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國)大學有各種和壓力管理相關的課程:基層管理者的必修課“優先管理”能夠提升門店管理組的時間管理技巧,幫助他們減少每日的工作壓力;針對中高層管理者推出了“精力管理”的培訓,將全國各地的總監及以上管理者匯聚在一起,邀請來自于西雅圖總部的內部講師,介紹如何通過飲食、健身和身心調節,來緩解壓力,在身體、情緒、精神等不同層面進行自我調節和改善,以保持和創造最佳的工作狀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也經常會有類似的培訓,例如:如何通過了解大腦的物理呼吸,通過禪宗方式練習如何專注、傾聽、靜觀,從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我們通過更加人性化的視角來幫助伙伴達成績效,通過價值觀約束行為,用獎勵輔導等方式激勵和幫助伙伴,而非通過施加太多壓力來完成。”余華說道。
這種人文精神始終貫穿在星巴克內部的方方面面。星巴克重視伙伴的聲音,會定期舉行“公開論壇”。在這個論壇中,每一位伙伴都可以向高管提問并得到解答。這種坦誠的溝通機制不但起到了減壓閥的作用,而且真正為決策層提供了意見參考。管理層與伙伴會定期進行一對一的“真誠談話”,在關注伙伴是否完成任務之外,更加關注伙伴每天的感受和工作的心態。星巴克為此專門引入了“The Power of Unlocked Conversation(開啟對話的力量)”課程供總監級管理層學習。
另一種鼓勵伙伴的方式是“贊賞文化”。星巴克內部會定期舉辦伙伴公開論壇,積極認可和鼓勵伙伴的突出表現。“除了公司正式的表彰外,我們在每周的咖啡品嘗會上,有一個環節是伙伴之間互贈認同鼓勵卡片。這種行為習慣是星巴克公司文化的一部分,緊密合作的氛圍是促進人際和諧的潤滑劑。”余華介紹說。
同時她也強調,與公開認可相反,如果伙伴的績效表現差強人意,主管會選擇私下與伙伴進行溝通,指出問題的同時,也會認真傾聽并給予輔導。公開贊賞與私下真誠地溝通也成為了減少伙伴壓力的重要環節。
余華對星巴克的伙伴很難被競爭對手挖走很有自信,因為星巴克為伙伴提供的不僅僅是工作場所,更多的是“家”的文化,在互相尊重的氛圍中,員工逐漸真正形成了“伙伴”的關系。
另一方面,為伙伴提供多種發展渠道,鼓勵伙伴在不同崗位“流動”也成為了特色之一。當公司有職位空缺時,公司會通過內部流程推薦給門店伙伴,鼓勵大家申請。除了技術型伙伴之外,星巴克內部的提拔率為90%以上。
如今,90后開始成為職場的生力軍,而對于星巴克來說,這些年輕人似乎適應的更快。根據星巴克積累的調研數據,余華總結出了90后的一些特征:勇于表現,學習能力強。“當公司舉辦內部伙伴大會時,90后多才多藝,盡可能地表現出他們的才華。”
星巴克也為他們提供了多種渠道學習和自我展現的機會,在星巴克,“咖啡大師”是專業的代名詞,咖啡大師的級別認證要經過層層選拔,競爭激烈。90后的伙伴自我成長欲望很強,會踴躍迎接挑戰。在深圳,就有一名90后的門店經理脫穎而出成為區級咖啡大師。有突出特長的伙伴還會被聘用為星巴克(中國)大學的“伙伴教授”,所教授的學生也可能是公司總監以上的高管。
余華稱,90后的第二個特色是獨生子女。90后作為獨生子女更渴望交流,能快夠速融于社交網絡等互動媒體中,他們逐漸成為了創造“星巴克體驗”的生力軍。而成熟的70后和80后則擁有更加圓融的人際技巧和管理經驗。多元化的伙伴構成能形成類似家庭親情、友情的感染力,從而與顧客之間的關系也更加融洽。顧客會因為喜愛的店員而長期光顧星巴克,每名伙伴都有機會通過“竭盡所能做到最好”而成為顧客心目中的“STAR”。根據不同需求提供多種學習發展之路,將伙伴培養成為追求卓越、敢于擔當的人才,無疑使他們能更加自信地面對職場壓力。
“從人文視角出發,我們追求卓越業績”。因為星巴克為伙伴提供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在“家”的文化熏陶中,在“伴”你成長的氛圍中實現了企業和伙伴的雙贏。所以星巴克在中國的16年來贏得了無數忠誠的追隨者—無論是顧客還是“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