畫的工具,“益智區”要有圓形、正方形的拼圖等。材料的投放,應考慮不同水平,不同興趣的幼兒的需要。每一種新材料的出現,都要對幼兒有明確的交待,使他們懂得怎樣玩。在新材料投入的同時,要保留前一段的舊材料,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有操作的材料。各活動區投入的材料不同,就是為了滿足幼兒的不同興趣和需要。
5、關于教師指導問題
3~4歲的幼兒,獨立思考,操作能力都比較差,因而在開展活動時,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更多的具體指導。對于不同水平的幼兒,應有不同的指導方法,不要強求一律。
活動區的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同時它也是一種良好的幼兒教育方式。因此,我們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它的規律,提高它的教育實效,以便更加有的放矢地開展各種活動,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11-26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8篇12-05
小班社會活動說課稿 (8篇)12-05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反思05-23
小班教學反思11-04
小班教育反思通用08-03
小班春風教學反思07-27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學反思《有用的椅子》03-30
小班數學教學反思07-27
小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