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教學《灰雀》這一課時,主要通過讓小組采用角色表演,情境模擬法進行教學,在課尾延伸、深化感悟時我有意識地提出幾個問題,給足孩子想像空間,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孩子在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由放飛心靈,那一個個充滿童趣的回答讓師生共同感受到語文課堂輕松、活潑、有效。孩子們依托文本創造想象的回答精彩紛呈,這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文本的情感目標無需太多講解,在大膽想象、角色表演、情境模擬中得以鞏固、升華。
教學中,利用學生的疑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再通過學生讀書思考,從而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男孩愛灰雀、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的情感,學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了深刻的認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在導入部分,我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課文,喚起他們已有的感受與體驗,激發學生對新課文的興趣。
在識字、識詞的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與工具書一同來幫助學生解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通過小組內討論交流,以優帶差,資源共享等多種方式,不但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優等生體驗到了快樂。最后是全班進行交流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達到了局部帶動整體的目的。在層層遞進中,使學困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優等生講解了知識,從而達到了“學困生能吃飽,優等生能吃好”的目的。
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的有信息的能力”,課前我收集了一些灰雀料提供給學生,雖然這樣做加強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知識整合。從課堂教學的反饋來看,讓學生自己多渠道、多途徑地收集資料,效果會更好。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間的積極有效的評價,較好地激起學生的熱情,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積極交流、雙向互動的局面,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使學生在評價中互相取長補短,快樂成長。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掌聲》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首篇精讀課文,本課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
引領學生從閱讀出發,鉆進文字的里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后蘊藏的情感,主動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財富,親歷情感體驗;谏鲜隼砟睿也扇〉慕虒W策略是在本課時的教學將著眼于“情”,扎根于“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后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在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復習舊知識。
(1)語文就是和語言文字打交道的,字詞是根基,根基不穩語文就不可能學習好,所以第二課時上課時,我以復習字詞導入。
。2)新課標第二學段的“閱讀”第四條中要求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澳艹醪桨盐瘴恼碌闹饕獌热荨笔堑谝徽n時要做的事,但在第二課時,還要進行及時的復習鞏固。
2、注重積累詞語。
學習語文貴在積累,而積累詞語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這樣學生在寫作中詞語才不會貧乏,而且會正確運用。本節課中,我通過四種方法讓孩子們積累了十個詞語。
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文靜”、“猶豫”、“驟然間”、“歧視”。
聯系補充的圖文資料理解“小兒麻痹癥”、“殘疾”。
通過和“說笑”作對比理解“憂郁”。
我還聯系課文內容補充理解了“自卑”、“開朗”“自信”。
3、注重說話訓練。
英子是個怎樣的姑娘?
后來英子變成什么樣了?
兩次掌聲,大家想對英子說什么?
以此訓練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得體。
4、注重朗讀訓練。
新課標三個學段對朗讀都提出了一條相同的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稍有不同的是,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學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學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個學段培養學生的能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第一課時朗讀要做到正確、流利;第二課時要做到有感情。為此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理解詞語;讀出層次(例如第一自然段);以情激情(冷血動物不適合當語文老師,語文老師對詞語很敏感,讀文本會聯系生活、聯系自己、聯系看到的、聽到的,從而融進文本,與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教朗讀方法。
5、注重情感熏陶。
感同身受激起同情(第一段、掌聲前);英子變化為她高興;同學掌聲激起關愛他人之情;英子變化激起感激之情;新鮮事例激起勇敢面對之情。這些美好的情感會讓孩子們受益終生。
總之,所有的注重都是為了落實課程的兩條基本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這次的教研課是在一次試教過后,聽取老師們的意見后,我重新思考,對教案、小黑板出示的內容再思考。這次的教研課,我較之自信足些,較之流程順些,較之教態自然些,較之……但是,這堂課還有諸多不美之處。
從導入說起,就顯露出我的不少缺點,比如我的板書書寫較快,不適合中段學生認知,識記字形;出示的課題的時間,順序還需考量,有位老師給我出了建議:邊問邊板書:矛、盾,聽后,甚是同意,這就學生的學習還有我的教學幫助更大;整個導入太過匆忙,不夠深入。
在詞語教學時,出示的詞語較多,或者可以分分類再出示,還有這里花得時間太長,在有些字形方面可以提醒下,以上都是我必須好好思考的。讓學生說主要內容時,發現大部分學生有難度,不是很能講下來,需要給學生再多些時間,或者再讓幾個中下學生來說。
說到感悟課文上,我的提問還需要整合,太過瑣碎,小問題過多,重點問題很難凸顯,這也是我在設計時較困惑的地方,也有老師指出我的問題之處。也很感謝老師們給我提的建議,讓我茅塞頓開,有了新的想法。
我的課堂,還有很多細節問題,比如朗讀過少;沒有給予學生充分閱讀、思考時間;板書還要斟酌;等等。
怎樣才能讓我的'課堂再美些?這是我今后一定、必須要思量的,同時我也很感謝這次的教研課,還有給我提建議的校長、老師們,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由于經驗不足,明顯存在:
1. 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比較不敢放手,引導過程中較為急促,學生思維的訓練玫有充分發揮。
2. 忽略了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
3. 沒有切合學生的學情
本文的教學中我著重抓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充分朗讀。如:“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薄暗搅饲锛,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蓖ㄟ^朗讀,感受葡萄溝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鄉之好客,從而體會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支撐,在課上讓學生欣賞各種顏色的葡萄圖片,體會葡萄的多和美。通過欣賞各個地方水果豐收的場景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好像去葡萄溝游覽了一番,從整體上感受到葡萄溝水果多、景色美、人熱情。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在第一課時的識字、識詞的過程中,利用課前預習學習與工具書一同來幫助學生解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通過集體反饋,對重點字詞進行理解,使識字教學較好地落到實處。
在第二課時的閱讀理解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愛”一字展開,引導學生討論了三種“愛”——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在體會這三種愛時,讓學生區分列寧與小男孩對灰雀“愛”的不同,列寧喜歡它的方式就是讓它自由,而小男孩卻想占為己有,并重點感悟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從文章當中找出描寫灰雀的句子,并用波浪線畫出來,同時大聲朗讀,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灰雀的惹人喜愛,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筆。并順勢請學生看看課文中列寧是怎么對待灰雀的。學生很快感受到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我又特別提示了一下,你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學生很快找出了“每次”“都要”“經常”這幾個重點詞,并在朗讀的時候讀得重一些。在教學列寧尋找灰雀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讀一讀列寧說的.一系列話,并對每一句話進行反復的有情感地朗讀,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寧發現灰雀不見時的那種著急、擔心、惋惜的復雜心理,喚起學生的共鳴。然后提問:那聰明的你們知道灰雀去哪了嗎?請你來幫幫列寧的忙吧!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就上來了。孩子們都說是小男孩捉走的,我就請他們從課文中找出依據來,大家也都能找到“男孩說:‘沒……我沒有看見’”這句話,通過朗讀,能從男孩說話吞吞吐吐中意識到他心里有鬼,灰雀的失蹤肯定與他有關。隨后,一步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對話,在對話中推測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列寧對男孩的愛。在學生已經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再引向認識道理上。
最后,我讓孩子們分角色表演讀課文,加深了理解和體會。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石榴》這篇文章文筆優美,以季節的變化, 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很好范例。如何讓 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呢?
首先,我從題目入手,先讓學生相互介紹自己所了解的石榴,我再作適當的補 充。隨后,緊扣“石榴”二字,讓學生讀全文并思考 :“課文介紹了石榴的哪些方面?”讓學生自主學習,在 讀書的過程中發現答案。學生很快回答:“葉、花、果實、味道! 石榴的花與果實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學 習花這部分,我積極引導學生讀懂“抽出”、“長出”、“越來越密”“越來越盛”扽“掛滿”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 春夏時節,石榴生長的過程和景象。其實,現在想來,如果再教這一段,我會再優美的音樂范讀第二節, 讓學生輕輕地閉上眼睛中邊聽邊想象,描述出自己腦海中的.畫面。如“我好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好多花 在向我招手呢”這時,再引導學生去練讀,他們在朗讀中會有更深的感悟。還可以讓學生猜一猜石榴花會吹 些什么樣的曲子呢?如“高興的曲子,因為他們很開心!薄 在教學味道時,我采用“看、嘗、品、讀”的教 學策略。先讓學生自由讀讀,然后出示課前讓學生帶來的石榴,學生們立刻被吸引住了,興趣盎然,教室 里一下沸騰起來! 我剝開一個石榴, 給學生展示: 籽兒很多、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籽兒像瑪瑙一樣好看…… 學生不光描述到位,還特別興奮,我想他們一定迫不及待想嘗一嘗,就故作神秘地說:“看到好多同學都喳 嘴了,想吃嗎?別急,咱們邊吃邊說一說。”我把事先準備好的石榴分發給每位學生,并讓他們說說看到的 石榴籽兒。這時學生在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品味著石榴,他們毫不拘束地談著自己的感受。嘗完 后,我再讓學生讀一讀,學生的感受與先前截然不同了,他們讀得滿面笑容,有滋有味。 這篇課文也是一 篇很好的習作例文,描寫石榴思路清晰,具體生動,每一個自然段在寫作方面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因此, 教完這篇課文,我要求學生將全文加以背誦,同時,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種水果。仿寫前,我讓學生 好好地品讀書上段落是怎么寫的?抓住了石榴果的什么來寫的?小孩一下回答出來:形狀、顏色、味道來 寫。由于二年級時口語交際課上,我讓學生對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吃法、味道做過細致的練說指導, 當時并要求把練說的話寫下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來代替,所以大多數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 寫前我稍微提醒了一下(抓住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吃法、味道來寫) ,結果大多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都不 錯,比課文上第四自然段內容更具體,將水果進行了全面的描寫,從它的外形寫起,由外到內進行敘述。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一塊奶酪》主要講述了一只螞蟻隊長在指揮一群小螞蟻搬運奶酪的途中,面對掉下來的一塊奶酪渣是吃還是不吃引發的風波,告訴孩子們要像螞蟻隊長一樣以身作則、嚴于律己、關愛幼小,同時也要學小螞蟻遵守團隊紀律,聽從指揮。整篇課文,語言表達淺顯易懂,貼近兒童,故事內容生動曲折,在螞蟻隊長一次次的內心掙扎矛盾中,吸引著讀者一步步往下讀,給人以深刻啟發和影響。
細細品析這篇文章,從課文的導讀可以看出學習本課主要有兩個任務,即了解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和你喜不喜歡螞蟻隊長,理由是什么?
對于三年級的孩子要讀懂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不是難題,但如何把這件事用簡練的語言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卻是要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思考不斷挑戰來獲取的一項技巧。為了幫助孩子們能夠在歸納主要內容上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除了引導孩子們運用本單元前面幾篇課文及以前所學到的方法進行課前的自我嘗試概括,還需通過課堂上師生的交流分享,整合提升概括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概括做到簡練、清楚表達又不啰嗦。對于這樣一篇按事情發展順序來敘述的故事,引導孩子們找出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把這些要素找好了,便可以對孩子們的概括起到有效的鋪墊作用,這時孩子們不管是用哪種方法來概括,就輕松多了。
課文中對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心理的刻畫細致入微,可謂是這一個童話故事之所以能吸引讀者最重要的地方,引導孩子們在評價螞蟻隊長的時候,需結合文本談自己評價的理由,這也是編者要讓孩子們沉入文本,細細品悟的意圖,為此,課堂上不在內容上做過多的解釋,更多的時間要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作者如何抓住這些細節刻畫來表現螞蟻隊長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過程,同時學會遷移運用,將自己化身其中的一只小螞蟻,來創編自己的經歷,學會編寫童話,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
語文老師可能都是貪心的,慈悲的,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交給孩子,恨不得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有表現的機會,這也就造成了在時間的把握上出了問題,因此,對于略讀課的取舍問題仍需繼續思考,繼續摸索。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槐鄉的孩子》這篇略讀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孩子純樸、節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勞動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勞動的快樂。
由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我采用教師點撥,學生自學的方法,試著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明確略讀課文的要求,在主動參與的同時,逐步掌握此類課文的學習方法,達到教師完全放手的目的。
教學時,通過查閱工具書和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了課文字詞,熟讀課文的的基礎上,我只給孩子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槐鄉的孩子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呢?他們可愛嗎?你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圍繞問題學生很快找到了相關內容并說出了自己的閱讀體會。如:勤勞懂事,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交學費;吃苦耐勞,有很強的自立精神;采摘槐米雖辛苦,但孩子們以苦為樂等美好品質。
整節課下來感覺特別順,不用處處攙扶了,可見教師說多了也許會束縛住他們馳騁的思想。老師應完全可以在充分了解文本意圖的基礎上,指引他們,放手讓他們去讀、去說、去悟。當然,這樣做占用的時間要比平常多一些,但是我想“磨刀不費砍柴工”長此以往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定會大大提高。同時我也深知這一切必將落實在踏實閱讀的基礎上,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在前不久我執教了《孔子拜師》一文,深深地被孔子這種勤學好問,孜孜以求的 學習精神而感動。在執教這一課時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偎傆X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谇泛吐尻栂嗑嗌锨Ю,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芸鬃舆B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迯拇,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佟澳憔褪强浊鸢。犝f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诶献右舶炎约旱膶W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反思:學生在讀中悟情,往往比單純講解更細致入微,更感人至深。課文不是無情之物。要想有效地領會好課文的思想情感內涵,單單依靠他人講解,分析說明是不行的,學生必須要自己朗讀,才能體味和揣摩出課文內在意蘊。正如米作仁先生所指出的:“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薄爸v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蓖ㄟ^深情朗讀,可以使學生充分體驗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課文中的人物、情景便躍上紙面,課文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聞于耳,銘于心。學生便可以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升華。在語文學習中,學生蘊藏著無限的潛能,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情感是打動心靈的秘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教貴情濃”,語文課程只有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精神滋養,他們在成長中才能有人性的充實,才會有產生偉大情感的基礎?梢韵嘈,當我們的語文課上到處都有情感的綠洲時,學生們的情感發育必將也是果實累累,而同學們上語文課的興趣也必然會長盛不衰。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灰雀》一課主要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在第二課時中,主要解決本課的重、難點。整個學習過程是順利的,更是愉快的。想不到這么一篇我覺得素然無味的課文,在學生情緒的感染下,我竟能品出與眾不同的味道來。當講到表現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時,學生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仿佛他們也看到了那“活蹦亂跳、惹人喜愛”的小灰雀。在朗讀時讀出了列寧喜愛灰雀的語氣。跟隨著學生的視野,我們一起品味著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一起欣賞著可愛的小灰雀。當可愛的灰雀不見了時,順理成章地引出了文章的重點部分──列寧和小男孩之間的'對話。首先讓學生找到列寧和小男孩對話的句子,再分小組練習對話,最后指名小組表演對話。通過對話表演讓學生再討論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學生們討論的熱火朝天,不時閃出思維的火花。有的'同學把自己放在了這一情景中,假設自己就是那個小男孩,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感受。當講到“小男孩低著頭”時,我就問:“小男孩為什么要低著頭?”一位學生回答道:“小男孩低著頭,是因為他感到很慚愧,但又有點舍不得灰雀。”另一位學生回答:“把灰雀放到大自然中,才能給它自由,才是真正的愛鳥!睂W生的回答是我感到很驚訝,這個問題我設想的答案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雖然改了但是還覺得非常慚愧?烧怯捎趯W生把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所以才能體會出不同的感情。
在文中的泡泡里提出了一個問題“列寧來到白樺樹下,為什么跟不會講話的灰雀說話,而不跟會說話的男孩講話呢?”我就讓學生讀書思考。然后,組織交流。有的說:“列寧怕小男孩傷心,所以不直接問小男孩!庇械恼f:“列寧不愿意傷害小男孩的自尊心!庇械恼f:“列寧怕小男孩難堪!边有的說:“列寧對灰雀講話,實際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說話。”我覺得利用學生的疑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再通過學生讀書思考,從而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男孩愛灰雀、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的情感,學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了深刻的認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其實,兒童的情感是最豐富的,兒童的感覺也是最敏銳的,只要能夠為他們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他們的情感就會充分流露出。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新課程標準就閱讀要求我們做到: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嘗試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重視默讀,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讀書的訓練,力求讀透、讀精,即要通過閱讀培植學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又要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體驗語文情感,豐富語文的積累!锻娉隽嗣谩愤@篇課文,為實現這個要求我是這樣設計的:
導入課文時,進行一個說話訓練:你們玩時爸爸媽媽會怎么樣說你?說時加上爸媽說話時的動作或表情,然后我讓學生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誰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學生都能夠答出來,可都說是做出顯微鏡,發現微生物,為了區別發明和發現,我順勢引導,我讓學生補充板書,顯微鏡,填上一個用“發”字組成的詞。突破了詞語關。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很簡單我采取了以讀代講的方式。而第4自然段是難點,我遞進式的'提出幾個問題:怎樣玩放大鏡?有什么新發現,后來又有什么新玩法?結果發現了什么?接著引導學生交流資料袋,了解微生物。總結課文時,讓學生體會他為什么會玩出名堂?帶著贊嘆的語氣讀文后的泡泡,最后對學生溫馨提示:玩可要節制喲,否則的話就是浪費時間的行為哦。
在教學中,既注重了學生基礎知識詞語的理解,又進行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課前的說話訓練教給學生描寫人物的方法,注重突出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表情以表現人物,實質上這是一個寫作方法的培養,總結時,讓學生用贊嘆的語氣讀泡泡,充分運用教材,提升了學生情感。尤其是最后的溫馨小提示,根據學生特點說明玩的兩面性,又提醒學生如何合理的玩,用溫馨提示的方式出示出來更能易于接受。遺憾的是在和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有點脫離學生,沒能融于課堂。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x x整堂課通過師生共學、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并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整個教學設計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采用媒體直觀展示法,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本堂課生動、扎實、有效而又亮點不斷閃現!
x x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回答精彩時,我帶頭鼓掌,當某個學生鼓起勇氣舉起雙手時,讓學生給他鼓掌,當全班齊讀課文很棒時,讓學生自己給自己鼓掌,讓學生在掌聲中成長。看著學生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啊!我覺得教師要很好地運用學生的掌聲,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掌聲的內涵,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本
x x整堂課,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品讀領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這樣五個教學環節。其中第2-4自然段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走到一位同學邊,摸摸她的頭):英子,英子,你為什么低頭呀?你能說說你的心里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把自己當作英子,說:“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薄拔业降咨先,還是不上去!薄安簧先,才來的新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郁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臺)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為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小朋友,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么?”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
x x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夸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英子你想說:……“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面對一切!本瓦@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郁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二、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x x如本節課重點指導第一次掌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x x整節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后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升華。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小露珠》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這是一教師上這堂課中的三個教學片段,從這些片段中,可明顯看出該教師十分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首先,教師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說話情境,激發學生自主交流的欲望。課文中的人物,都是以童話的形式出現,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如片段2中,當老師剛說完假如你是金黃的向日葵或是碧綠的白楊樹,你會怎樣感謝小露珠呢?有些同學就已經迫不和待地舉手了。再如片段1中,進行小動物與小露珠的對話,每一組同桌說得都是那么投入,有的甚至加進了扮演。
正是在這樣一個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生才會滔滔不絕,出現“老師,我,我!”的局面。其次,增強說話的彈性,讓學生在互動中得到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吹贸,該教師是精心設計了這一系列的說話環節,且每一個對話都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
如片段1中的對話訓練,同桌選擇自身喜歡的小動物,根據所選的.動物,對方說出相對應的贊美的話。什么“披著綠衣裳的小青蛙”“威武的小蟋蟀”“五彩繽紛的小蝴蝶”等等。同時,若把這三次說話進行比較,不難看出說話形式是從易到難。
片段1較普遍,提示語在前;
片段2稍有難度,提示語在后。
片段3更難一些,要求學生加上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等。這樣,也教給學生一種寫作方法,可謂是一舉兩得。最后,以情感為紐帶,牽動學生心靈。
片段3是本課的高潮,大家說著各種感人的話,想留住這是一堂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語文課,相信會在小露珠。此時,師生達到一種共鳴,大家都陶醉在難舍難分中,期待著內、外都美的小露珠明天的到來。在優美的朗讀中,給全文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同學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4
我所執教的《金色的草地》一課是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第一單元的第二課。
《金色的草地》是蘇聯作家描寫的一個有趣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地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出發,加強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這一維度,教學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
一、揭題
良好的教學氛圍,飽滿的學習熱情是學習成功的中國。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和生活經驗,對蒲公英有一定了解,因此這一步主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談自己對蒲公英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三年級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常用的識字方法,已具備借助字典認讀生字的能力。在這一步教學中,主要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識記的基礎上讀通課文。教師通過在語言環境中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三、細讀文
1、學習1、2自然段:
這兩個自然段的學習,我采用比較學習的方法。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它開放時變成金黃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第二自然段寫了我和弟弟為了尋開心揪掉這些蒲公英。通過美讀第一自然段,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很美,讀第二自然段抓住句子“就這樣,我們總是為了尋開心,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焙蛽Q詞練習“引人注目”,了解這么美的蒲公英不被我和弟弟注意,我們不喜歡蒲公英,只是用它來尋開心,為后文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態度的變化(喜歡蒲公英)做鋪墊。
2、學習3、4、5自然段:
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這一環節的`學習,“在小組中說說‘我’有什么新發現?有了新發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利用復述和小練習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時間它的花瓣形狀、顏色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讀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印象深刻的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閱讀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課文學到這里,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態度上的變化為什么這么大?因此可以再把課文第二段和第四第五段比較讀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由于我和弟弟仔細觀察,發現了蒲公英的可愛之處,便不再隨意揪它,把蒲公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小孩子。借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教育: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四、總結全文
這一步的教學給了學生一個充足的空間,通過全文朗讀談談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學生既可以談學前、學后對蒲公英的認識,也可以談自己喜愛的花草,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白善于觀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認識、新的想法、新的收獲、新的提高。然后請學生課后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寫一寫自己的新發現。這樣,把語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感悟學習語文是有趣的。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5
《那一定會很好》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因為是自讀課文,這篇課文我用了一個課時就完成了,重點在讓學生去感受課文,品讀課文。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充分閱讀文本,在閱讀中得到情感體驗。但教學中也存在著些許不足,有待不斷完善:
1、學生能夠通過讀文理解文中的內函,但總結的能力不行,本節課雖然課文都是由學生具體讀,但是老師也直接參與指導方法,一步步引著走,屬于半放半扶。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后的略讀課我會嘗試更大程度地放手由各學習小組的組長和學生一起學習。
2、自讀中給學生的要求還應更明確,幫助學生養成會讀書的好習慣。
3、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質疑,充分激發學習的興趣與思維的空間,讓其成為略讀課文學習的主角。沈大安老師在《略讀課文我們到底該怎么教》一文中明確指出:“略讀課文教學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粗略’、‘應用’、‘自主’。”專家對略讀課文教學的定位,為我們的探索指明了方向。相對于精讀教學而言,略讀教學的目標應該更簡明,方法更簡單,過程更粗放,自主學習更充分。我想,略讀課文的教學的.'追求是在精與略之間行走,重其所重,略起所略。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改變精讀教學環環緊扣的線性推進,采用大刀闊斧的板塊式推進,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為基本目的,粗略地、非精細地讀,但在粗略的同時也要有所側重,有所發展。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2-03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22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2-08
小學二年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1-22
【熱門】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07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薦】01-18
【精】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