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
一、看拼音寫詞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在田字格中學生如何正確書寫,怎樣才能按部首正確均勻地書寫?傮w來看本題的得分率不高,約85%左右。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學生不能正確書寫,出現錯字現象,失分最多的是“hongri”這個詞語上。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大學生書寫力度,認真教給學生如何一筆一劃地把字寫端正、寫正確。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組詞
本題既考查了學生對字的偏旁部首的認識,又考查了學生對字的組詞的能力?傮w來看,學生對這部分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頁”這個部首,可能是因為這個部首漢字中用的較少或不太好組詞的原因。
三、比一比,并組詞
本題的得分率較高,大致在97%左右。二年級的學生對相似的字的辨別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也可能是因為題目所列出的兩個相似字是平常經常見到的,所以本題的得分率較高。主要失分在于“己、已”“晴、睛”這兩組字上!扒纭⒕Α边@兩個字的區別在于“晴”和太陽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日”,“睛”和“眼睛”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目”而不是“日”。
四、填上合適的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怎樣用合適的詞來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對部分量詞的用法還是比較清楚的,只是出題者在出題時沒有認真核對,以至于出現了錯誤,讓學生無從填寫,再有答案也沒有認真核對,本來是“四朵花”,答案給出了“四奪花”的錯誤。
五、填上反義詞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相當高,達到98%。主要失分在于“過去”一詞,個人認為,它的反義詞應該是“將來”或“未來”,而答案給出了“現在”,個人認為不妥。學生對“過去”的反義詞也不知曉,幾乎全部失分。
六、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標點
本題考查學生的組句的能力,學生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詞語填上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句子,形成一句話。學生第1小題做的不錯,能夠補充完整,也能夠填寫正確的標點符號。第2、3小題學生作答的.不好,尤其是第3小題,學生的失分率很高,有的是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有的是沒有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七、按原文填空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很高,在99%以上,可見學生對課文的掌握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有1%左右的學生出現錯字,失去1—2分。
八、讀一讀,排一排
本題的得分率不高,大約在56%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上下課的邏輯關系不太清楚,也可能是因為看不清題目要求,因此失去一部分分。
九、猜迷語
本題出題者所列出了一個小彎,給學生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麻煩,讓學生只是看到了理發店里的顧客,沒有真正開動自己的腦子去想。相對來說所列出的迷語也有一定的難度。本題學生得分率較低。
十、看圖寫話
題目給出了一幅勞動的場面,畫面中有兩個人,一人拉車一人推車,車上裝著一些或許是水果一類的東西,兩個人還在交談著什么。學生只要能夠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要求寫出幾句的話即可得分,但大部分學生寫的不好(約占80%左右)有的學生只能寫一句話且不完整,可見我們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欠缺,還有觀察能力也不強,應多加訓練。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2
《怎么都快樂》是一篇很輕松愉悅的兒歌,意在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讓學生明白游戲快樂,學習也快樂。如何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本節課與學生的學習中我悟得了一些道理:
一、快樂識字,輕松學習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打好基礎。本節課的設計,導入新課時的`“游戲”的情境,讓學生輕輕松松進入到學習中去,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識字目標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得以實現,學生在快樂的游戲,快樂地看圖片中識字,輕松學習。很快地學生就與本節課要求認識的12個認讀字交上了朋友。
二、表情朗讀,快樂體會
在朗讀教學中,我們往往會誤解讀書僅僅是重復課文的內容,這是錯誤的。朗讀不亞于演員對角色的再創造。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感情,在評議中尋求答案,用讀來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在本節課中,給學生充分讀書時間,多種朗讀方式相結合,讓學生入情入境。
三、自主學習,精心組織
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好學生自主參與和教師合理引導的關系。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有效引導、積極參與,才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取得實效。
四、快樂學習,貫穿始終
從開頭的游戲導入,到結束時的小結,教師都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在快樂的游戲,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3
今天進行了《語文園地三》的教學,本課中主要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學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學習正確使用字典。
2.借助拼音正確朗讀古詩《贈汪倫》,并背誦。
3.通過閱讀,體驗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中的`愉悅。
昨天,我布置學生家長提醒學生記得帶字典,可仍然有一部分同學沒帶字典。我讓學生們兩人共一本使用。還好教學并沒有受太大的影響。首先我讓學生復習了漢語拼音字母表,再出示音序表,讓生仔細觀察兩個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有學生快速度發現,音序表只有大寫字母。我總結那大寫字母按照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就是音序表。
接著我讓學生拿出字典,找到“漢語拼音音節索引”一頁,并讓學生用手指著,我下去查看,學生們都能快速找到。其次,再找到大寫字母“C”,在“C”的下面找到音節“chu”,再看到音節右邊的頁碼,并翻到這一頁。記清這個字形,在字典中找到這個字。記住這個字所在的頁碼。并記下來。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教孩子們學習第二課《姓氏歌》,在導入的時候就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比如:老師問:“光頭強姓什么?”孩子們:“姓光”熊大姓什么?”姓熊”!罢Z文老師姓什么?”孩子回答“姓向”。
“校長姓什么?姓劉。”然后過度讀到課文,理解課文。本課我采用一問一答地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問答游戲,學生問答游戲,你來說我來猜,開展朗讀比賽等富有趣味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節奏感。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不僅解決了背誦任務,同時也對祖國的姓氏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本課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同桌、小組的合作學習,通過交流不同的識字方法,使學生牢固地記住了生字,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5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使他們正確書寫。
識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點,所以在教學寫字這一塊留有充足的時間。一些容易寫錯的字,讓學生跟著書空,反復進行練習,讓學生加深記憶。
讓學生通過看圖、動作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使他們感受到鮮花和星星的美麗和繁多。
我啟發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把不同的詞語和不同的圖畫在頭腦中恰當地組合形成板塊,這樣使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并在誦讀中體會詞串押韻的特點,增強了學生的語感,讀出對夏天的喜愛之情來。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6
本課我采用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朗讀教學。通過師生問答游戲,生生問答游戲,你來說我來猜,開展朗讀比賽等富有趣味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本課的韻律與節奏。同時,在采用不同方法問答的時候,能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在充分的誦讀中,不僅解決了背誦任務,同時也對祖國的姓氏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總結概括了文中介紹姓氏的各種方法,如:漢字拆分法(組合法)、說偏旁法、組詞法等。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主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在學習“許、徐”兩個姓氏時,我舉了兩位老師的例子,學習復姓時,我還聯系到了諸葛亮、司馬光、歐陽修等歷史人物,同時還補充了趙姓為什么排第一的趣味小故事,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孩子們探究學習課外知識的欲望。
總之,在教學中永遠不會做到盡善盡美,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讀的還不夠充分,姓氏了解的還太少,學習氣氛不夠活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注重提升個人素質,讓自己的課堂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7
《插秧》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主題課文,這是一首篇幅短小而有意境的兒歌。兒歌通過比喻和想象,以“水田是鏡子”一句領起,詩化了插秧的過程,詩話了艱苦的農業勞動,詩話了農民們辛勤勞作的場面,這里的一切都那么美,那么富有詩情畫意!
通過在初學詩歌時,我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感知水田如鏡和農民插秧等事物,然后邊范讀邊板畫文中的插圖。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一平如鏡的水田映照出這片美景……美麗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了詩般的意境。
在認識了本課的生字以后,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我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想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學習這篇課文?”有的小組說:“我們小組想好好讀幾遍課文,要讀得有感情,再把課文背下來!庇械男〗M說:“我們想把農民伯伯插秧的情景演出來!庇械男〗M說:“我們畫畫好,我們可以把農民插秧的美景畫下來!边有的小組說:“我們可以這首小兒歌進行改編!庇谑,各小組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室里更是呈現出濃烈的學習氛圍。匯報時,各小組展現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更結合自己小組對課文的理解,對其他小組進行評價。
這一節課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內容的'計劃性和指令性。教學中,不是由教師給出“教學任務”,而是在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求,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拔蚁矚g我才選擇”,既然是喜歡的選擇,自然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那么學習的興趣、求知的積極性也就無須老師用盡各種辦法來激發。所以孩子們的思維迸出了智慧的火花,他們的作品非常出色,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8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小池》這首詩,通過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下面是《小池》這首古詩的教學反思:在古詩《小池》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就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是荷花還是荷葉呢?接著出現了一段比較有意思的“爭論”:
“是荷葉,因為書上畫的是荷葉!
“我有意見,不一定書上沒畫荷花,作者那時就沒看到荷花呀!也有可能是荷花!
“可是老師剛才說寫的是初夏,荷花還沒開呢!
“不一定沒開呀!
“荷葉都才露出一點點呢。”
這個問題是我在寫《小池》的教學設計時沒有想到的,教參里的解釋是荷葉才露出尖尖的角,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我不知道是不是該和學生說那是荷葉,我怕那樣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其實結果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理由”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們“問題意識”的嫩芽得以呵護,快速思維、語言表達的能力得到鍛煉。我忽然發現,其實他們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
古詩《小池》很美,怎樣讓學生感受美,除了老師適當的語言描述,更主要地是要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學生學習的方式可以不同,理解也可以不同,不必強求。教師不能人為地去限制學生,用一種固定的模式禁錮學生的思維,重要的是多為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條件,給他們提供一些思想的方法、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這才是新課程所要體現的教學理念。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決定要上這課時,我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我希望教給學生什么知識,什么能力?
經過再三思量,我決定以學生能復述故事為突破口,課堂上為學生搭橋鋪路。
一、內容上的理解
為了學生能盡快厘清思路,我利用看圖猜地點的形式,讓學生饒有興趣地了解小猴子下山經過的幾個地方。同時,進行量詞的鞏固訓練。再讓學生用上量詞,串講小猴子下山經過的.地方。第二步再讓學生讀課文,厘清每一個地方,小猴子都干了些什么。通過板書讓學生知道,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先來到玉米地,掰玉米,扛玉米,來到桃樹下,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來到西瓜地,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來到樹林,扔西瓜,追兔子。
二、用詞精彩的解析
文章用詞也是呈現結構統一式。如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我主要學生采取動作演繹的方式和用圖理解的方式進行,而后,請學生將理解融入到朗讀中去。
三、句子結構的訓練
文章每個自然段都是采用“走到……看見……就……”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難點是理解兩句諺語“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方面來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的。
一、初步了解漢字的特點,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識字7》第一部分是通過看圖會意識字,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中,我逐個出示圖片和生字,讓學生圖文結合來認字,隨著一個個小人的出現,學生的興致也越來越濃厚,從他們的眼睛里我讀出了漢字的無窮魅力。這里書本只是一個引子,通過書本我們為孩子打開一扇窗,從而使孩子能樂于主動識字。
二、營造氣氛、明白道理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讓學生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兒歌意思的理解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第一二兩行的意思直觀,學生能讀懂,“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意思抽象,言不盡意,很難有明確的表述,光說讓學生心領神會,可怎么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我主要是通過故事、和聯系生活,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缎∥浵伆崆嘞x》這個故事生動有趣,通過小螞蟻的成功,認識了一群螞蟻的力量遠遠超越一只螞蟻,這是和團結合作密不可分的,團結起來力量大,這就是“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學生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
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我重點指導了“眾”“群”“成”這三個生字,主要采用直觀教學和觀察教學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體現學生的合作學習。例如,在講完小故事后,可讓小組學生討論小螞蟻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學生讀的形式單一,還可以加上小組讀、同桌讀。就更能體現學生的合作學習。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成性、動態的過程。小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自行發現,提出了一些自己在備課時沒有設想到的,非常獨特的想法。這時,我及時的抓住這個機會,教育學生遇到具體事情的時候要動腦筋思考,學會隨機應變。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體驗,發揚了他們的個性。還延伸了課后的安全教育,我覺得這可說是一舉兩得呀!
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再是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而代之與開放式的、不斷生成的、充滿活力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善于抓住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上述摘錄的教學案例中,這個創新點是由學生自己挖掘的,沒有張演瑜小朋友獨特的想法,就沒有了“有時也可以不誠實的”的“創舉”。而我只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大膽地想、盡情地說,不斷地進行創造性思維。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堂課給了我今后如何進行課堂教學一個啟示,即要針對學情變化發展靈活組織教學。這一案例中,我認為主要體現在注意保護學生的發現,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因為“在兒童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闭Z文學習不應該僅僅是讀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們不斷創新,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有生機,才有活力。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本文的學習目標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會寫四個字,通過讀課文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昨天下午就已經讓孩子預習課文了,上來就直接檢查孩子預習情況,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著色,加強色彩化,讓孩子多讀,多和這些生字見面,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然后就一些稍微難的字交流識字方法,最后采用登山比賽的方式鞏固生字。寫字,本來準備寫四個字,因為怕孩子連寫4個字,注意力會不集中,我分開來教,交流完識字方法后,指導學生寫嚇和叫,這兩個字比較簡單,朗讀完課文后,重點指導那和都的右雙耳,(自己在識字那里比較拖沓耽誤時間,這里沒有完成)朗讀課文時,我主要抓住兩個問題進行教學,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危險,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重點抓住他們不同表現的動作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比較讓孩子感受司馬光遇事不慌、沉著、冷靜、聰明、積極動腦思考的品質。
我自己覺得沒做好的地方:
1、前面部分有點拖沓,想重點指導的兩個寫字沒有寫。
2、自己說的太多,不敢放手讓學生說。(觀察圖畫:假山下面有個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我想引導說出在這里玩會暗藏著危險,引導不夠好,我就直接說了,用有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我是以填空的形式進行了給寫了兩個句子。我本來想進行完這兩個句子后,讓孩子自己仿照著句子再說幾個,時間有點緊,就沒有進行。
3、在學習司馬光的表現這一部分時,自己有點慌,講的有點過快,自己沒穩住,學生也有點興奮,紀律沒前邊好。
4、自己應該少說,讓孩子多讀,讀的還有點少。
5、我做了一棵蘋果樹,獎勵給表現好的同學,沒完全發揮好作用。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本節課我上的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樹和喜鵲》,這篇通話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三個畫面:一棵樹和一只喜鵲孤單地生活;后來這里有了許多樹、許多喜鵲;喜鵲們、樹們快樂地生活著。隨著畫面的不斷豐富,樹和喜鵲由單個變成群體,由孤獨變成快樂。全文共6個自然段,分為三個部分進行亮度和解析,同過讀課文內容,學生感悟每個人讀需要朋友,有朋友才會快樂的道理,這也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在本課設計上,我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中心思想為重點,整個教學流程圍繞這一點展開。除此之外,本課還有幾個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首先是本課的生字,必須熟記,對變調“一”的讀音進行鞏固,其次是通過讀故事理解“孤單”和“鄰居”的含義、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最后是積累AABB式詞語。
課堂是不完美的藝術,經過這節公開課,我收獲了許多,經過前輩們的指導更是受益匪淺。在本節課中,我感受到老師應大膽的.放手留足時間空間給學生,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在教學技巧上需要更多的學習,更深入的去了解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設計更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課堂教學,在語言、語速方面更加適配低齡兒童。其次,在理解詞語方面,更多的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更便于理解,學則用,理解了應立馬運用起來,要學以致用。最后,在挖掘教材方面,同事們給了我新的啟迪,不局限于課本教參,放開視野會有更多的方式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即使在教學上沒有實現,也可以作為很好的素材運用在日后的教學中。當然,教學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沒有最好只會更好,作為老師就應努力盡可能讓每一節課上的更好,帶給學生的更好,在思和行之間讓自己不斷成長。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課前我設計了一個教案,一節課下來,我發現現實非常失敗,可以這么說,整堂課都是教師牽著學生走,走的磕磕絆絆,相當吃力。原因何在?我對此進行了反思,發現我忽視了一個最重要最客觀的因素——學生的知識準備。
首先,學生對課文內容很陌生。課文描寫的是一個住在小山溝里的同齡男孩美麗而殷切的愿望,他在大樹底下聽媽媽講新中國的首都北京的一些情況,北京城的美麗、莊嚴對于初涉學堂、牙牙學語的小孩來說,是神秘的,帶有夢幻色彩的,是神圣的,是難理解的。它具有無形的感召力,具有無限的誘惑力,所以男孩跟媽媽說,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現在的'小孩子體會不到小山溝里的孩子們的特殊心理——生活貧窮、視野閉塞、勤奮好學、懂得珍惜,特別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們沒有小山溝孩子們的生活經歷,他們普遍沒有看到過大山,甭說彎彎的山路,充塞在他們眼前的是無數鋼筋混泥土澆筑而成的房子,一條條寬闊的柏油路,來來往往的車輛,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山——在小山溝男孩的眼里坐井觀天,它雖然美麗但是阻隔著通往大城市的道路,而在現在的孩子們眼里,大山是一個稀罕物,能走進大山,與大自然親近,那絕對是一種享受。這就是地域環境不同所造成的孩子們的不同心理狀態,換句話言之,如果把“走出大山,去看北京”,換成“走出城市,走進大山”,估計孩子們更能讀出“多想去看看”這種殷切的感情來。
另一方面,現在的孩子們生活普遍比較小康,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幸福與祖國的興衰有關系,“祖國——中國”這兩個詞語在他們心中沒有多少概念,即使你花很多的力氣跟他們解釋中國的歷史,中國人民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生活對比,他們還感受不到。一年級的孩子,對于時間的概念僅僅停留在一年、一月、一個星期、一天這些具象的東西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他們來說太遙遠,他們不理解這是多長一段時間,基于這樣的起點,你讓學生怎么去理解祖國的一路坎坷,怎么去理解中國人民的奮斗精神?對祖國不了解,對歷史沒概念?學生情有何處發?怎么能受到愛國熏陶?這就像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擺在他們面前,他們根本就不認識,不明白,而你非得問他:你喜歡它幾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喜愛之情!
其次,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在這一年齡段,他們的瞬間(短時)記憶占優勢,但時間一長易忘,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家校配合,學校里學的東西回到家以后,馬上復習鞏固,增強記憶,這樣第二天學習就輕松了。然現在很多孩子們的學習問題就出現在“回家”復習鞏固這個環節上,學習很大程度上成了同齡人之間比拼瞬時記憶!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好到哪里去?學生連字、詞都讀不好,好多字詞都不認識,怎么去讀好句子,而且還要帶著問題去讀,去理解課文內容。!
因而在總結課堂,反思教案并進行修改的基礎上。我形成了上述的新教案。希望通過下一堂課的教學,能培養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天安門——祖國的美好河山,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課堂交流,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后的快樂,并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練習學生的口語表達。打通了課堂的局限將學習活動擴大化,拓寬語文學習的外延。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5
《唐老鴨新傳》這篇課文充滿童趣,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把著力點放在了體會唐老鴨的心情變化上,先是帶著學生感受唐老鴨賣掉羽毛,買了大衣,上飯店吃上一頓的高興和得意,接著讓學生做動作體會唐老鴨跳入水中的'興奮和著急,再接著通過“救命!”的反復朗讀讓學生體會唐老鴨的緊張,擔心和害怕。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卻遇到了一些瓶頸,學生在做動作體會唐老鴨跳入水中的興奮和著急時遇到了困難,我先是讓學生自己做做動作,感受感受,接著讓學生來交流的時候,學生無法感受到唐老鴨的著急,盡管我進行了一些引導,例如:“唐老鴨的同伴們都在水里游泳呢,多開心啊!唐老鴨一定……”可是學生還是說不出。這一環節就在我自己的“汗如雨下”中草草收場了。課后,我也在反思這一現象,為什么學生無法體會唐老鴨的著急和興奮呢?關鍵還是學生沒有真正進入這一情境!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我叫一個學生上臺來演一演,所有學生在座位上一起演一演,把自己就想象成唐老鴨,讓學生在做“趕,甩,跳”的時候適時地問一下:“唐老鴨先生,你為什么動作這么快。俊睂W生或許就很容易聯想“著急”上了。
課堂總是千變萬化的,正因如此,每一節課都留給了我們許多值得反思和令人回味的地方。也正因為這一次次的磨練和總結,讓我們漸漸地成長。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的困惑就是自己很難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于是“磨課”應運而生,一遍遍的“磨”方能讓“問題”更加清晰化,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快更好地成長。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6
本節課比較充分的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具有明顯的學科特色。而且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有獨特的優越性也越發突現出來。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入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后,不但豐富了教學手段,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欣賞荷花照片,背誦描寫荷花的句子,來感受荷花之美,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此基礎上,再將王冕畫的荷花圖與之相比較,幫助學生理解王冕的畫技精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生字教學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注重給予相當的時間進行個體學習,讓學生能靜下心來通過“拼讀字音——識記字形——理解詞義”等環節來自學生字。同時,在指導學生識字的過程中能根據生字不同的特點有所側重,不面面俱到,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這一環節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基本功,如: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讀準輕聲等。只有長期地堅持這樣的訓練,才能為學生日后的閱讀掃清障礙。
其次,我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會學生從課題中大膽質疑,并從讀中去釋疑,從讀中去感悟,初步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這樣,整個教學就是建立在“設疑引學——辯疑解難——釋疑鞏固”的過程中。
文中的.這些語句看似淺顯,學生好象能理解。但那樣的理解實質是表面的,朦朧的。只有通過教師細致地朗讀指導,適時地補充課外資料,為學生創設情景,才能使學生走進教材,真正理解王冕畫得好是勤學苦練的道理。
同時,多媒體動畫的運用,給學生創設了生動的故事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真正起到了輔助教學的效果。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7
《雨鈴鐺》是北師大版本小學語文第二冊以“雨”為主題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清新自然又充滿兒童情趣的詩歌。詩歌找寫了春雨“沙沙響”的聲音和滴滴雨珠似“串串小鈴鐺”,這些掛在屋檐上的“雨鈴鐺”使作者想起了那美麗的鈴鐺,似乎正發出“丁零當啷”的聲音。上本課時時值春雨綿綿的季節,孩子們不久前才見過春雨,因此這個時候教學本課孩子們更有切身的感受。
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孩子們自己的特點,我將這節課的教學定在隨文識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上,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讀為本,讓學生感受語言的優美,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我把教學設計為五個部分:實物激趣導入新課、檢查預習初讀課文、品讀詩句、感情朗讀并背誦、書寫生字幾個環節。一節課下來,我自己收獲了很多,下面是我上完本節課后的幾點感受。
一、課前、課堂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一年級的小學生,首要的任務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我們把工作做細。課前,我提醒學生進行課前準備:書和翻開的田字格本子放到桌子的左上角。聽別人讀課文和自己讀課文時,要用左手壓著書、右手指著聽或者讀;初讀課文時提醒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用我們學過的三種方法:問老師同學、拼拼音、查認字表來解決、回答老師的提問時要重復老師的問題前半句,讀書時要邊讀邊想象畫面……在教學中隨時滲透習慣的養成。
二、注重朗讀訓練的層次性。
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先利用教師范讀讓學生聽準每個字音,檢查自己在預習時是否這樣朗讀、學生自讀時要求他們做到不添字、不丟字,讀準每個字的字音。最后,在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求學生做帶上動作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比如感情朗讀“沙沙響”時,我先讓學生看春雨的畫面并傾聽春雨的聲音,接著讓學想象這樣的春雨像什么?有些孩子回答到春雨像細細的頭發絲,有的孩子回答春雨像牛毛,接著我再讓孩子再聽雨聲,讓他們想象春雨的聲音像什么?接著再來想象畫面并讀讀這些對應的字詞,孩子們體會起來就非常容易了,自己就讀出了春雨的輕、細、柔。最后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讓孩子們配著音樂有感情朗讀直到背誦。
三、注重學生想象思維的激發。
在教學本課當中,我除了引導學生春雨像什么?春雨的聲音像什么以外,在學習最后一句話時,我又引導學生思考:這綿綿的.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還在招呼誰?我鼓勵他們學著詩歌的句式自己仿照說一說,有的學生說:春雨在招呼小青蛙,快快捉害蟲;春雨在招呼小蜜蜂,快快出來采花蜜;春雨在招呼小鳥兒,快快出來唱新歌;春雨在招呼小白兔,快快出來吃蘿卜……學生在自編兒歌中展開想象的超脫,童真在想象與交流中得到個性化的展現,當然,孩子們春天的喜愛之情便更加深厚。在創編詩歌的過程中,他們獨特的奇思妙想是我沒有預設到的,上完本課我不禁感慨:只有善于激發學生想象思維的語文課,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四、注重隨文識字以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語文低估的教學生點是識字教學,北師大教材很大的特點就是學生需要會認會寫的字很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識字教學的任務,降低識字的難度,是每個語文老師都要思考的問題。在導入新課時,我首先讓學生聽鈴鐺的聲音引出“鈴鐺”,讓學生自己觀察這兩個字的讀音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自己提醒大家這兩個字都是后鼻音,并且第二個字是輕聲。接下來我讓學生摸一摸鈴鐺是用什么來做的,進而引導學生發現鈴鐺兩個字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都有金屬有關。在教學房檐時,我讓學生聯系插圖指出房檐在什么地方,由于圖文并茂,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這兩個字的字形和讀音;在教學“串”字時,我先引導學生觀察這個字的字形,一個孩子站起來說這個字很像她吃的羊肉串,這兩個口字就像是兩塊羊肉,而中間這一豎就像是穿羊肉的竹簽。孩子聽了這樣的分析,都會心的笑了,在笑聲中大家很容易記住了這個字。在學習“招呼”時,我讓孩子們帶上動作給小燕子打招呼,然后引導他們自己發現:招呼既要用手,又要用嘴巴,所以“招”字有提手旁,“呼”字有口字旁。在學完課文之后,我又一次鞏固孩子們識字。我把本課的生字生寫在事無做好的鈴鐺圖后面,把鈴鐺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摘鈴鐺識字,哈哈,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可是空前的高漲。最后,我還安排學生寫帶有提手旁的兩個字,“招”和“掛”,把寫字落到了實處。
總的來說,這節課我對自己和學生的狀態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我找到的雨聲實際不是春雨的聲音,比春雨的聲音要大,有點有符合詩文中“沙沙沙”的說法,這有些阻礙學生對春雨的直觀感受;本節課還可以繼續拓展:除了讓學生說春雨的聲音像什么以外,其實還可以讓學生談談對雷雨、陣雨等雨的感受
在今后的課堂中,我會爭取每節課都讓學生有收獲,繼續反思,不斷總結,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8
《柳樹醒了》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在教學這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表意見,課題氣氛相當活躍。在這篇課文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理解、想象和說話練習。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畫一棵柳樹桿,讓孩子們來添加柳枝的游戲,通過對“硬梆梆的柳枝”和“柔軟的柳枝”進行對比,感悟課文,孩子們學起來輕松有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為放得太多,還沒有及時地收回,所以課堂上稍顯得亂了一些,這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但是,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盡可能讓學生有時間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19
《兩只小獅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只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只卻認為憑著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通過一懶一勤兩只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我的教學設計主要是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并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同時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接知嘗試研讀,讓學生說說這兩只小獅子有什么不同的表現,哪里不一樣。通過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的重點詞語,來體驗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的表現。再分角色來讀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帶進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始終保持參與的角色意識,激發他們不斷地圍繞課文內容反復閱讀,感受,得到不同的感情體會。
在這節課中,我主要是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不斷的敲打,滾動,練習,進行想象生成。如在教學句子: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對語言文字進行更深的挖掘,用生動形象的話讓學生的理解更具有生動性,生活性。如對于“整天”這個詞,讓學生知道“整天”就是“從早到晚”,而后聯系生活情景進行展開:呀,早上,當太陽剛剛露出半個笑臉,小獅子已經在草原上練習“滾、撲、撕、咬”,中午,太陽當空照,火辣辣的,可熱了。小獅子已經滿頭大汗了,可它還在練習“滾、撲、撕、咬”,晚上,太陽公公已經下山休息了,別的小動物都去睡覺了,小獅子還在練習“滾、撲、撕、咬”。又如在教學“滾、撲、撕、咬”時,通過做動作來做一回小獅子來練習本領,學生對于這幾個動作詞就能很好的理解了。而且這下面的教學中對這幾個動作詞也不斷滾動練習,加深理解: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回勤勞的小獅子,練習一下這些本領吧。當危險來了,小獅子卷起身子,趕快人“滾”到一邊,避開了危險。當小獅子發現獵物時,它悄悄地走到獵物的背后,忽地“撲”上去,把獵物用利爪“撕”開,狠狠地用尖利的牙齒“咬”住,他成功地捕捉到了自己的獵物。這些設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這些句子。
但在教學懶獅子與小樹,以及獅子媽媽的對話時,對于理解更深一層的課文的內涵,學生還不是很能說出來,只是略微說出一些皮毛。如果在教學時進行這樣一個設計:如果懶獅子不練習本領,后果會是怎么樣?聽了獅子媽媽的話,他會怎么做呢?如果課文里有第四輻插圖,你想想可以怎么畫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樣可能會更好些。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篇20
《爺爺和小樹》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非常適宜孩子朗讀。我想起了試講時的那節課:教學前我做了大量準備,搜集資料、整理素材、寫教案等等,抱著很高的期望上課時卻發現很多環節沒有想象的那樣好,甚至在讓學生表演課文時出現很混亂的局面。究竟什么原因呢?課后,我拿出教案反復的思考。我發現我的教案設計很全面,我關注了課文的每個細節,可是我卻沒有關注學生,也就是說我沒有把教案與學生結合,很多環節并沒有考慮班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因而很多環節不盡人意。于是,我重新調整了思路,把備學生這一重要環節加入。在各個環節安排上,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不夠的特點,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靜有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無意注意仍然占優勢。他們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因此,在識字學習時我根據以上特點,將生字的鞏固和要認的偏旁寓于游戲之中,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所學的生字。而在課文朗讀上我以激趣為手段,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情境。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呈現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習積極性。班內的鄧川江同學比較靦腆,回答問題很膽小,很多次他想要舉手卻又不敢舉,我覺察到后,適時地讓他起來大膽朗讀。當他讀完后我又對她進行了表揚,他坐下后我發現了她眼中充滿了陽光,這節課他的表現很積極。就這樣我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次發言,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舉,明辨教學互動中出現的“風雨”和“陽光”,加以引導和鼓勵,收獲了許多真誠地感動。
低年級的養成教育非常重要,需要老師各方面都要“細”。因此我在一些細小處適時抓住孩子心里加以鼓勵,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說:“動手動腦的孩子會更聰明!”以此鼓勵孩子拿起筆邊讀邊畫出生字加強記憶。只有教師事無巨細,處處為人師表,才能培養出事無巨細的接班人。
通過這節課,我真正了解到了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看、多思、多總結,讓自己課堂更加愉快。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04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6-03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6-14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彩虹》教學反思01-15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6-19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5-03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反思范文02-04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04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