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
《中彩那天》記敘了在二戰前發生一個窮苦的汽車修理工之家發生的故事。故事以汽車的得而復失和“我”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當商店擴音器高聲宣布父親幸運地成為獲獎者,而且獎品又是一輛嶄新的奔馳牌汽車時,對當時正在上學的“我”來說是多么高興。然而,當父親開著獲獎的奔馳車緩緩駛過擁擠的大街時,卻發現父親的“神情嚴肅”,“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拔摇弊匀粫械健皭瀽灢粯贰;氐郊依铮认榈哪赣H揭示了其中的奧秘──“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拔摇泵曰蟛唤猓赣H又詳細說出了事情的經過。最后在沒有人知情的情況下,父親毅然地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故事反映了一個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們懂得誠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可貴。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以學生自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為主,加上我巧妙的指導,學生較好的懂得了課文,理解了父親的心情,感受到“誠信是金”的道理。
一、聽寫詞語,一舉兩得
薛法根老師講的《螳螂捕蟬》一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實用高效的教學風格,更使我深受啟發。這節課,我也先來個詞語聽寫。先寫兩組反義詞:①生活拮據、富有,②神情嚴肅、高興;再寫兩組心情變化的詞:③夢寐以求、道德難題;④悶悶不樂、迷惑不解
聽寫之后,首先請成績優異者交流經驗,使全班學生明白:作為四年級的學生,預習課文不但要讀準字音,理解詞語,還要學會正確書寫。此外,這些詞語都是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它們對學生學習課文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復述課文,理清思路
初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調整聽寫詞語的順序,然后抓住這些關鍵詞語復述課文,學生興味盎然,由于學生感興趣,又由于教師的要求是由易到難,所以學生復述得非常成功。
接著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初步了解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方法。
三、精讀課文,體會中心
1、學生質疑問難。
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囵B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必須提供給他們提出問題的機會。得此機會,學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例:
、傥壹疑钷讚,中獎得到的汽車又得而復失,為什么說那一天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
②父親中了獎,為什么還不高興?
、鄹赣H面臨的道德問題是什么?
、懿势鄙系腒字為什么被橡皮擦去,只留下淡淡的痕跡?……讓學生將自己提的有價值的問題寫到黑板上,更調動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和自豪感。
2、小組合作探究。
“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弊寣W生自主選擇黑板上的問題,深入讀書思考,學生很快解決了大多數問題,這時教師提出兩個問題:
、俾撓瞪舷挛睦斫飧赣H面臨的道德難題是什么?你怎么看這個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诟赣H是怎么做的?他這樣做值得嗎?為什么?
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探究,人人都得到發言的機會,各抒己見,充分討論,教師依據學生的發言,點出文章的中心:誠信是金。學生們則自覺運用學過的名句,概括出了“言必信,行必果”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兩句話,畫龍點睛,升華了主題。
四、讀寫結合,扎實訓練
1、學習寫作方法。
、僬n文采用總分總結構,開頭點明中心,中間舉例證明,結尾照應開頭;
、谝匀宋锏那楦凶兓癁榫索;
、矍苍~造句的準確性。
。病⒄f話、寫話練習。想象當庫伯派人把汽車開走以后,我們全家人的表現,特別是父親,他會給我們講哪些有趣的事情?由于受閱歷所限,所以學生的思路一時打不開,于是我給他們講了選自《左傳》中的一則故事《不貪為寶》,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們頓時茅塞頓開,有的想起了《釣魚的啟示》,有的想起了《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有的想起了列寧小時候打碎花瓶的事情,還有的則想象文章中的父親會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來說明父親的誠信是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
由于課堂上的訓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課后學生完成的小練筆都寫得繪聲繪色,不但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而且突出了誠信待人的主題。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2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緊扣這一主題,這組教材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豆旁妰墒住繁憩F了朋友間真摯的愛,《搭石》體現了鄉親們純樸的愛,《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展現了愛的奇跡,《卡羅納》詮釋了愛的真諦,《給予是快樂的》闡述了愛的哲理。我所執教的是《搭石》的第一課時。重點是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小事讓我們感受到美的。課后靜心反思,感觸頗多,F將本節課教學反思如下:
在教學預設時,我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首先,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通過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通過自由的朗讀,思考、勾畫,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成為文章中的角色,真正感受到家鄉人走搭石的美,家鄉人的淳樸善良,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其次,在教學中我注重傳授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規律。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把詞語放到句子中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等,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再次,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追求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達成。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同時,我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比如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在過渡語、小結語、激情語中滲透。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勤勞是美、助人是美、謙讓是美、和諧是美、美就在我們的心里,只要我們奉獻了愛,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雖然預設時考慮比較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借班上課,對學情了解不是十分清楚,因而不能兼顧優等生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造成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忽視的現象。
新課改的探究之路還很長,如何真正落實新課改的思想,是我今后教學思考和實驗的主旋律。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3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條理清楚,材料確鑿,數據詳實,字里行間包含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這單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啟示”。結合單元主題,文本特點,以及學生的學齡特點,我將教學的目標定位為:
1.認識8個生字:禍、乃、侵、蝕、墾、畝、營、扣。聯系上下文理解“生息繁衍”、“侵蝕”、“水土流失”等詞,借助板畫,理解“決口”、“改道”、“河床”等詞語。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黃河發生變化的過程和原因,從中到啟示,并能將這環保意識付諸于實踐行動。
3.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
4.感受黃河的美麗,初步感受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
在教學過程中,我這樣落實教學目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這些生字只要學生認識即可。而這篇文章中的某些詞語,對學生來說,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決口”、“河床”等專業術語。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聯系上下文以及板畫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詞語。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這些詞語學生都已經理解,對于“決口”“改道”“河床”這幾個詞,直觀的板畫,明確地解釋了這些詞語。
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上,我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試教時,我出示:
請用“先......接著......然后......”的句式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概括。)
希望通過關聯詞,引導學生把握這篇文章的寫作思路。學生運用這樣的句式,很快就梳理了課文內容。
之后,我又嘗試了另一種方式:選擇剛才呈現的詞語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樣的設計雖然將這兩個檢查預習的環節串聯在一起,但或許是引導不當或許是其他原因,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還不順暢。
對于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由此引發出來的啟示,學生通過篩選概括,很快把握了變化的原因。在對比于之前美麗的黃河,而如今卻這般摸樣,從對比中,深深地體會到了黃河變化的原因所在,并為人們的行為感到痛惜,由此引發了他們保護黃河,關注自己身邊的環境,將這種意識通過實際行動得以實踐。在課后,我布置他們一個作業:請仔細關注你生活的周圍,通過查閱資料或詢問爸爸媽媽等方法,了解你生活環境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文章的開頭導入,以美麗的黃河圖片引入,并配以音樂。在優美的樂聲中,那緩緩舒展的畫面,引發了學生對黃河的暢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再急劇呈現黃河的現狀:黃河在近20xx年間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讓學生讀讀這句子,從中讀懂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闡釋運用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并滲透以在今后的寫作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在分析黃河泥沙之多,黃沙之重時,也同樣進行滲透)。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禍河。這鮮明的.對比,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什么黃河會有如此大的變化?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引出課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對于難點,我采用圖示法。根據學生的梳理,再一步一步出示:
通過這直觀系統的圖示,學生對人為(社會)因素給黃河所造成的危害之大,深有體會,從而解決了難點。
20xx年新課標,第一次提出非連續性文本這個概念。非連續性文本的簡易、直觀、明了的特點,適用于對某些概念的梳理與解釋。在這次教學中,我也采用了部分非連續性文本,比如以板畫解釋詞語,無限制開墾放牧所造成的循環危害等,這些或圖畫,或數據,或圖示,就明了直觀地解釋了這些難懂的概念以及繁瑣的循環。
當然,在本課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對黃河的暢想不足,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多等。我希望,這樣的磨練能讓自己少一些幼稚,多一些成熟。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句,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課文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九寨溝神奇的自然風光,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知道美麗和諧的自然是建立在人們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基礎上。
教學重點: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滲透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體會風光描寫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九寨溝風景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情,揭示課題
在很久以前,一個叫達戈的男神,熱戀著美麗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達戈用風月磨成一面寶鏡送給心愛的女神色嫫。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寶鏡,寶鏡的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114個晶瑩的海子,像寶石一樣鑲嵌在山谷幽林之中。從此,人間便有了這處童話般的夢幻仙境———九寨溝。(齊讀課題:九寨溝)
讀了課題后大家有什么問題要問嗎?(生問略)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課文。
二、初步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思考上述問題。
2、讀后交流。
(1)九寨溝在哪兒?
(2)它的名字是怎樣來的?解釋“九寨”、“溝”。
。3)它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板書:童話世界)
三、教學生字、詞。
過渡:剛才大家通過大家之間的交流大致課文的主要內容。為了更好地閱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地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1、檢查交流。
生詞拼讀:九寨溝三縣圖畫恰似繼續逃竄若無其事敏捷異獸珍禽
四字詞語:清澈見底色彩斑斕銀花四濺高低錯落蔚為壯觀林深葉茂憨態可掬古木參天詩情畫意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你覺得哪些難讀句子,你能讀好它嗎?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4、通過剛才我們反復的讀,九寨溝給我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的是什么?
5、找出課文概括九寨溝特點的兩句話(齊讀最后一段話)這句話中寫到了九寨溝的哪些景物?(板書: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找找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分別描寫了這些景色?
4、過渡:俗話說得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入得深,方可知其妙!边@節課,我們將再次走進九寨,透過文字去聆聽九寨的天籟之音,去感受九寨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四、走進九寨,感受詩情
1、指導學生閱讀:請同學們用邊讀邊想邊做記號的讀書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倩貞泴W過的閱讀時做記號的方法。(板貼寫有這些閱讀方法的4條卡片: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詞下畫“——”;關鍵詞語下加“.”;精彩的語句下加“。”;有疑問的地方下加“?”)
②你最喜歡九寨溝哪兒的美景,用重點號標出,可以是一處或是兩處。
、圻@些美景都美在哪兒,找到句子用波浪線劃下來!
2、你覺得九寨溝美在哪?你喜歡什么景物?
。1)雪峰(出示雪峰圖片及相關語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你為什么喜歡雪峰,作者用的哪些詞吸引了你?在這句話中你是怎樣做記號的?“插入云霄”“銀光閃閃”(雪峰的特點:高、美),指導朗讀
。2)湖泊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出湖泊的美的?你在這段中又是怎樣做記號的?
湖泊的特點:(湖泊多、湖水清、湖底石塊色彩斑斕)抓住“大大小小”“顆顆寶石”“彩帶般的溝谷”“清澈見底”“五彩繽紛的圖畫”等詞語體會,指導朗讀。
。3)介紹原始森林的情況。
原始森林的特點:(多、廣)抓住“遍布”體會,(出示圖片)
。4)瀑布
瀑布的特點:氣勢磅礴多姿多彩抓住“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等詞語
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磅礴氣勢。
。5)學到這里,九寨溝的雪峰、翠海、彩林、疊瀑這四絕一定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腦海中,就讓我們用朗讀的方式把這人間仙境留在記憶里吧。(齊讀第三自然段)(板書:人間仙境)
五:知識拓展,創作小詩:
同學們,九寨溝的山美、樹美、水也美,能用書本中的相關語句來描述嗎?
這是一個()的童話世界:
這里有一座座(銀光閃閃)的雪峰,
這里有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湖泊,
這里有一片片(古木參天/五彩繽紛)的森林,
這里有一道道(高低錯落/層層疊疊)的瀑布。
九寨溝真是個()!
板書:9九寨溝
雪峰插云
古木參天
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平湖飛瀑
異獸珍
《九寨溝》的課后反思
這是我在學校參加一年一度的資深教師教學公開課,為了真實反映學生學習的課堂狀態,還原于一種常態的`課堂教學,也想把我平時對教材的研讀成果做一次系統的展示。也想為本學期的教學定位做一次自我評估。所以在選擇文本時就摒棄了故事性強含義深刻的方案,即選擇一篇寫景文章《九寨溝》。本次課為《九寨溝》第一課時,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更多的是考慮結合自己班級現狀特點出發,從目前班級的學情來看,班級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后進生,他們對文本的具體景物描繪中語言文字,他們的感悟是嚴重滯后。因此,在設計能力目標為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課文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我把目標要求放的很底,只是想保底。在實際的課堂上大家可以看到我讓學生整體感知時采用了老師范讀學生聽讀方式,從一上課就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心思,讓學生對九寨溝產生一種向往,引發他們學習課文、探究知識的興趣。
其次,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自讀?此坪芷匠5淖宰x環節,學生讀得很投入但卻用去相當長的時間,剛開始會有自讀變成齊讀,這個現象在平時上課沒有的,我想其真正原因在于學生對自讀訓練還有待提高,及學生回家預習的效果不好,對課文不完全熟悉,更談不上理解與體驗了。這讓我想起某一個教研員曾經講過:“每篇課文不通讀五遍不開講。”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文本。
我本人將整個教學流程為:以傳說故事引題——教師范讀整體感知課文——用邊讀邊做筆記的方法精讀第三自然段——抓住關鍵詞語來體會描繪景物描寫的表達方式——指導朗讀,提升情感體驗。目的就是想讓學生靜下心讀一讀文本,用自己方式感受九寨溝的神奇的自然風光,同時積累文本中的好詞佳句。
這節課的亮點:1、借助文本指導學生采用“讀書做記號”的方式獨立理解文本,正確指導學生學用抓住關鍵詞體味描寫景物的方法。從而指導學生在讀課外讀物時,學生也采用做記號方式積累好詞佳句。2、注重讀寫短線與長線相結合,因為四年級習作要求不僅要把句子寫明白做到文從字順,還有新鮮的詞語。本次通過課后創作小詩,恰到好處的把文本中的四字詞語進行積累和運用。3、在設計第一課時,能根據本班學情預設保底的“雙基”的知識的教學的內容,花一定時間讓學生自由地讀文本,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扎扎實實地將讀落在實處。
不足之處:教師在設計課堂語言時,文本的語言不夠潤色,沒有積極調動學生主動思考、主動體驗這如詩如畫的意境。今后對本班學生的語言表達上多下功夫,改變學生欲言又止的現狀。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5
針對這樣一篇需要學生積累背誦的美文,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感悟和品讀兩個方面,所以我決定在教學設計上突出以下幾個亮點:
1、四年級是個比較特殊的年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比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為了突出四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我努力做到目標的整合。比如在教學設計時我從課后3的八個描寫泉水的詞語抓起,先讀準字音,接著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總的.描寫濟南眾多泉水形態各異、聲音各不相同的句子,再由句子串起對四個名泉的整體感知,在這種整體感知中也感知了課文的結構。
2、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總分總構的課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和寫法也很相似。介紹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紹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點重點描繪。所以我把把重點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泉水的特點。在珍珠泉的處理上,我讓學生去細細地品讀文章的語言文字,抓住“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讓學生想象體會珍珠泉的美麗和神奇,再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五龍潭和黑虎泉這兩段比較簡單,我設計了一張表格,讓學生通過自讀填表來體會泉的位置,名字由來和特點。
上完這節課后,我覺得其中有幾處細節,還需要好好反思和改進。第一,上課時我比較緊張,這就讓我上如此美的散文底氣不是很足。第二,我出示第二自然段后,要求學生先自讀第二小節找出珍珠泉的特點,這問題并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太理想化。說明我當時準備不夠充分。第三,學生感悟的不夠多,沒有真正的從文本中感悟到美,就更不能內化成朗讀了,學生的感情沒有得到升華。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認識到了教師在上課之前挖掘文本的重要性。所以需要我們首先以科學的態度正確認識教材這一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其次要充滿智慧地深度開發教材的教育資源,“用好”、“用活”、“活用”文本資源,最后在具體的教學中動態生成最適應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神奇作用,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學習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探究,了解植物種子經過太空旅行后所發生變化、變化的原因及變化后的作用,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欲望。
【教學難點】
探究種子變化的原因,領悟“魔力”一詞的深層含義。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收集關于太空蔬菜、花卉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鏡頭回放,激發閱讀期待
1、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讓我們一起重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觀看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射的錄像。
2、回憶鏡頭,想想這些科學術語你理解嗎?
第一組:
載人航天、神舟飛船、返回式衛星
你知道三者的區別嗎?簡介“神舟飛船”幫助理解。
這句話你能讀懂嗎?“在神舟五號飛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種子。其實,它們已搭乘過先前發射的神舟飛船和返回式衛星,算得上是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
欣賞句子,哪個詞用得特別準確?
補充資料:1987年我國開始在衛星上搭載植物的種子,先是蔬菜、糧食,1996年才開始搭載花卉種子。
第二組:
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
飛船里的楊利偉和在地球上一樣吃飯、睡覺嗎?
(失重,即微重力;呼吸靠供氧──高真空。)
什么是“宇宙射線”?讀這個小故事你能明白:美國“阿波羅”號的宇航員們飛上太空第一次看到了人類從未見到的宇宙奇景。他們看到了美麗的地球,看到了月亮的背面,但同時他們的眼睛也感到了不適。回到地球后,他們患了白內障。從那時開始,有39位宇航員已經患了這種疾病。科學家說,這是宇宙中的射線所造成的危害。宇宙射線是比原子更小的宇宙粒子,它們像子彈一樣射擊宇航人員的眼睛,使人的大腦產生錯覺,好像是看見面前不斷有閃光一樣。受到宇宙射線打擊后,人的眼睛被傷害的程度是很嚴重的。
3、預習課文了嗎?你知道“神舟五號”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是誰?經過太空旅行后,發生了哪些有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學們能夠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指讀、齊讀課文,梳理文路:
課文有六個自然段,開頭和結尾請全班同學讀,中間請四位同學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用一個詞語概醫這一段的內容。
讀后梳理,板書:
種子的變化、變化的原因、變化后的`用途
二、探究課文,感受科學的魅力
1、出示中心句:
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
聽說過“魔力”嗎?在什么情況下用?
。ㄍ捴械哪хR、魔法師的神奇力量)
你怎么理解“魔力”?
2、自讀課文2~5自然段,看看種子經過太空旅行后,有了哪些“魔力”,自學、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⑴有哪些魔力?
產量高、品質好、生命力強(展示圖片:太空水稻、黃瓜、番茄、辣椒、花卉等)。
你能想象太空種子還有別的“魔力”嗎?
、七@些“魔力”有什么用途?
(食用、藥用、他用……)
綠色蔬菜、治病良藥、美化生活、綠化祖國……
、翘辗N子為什么具有這樣的“魔力”?再讀第3段,重點引導:
“在浩瀚的宇宙中,由于宇宙射線的輻射,由于處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環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種子內部的遺傳物質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結合課文,你猜想一下可能有哪些微妙的變化?
如:外形、味道、顏色、營養、抗病性……
“科學家對經太空遨游的植物種子進行選育,不斷地選擇優良的變異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變異植株,并將優良的變異植株經過四代以上的培育,使其性狀穩定,最終培育成拳的太空品種。”
讀得懂嗎?變異植株什么意思?
聯系兩句話,說說太空種子的“魔力”來自哪里?
大自然、科學。
三、回扣主題,激發探索欲望
。、再現中心句,齊讀:
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
這是科學的魅力!
2、真正的“魔法師”是誰?
補充中心句:
真正的魔法師是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是他們的知識和工作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科學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改變著人類的生活?茖W家們對太空的探索還在繼續,2007年,我國的“神舟七號”不但要上天,還要實現讓宇航員走出座艙、行走太空的目標!
。础⒄n后作業:
未來的科學家是誰呢?是你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收集關于太空蔬菜、花卉、糧食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設想出你心中的新產品,還要用一段話簡要介紹一下。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7
“郵票小,世界大”,郵票是時代的窗口,是國家的名片,是微型百科全書,包含著社會的方方面面。集郵是一項高雅文明的藝術收藏活動。它能增長見識、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提升藝術欣賞水平,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化和多種多樣!睹利惖募]冊》用詩歌的形式描述了郵票世界中祖國壯麗的河山和燦爛的歷史文化,抒發了對祖國的贊美之情。
四年級的學生多數對郵票不太了解,在現實生活中郵票的運用也很少,倘若只是課前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很難讓學生對郵票及集郵有相當的認識,也難以與課文形成情感共鳴。因而我提前半個月讓學生去了解郵票與集郵,讓其查找有關集郵的知識,并看看自己身邊有沒有集郵愛好者,了解他們對集郵的體會,并把自己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體會樂趣。這樣,在學習本課時,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這一段時間的體會,去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對《美麗的集郵冊》中描寫的內容不再感到遙不可及。
本文以詩歌的形式、豪邁的情懷,描繪了祖國壯麗的`山河和燦爛的文化,將對偉大祖國的贊美之情濃縮于幾枚郵票之中,感情強烈、意境優美、語言精煉、對仗工整。讀著這些句子,腦海中會浮現祖國美麗的山河,心中自然而地會生起民族自豪感。
針對本文的這些特點,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找出對仗工整的句子,在朗讀、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一說。有的說:“登蛾眉,看群猴嬉戲;游青城,聽流水潺潺!庇械恼f:九寨風光無限好,黃龍山水也迷人。”……開展多層次的、多角度的朗讀,如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配合讀、指名讀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的同時引導學生想畫面,聯系有關資料,理解課文內容,進而激發其愛國之情。
文中所涉及的內容有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在教學中我應引導學生一一去感受其美麗,認識其價值。學生獨特的感受得到了尊重,情緒自然高漲,學習效果才最佳。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8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個性化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朗讀成了體會情感的最直接與最重要的手段,通過個別讀、自由讀、齊讀、加動作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朗讀方法,層層遞進地加強情感的培養,體味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學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們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觸的地方談理解,然后讀出自己的感受,而且我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比如:通過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你這位老舍先生太喜歡這只貓了,等等。這樣也就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和自豪感,發揮了他們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另外我還結合了這篇課文滲透了學生在寫作文和日記時所應注意的寫作手法,比如:寫作時要發揮想象,善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通過準確用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等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遵循這個原則,這節課我在課上以學生談理解、談感受為主,教師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教完《貓》這一課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動,我為課堂上學生的那份熱情而感動。除感動之外,還反思了一下這節課的得與失。
得1.我在教學中力求體現民主性,平等性,創設了輕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我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2.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理解字、詞、句,最終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比如:抓重點詞語乖;抓關聯詞語任憑……也;聯系課文理解古怪等等。
3、挖掘了文章的`人文性,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
不過由于自身經驗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不少缺陷:
首先,我的語言不夠精煉:課上我的激情,情緒不夠到位。如果多注意用兒童語言巧妙過渡,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會更活躍。而且,我今后要繼續加強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善于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因勢利導,使其燃燒發光,并且,應多思考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學生主動探求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9
《蘆葉船》這篇精讀課文是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文章脈落清楚,層次分明,內容淺顯易懂,尤其作者將玩蘆葉船的情景描寫得形象鮮明,生動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輕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教學時,我創設這樣的情境,從學生最感愛好的'話題入手,“同學們最喜歡玩什么?你們是怎么玩兒的?”在學生充分談的基礎上,引入本課的學習。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然后讓學生描述小伙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動聽的樂曲時,彼此可能會說些什么,心里可能會怎么想?通過這樣的角色體驗,進一步體會蘆葉讓孩子們更富有創造力,也給孩子們帶來的無盡歡樂。
當學生談到“我和表兄玩兒蘆葉船”的情景時,引導學生勾劃出描寫表兄語言、動作的句子,從中體會表兄的自信與智慧。小小的蘆葉船順水而下,也將作者的思緒牽得好遠好遠。引導學生想象,小船可能會漂向哪里呢?指導感情朗讀最后兩句,讀中體會小作者的無限遐想。
最后,總結作者的描寫順序,幫助學生理清層次,作者是“先回憶了自己的家鄉,再具體回憶了小伙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最后講了“我”和表兄到長江邊玩蘆葉船,蘆葉船給我們帶來遐想與希望。鼓勵學生平時要養成善于觀察,大膽想象的好習慣,并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活動。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0
一、拼寫詞語 10%
níngshén xī shēngāyízá cǎocóngshēng
。 ) ( )( )( )
kǎixuán gòngxiàn wēixiéjùjīnghuìshén
( )( ) ( )( )
二、選正確的讀音打“√” 6%
還(huánhái) 鄉河 氣喘吁吁(xūyù) 困難(nánnàn)
還(huánhái)有 呼吁(xūyù ) 逃難(nánnàn )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14%
審問( ) 發表( ) 訓練( ) 征服( )
審查( ) 發行( ) 鍛煉( ) 克服( )
堅強的( ) 疲勞的( ) 連續的( )
頑強的( ) 疲倦的( ) 連綿的( )
四、填字成詞 6%
知()知( ) 運( )帷( ) 風( )鶴()
兵()神() ()出( )沒 ()背()敵
五、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下面的詞重新排列 3%
1、哥哥 伯父 祖父 弟弟 叔叔
2、發獎 起跑 沖刺 終點
3、生物 植物 樹 梨樹 果樹
六、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在括號里。 6%
無論……都…… 雖然……但是…… 只要……就……
即使……也…… 因為……所以…… 不僅……還……
趙文是學校田徑隊的運動員,他訓練非?炭。( )是盛夏酷暑,還是寒冬臘月,他( )堅持訓練,( )他生病了,( )要訓練一會兒才肯休息。( )他訓練占用了很多時間,( )學習成績仍然很棒。( )他的出色表現,( )學校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七、縮寫句子。 2%
。1)狡猾的狐貍一直盯著烏鴉嘴里的肉。
(2)夏天,郁郁蔥蔥,密密層層的枝葉擋住了人們的視線。
八、下面破折號起什么作用?選擇正確的填在( )中。 3%
A、表示下面是解釋或說明部分。 B、表示意思遞進或轉折。C 、表示聲音的延續。
1、我們的大地給予我們足夠的食品——我們將共享。( )
2、“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
3、我們——是——中國人。( )
九、按課文內容填空 8%
我們中國孩子( )生活在和平環境中,(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 )著戰爭的硝煙,( )的子彈還( )著( )的“和平之花”。我們一定要像爸爸那樣熱愛和平,( )地用自己的生命( )和平!.
十、閱讀,完成練習。14%
血染的母愛
有對母女的感情有了裂痕,13歲的女兒一直認為母親的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頭。母親終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兒快樂起來。20xx年2月,母親邀女兒去阿爾卑斯山滑雪。母女倆在滑雪中,由于缺乏經驗,偏離滑雪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女倆在雪山中掙扎了兩天兩夜,前來搜尋她們的直升飛機幾次都無功而返,因為她們身穿的是銀灰色滑雪裝,很難被發現。終于,女兒因體力不支昏迷了過去。但她醒來時卻發現自己已躺在醫院里,而母親已不在人世了。醫生告訴她,是她的母親用生命救了她。原來,是母親割斷自己的.動脈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一片白雪,直升飛機因此發現了目標。
冰心老人說過:“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笔堑,這世界就是因為有了女人、有了母親、有了母愛,才如此亮麗燦爛、多姿多彩。
1、根據意思寫出文中的詞語。 3%
。1)沒有活動的力量了。( )
。2)地位低下而渺小。( )
。3)沒有完成任務就回來了。(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1
這篇課文是一個感人的童話故事,在學習本課時,有的學生被感動的哭了,它教會學生要“信守諾言,珍惜友情”,我在教學時,重點抓住四次的對話讓學生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鳥兒為了尋找樹,都去了哪些地方?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主要通過分角色朗讀,學生充分的體會到思想感情,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鳥,你會對樹說什么?讓學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存在不少缺陷,在導入新課中,語言不夠簡練,應該直接切入課文的中心。
我認為,講好一堂課,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教材,拋出教學參考和教學設計的束縛,自己用心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將會取得更多的進步,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2
《鄉下人家》這篇文章按照房前院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替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質。通過教學《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學習目標的設定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多l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根據我的了解,我們的學生95%以上從小生活在城市里,對鄉村生活缺乏了解。學習本文,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基于本文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況,我將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通過朗讀、感悟、交流、朗讀來理解想象鄉下人家各組景色的特點,積累優美的語言,感受田園詩情,產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的突破
本課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因為我們的孩子只在城市,文中描繪的景物大多是學生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而文章的語言看似平淡。那如何從看似陌生的景物、平淡的語言中讀出美感是本課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教學時我以讀代講,通過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
三、教學中的得與失
1、多媒體創設美好的情景。我在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音樂創設了輕松愉悅的情境之后,讓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想象欣賞鄉間美景。而且為了讓學生對鄉下景物有更多的了解我還給學生展示了一組優美的鄉下美景圖,給學生以好的.視覺效果,使學生產生更了對鄉下生活的熱愛之情。動聽的音樂和生動的圖片為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2、總體氛圍創設的比較好,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3、抓住重點品讀課文。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獨特迷人”在字里行間中尋找這種風景。從課堂來看學生對關鍵詞掌握得很好。
總之,回顧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在整節課中能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對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同時也感受到學生語言的貧乏,好詞佳句積累欠缺,今后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督促其多讀書,多積累好詞佳句。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3
今天,我上《鳥語》這篇課文,上課前備課時,我還很困惑,怎么讓孩子們知道鳥語是怎么回事?上課了,孩子們知道了鳥語就是鳥的叫聲,我突然想到我們班有幾個男孩會吹口哨,于是我叫那幾個懂吹口哨的男孩上講臺來,我提示讓他們吹“你做什么?種田織布。你喜歡什么?勤勞刻苦!苯Y果有兩個孩子吹得特別好,全班同學都給他們熱烈的掌聲。于是我叫這兩個男孩一個扮演課文里的“我”,一個扮演“布谷鳥”,一吹一答,還真是惟妙惟肖!班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課堂上一下字活躍起來。我把其中一個吹得特別好的孩子叫出教室,我讓他用口哨吹“同學們,認真聽課;同學們,按時完成作業!比缓蠼腥嗤瑢W猜他吹什么,同學們一下字激動起來,也很快猜出他吹的是什么。我問同學們:“孩子們,這節課你們快樂嗎?為什么?”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的感想,從他們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他們很快樂。我說:“是啊,課文中的我也從鳥語中得到了快樂,他和鳥兒成了好朋友,課文有個詞說明他和鳥兒成為好朋友的,你知道是哪個詞嗎?”孩子們很快找到是“知音”,“你能給它換個詞嗎?”“朋友,知己!薄盀槭裁带B兒成為我的知音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十一自然段。”孩子們有的說:“我從燕子那知道了勤勞!庇械恼f:“我從大雁那知道紀律的`重要!边有的說:“我從蒼鷹那知道了勇敢快樂!薄。。。。!笆前,我不僅從鳥兒那得到快樂,還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和鳥兒成了知己!闭埓蠹引R讀課文最后一段,你能體會到作者的什么感情?孩子們放飛的心靈得到的升華,他們體會到了作者對鳥兒的愛、感激和對瀕臨滅絕的鳥兒的惋惜和希望所有的人都成為鳥兒好朋友的呼吁?鞓返摹傍B語”,放飛了孩子們的心靈!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4
在小學四年級上學期的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收獲。也對我教學中得到的反思和大家交流下。
第一課《舉手的秘密》
《舉手的秘密》是新學期的第一篇課文。記敘了“我”小學四年級時,由于缺乏自信心,上課不敢發言,以致舉手站起來卻說不出話來;以后老師與“我”有了個秘密約定:不知道答案舉右,知道答案舉左手,最后終于樹立了自信心成為成績優秀的學生。作者贊揚了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友善、和寬容,表達了教師愛學生,學生感激老師的思想感情。
這樣一篇平淡情節中蘊含深情的文章,如何才能讓學生體會“秘密的內涵”呢?我對文本是這樣理解的:舉手的秘密表層意思學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而為什么有這個“秘密的約定”,這個“秘密”的真正情感及深遠意義,學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要靠教師的引領、鋪墊,最后讓學生明白這“秘密”的主旨是教師的愛讓“我”獲得了尊重,得到了自信,最終走向成功,而要讓學生從“秘密”中體會對“我”的尊重、友善、寬容,就要抓住文中兩次描寫老師眼神的細節,感受到這是一個細心關懷學生的好老師。還要抓住“我”舉左手和舉右手時的不同表現,體現教師的愛的力量之大。為此我為第一課時設定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通過預習交流,解決生字詞,訓練默讀并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二是理解“舉手的秘密”的內涵,體會“我”對老師的關懷的真摯的感激之情,明白“尊重”可以創造美好的境界,甚至改變人的一生。教過這篇課文我很受感動,文中的老師能這樣尊重學生,寬以待人。真讓我深受啟發。我也是一名班主任老師,我的工作又做了多少呢?我付出的愛多不多呢?我是否也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呢?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反思。我很喜歡班里的每一位學生,我把他們每一個都當成我的寶貝,他們的秘密都會在日記里告訴我,但是和文中的高老師比起來還差得遠呢!班里的唐楊陽是插班生,學習基礎很差,我與她何不談談心,用一種更細膩的愛去關注她的成長呢?課文教育了我,我也要那樣做!
第二課《陶罐和鐵罐》
在《陶罐和鐵罐》一課的預設學情時考慮有片面太片面。我只想到了孩子們能提出“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鐵罐又是怎樣奚落陶罐的?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么的態度?”這類問題,可是我卻沒想到還有不會提類似問題的可能性,這就導致我后來在面對孩子沒能提出這類問題時,繞了很多的彎還是沒引導孩子說出我想要的這幾個問題。時間花費了,孩子們也被弄暈了。就像譚校所說,孩子們已經能提出第一個問題很不錯了,這時候就可以體現教與學是相互促的,老師可以直接說自己也有兩個問題想和孩子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樣確實簡潔明了得多。
第三課《誰敢試一試》
教學《誰敢試一試》這一課,我進行了如下設計,感覺效果很好,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很深刻。
這篇文章主要寫新來的班主任耿老師通過讓學生擰開水瓶蓋的一件事,教育學生要從小樹立自信心,面對挑戰要有勇氣。文章結尾耿老師的話耐人尋味,點明中心。
耿老師用左手在黑板上寫下幾個遒勁大字:“成功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為了讓學生增強記憶,我讓學生把“你”改成了“我”,即“成功和自信是我成功的朋友”。一個人只有對自己充滿自信,才會對取得成功充滿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奮斗。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每個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說出“我能行!我一定能行!讓我自己來吧”。鼓勵學生要用于迎接學習道路上的挑戰,從小樹立勇攀科學高峰的自信心。
課堂臨近尾聲時,我請同學們講愛迪生.居里夫人、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這些名人自信的小故事。讓同學們回家積累這方面的名言等。我覺得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我自己認為這樣的教學設計是教師對教材的加工、重組、更改,有利于教學實際,可促進學生消化吸收。
第四課《是樂譜錯了》
以題破題,鎖定學習目標。然后,通過初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文章內容,獲得初步感受,訓練閱讀概括的能力。在熟讀課文時,通過一個問題 你們認為小澤征爾是一個什么樣的指揮家? 讓學生了解內容,從整體上去把握人物特點后,迅速呈現課文主旨,開門見山、蓄勢待發,整堂課的基調在此一錘定音,直奔中心,直奔課文深處去研讀。最后,我設計了 面對這位著名的指揮家,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得到了好的效果。
第六課《小草》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我在第一課時掃除字詞障礙之后,這樣設計的第二課時:第一個板塊是回顧作者是哪幾方面贊美小草的?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對上一課時的內容進行快速的回顧,為下一板塊的學習打下基礎。第二個板塊是抓住贊美指導學生深入讀文,進行個性化閱讀,讀出自己的理解。學生的每一次讀,教師都要結合文章的首尾進行內容上的點撥,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作者對小草的熱愛,并通過不同方式的讀感受到小草的頑強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從而產生對小草的贊美之情。第三個板塊是抓住第五自然段,教學生學習總分段式的構段方式及運用各種修辭方法,調動各個感官使描寫生動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第二個板塊時間處理的不好,個性化朗讀占的時間過多,總想讓每個孩子都說出自己的感受,并讀出來。所以到第三個板塊時就是教師講的多,學生 自己發現的少,并沒能真正掌握總分段式的構段方式。如果能夠再用一節課專門講總分段式,并進行實際練習,學生會掌握的更好。
第七課《未來的智能汽車》
是一篇簡短的說明文。文章以小剛乘坐智能汽車上班為話題,顯得輕松有趣,順其自然的介紹未來汽車的特點,展現未來汽車的發展前景。
在教學中,我先檢查了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解決預習中不能弄懂的字、詞、句。接著讓學生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容。讓學生小聲議論后指名回答。在大部分學生懂得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后,我讓學生小組內討論歸納出未來汽車的特點。
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后,我讓學生理清課文層次,為課文列了一個提綱。再次了解未來汽車的特點和優點。
接下來我就布置學生朗讀課文,完成相關的練習作業。一切教學任務似乎已經完成。課后聽課的老師問我小學高段的教學任務是什么?我說就這些,這樣簡單的課文學生一讀就懂,老師用不著引著學生做深入地研讀。過幾天后,和幾位同事談起現在很多人都說小學教師比較膚淺,太單純。心里聽著雖然不怎么服氣,但想想自己有些時候好像是這樣。比如上《未來的智能汽車》這一課,我還可以引著學生去分析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智能汽車的,是怎樣開篇布局的,我們如果寫這樣的說明文又該如何去做……。是的,我們小學教師還可以做得更好。
第八課《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這篇課文是一篇層次清晰、結構分明的文章,學生極易理解。我抓住了這個教學契機,以培訓為主線,一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后又告之學生要推銷產品,為學生創設立體和諧的交際空間,很快地啟迪了學生的思路,進入了“推銷員”的角色,躍躍欲試者大有人在。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口語交際而架橋鋪路。
這時,我充分運用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調動全員互動的交流參與,不僅使學生在交際態度和即興發言等方面得到有效訓練,而且十分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鞏固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此同時,我也就在教學中的疑問提出我的看法。
第九課《飛奪瀘定橋》
“飛奪”二字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也是對課文中“搶時間”“攻天險”這兩個重點段落的高度概括,同時最能體現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頑強戰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教學時緊扣重點部分,以質疑---解疑---悟中心這三個環節來學習。
教學“搶時間”這部分,先要求學生明確“搶時間”的原因和要求。其次要求學生了解紅四團行軍途中所遇到的困難,“冒雨行軍”一段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回想當時當地的情景,以加深對紅軍戰士崇高品德的認識。同時設置如下思考題:紅軍在行軍途中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大雨澆滅了火把,敵人宿營了,紅軍為什么還繼續前進,這說明了什么?因此領悟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攻天險”這部分,具體要求學生理解紅軍攻奪瀘定橋的經過,指導學生按照:發起總攻→二十二位英雄冒著炮火前進→三連戰士邊前進邊鋪橋→勇士們穿過熊熊烈火→消滅守橋的敵軍這一過程進行創造性復述,從而體會紅軍戰士頑強戰斗、不怕犧牲的崇高品德。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達到領悟文章的中心目的。
本課雖然歷史久遠,但是像這類的課文在小學語文課本里出現的頻率是比較高的,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采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的方式進行,感覺比較成功的有這樣幾點:通過查閱資料,學生對時代背景還是有所了解的。老師在課堂上還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多留給學生讀、思、議的空間,讓他們在讀中發揮想象,感受驚心動魄的場面,說出自己的見解。
1.在交流紅軍遇到的困難時考慮比較全面,得益于小組學習。在集體交流時,學生參與的熱情空前高漲,他們品嘗到了學習的快樂,急于要向別人傾吐自己的感受,在這一環節中我看到的不僅是學生思維的火花,更感受到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2.在朗讀訓練時,采用選擇自己要著重練習的來讀。先在小組中展示,再推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參與的面廣了,同時又展現了幾個班中的“朗讀之星”的風采,讓同學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標。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3.采用自讀自悟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給他們充分的時間自己學習,思考,這是取得教學實效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同時,我在設計問題,提出自學要求時,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告訴他們具體的操作方法,讓他們知道自己下一步的行動該怎樣走,即教學要把學習方法給學生指引好。
第十課《豐碑》
品詞品句,情感遷移。
“舍己為人,團結互助”為什么能產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這需要品味描寫人物神態的詞句,感悟人物的內心情感。如在引導學生體會描寫軍需處長神態的詞語“鎮定”和“安詳”時,師生進行了如下對話:“鎮定的反義詞是什么?”
“慌張”!败娦杼庨L在什么情況下毫不慌張?”
“在面對死亡的時候。”
“人在什么時候才安詳?”
“在安全舒適的時候。”
接著引導體會寒冷的感覺:“面對死亡能夠鎮定而安詳,而且前邊還加了修飾詞——”“十分!睂W生反復朗讀。
“那么軍需處長在臨死前會想些什么呢?”
“我年齡大了,讓年輕人活著去打敵人!
“看到戰友們能活著到達陜北,消滅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我死了也心甘!
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的崇高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感動!學生的朗讀引起了聽課老師的強烈共鳴,也感染了我。我情不自禁地贊嘆:“舍己為人,團結互助的長征精神,可以使弱小的紅軍戰勝強大的敵人,今天如果我們繼續發揚長征精神,我們的學校會日益繁榮,我們的城市會日新月異,我們的國家會日漸強大。莫說是小小的非典,就是整個世界也會向我中華民族頂禮膜拜!”
第十一課《長城》
一找奇跡,感受長城的長。
首先請學生通讀全文,說說長城給自己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在讀文后,體會到長城很長,我們討論了具體寫長的句子是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之間需要經過的省份,以及詞語如“一萬三千里”,然后我又給學生補充資料說,曾經有人徒步走長城,用了兩年的多的時間,這樣自然而然地把“一萬三千多里”轉化成學生可感知的形象,學生走出文本,又走進文本,對長城的長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二找奇跡,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
對于這一段的處理,我覺得要讓學生讀懂課文,充分利用課本資源,我用多媒體出示長城近景圖,然后采用導游形式小組介紹,要求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對照小圖,在圖上把長城各個部位的名稱和位置標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在讀課文時,圖文對照,邊讀邊看,讓學生理解文本有了一個依托,在這個依托上又加深了學生對長城的理解。讀懂了課文,對長城的高大堅固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找奇跡,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
這一點是最難處理的地方,如何讓學生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我再次讓學生讀這一自然段,說說你體會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無數”“兩三千斤”等詞語,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體會,特別是“兩三千斤”,我讓他們先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那一塊石頭相當于我們同學重量,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對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肩抬手扛著這巨大的條石在陡峭的山嶺上勞動是多么艱難的事,從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動筆寫出自己的贊美的詩或聯。學生這樣寫道:長城東起山海關,高大堅固保家園。勞動人民多智慧,雄偉氣魄世人贊。
反思這節課,我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一、學生的朗讀仍需要加強指導。學生在朗讀時不能通過自己的語氣來表現對課文的理解,問題仍突出表現的聲音不夠洪亮上。
二、對課堂的生成處理不是特別妥當。我們討論到長城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光輝燦爛的遺產,有一個學生說,我們應該感謝秦始皇,是他讓勞動人民建造長城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只是又回到文本,引導學生從勞動人民的血汗筑成的,覺得自己的引導有點膚淺。這也是我今天教學中的一個疏忽之處。
長城的教學結束了,但這一課給我的觸動還比較大,從我個人來說,我是比較喜歡這類的課文,喜歡它的大氣,喜歡它的簡潔明了,這也是今天對這一課反思很多 。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5
《搭石》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學生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與提高!苯Y合本課教材特點,我在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升華。倡導個性閱讀,珍視獨特體驗。以“美”作為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一)以“尋找美”統領全文
這篇課文文字并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請細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文中的那些詞句讓你感受到美呢?”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透過文字直抵內心的引子。學生潛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個性的閱讀體驗。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讀書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學生每尋到一處美,教師就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的石頭上寫上一個“美”字。
(二)、以“欣賞美”感知全文
學生在體驗訴說這些美的畫面時,腦際其實已經生成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此時,老師適時地指導朗讀,力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強化這種細膩的情感體驗。
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課本對話的目的。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美是永恒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三)以“發現美”延伸課文
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身邊發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使學生的情感又進一步得到升華。
四年級上冊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
愛是人間永恒的主題,是人間最美好的感情,今天,我教了頌揚人間真情的一篇文章《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章主要講述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 , 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 , 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 , 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
課文先后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 , 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 , 他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 , 李 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 . 他們冒著生命危險 , 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 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 所有的這一切 , 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 18 歲的生命 . 兩岸同胞相距雖遠 , 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 反思這節課,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與遺憾。
首先,在課文講授中,對學生朗讀指導還欠缺。引導學生深入課文,體會語句含義,激發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感情表達出來。學生有時朗讀不到位,例如: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重點是要學生體會到當時情況很緊急,很危險,朗讀時要要讀出這樣的感情來。雖然我叫了好幾個學生來讀來感受,但是學生讀的仍舊不夠到位。感覺完全是為了讀而讀,朗讀時聲音也不夠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沒有到位,沒有達到朗讀的目的。如當時,老師能夠給予恰當的范讀,從聲音帶動學生,將會對學生進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起到作用。
在課文講授中,忽視了對關鍵詞語的感悟。比如“輾轉”“突如其來”學生都很難理解,雖然我放在課文中最突如其來進行了簡單的解釋,但是沒有去深入挖掘,突如其來我還可以設計這樣的一個環節,這里為什么要用這個詞,用這個詞,你有什么感受?這樣對課文的內容和就挖的更深了,學生也學會了怎樣來運用了。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
課文的主題是頌揚海峽兩岸的骨肉親情,但是對于這個主題的點撥和深化還不夠。語文課堂跟思想教育應該是合二為一的,語文教學不能脫離了思想教育而只進行文本,這樣的語文課僅僅是工具,忽視了其人文性。
通過講授這一課,還暴露出自身應變的能力的不強。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課堂上出現的種.種情況沒能進行很好的處理,特別是出現了很多口誤,把臺灣青年說成小錢而把小錢說成臺灣青年,說明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也反映出自身應變能力不強,沒能很好地處理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形,還需在教學中多多鍛煉。
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踏踏實實地把課文中的最基本的、最優秀的東西,教給學生。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6-13
教學反思小學語文12-28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教學反思(語文)12-11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6-11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1-04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