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1
我在小班上了一節音樂教研課,圍繞主題內容,我和黃老師討論商酌,選擇了歌唱活動課《春天》,課前孩子們都對春天環境有所了解了,知道春天的一些變化,如桃花開了,垂柳穿上了綠衣裳,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泳等等。
那么這節《春天》肯定是在孩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來確定教學目標了。之前參加過黃老師關于這節課的教授與研討。在揚長避短的基礎上,我也做了一些思考和調整,知道目標確定應該體現幼兒的.學法和主體性。所以,我確定目標為:1. 通過圖片展示法,用對口型唱、接唱等方式學唱歌曲。2.初步理解歌曲內容,用自己的身體動作模仿各種動植物。
圖片展示的目的,一是激發幼兒興趣,更直觀生動地學習歌唱;二是讓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可以更容易地歌唱歌曲。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思路是先清唱歌曲,讓幼兒回憶歌詞出現的事物,在幼兒回憶過程中邊唱邊陸續出示圖片,再清唱整首歌,讓幼兒排序,這里我清唱次數不少,因為是把整首歌都唱完,所以六張圖片的排序對于幼兒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這個問題在課后研討中也被指出,最好是兩句兩句的唱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更容易接受一點。之后我在引導孩子“對口型唱”時的引導語也不明確,而只是讓孩子“輕輕地唱”,目標不明確。以至于之后的歌唱教學過程中,孩子寧愿做舞蹈動作而很少唱。
總體上來說,這節歌唱活動的完成并不是很成功,這與自己的教學難、重點的把握沒有接軌有很大關系。所以課前對幼兒的學前調查和已有知識經驗能力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這節教研課的實踐,我受益匪淺,同時期待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2
春天是一個匯聚各種美麗元素的季節,也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幼兒午間的散步活動中我們會引導幼兒去尋找春天,草地上去發現嫩綠的小草、樹上找找小芽、陽光下感受春天氣候的變化。同時在晨間談話中與孩子一起孩子興致勃勃地談論著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吃到的、感受到的……以此來加強孩子對春天的感受,豐富孩子的相關經驗。
在活動開始,我創設了問題情境,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兒回答問題時,我鼓勵幼兒回答問題的語言盡可能完整,并從不同角度進行交流。因為有了平時的引導,幼兒在感受春天的美、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春天的美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接下來學習詩歌的環節中我根據詩歌內容準備了一些圖片:“春天怎么來?”我用問號替換, “春天從花朵里跑出來”畫了一朵花和在跑步的春姑娘。在這些圖片的幫助提示下孩子很快就學會了朗誦第一段詩歌,然后我又根據詩歌的內容出示第二的圖片,當我拿出“?”號圖片時,孩子們都能說出詩歌的第一句“春天怎么來?”于是我就順勢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孩子們,讓他們有個想象的空間,為詩歌的創編活動打下基礎,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開了:“從菜花里跑出來”“從綠綠的樹葉里跑出來”“從風箏里飛出來”……當我把綠綠的小草和正在跳的春姑娘圖拿出來時,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春天從綠綠的草地里跳出來”,孩子們在圖片得提示下自己把詩歌第二段講述出來了,最后一段,我把一個有愛心的笑臉娃娃和一對翅膀展示在幼兒面前,孩子們再次展開了想象,最后,我們看著圖片把詩歌完整地講述了一遍,并把孩子剛才的想象也添加到了詩歌中去了,整個活動在愉悅的氣氛中結束了。
本次活動孩子能得到愉快的成功體驗,要歸結于直觀圖片的運用,因為它功不可沒。它不僅可以使幼兒較快地理解詩歌,同時也讓孩子對詩歌保持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在中班語言活動中利用形象的圖譜進行教學,符合了孩子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習特點,有利于孩子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像圖譜這樣的視覺材料可以把語言材料簡單化、形象化,使活動變得生動、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當你像變魔術一樣拿出圖片時,孩子們充滿了興奮和期待,兒童形象思維占優勢,這是他們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圖譜的運用,可以促使孩子自己動腦,發展他他們的觀察比較能力,讓孩子思維處于最佳狀態,從而積極思考,自覺接受新知識。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3
在這個星期的星期三下午,我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語言活動—《月亮船》,在上課的過程中,小朋友聽的也很認真,我覺得上的比較成功的部分有:
1、在初步欣賞故事時,我能抓住主線來提問,讓幼兒聽完故事后就能記住大概,這一點較好。
2、在引導幼兒認識四大之最時,我直接告訴幼兒是什么,還出示的圖片,孩子們也直觀的看到了,加上我以動作表示她它們是最高、最大、最長的真正含義,還讓幼兒來復述從而來鞏固故事中的知識點,還是比較好的。
3、《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通過讓幼兒學習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間的對話,讓幼兒體會蒲公英迷路后的傷心,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時,我將幼兒置于故事之中,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體會蒲公英迷路時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進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
同時我也發現了幾個問題,有待下次改進:
1、當問到“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什么”時,我直接把一些有關天安門的知識告訴了幼兒,卻一直沒有給幼兒說的機會,其實,班上的趙淇凱去過北京,對天安門有一定的認識,可他的說話機會被我忽視了,失去了很好的讓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
2、《綱要》指出:語言活動要創設一個幼兒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同時要將情感滲透在活動之中。在最后一個環節時,讓幼兒說一說祖國的美麗景色,我覺得我沒有調動她們的氣氛,孩子們發現時,雖然很積極,可是還是沒有把孩子們對祖國感到自豪的感情發揮的很好,我覺得我應該讓孩子們在課前就對我們祖國去有所了解,這樣上課的時候,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對她們的情感教育會更有效。
大班的語言課,不但要發展她們的語言能力,更要讓他們在這些故事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知識點。一些語言活動前,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在課前就有一些了解,作為經驗積累,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我們和孩子才能一起學的更淋漓盡致,更有興趣。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4
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認為“教育的課程來源于兒童生活,課程的組織形式也必須符合兒童的生活!
隨著節日的臨近,我們幼兒園的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充滿了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幼兒對節日的來臨充滿了期待,雖然圣誕節不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是中外文化的.融合,以及幼兒的生活經驗,圣誕樹、圣誕花對幼兒來說都是熟悉的事物。
活動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是通過談話導入主題,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幼兒自由的交流喜歡過圣誕節的理由,再把話題導入我今天要操作的圣誕襪上。
第二環節是幼兒邊觀察范例,教師邊操作演示,教師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引導,第一是材料,有棉花、橡皮泥、黃豆、赤豆、雪花片、蝴蝶結等;第二是花紋,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創新,想出不同的花紋;第三是顏色,各種材料的排列方式是不同的,仔細的觀察發現也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幼兒的觀察和發現是為了幼兒自己操作作準備的,教師在幼兒創作表現之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制作圣誕襪的方法與過程。
第三環節就是幼兒的創作表現,幼兒在創作之時,教師要對重點進行一定的指導,并激勵幼兒創作表現的興趣。活動的最后是幼兒的展示交流,尋找“好朋友”,幼兒在交往的過程中,和同伴共同分享快樂。
高潮部分是“圣誕老爺爺”送禮物,讓幼兒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5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在園一日學習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有效的開展成為老師們一直研究探討的問題。山東女子學院的朱海琳教授指出集體教學是教師圍繞活動目標,有組織、有計劃地指導全體幼兒進行的學習活動。但當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時,我們就有些手忙腳亂了,既想照顧到每個孩子,又想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我的集體教學活動遇到的問題,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一、重形式,輕內容,失去活動本身的內涵。
作為一名工作不滿一年的我來說,每次上課都想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寓教于樂,但常常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在中班《找相鄰數》這一活動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準備了10個小動物、10座小房子,讓幼兒給小房子裝門牌號,然后找鄰居,繼而引出相鄰數這一概念。但在活動中,孩子被我營造的過分夸張的情景所吸引,對我所講的內容興趣不大,甚 至說出“7比8大”等讓我很傷心地話,辛辛苦苦準備的.課就“浪費”了。
二、教師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孩子對活動提不起興趣。
每次上科學時,孩子都等著好奇的眼睛看著我,但我都卻很頭疼,尤其是實驗課時,想讓每個孩子都動動手,又怕孩子秩序混亂,出現安全問題,那就適得其反了。在中班課程《尋找空氣》中,孩子要做給氣球打氣、往水盆里吹泡泡、蠟燭熄滅3個實驗,雖然實驗前我三令五申地講述實驗要求,可開始時,我看著這一組,就顧不上那一組,但孩子們還是興致勃勃的,但我的心一直懸在半空中,生怕有的幼兒操作不規范,發生危險,所以,第二次時,我只找幾個能力強的孩子上前面來和我一起做,其他孩子在下面觀察,效果可想而知。
三、語言不精練,浪費孩子的時間。
德國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曾經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彼,開始活動前,要求老師把自己該說的話錘煉的非常準確、簡單。但在《找相鄰數》的“找朋友”這一游戲環節中,貼著一樣數字寶寶的幼兒抱在一起,我隨口說“你們這是一樣的,是雙胞胎”,以致于孩子把注意力放在“雙胞胎”上,而忽視找朋友這件事。同時“虎頭蛇尾”這一習慣也讓孩子對所學內容把握不住關鍵點,導致我總是機械地重復重難點,讓幼兒非常疲憊。
針對上述發生在我身上的問題,同班老師和徐園長都很著急,幫著我分析原因,讓我一次次的演課,一次次不厭其煩的給我點評,讓我的確獲益匪淺。就像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的“教學的藝術所需要的也沒有別的,也只是要把時間、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
首先,重內容,形式靈活,豐富活動內涵。
李吉林老師提出的情境教學確實適合幼兒園孩子的形象思維的特點,尤其是數學這么抽象的內容,但這只是為我們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服務,不能忘記這個基本點。所以在開展實際活動時,要理解、尊重幼兒,以適合他們的形式和他們歡迎的方式,去組織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因此,在第二次執教《找相鄰數》時,我從本班孩子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合理的設置最近發展區,淡化情境的影響,讓還在操作前,我都先示范一次,這樣既提供范例,又鼓舞孩子的信心,讓他們覺得“跳一跳,能摘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其次,良好的常規為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變為可能。
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一個班級也是如此,只有紀律的保障,才能讓孩子體會到自由的快樂。因此,在同伴老師的指導建議和我自己的觀察下,與陪伴老師共同制定班級規則,并且嚴格執行,對于違反的幼兒,嚴厲批評教育。同時,對于實驗課的開展,我也繼續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過程中,留意每個孩子的操作,及時和陪伴老師同時指導,保證幼兒體驗到實驗的快樂。
最后,提升自己的語言魅力,合理安排活動。
用語言去發蒙,用語言去啟智;用語言去激勵,用語言去引悟;用語言去贊美,用語言去督促,這就是教師語言的獨特魅力。具體來說,教師的語言要平實、幽默、機智、激情、激勵。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是一個演員,而且是個演講家,應該有駕馭教學語言的高超技能,這樣才能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孩子樂意且熱烈地盼望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學習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總之,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所以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會組織出更優質的活動,讓孩子帶著問題進課堂,同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6
《我上幼兒園》是一個有趣的語言活動。它用兒歌的形式形象的講述了孩子們上幼兒園第一天和適應幼兒園生活后的情況,以此來鼓勵孩子們熱愛上幼兒園。
在本次活動中,我先讓孩子們看圖,來猜測故事內容。然后,教師講述兒歌內容。在講述兒歌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利用肢體動作來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并記憶兒歌內容。例如,“縮在椅子上”就雙手抱住膝蓋;“飛來又飛去”就伸開兩手臂做蝴蝶飛的狀態。孩子們看到老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覺得很有趣,自覺地就和老師一起學起來了。
通過肢體動作、圖畫內容,以及教師的`引導,孩子們在記憶兒歌的過程中表現良好,絕大多數幼兒能將兒歌邊做動作邊完整念誦出來。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體驗了“我上幼兒園”的快樂情緒,知道了在幼兒園可以找到許多好朋友。孩子們上幼兒園的情緒也變得積極了許多。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7
《沒有大人的世界》活動反思
本課的活動目標是在讓小朋友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會講故事,知道大人對我們很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我首先為小朋友們介紹一個生氣的小朋友——阿貴,他為什么不高心呢?由此引起小朋友的注意,使幼兒能有較高的興趣,跟老師一起聽聽這個故事,在導課部分充分調動了小朋友的積極性,使幼兒注意傾聽。
聽完故事后,引導小朋友說出,阿貴為什么會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大人呢?他的愿望是在哪里實現的?在夢境中阿貴在沒有大人的世界里遇到了什么困難?在此部分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幼兒充分理解故事。能夠大膽來表述故事,進行自由的交流,鍛煉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在練習鞏固的環節,讓小朋友們對阿貴所遇到的困難按順序進一步進行表述,在這里進行這樣的處理是為了讓小朋友更好的理解故事,訓練小朋友們表達事物的條理性,讓小朋友們進一步理解大人在對自己的重要性。
在授課過程中,沒能更好地、全面地使訓練幼兒的表達能力,如果在此活動中將此部分進一步深化、擴大,幼兒的能力將得到更好的培養。
嘗試運用關聯詞——語言活動《分房子》的教后反思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游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因為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這樣有助于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為……所以……”的句式。“因為……所以……”是一個因果關系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游戲中,比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為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為……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于嘗試思索,說出不同的`答案,較好的體現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歌聲與微笑》教后記
在《歌聲與微笑》活動中,我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在音樂聲中互送微笑,大部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贈送著微笑。有小朋友說:“我把微笑送給你讓你快樂!”還有個特別善于交往的孩子找到了聽課老師,微笑著說:“老師我喜歡你,祝你快樂!”一個小女孩走到一位老師的身邊,微笑著說:“老師,你教我唱歌比賽得了三等獎,所以我要把微笑送給你!薄
從此次活動中可以發現:情感交流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音樂又能給人快樂和一種美的享受。讓孩子們在優美、富有節奏的《歌聲與微笑》的音樂聲中互送微笑,體現了“情感與音樂”的交融,使活動在輕松、愉快、溫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讓孩子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蘊涵的力量。
語言活動《長大了》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內容時出現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不過彎來,總是圍繞自己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想不到自己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為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后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才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這里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啟發孩子的思維必須借助具體事物來進行,采用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通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8
區域活動創設的是一個豐富多彩、多功能、多層次的游戲活動,它具有自由選取的條件。并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貼合自身特點的環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區角活動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給予幼兒自由的游戲空間長自主的游戲氛圍,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同時它具有靈活性,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實施個別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區角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
每當孩子們進入游戲區,很快就進入了主角。他們有的看書、有的下五子棋、有的開心的搭積木、玩插塑……他們常常將搭好的積木拿給我看,并開心地告訴我自己搭的是大炮、飛機、寶塔……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快樂地玩著,我也很開心。因為在這個環境中,孩子們能夠盡情地發揮,盡情地釋放盡情地構思他們的奇思妙想。所以,每當進行區域游戲活動時,孩子們就會高呼“萬歲”,很快就融入其中,盡情地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因為在那里,他們是區角的主人,伴隨他們的是愉悅、快樂、興奮和滿足。培養了他們自我發展的興趣,這也是我們最初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我們能從多方面了解孩子,敏銳地觀察孩子之間的差異。從而因材施教,更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孩子。
但是在區角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問題一:準備了許多材料,孩子們卻不理會,或操作馬虎。出現這種現象,其原因可能是活動本身缺乏趣味性、單調枯燥,操作活動難度大(或過于簡單)。我們嘗試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適時地調整活動材料,除了思考教育的需要外,幼兒興趣及發展的需要也能忽視,透過與幼兒共同商量,更新豐富材料,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區域活動的主人。當然,區域活動的材料還應具有層次性的探索性,材料的投放要顧及到幼兒的個體差異。
問題二:我們可能指導不當,或急于指導,讓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悄然流失,使區角活動喪失了應有的價值。要解決此類現象,首先我們應樹立幼兒是區角活動主體的觀念,只有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才能充分體驗自身的存在價值,更好地獲得發展。在區角活動中,活動的整個過程主要是一個幼兒自發生成、自由想象,用心創作長大膽表現的過程,要給幼兒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給予用心的期望。
透過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教研學習,我們明白所謂區角活動,簡單地說就是小組或個別活動,也就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有意識地將整體活動范圍分割成小區活動活動空間,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取活動資料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應及時的分析反思,在觀察指導的基礎上,做好觀察記錄長進行理論、實際的分析。在這其中,能夠從兩個方面思考:一是教師自己,環創是否適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帶給上是否要做調整;游戲中的介入行為是否及時、適時,對幼兒的游戲是否有推動作用。二是幼兒:孩子的興趣在哪里,游戲中需要幼兒積累怎樣的經驗,幼兒是否已經具備幼兒在游戲中的效、合作等到達怎樣的水平,還存在什么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忙......有了分析反思,才能體現指導的價值,幫忙我們不斷發現區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同時,我們還能夠進一步將主題與區角有機結合,互相滲透,使主題在區角中生成和發展,使區角在主題背景下豐富和深入,體現課程資料的整體性,促進幼兒整體性發展。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9
欣賞季節的景色,感知季節特點是每月主題的重點,在教學活動中體現的更為明顯。從春天到夏天到現在的秋天,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感受季節帶來的不同感受、不同色彩、不同景物。本月的教學主題是“繽紛世界”,給小朋友展現的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秋天,所以小朋友對秋天的感受經驗更加豐富。
本次活動的兒童詩內容不復雜,運用的文字表現形式小朋友較為容易接受。所以在本次活動的教案設定時,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原設定的目標是“看圖學詩歌”,針對班級小朋友的.能力,設定不太高,所以在準備中準備了圖夾文和文字的展示?紤]到班級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所以一開始展示的是圖夾文的形式,讓小朋友結合圖片更形象的學習詩歌。班級部分小朋友的識字水平較好,所以在圖片旁邊附上了文字。小朋友通過電子圖片形象的欣賞到了優美的語句,感受語言的魅力,文字的展現豐富了小朋友的語言表達。
大部分小朋友能在本次活動中學習到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形式,并嘗試簡單的仿編。能力較強的小朋友會在活動中,更多的表現自己對秋天的不一樣感受,在這個環節上沒有用太多的時間去探討,所以在活動后的交談中老師繼續引導幼兒談論這個話題,發現小朋友的思維是很不錯的。在活動中,有部分小朋友會如此表達“我很喜歡秋天也很喜歡糖果,所以,我會說,秋天是甜甜的!边@樣感性的表達很棒。在仿編環節,我增加了很多秋天的景色圖,幫助小朋友拓展思維,利于小朋友創編;顒有Ч^好。 《秋天的顏色》這是一篇語言欣賞的兒童詩,小朋友能馬上發現詩歌里誰說什么的原因,是因為和自身的關聯。語句的表達很優美,小朋友也能根據自身的語言經驗創編出類似的語句。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10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怎樣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于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涂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涂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范,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于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涂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于教孩子畫些什么,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涂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只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盡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簽、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
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干,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桿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桿、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導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于理解,易于掌握,
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布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币虼,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后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么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升華。 窗體底端。 《了解居住的地方》教學反思
《了解居住的地方》是一節以社會領域為主的小班教學活動,主要是
通過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環境,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從而激發幼兒對居住地周圍環境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請爸爸媽媽幫忙在家中告訴幼兒自己家的準確地址,并在回家的路上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初步了解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從而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過程中,我的導入環節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宮的形式導入,熊寶寶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請小朋友幫忙,幼兒對活動充滿了興趣,通過小朋友幫助熊寶寶回家,引出幼兒對問題的思考:為什么熊寶寶會不了家了?從而引出主題: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不了解,不熟悉。在展開環節,我通過一連串的提問:你的家住在哪里?住在幾樓?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環節設施場所?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并且在這一環節對幼兒進行適時的鼓勵,這種對幼兒的肯定讓幼兒充滿了自信,我的充分提問讓班級中幾乎大部分幼兒都有機會進行表達,注重了提問面向全體和對幼兒的鼓勵教育。然后,我出示一些幼兒常見的場所圖片,如:診所、學校、飯店、廣場等,聯系了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此外,我還注重幼兒的實際操作,我為每一名幼兒都提供了一張場所圖片,請幼兒找一找、圈一圈,從中找出自己家周圍的場所,并且進行標記,從而讓幼兒的知識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深。幼兒的最喜歡的就是游戲,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在活動中也為幼兒提供了游戲:帶路。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內化
了對周圍環境的探索興趣。最后,我請幼兒欣賞我們生活的城市濟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場所風景設施等,讓幼兒的認識得到擴大和提升。
本次活動物質準備充分,活動前的準備體現了家園共育和家園合作,活動過程中關注全體幼兒的均衡發展,環節緊湊,過渡自然。注重提問面向全體,能夠聯系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游戲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完成了教學目標。我覺得不足的是活動氣氛平淡,應該再提升一下課堂的活躍氣氛,教學過程平穩,缺乏亮點。其次,沒有動靜交替,缺乏互動環節。另外,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性,這都是我今后應該注意和學習的地方。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11
把體育活動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展開體育教學,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在人景動情中促進各項教學目標的達成。比如,在執教小班體育活動內容“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往后爬”時,設計擬人化的“小螞蟻運糧”故事情境,構思了有趣的`故事情節——螞蟻寶寶跟著螞蟻媽媽出門玩,在草叢里發現了糧食,但在把糧食運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種種困難,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氣、遇到大甲蟲等。
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中,“螞蟻寶寶”時而興奮、時而緊張,積極主動地完成了一系列動作鍛煉要求。又如,在體育活動“飛快行動”中,將教學任務貫穿于“動物大營救”的游戲情境之中,幼兒扮演小救護員,抬著擔架,走過獨木橋(積木)、跳過小河(繩子)、鉆過樹林(椅子),將受傷的小動物抬回救護所。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幼兒根據游戲情節的變化、自我角色的參與,自然地進入活動狀態,走、跑、跳、繞、抬等動作得到練習,并能體驗到完成某一任務所帶來的成功感。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12
孩子們對禮物都是非常喜歡和新奇的,本周的數學活動《分禮物》,我就通過分禮物的形式讓孩子來感知7以內的數量,同時讓孩子們在開心、輕松的環境中學會看禮物單的圖標并能按圖標拿取相應數量的物品。
活動一開始,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各種各樣混合在一起的禮物,“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禮物,都有些什么呢?”讓孩子們找出自己喜歡的禮物,“我們來幫這些禮物找朋友,把同樣的禮物朋友放在一起!弊尯⒆觽儗⒍Y物分類放好,孩子們都積極舉手參與。在這個環節中,我請我們班一個能力較弱的孩子來進行分類,他也能把自己喜歡的禮物完全分對,分類的效果很好,全部都很正確。
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讓孩子認識禮物清單,“這里有這么多禮物,我們每個小朋友可以拿到什么禮物?每樣禮物又可以拿幾個呢?”為情境導入,讓孩子們認識清單,了解清單的作用,我根據清單進行提問“每個人會拿到什么禮物?每樣禮物可以拿幾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單子上面有什么?標記表示什么?數字又表示什么?”“這張禮物單告訴我們什么呢?”孩子們也能根據清單進行觀察和回答,如:雪花片7個、積木5個、糖果4個等,孩子們能很好的理解清單的意義。
孩子們在理解了清單的意義的基礎上,我們就要讓他們按照清單拿取相應的物品,在分組活動中,我給孩子每人發一張清單,每個孩子清單上的數量都是不一樣的,孩子根據清單上的圖標進行操作,操作活動結束。在進行集體檢查和驗證時,多數孩子都能對照自己的清單正確選擇自己需要拿的禮物,只有個別幼兒所拿的禮物及其數量不與記錄單上的要求一致,集體一起幫他改正;顒娱_展很利。孩子們對7以內的'數量掌握得很好。
在整個活動中
1.我抓住“禮物”這個幼兒的興趣點,運用到計算教學活動中,以禮物為活動線索,增加計算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在輕松、有趣的氛圍里學習計算。
2.我的教具準備也很充分、精致,運用各種教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始終帶動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
3.利用實物到數字,一步步對數量進行感知。通過實際的操作來驗證多了、少了、一樣多,使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化,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和缺點,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根據新《綱要》精神和幼兒的心理特點本次數學活動還有諸多需要有所改進的地方。
如
1.多媒體課件的簡單易操作,可以讓多個幼兒參與到示范操作中,比較適合,教師可以在活動中嘗試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2.作業過程中有部分幼兒需要老師個別指導才能完成,有了老師的指向性提問,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后,幼兒才肯動手操作。說明對于幼兒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還有待于進一步培養。
3.在介紹結果的時候,教師規定了句式,剛開始幼兒有句式可循,有些不太會介紹的幼兒用句式進行輔助介紹,后來幼兒需要開放性的回答問題,不應該繼續受束縛。讓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介紹等等。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13
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剛開學時的一節活動課,這首歌曲旋律歡快簡單,朗朗上口,歌詞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淺顯易懂,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對幼兒園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礎上,我將《我愛我的'幼兒園》作為本周的音樂活動。
在活動中,我首先將幼兒在園時唱歌、游戲等各種照片展示給他們看,通過這些他們親身經歷的照片來幫助他們理解歌詞內容,
孩子們很樂意很主動地去接受,很快熟悉了歌詞。接著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讓幼兒傾聽,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這時有很多幼兒已經有很多幼兒忍不住跟著唱起來,趁著他們的熱情,開始學唱歌曲,在學唱歌曲時主要以讓幼兒聽教師演唱歌曲和跟隨教師一起演唱,一起表演動作為主,幼兒通過動作的參與和身體節奏的表演,來體驗音樂活動的愉快,讓幼兒在放松的狀態下自然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同時通過教師和同伴的鼓勵,表揚,體驗到了在集體活動中的成功感,從而增強了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與樂趣。真正體驗到了“大家一起真快樂”的美好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這不足之處,
孩子們還不會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對歌曲的節奏的掌握不穩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課余時間我將播放一些優美的音樂給幼兒欣賞,希望可以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并從教具室借來各種音樂器械,鞏固歌曲節奏。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14
《長發娃娃》是一節美工課,旨在教幼兒通過剪、貼、畫、卷等多種美術技法制作可愛的長發娃娃,讓幼兒在操作中感覺美術活動的興趣。
一、剪
首先是讓幼兒將長方形彩色紙長邊對折,打開,將半邊剪也細長的頭發,剪至折痕處。
孩子們剛學使用剪刀,如何較為均勻地剪出娃娃的細長頭發是個難點。于是和孩子們玩小剪刀“開火車”的游戲,告訴他們小剪刀要在軌道(線條)上行走,這樣才是又安全又舒服,在這樣有趣的'游戲中,孩子們很自然就仔細地沿著線條剪,雖然有的孩子剪得不太直,但是基本上都能剪完所有的直線。
二、畫
其次是讓孩子在另一半上畫上娃娃的眼睛、鼻子、嘴等。
這里面有兩個地方要提醒,一個是不要把表情畫倒了,二是畫出不一樣的表情。孩子們都會畫基本的表情,為了豐富作品內容,讓“長發娃娃”更生動起來,我展示了各種表情的圖片,并和孩子玩起“變臉”的游戲,讓幼兒互相觀察,感知表情的變化,這一環節不作過高要求,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創作,表情畫得還不錯,只是由于紙太寬,一些孩子畫的表情不太集中,影響了美觀。
三、卷
接著讓孩子們為娃娃設計發型,為娃娃“燙發”。
這個環節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探索設計不一樣的發型;顒又,老師鼓勵孩子們交流、創造,提醒他們可以借助其他工具進行卷、折、繞等,孩子們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
四、貼
最后是把做好的娃娃兩邊短邊粘貼在一起呈筒狀。
這一環節讓孩子們分組操作,提供廢舊的羽毛球筒,讓孩子們把自己設計的娃娃粘貼在一起,形成“娃娃高樓”,孩子們自由組合、相互合作,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興趣,生動可愛的娃娃造型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樂趣。
本課把美術活動與游戲結合起來,通過不同技法制作長發娃娃,既豐富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操作能力。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15
藝術活動:《你接哪個娃娃》,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講述的是爸爸媽媽來幼兒園接娃娃的情境表演。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體會情感,表現歌曲的氣氛,愿意學學歌中的好娃娃,在家中做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是活動的重點。
歌曲的意境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可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如教歌曲《你接哪個娃娃》時,我創設了情境化教育環境,選擇五名幼兒扮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小孫子,這種教育環境優雅而舒適,充滿了童趣。音樂響起,這時大部分幼兒很有興趣,迅速理解了這首歌的內容。當“爸爸”“媽媽”來接的時候,孩子們都很高興的來問他們來接誰,歌曲《你接哪個娃娃》就充滿了感情色彩,身臨其境才能“心”臨其境,產生同感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可以增強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幼兒園活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活動的教學反思11-24
幼兒園教學活動反思11-20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學反思11-14
幼兒園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1-19
幼兒園健康活動教學反思11-11
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的反思11-24
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反思11-03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反思11-09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