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端午節一定是印象非常的深刻吧,今年大家準備怎樣過一個非?鞓返亩宋绻澞?YJBYS小編覺得大家在課余時間里設計端午節主題的黑板報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哦?,圖中的端午節黑板報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哦,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祝福語
你非牙齒我非米,卻依然要一生一世粘著你,我非粽葉你非米,卻依然要一層一層裹住你,粽中有米終有數,可我對你的祝福數不盡,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伸個小懶腰,生活幸福有預兆;美味粽子來報到,香香甜甜身體好;花開兩岸清香飄,幸福生活節節高!端午節里送祝福,快樂伴隨分分秒!
你怕熱,卻偏偏裹衣服件件;你怕疼,卻偏偏緊腰帶根根;你怕累,卻偏偏戴首飾點點;你游泳,卻偏偏連衣服都不脫。這不,被熱熟了吧。祝端午快樂!
端午粽子香,端午粽子甜,端午的祝福送心間;端午的粽子黏,端午的粽子滿,端午的問候不會晚。端午節又到,祝你端午快樂,好運連連。
看到“粽”是最開心的事,聞到“粽”是最快樂的事,吃到“粽”是最幸福的事。端午節,愿你吃出平安,吃出浪漫,吃出甜蜜,吃出如意,吃出歡喜。
端午節我端著五件禮物送給你:吃粽子,運氣一縱再縱;掛葫蘆,福祿盡收集;系五彩繩,生活五彩繽紛;喝雄黃酒,事業輝煌長久;戴香包,香甜將你抱。
提前送你一個粽子:幸運鋪滿清新的葉,快樂裹成美味的餡。聞起來是溫馨,吃起來是甜蜜,咽下去是幸福,回味著是美滿,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我忙,對你我卻不忘;端午節我累,但你卻在我心內!吃著粽子我會想你,想你這個好朋友!不用粽子來表達,只用短信來問候,祝端午節快樂!
關于端午節的來歷
中國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呢?這里有著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過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中國中部的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鐘馗與一個離奇傳聞有關,相傳中國唐代(618年-9XX年)的皇帝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稱鐘馗,醒后令畫家吳道子描成畫像,相貌兇殘丑陋,以為打鬼、驅邪、除祟之用。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回顧1940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1940年端午節吧,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女士在張治中上將、鄧錫侯上將、潘文華上將、孫震上將、陳武鳴等人以及地方官員的陪同下,分乘八輛轎車,從成都抵達灌縣,游覽了伏龍觀、寶瓶口、二王廟,然后乘車前往距縣城十七公里的道教圣地青城山。
蔣氏當場賞給服務人員小費
一行人過了長生宮、赤城閣后,迎面便是一大片古楠森森的樹林,林木蓊郁之中,隱現出一座丹楹飛棟的殿宇,這便是建福宮,原名丈人祠,始建于唐開元十八年(730)。
這里地處山腳,是公路盡頭,登山起點,往上只能步行。眾人下車坐上滑竿,55乘滑竿由118個轎夫抬著,組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滑竿隊”。在“天然圖畫”牌坊,蔣氏夫婦饒有興趣地下轎駐足觀賞了牌坊兩側的名聯—
溪壑奔騰,百川東去通千脈;云霞縹緲,萬里西來第一山。
再循蹬道而上,過山萌亭、凝翠橋,抵達山中第一大觀—古常道觀。當時觀中住持彭椿仙道長因積勞成疾,臥病不起,無法理事,由知客兼文書易心瑩道長代為負責接待。
蔣氏一行拾級而上,進入天師洞的主殿—三清大殿,瀏覽了康熙皇帝御書“丹臺碧洞”匾額以及明代制做的木雕芙蓉、荷花、孔雀等八扇屏風等名勝古跡。中午時分在客廳用餐,由特地從成都請來的浙菜名廚陳鈺,按蔣氏口味置辦了1800元一桌的上席三桌。吃飯時,蔣氏還特地要了青城山的道家泡菜,品嘗了青城乳酒,十分滿意。蔣氏還當場賞給陳鈺等服務人員小費共計法幣3600元(1987年《灌縣志》載:1935年11月國民政府改用法幣,銀元一元兌換法幣一元)。
朝陽洞旁為蔣氏夫婦建別墅
午飯后小憩,品嘗青城貢茶。二時許,一行人又向朝陽洞進發。
當時抗日戰爭正處于艱苦的相持階段,日本空軍大規模轟炸中國后方城市,尤其集中對陪都重慶進行空襲。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監察院院長于右任等軍政首腦紛紛在峨眉山、青城山等地建造別墅。四川省政府建設廳也在青城山朝陽洞旁特為蔣氏夫婦建造了一處小別墅,取名“瑯環仙館”。
朝陽洞海拔1082米,地處天師洞與上清宮之間,是一處天然形成的巖窟,由大、小二洞組成。洞穴寬敞,呈扇形,冬暖夏涼,相傳為“五岳丈人”寧封子的棲身處。
剛竣工的“瑯環仙館”就位于朝陽洞旁。別墅為小青瓦屋面,穿逗式梁柱,木裙板裝修的典型川西民居建筑,與周圍的山光水色和宮觀殿堂融為一體。易心瑩道長向蔣氏夫婦講述道:寧封子又稱“龍蹺真人”,傳說他原是黃帝的陶正,遇神人授以五色煙火法,后授黃帝《龍蹺經》。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后打敗了北方的蚩尤,統一了華夏,遂封寧封子為“五岳丈人”。蔣氏夫婦饒有興趣地聽完易道長的講解,又觀看了別墅的庭院設施,十分滿意。
蔣介石為上清宮山門題匾額
上清宮是全山最高的宮觀,海拔1260米,始建于晉代,現存建筑為同治八年(1869)至民國初年陸續重建。蔣氏一行依次參觀了三清殿、玉皇殿、鴛鴦井、文武殿、麻姑池,最后登上“青城第一峰”上的呼應亭,憑欄遠眺。
下山途中,于天師洞小憩,易心瑩見蔣介石心情舒暢,令人備下文房四寶,恭請蔣公為剛竣工的上清宮山門題寫匾額。蔣欣然提筆,先寫下“上清宮”三個筆力雄健的正楷大字,又在《時賢文綜》簽名簿上題寫了“太極”兩個正楷大字,落款“蔣中正,二十九年五月五日”。繼后,宋美齡、張治中、鄧錫侯、潘文華、孫震、陳武鳴等人也依此在簽名簿上簽名。晚餐仍由成都名廚陳鈺置辦700元一桌的中席三桌,另購茅臺酒、仿紹酒各10瓶。當晚,一行人下榻于天師洞客房,蔣氏夫婦宿西客堂。
次日上午,蔣氏一行用過早餐后,仍舊乘坐滑竿循原路下山,在建福宮登車返回灌縣。中午時分,蔣氏夫婦在縣城舉行答謝宴會,訂席16桌。飯后,蔣介石又指示撥款五萬元建造福興橋,撥款五千元培修二王廟。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銀行灌縣支行《總裁蒞灌費用開支明細表》統計資料記載,蔣公一行在青城山和灌縣的食宿、購物和撥款開支,共計123667元法幣,由中央銀行灌縣支行支付。
相關文章:
3.端午節黑板報主題
5.小學端午節黑板報
10.端午節黑板報花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