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反思[匯編15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學反思1
《慌慌張張的莎莎》的目標是經過故事讓幼兒認識每一天早晨起床慌慌張張、做事丟三落四、上學遲到的莎莎,從中明白做事要有條理,就不會慌亂的道理。在實際生活中幼兒亂放物品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經過故事引導幼兒養成做事認真、有條理的良好生活習慣是十分有效的。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對孩子們來說不僅僅是小學階段并且是一生都需要具有的。
在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之際,為了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快適應小學的生活,進行本次活動,旨在經過故事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引導幼兒從中領悟正確的行為要求——做事有條理才能快又好。
首先結合圖片講述故事一遍,然后我經過提問讓孩子先回答再討論。在觀察和認識時間時,幼兒說出是六點半,再討論莎莎此時應當做什么,而莎莎又是怎樣做的莎莎的書包應當什么時候整理等一些問題的呈現,幼兒兒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經過一系列的說理之后,再告訴幼兒故事的.題目,因為前面有了很好的鋪墊,還沒等教師說,幼兒已經能夠說出故事名稱《慌慌張張的莎莎》。最終小結:每一天睡覺前應當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準備好,需要的時候一找就能找到。
最終一環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續編故事。教師給幼兒供給一個開放的空間,放手讓幼兒大膽講述的莎莎是怎樣做事情的,同時讓幼兒明確了方向,鼓勵幼兒做事要有條理,當天要用的物品提前準備好,并明白今后我上學要怎樣做,怎樣整理自我的物品。
幼兒園教學反思2
小班數學活動《上幼兒園》,是一個讓幼兒辨認顏色,并能給相同顏色物品歸類的活動;顒又校艺堄變航o相同顏色物品貼上相同顏色的標記,如:我把小動物們分成紅、黃、藍三組做游戲,請幼兒給穿紅色衣服的小動物戴上紅色的花,給穿黃色衣服的小動物戴上黃色的小花,給穿藍色衣服的小動物戴上藍色的小花。
又如:活動中的游戲“小樹葉找家”,請小朋友撿到樹葉后,按顏色找到自己的位置。紅樹葉到紅圈里,黃樹葉到黃圈里,藍樹葉到藍圈里。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幼兒排除干擾,幼兒也都能積極參與,特別是玩“小樹葉找家”的'游戲,孩子們興致很高,全班幼兒都會按顏色歸類,達到了預期教育效果。其實,這種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的活動,同樣還可以運用到按大小、形狀分類的活動中。為幼兒今后的各種分類活動打下基礎。
我認為,在這節課中,應該重復讓幼兒辨認顏色,應用強化加深印象。而且可以讓小朋友指認出生活中這三種顏色的存在,比如水果蔬菜等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
幼兒園教學反思3
剛拿到《小兔逃跑》這一故事時,首先被這個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笑過之后才發現其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在備課和準備教具時才發現,《小兔逃跑》這個故事并沒有配套圖片,也沒有相關的活動材料,后來去網上搜了一下發現有小兔逃跑的課件,考慮到一些設備的問題,我就選取了幾張圖片作為上課時的教具,以便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的中間環節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師逃跑了,你們怎么辦”這一問題,進一步引導幼兒學說“要是老師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這不僅有利于幼兒對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兒體會師幼之情,在開學之初也有必要讓幼兒了解師幼之情。在最后環節,建構式課程上是以游戲為結尾的,但我考慮到,這學期才剛開始,經過一個暑假很多幼兒很難靜下來,再加上對與幼兒來說我是一位新老師,他們一下子還不會認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點困難,因此我把游戲活動該成了美術活動,讓他們學會靜坐,要求幼兒將自己討論后的結果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有兩個地方還是令我比較滿意的。一是孩子們對畫面的觀察比較仔細,從高山上的大石頭到花園里的小花,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小兔子變成了什么,也能嘗試著用故事中的句式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和理解。二是幼兒從故事中的一些語句中體會到濃濃親情,如“因為你永遠是媽媽的寶貝”、“把你吹回家”……
隨著故事的展開,孩子們在觀察、講述中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有的始終專注、積極參與,也有在講述時開小差的,課后想來,或許我的設計還需要調整,不能引起每個幼兒的興趣;其次,在情緒情感上沒能很好的喚醒孩子,雖然在上的過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間的'親情,但并沒有很著重的講述,愿意是希望孩子在我的啟發下自己感受親情,但現在大多獨生子女,他們并沒有真正去體會過父母對于自己的愛。所以幼兒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夠,同時對于這一點跟自己在講述時的處理有關,在講述時不能把語調和動作神態很好的結合是導致這一原因的問題之一。
從總體上來說,對于這節課的目標基本上達到了,幼兒對于“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點是肯定得存在的,還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這節課也使我發現幼兒的仿編能力滿強的,讓我對幼兒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幼兒園教學反思4
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只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阿文的小毯子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于小班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在上阿文的小毯子時,提了一個教不醫回答的問題,我說:阿文在午睡的時候悄悄的對小毯子說了什么?對于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沒有一個答的出來,因為問的句子什么意思其實幼兒都還沒聽明白,以至于幼兒都不知道。其實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師范,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系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愿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和提示,盡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學反思5
《小籬笆》是一首優美的樂曲,舒緩悠揚的三拍子音樂呈現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結束句的水滴聲又體現了歡快跳躍的不同風格,樂曲的意境與歌詞內容符合近階段孩子的生活經驗。
我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春天的美。
2、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積極參加表演唱,體驗表演唱的樂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色彩鮮艷的圖譜,結合琴聲,加上適當的體態動作,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表達;顒雍蟮膸c反思:
1、在觀察圖譜時,可以讓幼兒踴躍回答,談談圖片上的內容,多給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回答、探索。
2、在幼兒基本會朗誦歌詞后,我便讓孩子們來跟著伴奏跟唱,小朋友的興奮狀態還未被完全激發,我應該再給孩子一點時間,如讓孩子們自由地跟著教師哼唱,從而初步熟悉旋律,給予更多的緩沖與支持,為歌唱積累一定的'經驗,到最后能夠完整的歌唱。
3、在隨音樂拍節奏時次數有些少,應讓幼兒多感受幾次,音樂的節奏可逐步加速,激發幼兒的興趣。
4、活動結束前,應讓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用動作表現一下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雖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著不少的不足,但是整個活動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學會歌曲,為以后的培養藝術氣質積累經驗。
幼兒園教學反思6
這是一首歌詞朗朗上口的歌曲,歌詞表現的內容非常符合幼兒的心理,是幼兒生活的一種體現,歌詞既有情節又有細節。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理解歌曲中生氣吵架、拉勾、講和的情節。用音樂和自己的表情來表現。通過演唱歌曲,激發幼兒與同伴交往、和解的積極心態。關于本次活動的反思:
活動開始,我一邊彈鋼琴一邊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讓幼兒欣賞,目的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彈奏歌曲,幼兒小聲隨琴唱。在教唱兩遍之后,播放幼兒舞蹈伴唱錄像帶,同時我也來到孩子們中間,引導幼兒邊跟隨舞蹈做動作邊隨伴唱學習歌曲,在我的帶動下幼兒表現得很積極,同時我也對表現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孩子們學習歌曲的勁頭更足了。在孩子會唱的'基礎上,最后是歌舞表演,從集體到小組再到個人,變換著表演方式讓幼兒體驗了各種表演形式的樂趣,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整節課課堂氣氛很活躍,我也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歡樂。
課后,我將這次教學活動做了如下反思:
1、音樂活動離不開情感的支持。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比較注重利用有效的提問來激發幼兒情感的形成和強化。如:“假如你真的生氣了,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會怎么樣?”“你和好朋友和好了,這時你們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會怎么做呢?”幼兒在比較和判斷的過程中,通過動作、表情的變化,較好地把握了本次活動的音樂意境。
2、活動中我要放下師者之威嚴深入到孩子們中去,很好的達成了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使幼兒能夠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朋友關系,營造了溫馨和諧的活動氛圍,使幼兒能更好地體驗到音樂和舞蹈帶來的歡樂。
3、活動中我恰當的表揚有助于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使孩子感受到關懷和鼓舞,會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幼兒園教學反思7
幼兒園集體舞不僅能幫助幼兒感受和理解音樂,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記憶動作順序,更能讓孩子們獲得愿交往、善合作、守規則、能創造、增強自信心等舞蹈知識、技能以外的品質。但集體舞一直以來是眾多教師望而生畏的教學內容,因為它不僅需要教師自身的舞蹈素養、調控能力,更需要孩子的紀律、樂感、合作能力、空間方位感等諸多方面的配合,而幼兒空間方位感的培養更是難上加難。為了挑戰自我,拋磚引玉,在本次公開活動中我選擇了大班集體舞《花之舞》為活動內容。
本活動的教授過程孩子非常投入、專注:
1.簡單、重復的動作編排讓孩子易于接受,而兒歌的有效利用便于幼兒掌握動作順序;2.節奏明快的樂曲讓幼兒非常喜歡,我選用了旋律結構簡單,節奏清晰的圓舞曲作為集體舞的伴奏曲,孩子們一下子就聽懂了樂曲的結構,動作變換不忙亂,當孩子在簡單重復的動作中獲得成功感后,他們喜歡上了跳集體舞;3.逐步累加,不斷豐富的動作讓幼兒感到有挑戰。如果在活動中不斷地重復過于簡單的動作,時間長了,孩子肯定會感到厭煩,失去興趣,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興趣,我在教授的`過程中采用動作不斷累加,逐漸豐富的形式進行,讓孩子在每個環節中既能感到成功的快樂也能獲得新的體驗;反思不足:
1.因為時間緊湊,準備不夠充分,具體體現在:對幼兒的前期知識經驗的了解仍顯不夠(還不能較好的區分左右);
2.課堂容量過大,可以調整為兩課時;
3.手花的使用可以改為手腕花,節約時間;
4.同時對幼兒的個別關注仍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對于規則的交代仍可以更為清晰、明了。
幼兒園教學反思8
空氣是游戲的好伙伴。它會輕輕托起一切,它會癢絲絲地親親臉龐,它會住在氣球里、皮球里、空盒子里……在它的懷抱里,風車、風箏、肥皂泡盡情嬉戲;和它在一起,風鈴叮當叮當,悄聲細語;一眼看見它,“大嘴怪”大口大口吞噬,鼓得肚皮圓圓……
空氣是如此有趣、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其他的事物呢?在這個主題的學習過程中,或許不僅有幼兒的成長,也有教師可以獲得的啟迪?梢杂纱硕私馊绾芜x取適合幼兒的,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內容,自主生成更適合的活動設計。
我們的班級工作是以家長工作作為基礎的,我們覺得家長的理解、支持、配合是班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除了與家長交流教養經驗以外,更重要的是宣傳新的幼教思想、幼教概念,每周的主題活動都應該有家長的參與,如在這一周中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給氣球充氣,直接了解充氣的步驟、方法、注意要點,并在幼兒園有關活動時帶上氣球。家長和孩子共同裝飾兩個氣球,使孩子每天觀察氣球的變化,如氣球變瘦了嗎,為什么。
這樣的活動是家園合作下才能夠得以更好的`開展,此項活動的開展,使幼兒獲得了樂趣。增長了知識。萌發了對空氣的祝福之意,感激之情。對我們來說,愛孩子不是說在嘴上,要掛在心里,愛孩子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家庭狀況。愛孩子就是關懷孩子,就是尊重孩子,愛孩子就是責任,因為有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才會做的更好。在每個主題的課堂時間與課的生成中,我們還要有細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愛心,這顆愛心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這顆愛心撒向每一個角落的都是一樣的愛,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們的心,贏得家長朋友的心!我想,只要我們能夠有心在生活中隨處撲捉到一些與課題相關連的生成內容,那么在我們身邊的孩子一定能夠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受到啟發,不斷的受到激發,相信我們這些愛孩子的人能夠染讓他們更健康,更茁壯地成長,明天我們將創造更燦爛的陽光!
幼兒園教學反思9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于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
小班數學《給圖形寶寶排隊》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創設了“圖形寶寶開火車”的`情境,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渴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游戲中,我請三位小朋友的媽媽戴上小火車圖片,并讓小朋友找到和自己相對應的火車一起玩游戲。
在活動中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小組活動中,把幼兒分成兩組,給圖形寶寶排隊,人手提供一份操作材料,讓幼兒邊操作邊說圓形寶寶,請你上火車;正方形寶寶,請你上火車,三角形寶寶,請你上火車,幼兒在邊說邊達成教育目標。
操作活動結束了,我讓幼兒把圖形寶寶都收了起來,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
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就是火車頭上的圖形不夠明顯,如果是用顏色鮮艷的圖形作為標記的話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教學反思10
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我組織女孩子玩拍球接力的游戲,做游戲前,我給她們講解了游戲的玩法和拍球的姿勢,孩子們表現的躍躍欲試。
游戲開始了,女孩子分成了兩隊進行邊跑邊拍球的接力賽。輪到邱亦菲拍球了,只見她把球抱在懷里,抬頭看著我,從她的眼中我看到了猶豫,于是我鼓勵她說:“到你了,加油!” “我不會拍……” “你還沒拍呢,怎么知道不會呢?其他小朋友以前也沒有這么拍過球啊,沒關系的!逼渌暮⒆右财咦彀松嗟恼f到:“就是,就是,練練就會了。”經過我們這一番的“游說”,邱亦菲終于決定試試看了。她拍著球想往前走,但是由于緊張,用勁兒太大,把球拍跑了。她把球追回來后帶著一絲哭腔對我說:“我不想玩兒這個了,我不會!
邱亦菲是個好面子而且有主意的孩子,看到她這么說,我想,如果再一味的要求她和大家一起玩兒這個游戲,不但不會給她帶來快樂,還會增加她的心里負擔,適得其反,于是我答應了她的要求,讓她坐在旁邊看著大家玩兒。
在游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鼓勵孩子們,并有意的說:“我們今天第一次拍著球走,拍不好沒關系,慢慢練,會越來越好的……”我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坐在一旁的邱亦菲,她看到大家玩兒的這么高興,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這時我問她:“怎么樣,要不要試試?”果然,她說:“那我試試吧。”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哈哈,目的達到了。
看著孩子們那專注的眼神,開心的笑臉,我也不由的被她們這種氣氛感動著,雖然她們的動作并不熟練,但是在她們的心中有著一份寶貴的信心,這是他們成功的重要條件。
通過這件事兒,說明讓孩子遭遇挫折不一定是件壞事;重要的`是面對挫折時怎么去面對和處理,孩子存在著個體的差異,不同孩子的反應與孩子的個性和脾氣有一定的關系。成人應該重視孩子的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孩子心理素質進行培養,有必要鼓勵和幫助孩子增強韌性和對挫折的抵抗力。讓孩子有充分的自信,更好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困難和挫折。
幼兒園教學反思11
一、觀察記錄
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玩具是他們最喜愛的,怎樣在玩玩具中發現科學的秘密?怎樣有效地引導幼兒感受身邊的科學、并充分體現玩中學的教育原則?這是我們一直探索研究的方向。
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汽車玩具探索活動后,我和幼兒進行了汽車賽跑游戲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比比看,小汽車在平地里、沙地里、斜坡上哪里跑得更快。孩子們對這個活動特別感興趣。
我首先和孩子們在平地上玩小汽車,他們都爭著說自己的小汽車跑得快,玩的不亦樂乎。此時,我提議孩子們一起去沙地里玩小汽車。西西大聲說:“老師不行,沙地里汽車跑不起來。”涵涵說:“汽車有輪子,在哪里都跑得起來!币粋小小的問題引起了不小的爭論,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答案,我順勢引導:“那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吧!睕]有什么比孩子們親自嘗試更有說服力的了。孩子們在沙池里艱難地推著汽車跑,議論紛紛:“我說不行吧”“全是沙子怎么跑啊”“在沙地里跑真費勁”……孩子們的議論正是我想說的?粗⒆觽兺娴眠@樣帶勁,我想活動的目標已經很好地達成了。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琪琪的小汽車在沙地里不停地跑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故意問道:“琪琪,小朋友的小汽車在沙地里都跑不起來,你的怎么能跑起來呢?”琪琪自豪地說:“我這是越野車,爸爸說了越野車能在有坑的地方跑!彼械男∨笥讯寂苓^來一睹越野車的風采,都說琪琪的車最厲害。小朋友都爭著問琪琪:“為什么越野車能在沙地里跑呢?”,琪琪好像被小朋友們的問題給難倒了,推辭說:“我回家問問爸爸就知道了!蔽也]有直接給孩子們介紹越野車的特性,而是和孩子們一起期待明天琪琪給大家帶來答案。看來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越野車有了新的興趣。
接下來的斜坡賽跑,讓孩子們更清晰地看到,斜坡上的小汽車比平地上的小汽車跑得快。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我問孩子們為什么會這樣,他們說:“因為這個高!彪m然語言簡短、描述得還不是很完整,但是能看出孩子們在思考。短短的活動在歡樂中度過,孩子們收獲頗多。
二、反思
小汽車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如果能在愉快的游戲中啟發孩子們探索其中的科學秘密,那就更好了。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掌握科學知識是次要的,對活動感興趣、有探索的精神是我們開展活動的目標。教師在活動中應該盡可能引導幼兒去發現問題,并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
三、后記
第二天,琪琪真的為大家帶來了關于越野車的知識,將越野車的特點從頭到尾慢慢講來,讓大家對越野車有了全新的認識。為了開拓幼兒的視野,我周末給孩子和家長們共同布置了一份作業:收集和越野車有相關特性的其他車輛的信息。布置這項作業的目的是保證幼兒園所開展的活動能得以延續和延展,滿足孩子們濃厚的興趣。
關于汽車的研究探索活動沒有結束,確切地說是剛剛開始,期待周末后分享孩子們豐富多彩的發現。
幼兒園教學反思12
本活動是小班上學期第一次音樂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設計中,主要以讓幼兒聽教師演唱歌曲為主,幼兒通過動作的參與(表現快樂)和樂器的演奏(感受和表現均勻節奏),來體驗音樂活動的愉快。活動中幼兒的動作表現和演奏技巧沒有提出一定的要求,目的是幼兒寬松的集體生活的氛圍,減輕幼兒活動的緊張程度,讓幼兒在放松的狀態下自然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更好地促進幼兒接納新生活。這里也體現和滲透了社會適應性的`話題。
環節1中,讓幼兒第一次感受一下音樂的魅力,讓幼兒跟著老師有節奏的拍手。
環節2中,教師讓幼兒邊看放大的《我愛我的幼兒園》畫面,一邊傾聽教師示范演唱的歌曲。教師再次示范演唱唱歌歌曲時,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抱抱、親親、拉拉手等表現“大家一起真快樂”,讓幼兒學習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與同伴交往的方式,并且通過身體的接觸,感受到同伴共同活動的快樂,這樣有助于拉近幼兒之間的距離,培養同伴見、師幼間的親近感。
環節3中,教師提示幼兒聽好前奏后再跟著學唱歌曲。
環節4中,設計了兩次鼓掌:教師為幼兒鼓掌,幼兒為自己鼓掌。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之中感受得到老師的接納、同伴的接納、自我的接納的愉快,從而使幼兒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同時,幼兒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下,體驗到在集體活動中的成功感,增強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
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部分孩子還不肯跟著老師拍手和唱歌曲,孩子們的積極性還不夠高。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和練習,孩子們的膽子會越來越大,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隨之也會提高!
幼兒園教學反思13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教育評價”部分指出,“教師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這實際上指明,對于作為評價主體的教師來說,教育評價的過程就是反思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過程。
反思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包括目標、內容、組織、教學策略、師生、互動等)存在的問題,并努力設法解決這些問題。具體而言,也就是教師借助于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分析、判斷自身所確定的教育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采用的組織形式,投放的材料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等是否適宜,等等的這些,都要求我們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換言之,教師要善于觀察。
一、觀察讓我們更多的了解孩子的需求。
以往的教學活動,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孩子們在活動中還是覺得枯燥乏味,怎樣才能讓孩子輕松快樂的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成了我思考的的問題。通過反思,我認識到:我們確定的教育措施、制定的教育工作計劃應基于對幼兒的了解,也就是“了解先于教育”。了解幼兒是充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
在“物體的沉浮”活動中,我準備了一些小木片、塑料球、牙膏盒等材料,讓幼兒探索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活動中孩子們只簡簡單單地把它們放入水中,有些物體就浮在水面上了。盡管材料很豐富,但孩子們探究的欲望沒有深入,整個活動下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活動后,我對此活動進行反思:反思孩子們活動前是否具備“玩水”的相關經驗,是否對“沉浮”現象感興趣,是否有強烈的探究欲望。其次,對自己本身也進一步作以反思,反思自己在活動前是否已交待清楚活動的目的、要求,在活動過程中是否充分發揮了引導作用,如:是否認真觀察記錄孩子的表現,提供的材料是否真的有啟發幼兒的探索欲,真正富有啟發性,是否在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是否為孩子們相互探討創造了機會等等。于是,我對活動進程作了改進。首先我進行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如帶領幼兒玩水,讓他們初步掌握水的性能;其次,我又對教學活動安排做了一些調整,重新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活動開始,就引導幼兒去觀察兩個馬鈴薯在兩個不同水杯中的沉浮現象,結果發現:一個馬鈴薯浮在水上,一個則沉在水底。這時,我又讓幼兒討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最后,教師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使馬鈴薯浮在水面上。這時,鑌鑌小朋友驚奇地發現:“老師,我往水里加了鹽,馬鈴薯就浮起來了!蔽矣脩岩傻目跉鈫枺罢娴膯?”“真的!”“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起動手,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馬鈴薯在鹽水中浮了起來,是因為加了鹽的水與清水的水質不同。我又問:“還有其他的辦法嗎?”于是,小朋友又開始嘗試了,有的幼兒將馬鈴薯掏了個洞,放在水里浮了起來,有的幼兒在水里加糖,馬鈴薯也浮了起來……
反思使我找出了活動中的不足,并吸取經驗教訓,使我在今后的活動中,積極引導幼兒主動有效的開展活動和學習。
二、觀察讓我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在以前教育教學中,我常常只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自己的判斷與分析,總認為教師就是傳播知識的人,在孩子面前要有威嚴,老師說的孩子一定要聽,老師教的一定要學,巴不得全班孩子都一個樣——懂事、聽話,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只要照著我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的執行就對了,以至于教學活動枯燥、乏味。新《綱要》提出“我們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蔽抑饾u認識到:要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中的不足或工作中的失誤。
比如:以《馬路上的汽車》為例。
活動方式:集體
預設目標:1、通過觀察認識馬路上的各種車子,了解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實況。2、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及口語表達的能力。3、培養幼兒初步的交通安全與意識。
活動預設:
1、觀察活動前組織談話,引起幼兒參觀的興趣,并告訴幼兒到馬路去看什么,怎么去,并提出注意事項。
2、帶領幼兒步行到馬路邊進行觀察活動。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馬路上種來來往往的車子。
看看自己認識哪輛車?它叫什么名字?它的樣子是怎樣的?外形大小怎樣?顏色怎樣?有什么用?車子是怎樣在車道上行使的……
(2)引導幼兒觀察紅綠燈、人性橫道線及當時車輛、行人過路口的情景,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觀察到的所見所聞和同伴、老師、家人交流分享。
[延伸活動: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以幼兒口述、繪畫、家長文字紀錄的形式學做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
1、由于是第一次集體外出,所以孩子們都顯得高興及興奮。在聽完我介紹后,他們紛紛議論“哇,到”“嘻嘻,真好啊!”(我特別叮囑幾個特別活潑的小男孩要遵守紀律,他們一臉認真地點頭答應。)
2、“出發了”“到了”“哇,好多車!”走了一段路后,我們順利地來到了目的地——九堡公園。
不用我多提醒,孩子們一直認真地觀察、議論一輛輛過往的車 ,從顏色、名稱、車速……無所不談。
由于當時位置看不見“紅綠燈亭”,所以一些幼兒自言自語:為什么這些車一時好多,一時沒有車過?濤濤小朋友聽見了便說:“當然了,路口有紅綠燈控制的啊!”
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等前面的車流量小的時候便前去觀察了路口的車輛行駛情況,并觀察了人行橫道線、紅綠燈、車拐彎……
3、第二天,便有大部分幼兒一回到幼兒園便把口述作業交到班上了,還一臉的高興與回味。
活動反思:
在這個《馬路上的汽車》教學活動中,以往教師僅僅出示圖片或圖書等,讓幼兒觀察這些汽車有什么不同,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收效不是很理想,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帶幼兒外出實地觀察參觀,實地看、現場地說,比教師空洞的說教更有實際意義。看著孩子們高興地和同伴議論,高興地向家長講述,我心里也很高興,這是成功的一次外出參觀,盡管時間很短,但意義與作用卻很大。
看見幼兒對此活動興趣如此之大,我又設計了《我是小司機》、《我喜歡的車》、《到車子里看看》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玩起來很容易進入角色,教師不僅是他們的設計者、支持者,還是他們的監督者。在發現孩子違規時給予指出,使孩子不致于把游戲規則丟棄。教師也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當出現孩子的需要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
能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還學會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些活動成功在于是幼兒所熟悉的、喜歡的,他們在活動就表現積極主動,會的幫助不會的孩子,從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體驗成功的喜悅。所以,課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更易提高幼兒與教師的能力。
在這些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通過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車子,玩形象逼真的玩具車,共同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讓幼兒從中認識到不同的車子,知道它們的名稱,認識它們各自的外形及主要內部結構,并了解它們的用途,還學習了按照車子的特征進行分類,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車子的認識,還知道了為什么要遵守交通規則及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建立了基本的交通安全觀念,并養成良好的過馬路、乘車習慣。
我經常在教學前進行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在每一次活動前,我都會對前一次的活動進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與孩子親近尊重了孩子的發展;是否適時的介入活動,有效的引導幼兒;是否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做出了及時的`反饋……除此之外,我還會對孩子在本次活動中的一些表現進行估計,孩子對這個游戲的興趣會怎樣,如何較好的引導;回答問題時孩子會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考慮各種答案的可能性等。
我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提高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活動中我常常會對孩子的一些表現、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的反思、調整。如在活動“全家!敝,一開始孩子可能有些緊張,活動氛圍較嚴肅。發現這一情況后,我覺得可以適當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氣氛活潑一些。于是,我就馬上把孩子們熟悉的歌曲“我家有幾口”加入到活動中,通過歌唱活動調動氣氛,使孩子們不再感到拘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下面的活動中,為之后的活動提供了較好的活動氛圍。
教學后的反思更是重要,它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提高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因此每一次活動之后,我都會對活動中自己的教學語言是否恰當、是否調動每一個孩子、指導策略是否正確、對孩子的表現問題是否及時反饋等進行反思,總結本次活動的優缺點,使其成為今后活動的一個借鑒。
不管在主題活動,還是在生活活動中,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上,放在了材料的投放與形式的選擇上。與以前相比,我忙了許多,可是孩子們的興趣和求知欲,一直推動著自己去盡心盡力地工作,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我精心組織的活動中表現出“自由自在”和高漲熱情,我就覺得自己那么多的辛苦沒有白費。通過不斷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我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進步了很多,對孩子的了解更深入,更準確了,對活動的把握更成熟了,發現問題的眼光也更敏銳了……所以我自己的收獲也是很大的,應該說是反思幫助我更好地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同時也使自我自身獲得了進步,我在反思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了解孩子,也學會了怎樣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學會了從只關注教育目標逐漸關注孩子的表現的轉變,教學計劃從單純地靜態執行逐漸向動態調整轉變。
反思是對過去的一種思考,從中吸取教訓,也可以總結經驗。因此,善于反思是當今教師一種重要的教育素質,是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未來的路上一定還有很多的“困惑”在等待著我,我會不斷加強反思,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14
《蘑菇房子》講述的是小兔子發現草地上一只小蘑菇,看到蘑菇很小,就不忍心采摘,耐心等待蘑菇一天一天的長大,直到最后,蘑菇長到像房子那么大,也沒有采摘蘑菇,而是高興的`把它作為房子,住在里面。這個故事富有重復性的語言,簡練、形象的比喻,深深地吸引孩子。所以,很適合小班語言課。同時,作為蘑菇,小朋友也非常喜歡,作為藝術類繪畫活動也可以。
當我拿到美珊老師給我教案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一節語言活動。在故事之后,是繪畫活動。看到美珊老師的活動過程設計很有邏輯,前后遞進很好,只有目標設計的不夠合理,還是仿照網上設計,有傳統的通過什么,幼兒學到什么,而沒有做好更改。
當我聽完美珊老師的課后,感覺她的聲音、教態、教具準備等都很好,而且能認真對待此次活動,注意到個別孩子的反應,及時給予應答。但是,也發現出了問題。問題一:教具雖然形象逼真,但是做的太小。問題二:此次活動講完故事以后,孩子直接進入繪畫蘑菇。這時候,孩子既沒有理解故事內容,也沒有感受到小兔子因為等待而獲得更大的收獲。當然,孩子在繪畫蘑菇的時候,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小班孩子繪畫,除了用彩筆畫輪廓,的涂色豐富,就是用油畫棒。而美珊老師忽略了此點。
幼兒園教學反思15
《手指歌》是一首比較形象有趣的兒歌。邊念邊進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們會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時,我先用簡單的“轱轆轱轆”手部游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著讓幼兒嘗試著變變小手,看小手能變出什么來;然后我再根據兒歌內容變變,讓幼兒猜猜我的手變成了什么,在干什么?最后讓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來做一做,做一個動作學念一首兒歌,顯然孩子們對這種方式非常樂易接受,個個開心地念著、學著、做著……很是投入!
理論分析:
幼兒的兒歌教學也可采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1、采用游戲形式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有不少兒歌的內容是描述幼兒游戲活動的,對此類兒歌,我常采取先做游戲后教學的方法,按照兒歌描述的內容,先組織幼兒游玩,在游玩中幼兒一邊動作一邊觀察,充分體驗愉快的情趣,為學習兒歌打下基礎。
2、運用故事法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根據兒歌的內容可以看出有些兒歌是敘事性的,由于受字數和句式的局限,敘事的跳躍是兒歌的特點之一。這時教師選擇一些恰當的關連詞或過渡句把兒歌內容串連起來,根據兒歌要求,適當增添有關的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增加兒歌的容量,為幼兒展開想象更好地理解記憶兒歌提供幫助。
【幼兒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學教學反思06-09
幼兒園教學反思06-12
幼兒園教學反思03-18
幼兒園教學反思06-01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06-26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07-05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07-06
(精選)幼兒園教學反思07-06
[精選]幼兒園教學反思07-06
幼兒園教學教學反思通用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