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都在實施績效管理,希望以此讓企業取得更好的績效。但是,實施下來多數都比較失望,因為他們深切體會到,要想讓績效管理獲得成功實在不易!
我們曾對超過5000人的職業經理人做過調查(80%是人力資源干部,20%的是其它管理人員)。當時采用的是開放式的調查方式,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工作中最大的困擾,最難做的工作,幾乎都是“績效考評”,而緊接其后的是“制定激勵性薪酬方案”。
另外還有一個針對美國的1320名的高層管理者的調查:僅只有15%的管理者確信,他們企業的業績評估體系很好的幫他們實現了經營目標。盡管美國企業的總體管理水平比中國高,但從這個比例看出,也不是說所有的美國企業管理都好。并且,調查結果還顯示,有多達43%的管理者認為,他們的評估體系運作不良,成效不佳。
所以,我們說,不僅是咱中國企業覺得績效管理難,美國企業也同樣覺得難。那么,績效管理為什么難?是什么因素導致我們的績效管理搞不好?又是什么東西在困擾著我們?《長松組織系統》工具包 ——為您解決;數千家企業的選擇,值 得您的信賴!
根據多年企業管理顧問和管理培訓經驗,我們總結出績效管理的十大困擾。也正是這十大困擾導致績效管理的失敗。
第一大困擾:績效考評不考評績效;
績效考核到底應該考核什么東西?我這里有一個案例講給大家聽聽:
景興達電子公司是我的一個客戶,半年前,決定實施績效考評,并采用浮動工資制,浮動工資的多少依據績效考評結果發放。他們整個公司根據不同的崗位分成“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業務人員”三大類。三類人員分別使用三張不同的績效考評表,每一張績效考評表都包含三大方面的指標: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績效,每月考評一次。在第一次績效考評的那幾天,由于指標無法客觀衡量,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打分,考評結果讓人啼笑皆非。在人力資源部的努力下,考評堅持了5個月,基本上是走形式,后來,公司決定取消績效考評。幾個月的績效考評最終草草收場,不歡而散,變成了一場風波而結束。公司章總和人力資源部楊帆經理都在反思,知道考評有問題,但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問題就出在考評指標上!設想一下,全公司這么多不同的崗位,僅僅使用三套考評指標來分別考評“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業務人員”,能行嗎?以“管理人員”為例,試問大家,什么叫“管理人員”?公司的老總是不是管理人員?一個部門主管算不算管理人員?事實上,每一位管理人員,其工作職責不同,工作任務也是不一樣的。既然他們干的工作不一樣,又怎么能夠拿同樣的指標來套呢?
另外,“工作態度、工作能力”,這些并不是他們的工作內容,為什么要拿來考評呢?這樣考評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工作和考評兩層皮”,設想一下,如果要做的事情不考評,員工干嘛還要認真做呢?并且,考評的內容,根本就不是員工們正在做和要做的事情,這樣的考評還有什么意義呢?
也就是說,上面案例講到的所謂的績效考評,根本就沒有考評績效。這樣的情況在很多企業都存在,只是體現的方式不同而已。例如:有的企業實施的所謂的績效考評,全公司所有的人統統使用一張考評表,考評項目當然都是一樣的“德、勤、能、績”四大方面。為什么在績效考評中考評這些東西?績效考評就應該考評績效,干嘛非要把“德、勤、能”也攪在里面?我們這樣說,并不是認為“德、勤、能”、“工作態度、工作能力”不重要,它們很重要。但是,不要把這四樣東西放到一起考評。而是應該放到“員工招聘/干部晉升/任用/崗位調整”等等的考評上。不要把這么多內容統統都放到績效考評這個筐里!這個筐的容量是有限的,這個筐的設計是針對“績效”的,并不適合裝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