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微博上批評當今的年青一代拿著父母的錢,還沒獨立就牛得不行,覺得老一代的價值觀太陳舊,無資格教育他們。此論馬上引起回擊。一年輕網(wǎng)友質問:父輩沒有投過那么多簡歷,對我們的教訓沒有說服力。我立即回帖:“父輩沒投過簡歷?俺高考時27個考生錄取一個,留學的投了多少簡歷?在美國找教職,一個位置一百來人搶,不投簡歷誰理你?俺這茬人就這么過來的。”
本覺得可以一錘定音了。但又從美國殺出個回帖,稱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最牛的人從不用寫求職信,人家會上門來請。這多少反映了現(xiàn)在年輕人的普遍心態(tài):寫簡歷太累,太委屈。投出幾十封石沉大海,簡直令人憤激。那么,美國的一流大學的學生真不用寫簡歷嗎?
恰恰相反,簡歷要反復包裝不說,最要緊的是那封求職信。怎樣寫求職信是大學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即使是讀博士的人。這封信寫得好壞,決定你是否能找到飯碗。
不妨把我自己接受這番訓練時學到的東西分享一下。這里最大的一個誤區(qū)是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別人有義務讀。錯!你就是寫出花來,別人也可以順手丟進廢紙簍。試想,一個職位可能有上百人申請,看申請材料的人自己忙得要死,心情煩躁,一看這堆材料就氣不打一處來,拿起你的信瞟一眼就扔。所以,你第一句話,就必須給人讀下去的理由。如果第一句話幸運地吸引到他的眼球,第二句話就緊逼而去,不給他任何不看的機會。這樣你才有機會。我記得,那一封兩頁的信,我寫了一個多月。
這里的教訓是什么?學生在沒走向社會前,總覺得世界以自己為中心。但一求職就知道,世界是以別人為中心,而且“別人”還動不動就把你扔進廢紙簍。你事業(yè)的起步,是要證明自己不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