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教學反思通用15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生教學反思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懂得應孝敬父母,回報親情,把對父母的愛付諸實際行動,在家做個好孩子。
2、從小要培養自己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學生。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在家庭中與長輩之間的禮儀意識,促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渲染學生情感。
同學們愛聽音樂嗎?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播放《找爸爸》和《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
2、引發思考,組織交流。
師:聽了這兩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很多,誰能把自己的想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學生發言。
師: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是我們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師,那就應該用感恩之心對待父母,孝敬父母。可是,我發現,在有些同學的家里總會有不和諧的音符出現。
師:看到這些情景,你又想說些什么?
。▽W生結合畫面及自己實際的生活把家庭中的不良行為交流感受。)
3、情感共鳴,導入新課。
師:那么,大家希望擁有一個怎樣的家庭生活呢?
創建和諧家庭,我們共同來創建一個文明、快樂的和諧家庭。
。ò鍟n題:共創和諧家庭)
二、深入交流
1、談身邊故事,樹立正確形象。
。1)引導學生發現身邊亮點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禮儀之邦的美稱,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是我們祖輩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文明禮儀,這是我們的驕傲和財富。
共創和諧家庭,就要懂得家庭禮儀。現在,在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活動在家庭中懂得禮儀的好孩子。他們是校園課間的文明之星、禮儀之星。
下面,我想請大家說一說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說說那些活動懂禮儀的好孩子在家庭中都是怎么做的?
。2)組織交流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通過身邊實例,明確生活中應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其實在家庭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尊敬父母,關心父母。
師:在傳統教育國學經典《弟子規》中就有這樣的概括: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出必告 反必面
你能根據把這幾句話講解一下嗎?
注解: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爸爸媽媽教導我們時,要專心地聽。對爸爸媽媽的批評,我們要誠懇主動地接受。
出門前應向爸爸媽媽道別。單獨外出時,要征得爸爸媽媽同意并說明去向。放學或外出回家后,應向爸爸媽媽報平安。
3、聯系實際,講述正確禮儀
師:我們一起學習,并且知道家庭禮儀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父母,關心父母,這也是對父母孝敬的一種表現,現在請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在家庭中還要有些什么禮儀?
學生分小組討論,全班共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把學生所說做適當的總結,得出家庭禮儀主要還包括:主動分擔家務,注意個人衛生,用餐禮儀和待客禮儀。這些禮儀在《弟子規》中也有相同的內容,下一節課,我們再詳細的進行學習。
三、總結激勵
在這節課中,大家交流了許多共創和諧家庭的禮儀,這多么令人欣喜! 相信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努力,讓我們和父母之間和諧相處,相親相愛,那么我們的家庭一定會時時刻刻充滿陽光。
板書設計:
尊敬父母 關心父母
和諧家庭
主動分擔家務
注意個人衛生
用餐禮儀
待客禮儀
教學反思
本節校本課主要是針對學生日常生活在家庭中的表現設計的,學生在學校里受到學校的各種制度制約,一般來說,行為禮儀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一到家里,所有的問題就顯露出來,有些和家長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設計這樣的'一節課,讓學生懂得現在不僅僅要提倡和諧社會,和諧校園,還應當提倡和諧家庭,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可以讓每一個人的心里都能夠時時刻刻充滿陽光。
課堂教學從《找爸爸》和《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兩首歌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從歌曲中感受到父母在生活中對我們的照顧,并能從中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在講課時,學生也能表達出其中的意思。在隨后的圖片展示中,先讓學生看到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出現,通過這樣的圖片,學生可以發現有些事情的確在身邊出現過,這時,適當的提出“你希望有一個什么樣的家庭生活?”這樣引導出要想有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家庭禮儀。從而揭示主題。
一節課上下來,整體上感覺,學生在圖片和《弟子規》的熏陶下,能夠體會到家庭禮儀在共創和諧家庭中的重要性,同時,有的學生還利用下課的時間把課件中所出示的《弟子規》中的小部分內容抄下來,可以說他們接受了本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
最后向學生展示家庭中的一些常見的禮儀:尊敬父母、關心父母、主動分擔家務、注意個人衛生用餐、禮儀待客禮儀,然后在《相親相愛》這首歌曲中結束。 問候禮儀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小學生教學反思2
新時期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發展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小學美術教學反思。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
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
在具體的教學中不要過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規范學生,采取合理的啟發、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和觀察習慣。
二、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
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最終都是大同小異。想像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和開發,是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想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兒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內容豐富。
三,注重調動學生綜合學習的積極性:
素質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激發了學生的需要強度,并依賴目標誘因的出現,提高學生需要的自我意識水平,滿足了學生聯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現代化教育對美術教學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進了原來美術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美術教材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課程評價方式的變革,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了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系,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色彩的情感聯想》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并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了解,而且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說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里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里竟然有這么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并久久回味?吹綄W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小學生教學反思3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習積極性。
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的美景,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件樂事,學生們生在牟平,長在牟平,對自己的家鄉充滿了感情,但是,要全面了解家鄉的風光美景,只憑老師的說教和灌輸是不夠的,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我從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出發,讓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去搜集自己家鄉美景的資料,課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從牟平“山海島泉河”五類景觀中選擇一種展開調查探究,小組成員根據分工,利用雙休日和課余時間,采取多種形式著手收集資料,或上網,或去圖書館,或訪問親戚朋友,或在家長帶領下親自到景點實地考察,收集了大量豐富資料,有文字材料,有圖片,有視頻,有歌曲,有手機彩鈴等,更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展現出了好學、執著、團結、協作精神,勇于探索、克服困難的勇氣以及通過不同途徑收集資料、交流分享成果、合作加工整理資料的能力。這個收集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習對家鄉美景親密接觸的過程,對家鄉美景的了解從模糊到清晰、到鮮活生動,從一知半解到全面深刻。
(2)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有效的思維^對`話。
本節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營造了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為學生進行積極有效地思維^對`話創造了條件。課前,學生們收集了豐富的`資料,教學活動中,設計了一個“導游帶領,走進美景”環節,讓學生繼續以小主人的身份在導游小組長的帶領下,盡情展示收集的資料,時而繪聲繪色地演講、時而扮演不同的角色、時而引吭高歌,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展示著圖片,播放這視頻,各小組都十分活躍,采用了不同的形式,生動活潑,讓人賞心悅目。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生與生、生與師、生與各種資源間都在進行著積極的思維^對`話,在導游小組精彩“導游”的吸引下,感受著自己家鄉如詩如畫般的風景,從欣賞到贊美,從贊美到自豪,從自豪到愿意為自己的家鄉盡一份力,實現了情感的升華。
小學生教學反思4
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第7課《桂花雨》是琦君所寫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后半部分,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
面對這樣的文章,每一段都非常優美,很難取舍。在第一次對文本進行解讀后,我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
一、享受搖花樂,體悟母親的思鄉情懷
借助朗讀,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畫面,從畫面中點出這是思鄉之雨、回憶之雨。這樣的處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牽出對童年的懷念,對故鄉有留戀,讓作者魂牽夢縈。
但是,在把這種對教材的'解讀實施在課堂教學后,我們卻發現這樣的問題:教師在對文本進行細讀后,過于拘泥于文本,覺得文本中的很多枝枝葉葉都值得學生去體悟,都想跟學生交流、享受,想把教師自已對文本的解讀來觸動學生。學生在下面聽著老師很激情得投入著,他們的情感體驗遠沒有老師那么強烈,甚至說是很少的。我們認真地檢討,發現我們老師的教學思路其實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學生的學路是非常不清晰的,他們很吃力地跟著老師在文本中跳來跳去,而面對文本、潛心閱讀、自我感悟的東西是并不多的。
二、談話營造閱讀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在這個塊面的教學上,抓住一個“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于是,一個這樣的問題擺在了眼前:如何使教師的解讀與學生的認識走在一起?
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強加于學生,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引導學生發現,于是我們對教學的順序進行了如下調整:
1、從課題入手,營造閱讀期待:什么是桂花雨?然后定格文章第5自然段,分享桂花雨的美麗,體會那份搖花的快樂。
2、品讀“浸”字,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3、對比母親的話,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過家鄉的桂花:
這里,出示杭州滿覺隴的桂花,的確是非常美非常香,但是為什么母親還是認為家鄉的桂花更香更美呢?回文再讀,再次品味那搖花樂,那桂花香。于是這份快樂更樂,這份花香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鄉的層面。
這樣的處理,不僅老師的教路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也以一個學習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
其實,這樣的生成過程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當我們在仔細解讀文本后,滿心歡喜地想把這種閱讀體驗帶給學生時,卻由于學生的一下子難以達到這種體驗,使教學效果備案阻滯不前,于是再三修改、再實踐。不過,與其說是痛苦,不如說是一種教學的磨勵。
小學生教學反思5
茉莉花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花卉。在課的導入部分,教師可先讓學生說說他們所了解的茉莉花。自由的交流,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學生建立了對茉莉花的初步感知。
小學生語文《茉莉花》教學反思:第4小節的背誦,實際上也是學生對其所感悟內容再現的一種方式。教師在進行背誦的'學生指導時,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在前文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已充分領悟到了茉莉花堅持綻放的生長過程。
因此,教師便可據此提供一些相關的詞組(愛太陽——長枝鼓蕾——開花送香——聞香品茶)。這樣做,不僅適當地降低了難度,更是易于學生將所學進一步地深入、內化。
小學生教學反思6
以前我做班主任,不外乎管管紀律,處理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在學習、紀律等方面有所進步,使用的策略無非是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自從參加了“知行中國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培訓”,給我觸動很大,通過對各個案例解決的方法的學習,認真聽取專家的分析,我才知道班主任工作需要更多藝術和技巧。
一、建立民主的班風,全員參與班級管理。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總是把自己擺在領導者的地位上,班級無論大事小事老師說的算,學生只能服從,沒有給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所以往往造成老師唱獨角戲,雖然老師整天忙碌,可收效甚微,通過幾個模塊的學習,使我認識到既然班級的主體是學生,就應該營建一個民主平等的氛圍,使每個學生將這個班當作自己的家。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要做到這一點,首先班主任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要讓學生真正感到在這個班集體里面,老師是其中的一員,與他們是平等的,那班主任首先應表明這一觀點,告訴學生在這個群體中,老師只不過是領頭雁而已,大家都是班級的小主人,我們班級大小事靠得是大家。班規大家制定,執行時,人人都是裁決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執行者。這樣一來,誰也不愿去違反自己作出的規定,即使犯了規也甘心受罰并力爭少犯。并在班級中實施了“首問責任制”,那就是無論何事第一個發現的人就要根據情況自行處理或報告老師,知情不報者要根據情節輕重追究責任。這也是在無聲的培養同學們班級主人翁意識。
其次,班主任做個標準的天平。平等地對等每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不偏袒優生,漠視差生,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優生犯了規,要嚴肅處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錯,因而處事過程中,更要心平氣和地說理教育,要學會用放大鏡看他們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贊揚,讓他們找回自信。另外一個班級中,無論男女,不管優劣,班主任都應從生活學習,思想意識等各方面地去關注。平時多走近他們,談心交流,利用班會、晨會課共同解決一些矛盾,努力走進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思想,再走進他的的心靈。因而班主任還要扮演好教師、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這樣才會贏得
二、重視班級組織建設,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主力軍,因此我高度重視班干部隊伍建設,在以前的'工作中,班干部的選用一般都是根據老師的觀察,把一些有組織管理能力任命為班干部,沒有全面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更沒有考慮到其他學生是否認可,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這一做法的缺憾,本學期,結合學習到經驗在班干部任命上我就進行了一下改革。用充足的時間來確定班干部。班干部確定下來后,我立即召開班干會議,教育他們樹立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更重要的學會自我約束,樹立自己在同學們心中的威信。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讓他們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而且大膽放手讓他們開展工作,例如班級會議、主題班會、編排座位表、衛生值日、課前準備時等有關工作基本上由以他們為首的幾個班干主管,并做到責任到人,各負其責。必要時我就從旁指導,每項工作完成后,都及時找他們來總結,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工作熱情,同時也提出存在問題及改善措施,使班干部能力得到提高。
為了能更好的發揮班干部的作用,我對班干部的工作也作了很多的指導,通過干部們反映上來的問題和他們一起分析問題癥結所在,并和他們一起研究解決辦法,使他們的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學們對他們的工作也表現出積極支持,另外,為了能讓更多學生體驗到班干部的辛苦,把部分干部崗位實施了輪換制,讓更多學生走向干部崗位,特別是讓一些行為習慣的不好的學生擔任一屆或幾屆干部,使其從內心感受到應該做好每一件事,應該尊重每位班干部。
通過兩個月的學習,我對班主任工作技巧和藝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三、培養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良好的習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班主任“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模塊中也著重介紹了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重要意義以及有效的方法,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只有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習慣,老師才能在班級管理中游刃有余。在以往的工作中,我管著學生不違反紀律,管著學生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雖然一時之間也沒有看出有多大的弊端,但也是經常按下葫蘆浮起了瓢,老師整天忙碌于瑣事之中。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搞清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班主任是管理者,更是是指導者和幫助者。班主任除了要管理班級,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幫助學生具有良好的習慣,讓學生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做哪些事情,這些事情應該怎么去做,哪些事情不宜在哪些場合去做,讓學生感覺到時時有事做,事事有人去做,只有養成了習慣,班級管理才能上一臺階。
另外青少年是最容易被激勵的一群人,他們有的是熱血和激情,只不過苦于找不到地方去拋灑。對青少年真正有說服力的不是功利,反而是那些聽來言簡意賅的點破學習“價值”的激勵語言。這就好比是一名導游,把游覽之地的價值挖掘得越大,就越容易誘發游客前往的欲望。即使目的地是荒草萋萋的土堆,也會引發游客的無限感慨和情思。
時下很流行“精神家園”一說,其實每一個人在物質世界的需要之外,還需要尋找一份恒久的精神歸宿,從古今中外的偉人例子來看,促使他們努力鉆研的強大動力往往不是物質的誘惑,而是來源于內在的精神需求。
班主任不能只把班規處罰掛在嘴邊,紀律是底線,是懲戒,是最后的手段,而不是班級管理的出發點和育人目標。班主任要成為學生學習成長路上的“精神導游”,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研究導游的藝術,承擔起幫助和引導的責任。
小學生教學反思7
教學設計的目的在于確定教學內容(教什么)、教學順序(什么時候教)和教學策略(怎么教),以最有效的方式達到總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還應當闡明具體的教學目標,為評價小學生的學習提供參照標準。
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內容指的是為實現總的教學目標,要求小學生系統學習的知識、技能和行為經驗的總和。教學內容分析的工作包括規定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并揭示教學內容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
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層次結構。這里假定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課程(狹義的課程)、單元和項目等層次,其中,項目可以是一個知識點,也可以是一項技能。多媒體所教的知識可以是這三個層次中的任何一層[7]。這樣,分析教學內容通常要完成以下各個步驟:
第一,選擇與組織單元,即確定為實現一門課程的總的教學目標,小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單元);
第二,確定單元目標,即確定小學生學完本單元之后所能做的工作;
第三,確定學習任務的類別,即把單元學習任務歸屬于認知、動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類中的某一類,小學生要以情感目標為靈魂,兼顧個性特征;
第四,分析任務,即確定為實現單元教學目標,小學生必須學習的知識和技能;
第五,評價內容,即對所選擇的內容進行分析,看是否為實現課程目標所必需。
學習目標的闡明:當教學內容確定之后,需要把小學生要掌握的每一項技能或項目用具體的行為目標表示出來,為以后制訂教學策略和評價提供依據。每一個目標應當包括3個基本要素:行為,即在教學內容分析中確定的技能或任務;條件,即說明上述行為在什么條件下產生;標準,即指出合格行為的最低標準。例如,小學生在觀看各種云的圖片時(條件),應能90%的準確率(標準),將卷云、層云、積云和雨云分別標記出來(行為)。
學習目標圖表化:通過分析教學內容和闡明學習目標,可以得到一系列有一定內在關系的學習目標。首先小學生能正確讀寫生字及理解其意思,其次,學生能在說話訓練中能正確運用。再次,在生活中能妥善管理自己的物品,不亂丟垃圾。
確定教學起點:通過對小學生學習需要的分析,可以確定總的教學目標,即目的地,而對小學生的分析,基本上可以確定教學的出發點。確定教學起點之前應該先了解小學生是否具備進行新的學習所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以及是否已經掌握新的學習目標中的部分目標。這樣,根據前面得到的學習目標層次結構圖,就可以確定出教學起點,即起點學習目標。但需注意的是,小學生個體差異較大,且多以小班教學,教師要盡量對每個學生情況都進行分析考慮。
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策略的選擇主要由學科專家和有經驗的教師來決定。小學生的水平和動機以及學習目標的類別是影響策略選擇的`主要因素。另外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是正在設計的將被用于教學過程的哪一個(些)階段。
各種教學策略適合不同的學習目標類別。指導型策略對概念和規則學習比較有效,小學生抽象思維發張較緩慢,對概念容易擴大或縮小,應多采用此策略;練習型和游戲型策略適合于言語學習,教學應多采用此策略,保持其學習熱情,鞏固知識;模擬型策略對技能和態度目標的學習有效。教學模擬可以促進學習遷移,教學游戲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另外,一個教學單元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策略,以適應不同的需要。
制作教學過程流程圖:一旦確定了教學策略那么就可以制作教學過程流程圖,把與小學生之間的交互過程反映出來。
教學過程流程圖是關于教學過程中各項活動的順序和結構的圖示過程。它是軟件開發的后繼步驟(腳本設計和編程)的行動指南。教學過程中活動很多,包括計算機的各種決策和小學生的選擇等。它們并不一定都要在流程圖上反映出來。至于哪些細節可以忽略,則應視教學內容的復雜程度、教學策略的類型和開發人員的需要來決定。一旦有了教學過程流程圖,就可以編寫各個教學單元的具體教學內容,最后產生一份詳細的文字稿本。對指導型來說,就是編寫課文、選擇例子、設計問題、預測學生應答以及準備反饋信息等;對練習型來說,就是收集和編寫習題等。
小學生教學反思8
通過這段時間的上課培養研究,我班的學生上課專注能力有了一些提高,有一定的效果,提高小學生專注聽課策略研究教學反思。但是從課堂反饋的情況來看,我在培養學生專注聽課能力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夠好,有待進一步改進,具體如下:
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小學生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要想使學生專注地聽課,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學生注意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種準備。學習前也不要讓學生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使學生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要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學生注意的必要條件,學生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由于課間時間學生自由休息,有一些學生在這10分鐘的時間里玩的不亦樂乎,做一些較劇烈的活動而導致這些學生不能在上課時快速的集中注意力,專注的學習。另外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我在維持課題紀律時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有時能聽到說話聲可就是找不到誰在說話。還有的學生在做小動作,影響旁邊學生的學習。這些方面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想辦法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適宜的教學內容是集中學生注意的條件
人的需要、興趣和經驗,直接影響人的注意,教學反思《提高小學生專注聽課策略研究教學反思》。如果讓孩子學習的內容與他的需要無關,或是教的內容太深,超出他的經驗范圍,學生不能理解,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如果內容太淺,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還有,孩子坐下來剛學習時,可以讓他們學習最感興趣的東西,待集中精力后,再學習其他東西,這樣效果會更好。在教學設計中,我特別注意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過程的新穎,利用電子課件加強課堂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較好。
三、明確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如果在窗臺上種一盆蒜,孩子不一定會注意它。但如果大人對他說:“這些蒜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你要是看到它長出了綠芽,就趕緊來告訴我”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注意它。如果這任務是對兩個以上孩子布置的,而且先發現者就是優勝者,或者還能得面小紅旗,那孩子就會更經常的來察看這盆蒜。為什么呢?因為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所以要想使學生的注意持久,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甚至強迫他做什么。而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講明意義,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這樣任務明確,愿望強烈,注意就能持久。有很多同學上課后不知道這節課要學習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這就導致這些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課上松散,不注意聽課。因此,在課前我都讓學生預習下一節課要上的內容,給出具體要求。這樣學生學習內容、目的明確了,在上課中為了達到事先制定的學習要求,學生就能夠專注的聽課了。
四、游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在學校和課堂活動中,我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戲,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此外,孩子在玩游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其聚精會神時老師切不可隨意打擾,干涉。因為此時不斷的干擾孩子,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而且不利于他養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在教學設計中能安排游戲環節的我都設計了一些游戲,把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中,這樣學生就能積極的投入到游戲和學習中,效果還是很好的。
總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還是有些方面把握的不夠好。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在教學中邊實踐邊總結,把好的方面繼續發揚;把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小學生教學反思9
小學習作教學既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又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好基礎。切實提高小學習作教學的質量,對培養和造就一代新人,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由此可見,習作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如何進行習作指導就顯得尤為關鍵。
習作指導,不能局限在一次習作,兩次習作……要想提高習作水平,也不能急于一朝一夕。因為它需要一個“養蠶——吐絲”的過程,即:豐富感知,積累詞匯——有的寫;積極表達,踴躍參與——寫得出。
一、感知,積累詞匯——有的寫
三國時期,機智過人的諸葛亮發明了“先進”的馬車,但他怎么也沒有發明出火車、飛機等,只因為他腦海里甚至連類似“火車、飛機”這號交通工具的感性認識都沒有,又何來創新發明。相同,學生面對一次習作,如果習作中涉及的事物學生從未見過,他便無處下手。想象力豐富的同學用詞、用句也難免捉襟見肘,結果只能以抄襲、東拼西湊草草收場,無法達到習作的目的。因此,對學生進行習作指導,日常生活中就應注重要求學生:豐富感知,積累詞匯。這也是進行習作的前提——有的寫。
1、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實踐,多渠道、多方面接觸新鮮事物,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解決習作“源頭”的問題。
教學工作中曾見到過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四年級下學期有個要求學生描寫一植物的習作,許多學生選中了花。受條件限制,學生沒有欣賞、見識各種花卉的機會,紛紛叫苦不迭:“老師,梅花長得什么樣?”之后,發現了兩個都是寫菊花的同學,但二人的習作質量卻相差甚遠。一個同學是“菊冠梅戴”,而另一位同學的菊花寫得“朵朵是道”。一追問,他倆均不曾觀察過菊花,不同的是第二位有心的同學習作時買了一罐菊花茶放在桌前細細“品嘗”,才較好的完成了本次習作。事實證明,豐富的感性認識對習作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2、依據新大綱,要求學生每學年背誦20篇以上的優秀作文、詩詞,寫讀書筆記,養成積累優美詞匯的習慣。可想而知,如果學生手中無范文,腦中無詞源,對一事物雖明了意思卻無法形容,無法生動表達,只能記個流水帳。如此,將阻礙習作水平的提高。
二、積極表達,踴躍參加——寫得出
不會寫——學生對習作望而卻步最直接的理由。而一次順利的習作,無非就是“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梢,如何引導學生把心里的各種想法與認識表達出來是習作成功與否的轉折點。
1、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比較有效地發展學生連貫的口頭表達能力,這對學生口頭表達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課外活動中,可以采取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完全自由地交談自己的所見所聞,話題不限,然后逐步要求他們實話實說,說一句通順、有條理、表達完整意思的話,培養學生參與發言的自豪感。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說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積極表達、踴躍參與的熱忱,為進入習作做充分的準備。
2、習作指導課讓學生有充分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
任何一種技巧、能力的形成,都必須經過大量的練習,學生要熟練掌握語言文字這個工具,形成讀寫能力,也必須經過訓練。而作為以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為目的的習作指導課,理所當然要讓學生有充分的語言活動的機會。
教學實踐證明,習作課上,學生語言活動機會越多,寫出的文章內容也越豐富。正如五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的看圖習作,需要學生展開想象的是:母親教育孩子說了什么話?課堂上,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拿自己當“媽媽”看待,而此時唯一強調的是說出的話符合“媽媽”這一身份就行,不套中心。結果,學生不再無話可說,不再無話可寫?梢,多說后寫是提高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所以,如何指導學生,使他們心中有話可說,筆下寫得出話,是每位教師習作教學中應該把握的重點。只有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放棄教師單純的講與授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習作目的,提高習作質量。
小學生教學反思10
整堂課我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在閱讀教學上進行了一些嘗試,我認為比較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1、為了提高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我在設計本課時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出示第4自然段)這是一幅畫嗎?因為出示的文字,學生都搖頭說是不是。接著,我說這是一幅畫,就藏在文字的后面,你信嗎?自己讀讀看。利用這個閱讀期待的環節,一下子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充分閱讀,教師適當點撥:“第一次讀就把輪廓讀出來了”、“再次讀,把圖讀得活起來”……在不同的'要求下進行閱讀,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閱讀,學生自然而然地讀懂了課文的內涵,感受了語言的美。在朗讀中,我還善于利用批判。如在朗讀“池水清清”時,我說“聽起來不夠清”。很多同學都舉起了手,躍躍欲試,一個比一個進步。這樣,通過多層次的閱讀,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還培養了學生欣賞、評價的能力。在后面朗讀“衣衫輕輕飄蕩時”,學生已會自己評價了,“我覺得衣衫還沒飄起來”,這就是學法的遷移。長期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肯定會提高。
2、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學過程應當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精彩的課堂緣于“生成”。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巧妙地“預設”——“這是一幅畫嗎?這是一幅畫,就藏在文字的后面!币龑W生深入地感悟、品析、朗讀重點詞句,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逐步體會了壁畫的美。真正體現了“預設”是為了更好地“生成”。因此,在備課時,要深刻鉆研教材,預設巧妙,為學生的及時“生成”培育更多的“土壤”。
但在教學時,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我思考:
1、朗讀要具有層次性,該如何進行針對性地訓練,使每位學生都有所進步。
2、對于圖文結合進行教學的課文,圖片何時出現才能跟文字更好地結合,有助于學生更深地理解課文內容。我覺得這節課上,圖片也許出現得太晚,可能讓學生有些失望。
小學生教學反思11
幾年來,我都擔任畢業班的數學科教學工作。在教學工程問題這一內容時,首先復習工作問題的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的基本數量關系,然后,再反復說明工程問題的特征,最后,才結合例題,引導學生應用基本數量關系去解答有關問題。但是,效果總不盡人意。今學期,教學這一內容時,我解放思想,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質疑,探索求解。一句話,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探求知識,去獲取知識。
一開始,電腦出示準備題:某公司要加工240000個零件,(1)平均每天加工3000個,要幾天?(2)、如果由甲車間加工8天,平均每天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3)、如果由乙車間加工要12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學生解題后。我提出問題:現在這批零件要求提前完成,可以怎么辦?于是共同編成例題,個人獨立試著列出算式,匯報、師把學生匯報的算式板書,再分組討論,交流。驗證各種方法的正確性。最后2400000個這個條件擦掉,提問:這題該怎么解答呢?學生解題后,組織學生討論改編前后,解題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由此師生共同歸納工程問題的.特點和解答方法。
這節課,由于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讓學生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教學效果良好,達到教學目標。
小學生教學反思12
(一)責任感是教師反思的原動力
師德是教師職業素養的第一要素,而責任感又是師德的集中體現。如果從應付工作的角度來說,反思是可有可無的,事實上也的確有的教師十年、二十年教學工作仍是老一套。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不會滿足于應付工作,甚至不滿足于昨天的成績,而是不斷探求更合理的教學設計、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每一堂課都有值得反思的經驗與教訓,下一堂課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教學反思是一個辛苦甚至痛苦的過程,來自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責任感是完成這一過程的原動力。
(二)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途徑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要不斷學習,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田慧生先生認為:“總體來看,在這樣一個忙碌、緊張的功利背景下,現在學校、課堂中正呈現出有知識卻少智慧、有理論卻少思想這樣一種局面,人的整體智慧水平在表面繁榮下正出現下降。”對于一位教師來說,從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仍然只不過是教材、教參的傳聲筒,是非常可悲的。不斷深入的新課程改革,正在逐漸拋棄經驗型教師,聲聲呼喚智慧型教師。反思正是教師思考、學習、提升的重要方式。
今天的教師既要低頭教學,又要回頭反思,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不斷反復中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業務水平、專業思想,真正成為智慧型的'教師。
(三)反思應成為教師常規的教學環節
小學語文教學的反思活動其實可以時時處處進行,它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習慣動作”,一位智慧的小學語文教師會把生活、工作、學習中接觸的各種信息與小學語文教學聯系起來,這種反思就是積極的、常態的反思。我們反對把教學反思搞成期中、期末總結匯報形式的東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本身具有復雜性、綜合性、多樣性、靈活性、特意性、開放性、生成性等特點。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一個個40分鐘的課堂、一個個單元的教學系列,要想達到完美的效果,是非常難的。正因為這難度,才使得教學活動本身充滿了魅力和挑戰性。結合智慧的反思,教師的每一節新課都會比上一節課安排得更合理。這樣日積月累,教師的成長和進步才會更快。當然,最終受益的還是學生。
小學生教學反思13
今天,本人執教了四年級一篇作文課《未來的筆》,要求同學們打開思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的,弄清楚現在的筆有什么缺點,未來要怎么改良這個缺點,所以本次習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師要上好一節作文課,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導課上使學生獲得作文的技巧與方法,教師必須精心地設計作文指導課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成績,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師必須在作文指導課上下功夫。想象作文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的一種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較差,雖然有時他們經過持續觀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豐富,且富有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但是在他們的頭腦里,這些材料是零亂的、分散的,沒有大小輕重之分,尤其處于作文起步階段的小學四年級,他們不會根據中心思想選取相關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所以大多學生寫起來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這就難免出現詞不達意、詳略不當的毛病,比如:未來的筆,他們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現實生活中的筆給禁錮了。因此,教師有必要采用“問題”導向使目標明確。因此本人在進行《未來的筆》作文指導課的時候,問到:“現在的筆有什么缺點?你想怎么改良成未來的筆呢?”使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重點和順序,有意識地邊想象邊思考,循序漸進。
我在作文課上給學生提出的要求:
1、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膽、合理。
2、語句通順、生動。
3、能把故事寫具體,還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首先要讓學生在互相的討論中想到自己要變的未來的筆的樣子,有點和缺點,這樣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者感興趣的事物,從學生的內心入手抓住他們可以發揮的想象,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地去說變成了該事物之后自己該做哪些對社會和人類有益的事情,這樣做就能很好地對學生的“變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導比較到位。目前的小學生寫作文時最大的難題就是沒素材可寫,或是不知從何想象。其實呢,不是生活中沒有作文素材,而是學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實踐活動,還缺少文化知識。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圖片、故事??等各種設計來啟發他們的思維,讓學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斷發現,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關注的事物,開闊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寫出新意來。老師要選擇最佳的觀察對象,安排合理的觀察順序,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樣,學生可用一個簡單的生活情節來想象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梢娮魑膩碓从谏,學生通過生活開拓思維,想象一個新的境界。想象性作文憑借兒童的想象展開,但兒童在想象時,情節較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個大概的過程和結局。所以,學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輪廓后,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圍繞情節想具體。除此之外,由確定材料到下筆成文,中間需要一個說的過程,我口寫我心,我心寫我口。讓學生把自己頭腦中想象的情節說出來。在此過程中,語言與思維呈互動狀態。說的收獲與啟發也促成了寫的醞釀,將積累材料與化成文字之間的梯度大大縮小。尤其是教師讓學生示范說,個別說,同位說,小組說,既是個體一次寫的醞釀和嘗試,也是不同個體間的一種互相啟發,能使學生互相影響,不斷補充,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內容。
我認為“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培養學生想象作文的途徑是很多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挖掘學生的內在創造潛質,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使學生創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小學生教學反思14
1、語文的課堂上,把肢體運作學習活動和語文科聯系起來,讓學生搭一搭、動一動、演一演、說一說,將使學生覺得學習語文也是容易的事。在在語文教學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進行講解,化難為易。另一方面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形象而又夸張的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既覺得活潑,又變得生動。學生不僅興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愛因斯坦認為 “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的發現和提出,經常意味著一個新領域的開辟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可以提些問題,如: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懂得了什么?你會怎么做?讓學生聯系自身回答問題,提高內省智能,同時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教學反思《管中完小李亞杰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內省智能、交際智能得到了培養。
3、“以人為本”,這是新課程教育思想的體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我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熟悉課程標準后,再換個角度想,如果我是學生我喜歡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學習新內容。想出幾個方案,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教法。把寶貴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廣闊天地里,享受陽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目標。
4、把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融合起來。如把作文教學與各學科融合起來如在音樂課中,讓學生記一記自己是怎樣學習歌曲、舞蹈和當時的心情。在美術課中寫一寫自己是怎樣畫出一幅幅優美的'圖畫的,及看到自己畫的感受。
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作為一位教師“潤物細無聲”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們的品質,張揚他們的個性,和他們一起茁壯成長。
小學生教學反思15
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最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之一。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它是幫助兒童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學好漢語拼音,對于孩子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拼音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輕輕松松學好拼音,邁好學習語文的第一步。我在這一個多月的拼音教學中有幾點感受與大家分享:
1、讓學生自編順口溜記住拼音,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拼音課的教學中,我都是先指導,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嘗試編兒歌記住拼音字母,請編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教全班同學一起讀。在學習q時,就引導學生對比p的兒歌“右上半圓ppp”編兒歌:“左上半圓,qqq!睂W生看圖后編到:小山坡,ppp。這樣一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枯燥的拼音課變得有趣味性,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而且因為是自己編的,記憶也很深刻。
2、動作演示法,區分形近字母。
bd、pq、ft、nh、mn,這些字母容易混淆,可用動作演示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它們的讀音和字形。如:區分bd、pq時,可讓學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讓學生將兩拳相對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q的字形。邊演示邊教學生說:“左拳b來右拳d,兩拳相對念bd;左豎朝上就念b,右豎朝上就念d;左豎朝下就念p,右豎朝下就念q”。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使本來顯得很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而且也幫助學生區分了易混淆的字母。
3、巧設游戲,在游戲中學拼音。
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如復習23個聲母,可以做聲母排隊游戲,這個游戲不但能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注意力、一舉兩得。還有就是“找朋友”游戲。可以在復韻母中找朋友(如:an一個學生拿a,另一個學生拿n);可以在整體認讀音節中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中找朋友,形式多樣,靈活實用。
4、講故事,揭示規則,突破難點。
如: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則是學生最難掌握的內容。這個規則的講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來敘述。有一天j、q、x帶著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說:“你先擦掉眼淚,我們再帶你去!毙〃惯B忙擦掉眼淚,拉著j、q、x的手出去玩了。學生聽完故事,知道了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另外,教師還要強調,j、q、x從不和u相拼,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要去掉但仍然讀ü,千萬不能讀成u。
六七歲的孩子正是好玩好奇的年紀,記憶力又特別強,所以,漢語拼音的學習,培養孩子的興趣是最關鍵的,只有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把漢語拼音學得好,記得牢。
【小學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生教學反思01-05
小學生數學教學反思05-25
我是小學生教學反思07-10
【熱】小學生數學教學反思04-11
小學生英語教學反思07-10
《難忘的小學生活》教學反思07-10
小學生教學反思15篇01-05
小學生教學反思(15篇)01-05
我是小學生啦教學反思02-11
小學生語文教學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