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資深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
一位資深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去閱讀鑒賞一位資深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吧!
假期中,我有幸與平湖楓葉校區的年輕教師共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親眼看到新建校區領導和老師的辛苦、執著、奉獻、激情與勤奮,為之感動。祝愿平湖校區廣納學子,師生共進。
課堂教學
記得我工作的第一年,是教六年級學生,他們只比我小7歲,但不少孩子的個頭比我還高。他們中有視我為朋友的,周末將我帶到他們家,介紹給他們的父母認識;也有和我對著干的,想試探一下我這個小老師到底有什么能耐。但不管怎樣,這一年的相處是愉快的。因為在課堂上,我可以信馬由韁,不受教材限制,拓展許多他們不知道的,并且感興趣的話題。我所尊重的一位老主任,隨意聽了我的一節課,非常委婉地說:你介紹了許多課本以外的內容……讓我感覺自己有點不務正業。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班的成績居然年級第一。我知道這是這個班級孩子素質所在,而并非我所教。
后來,我也虛心地跟老教師學習。那是九十年代初期,我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跟年級組都是即將退休的老媽媽們學習,學習她們認真的教學態度,扎實的語文功底。這些都奠定了我今后從教的基礎。
近幾年來,倡導“高效課堂”,要求“一環扣一環”。課堂上老師要精講多練。但我總以為,讓學生掌握概念,習得方法,有的只需說一遍,有的無師自通,而有些需要不斷重復教誨。面對學力不一、志趣不一、狀態不一、接受能力不一的群體,課堂上哪句話是有效的?哪句話又是無效的?很難把握住標準。我只需做到敬畏生命,不浪費孩子的光陰就可以了。我也期望我的課堂能夠高效,把節約出來的時間,讓我的學生們盡情地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這次和年輕老師共同學習,聽了一節六年級的數學課。課下讓我評課。我說,近十年來,我一直沒有教高段的數學,不在一線教學就沒有發言權,還是先讓別的伙伴評課。在最后的總結時,我表揚了這位老師上課時的自信、從容,并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期盼進入到下一課時的學習。我說,新教師上課總有一個過程,模仿——融合——創新,慢慢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每位教師要熟悉課標,不要過分依賴教參。所謂“教參”,不過是給初上講臺者的一點支撐,進而得點啟發,至少可以不出錯而已。期待所有的老師都能上出自己的特色課,并且重視書寫教學反思,及時查找自己上課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
關于教學,我時常想想:這些稚氣未脫的孩子,現在坐在這里,幾十年后的某個時刻,當他們的思緒回到童年的課堂時,會閃現什么樣的瞬間?會出現什么樣的場景?
推門聽課
每學期開學之時,校領導常規工作之一,就是“推門聽課”,目的是檢查教師的教學規范,檢查教師的業務水平,換句話說:是當著學生的面,檢查老師。起初我對這種做法不以為然,漸漸地,我感覺似乎缺了點什么?到底缺了點什么呢?當然是尊重——對課堂的尊重,對學生的尊重,對上課教師的尊重。一般家庭對不速之客往往也會感到手足無措,何況這樣一些小學生,面對一個“推門”而入的人能做到熟視無睹并保持安靜嗎?
我也到過一些校區甚至是幼兒園,領導們倒是不用“推門聽課”,因為他們按了攝像頭,可以隨時監控教室里發生的一切情況。在交流中,有老師說,這種被監視,是對課堂的侮辱。
我很慶幸,我所在的學校沒有在教室里安裝攝像頭,領導聽課也會提前跟老師們打招呼。有智慧的管理者是不會用這種“突襲”方式督查老師,他會有更合適的方法深入細致地了解教師的業務修養和工作狀態,并和他們溝通,因為他信任老師,信任老師會付出努力,為學生的未來負責;他還了解老師,了解老師工作的辛勞,知道老師們即使處在勞累之中,也不可能懈怠。
學校不僅是教學問的地方,也是學做人的地方。學會對他人尊重,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是身體力行上。課堂上發生的一切,對學生一生的修養和性情潛移默化。
人生導師
我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是一位端莊漂亮性格極好的女教師,我沒有見過她呵斥學生,但是她又要求我們極為嚴格,我們都愛聽她的“訓話”,那是一個特別溫馨、特別勵志的時刻。高一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的班主任悄悄地找到校長,推薦我在高二的時候分到文科班(因為我的物理、化學實在是提不起來。按我當時的總成績是到不了文科班的)。這位老師從來沒跟我提過這是他的努力。當時我也年少,不知道感謝老師。但這位老師對我的幫助,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
所以,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不但要教學功底扎實,也要有完善的人格,老師的言談舉止、秉性脾氣無不影響著學生。 你是積極上進,還是慵懶怠工?你是與人為善,還是錙銖必較?你是急功近利,還是弄虛作假?在日常的處事當中,都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來,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現今的中小學教師絕大部分受過高等師范教育,每年還要接受“繼續教育”,應當說,起點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但為什么教師專業水準在日后會有那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又是怎么形成的?我曾經看過一段話,大意就是:一個人的差異主要在8小時工作之外。白天大家的壓力都很大,也都很忙碌,沒有自我的時間,沒有反思的時間,沒有自我提升的時間。我們都喜歡找有趣的人,跟他們在一起,除了心情高興,還有收獲,增長見識。我的許多教師朋友,他們不僅精通于本學科,還有的'擅長書法、繪畫、烹飪、攝影,或者對古玩有考究,對中醫藥有研究,對古典小說有鑒賞,跟他們交流,就猶如讀百科全書。課堂上他們就游刃有余,即使是一節課,也能體現教師的智慧和修養,所謂“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因此,教師需要有獨立閱讀和思考的時間,當然這些都需要“業余時間”。
學生需要精神導師,需要一個有人格魅力的靈魂的導師。在他的心目中,這個人是真誠可靠的,像他背后的一座大山;這個人堅定有力,能一下子把他從泥藻里拉出來;這個人富有經驗,總能在他最困惑的時候點亮一盞燈……這樣的人是會影響學生一輩子的。
學習之路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考核一名教師的業務水平,主要看班級管理和教學成績。期中(末)考試時,平行班老師互相串監考,那老師在考場上絕對是認真負責,不允許有一個作弊的。我也親眼所見一位老師的教學能力,語文園地里“讀讀背背”的內容,全班學生從來沒有一人錯過,連那種口齒不伶俐、嘴角流口水的學生也可以一字不錯,我真的很佩服他這種整齊劃一的能力。
我也曾經想讓我的學生整齊,我也曾經想做一名盡職的老師,所以來不及等候,不愿意守望,也做過拔苗助長的事情,F在我反問自己:對于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是急于每天給她補課,還是給她一些緩沖時間,抑或是發揮她自己的特長呢?對于識字比較困難的學生,我是讓她每天按時完成作業,還是讓她每天讀一篇故事給我聽呢?
為什么學生會厭倦學習?為什么他的學習狀態會時起時落?他的興趣究竟在哪些事上?他心里是否懷有某些恐懼?回憶我的學生時代,我深深同情現在學習困難,卻總被家長、老師逼著向上的孩子。真的已經是盡“洪荒之力”了,這不是我的菜,卻又被逼無奈。教育沉溺于考試之中,這是教育的悲哀。
近年流行一個詞——“學霸”,當然是帶有褒義,他們是讓每個老師喜歡,讓每個家長羨慕的那個“人家”的孩子。這些孩子學習目的明確,真的是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但同時也想過:當年的那些狀元,為什么經年之后,很少有出人頭地的呢?是投入了過多的精力去“爭”?還是沒有空閑時間去“思”?
我們老師都有這樣的經驗:學生不愛思考,謹小慎微,一般都比較平庸。“思想不安分”的,日后雖不免坎坎坷坷,但畢竟“走自己的路”,往往活得有聲有色。教師能有一群“不安分”的學生——有獨立思維,甚至超過老師的獨立見解,應值得慶幸。(一名教師如果長期不應對挑戰,他的專業素養會不會因此退化?)教師不要怕下不了臺——你的胸襟有多寬廣,學生的創造天地就有多大!
教學,就像長途跋涉,有時往前走,有時停下休息,偶爾也會繞點彎路,甚至會走錯路;雖然我可能熟悉這段路,但我每次帶著不同的人;他們視我為同行者,抑或是智慧使者,我能承擔否?教師一節課,僅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對于生命。
【一位資深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06-26
一位地理教師的教學反思01-15
小學教師反思教學隨筆08-24
一位資深建筑師對職業建筑師的認識09-20
小學教師教學反思(15篇)09-14
小學教師教學反思隨筆日志08-07
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范文06-26
小學教師教學反思15篇06-11
小學教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05-19
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反思(6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