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語文一年魯教版下《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描寫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愉快渡過自己節日的動人場面。內容生動活潑,充滿了節日氣氛,語言優美。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惜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上完課后,我對本節課的過程進行了教學反思。在《快樂的節日》的教學中,我的意圖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主體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讀題、讀文后提出問題,并以此來組織教學,試圖用學生自己想了解的問題鉤住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個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問題意識。但上完課后,我甚感沮喪和困惑。課堂教學為什么會不理想呢?首先,對教材特點把握不透。課文是一首詩,詩不同于一般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之類的──敘述清楚,詩講究意象,想象豐富,跳躍性比較大,理解時較多地依賴學生的想象和對語言的感受力,應該說學習時比一般文章更困難一些。對于生活閱歷淺、語言感受能力還不強的二年級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利用音樂、圖象、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臺階,讓他們一步一步走入詩中,讀詩、聯想、悟情。
第二,對學生能力估計不足。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還需要老師引導著,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走入課文,逐步完成與文本的對話。而我未作引導就把整首詩“扔”給學生,學生未深入感悟課文,又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問題當然是成堆的。雖說這一偏高的要求在二年級開始滲透也未嘗不可,但既是培養質疑問難意識,就應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作指導,然后師生共同對問題作歸并梳理,確定本堂課著重解決的目標,再圍繞目標在教師引導下深入學習。而不是不顧學生實際、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一個勁地鼓勵學生提問,然后又讓學生讀文后討論逐個解決。第三,對教學理念理解不深。讓學生在讀題、讀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問題并以此組織教學,確實是一種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的好方法。但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并不意味著一定要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教學。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鮮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都有其適應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適應的條件下,才能顯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則,便會黯淡無光。所以,教學本課時,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繼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反復讀詩,喚起生活經驗,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下自讀自悟,領會詩意,然后把詩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最后也可進行質疑問難。這樣操作也同樣能體現自主性、培養質疑問難意識,還更富有情趣。如此看來,教學理念從書本從教師的頭腦走到課堂,關鍵在于教學方法的選擇,而這必須基于實際情況:包括學生情況、教學內容、教師情況;理念在課堂上的體現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實質。
【小學生語文一年魯教版下《快樂的節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魯教版化學概念教學的幾點做法論文08-05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7-28
部編版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范文07-01
冀教版槐鄉的孩子教學設計08-21
語文的教學反思11-29
鄂教版中考語文復習計劃范文08-13
2017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08-22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11
關于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