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清明節黑板報
來源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清明節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筑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于載籍。后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于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二年級清明節黑板報圖片
紀念方式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鮮花等。
由于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里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斗歷史。
節日諺語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陰(魯)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云貴高原)
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節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相關諺語有: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
清明響雷頭個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遼、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
清明節氣的風對未來天氣及年成好壞也有一定預示,農民極為關心,因此,在民間流傳不少有關這方面的諺語。比如: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閩)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寧)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蘇)
【二年級清明節黑板報】相關文章: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08-10
清明節黑板報內容主題04-04
清明節黑板報資料「精品」04-08
簡易清明節黑板報圖片04-03
清明節黑板報圖片大全04-04
清明節的黑板報資料04-03
清明節的黑板報設計04-02
清明節的黑板報圖片04-03
清明節的黑板報(優秀)12-02
2018清明節黑板報圖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