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精選10篇)
觀察記錄有助于我們了解孩子的發展,判斷自己的教育行為,改進教育策略,促進幼兒健康發展。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1
觀察時間:
20xx.9.27
觀察地點:
小五班教室
觀察幼兒:
張雨恩(小小)
觀察實錄:
午餐快結束了,大部分幼兒已經出去散步了,只見小小等三、四個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進餐,我用眼神暗示他們稍快些。只見幾個幼兒馬上快速地嚼起飯來,只有小小一個人還慢吞吞地、不著急地、自顧自地悠閑地進餐,不時還玩弄一會兒!靶⌒,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個人了,需要我幫忙嗎?” 小小看了我一眼,終于說,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張雨恩小朋友在班級中做任何事總是慢吞吞的,吃飯慢、穿衣慢、洗手慢。從不爭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蝸牛。姥姥反映在家也這樣,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動。不過,她做事較仔細,不慌不忙,不易沖動,比較冷靜,喜歡思考,觀望。
反思和措施 :
一、“積極鼓勵”策略
運用集體榮譽感去激發思遠,讓琰琰抓緊自己的動作,為集體爭光,并長此以往地影響她,讓琰琰逐步形成新的習慣。
二、“感受代價”策略
我們與她家人交流,希望他們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幫助小小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響去公園玩的時間”、“飯吃慢了,會錯過好看的電視”等,以此激發她盡快完成的目的。
三、“濽移默化”策略
經常玩一些“爭上游”、“爭第一”的競賽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孩子能真正體會“準確快速”的內涵,在孩子感受獲勝后的愉悅時逐漸遠離“慢吞吞”。
其實,個性的'轉變與發展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只要老師、家長能配合默契,能正確地看待孩子的個性,對待孩子不急躁,長時間地給予孩子良好環境的影響,孩子一定會有變化,會成長得非常好。
我們期待著琰琰的變化,相信她一定會有好轉。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2
觀察地點:小班教室
觀察對象:石xx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分析來了解幼兒不愿吃飯的原因,并用合適的方式來鼓勵幼兒吃飯,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觀察實錄:小班幼兒經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很多方面都慢慢的適應了,但是在吃飯方面我們班的'幼兒還是需要加強。石xx小朋友在我們班上是吃飯還可以的,但是最近發現他吃飯時很愛發呆,還時不時地告訴我:"老師,我不想吃了。"每次問他原因,他都不說。一次,無意見聽到他說飯太多了,他吃不完。了解這個情況后,我告訴他:"以后吃飯你能吃多少就盡量吃多少,但是不能騙老師,老師給你盛多少飯老師是知道你能吃完這些的,知道嗎?""我知道了。"現在他吃飯都會給我看碗里還有多少飯,每次表揚他后,都會很快的吃完。
分析措施:
1、不愛吃飯的原因可能是遇到自己不愛吃的菜,或者不是很餓,甚至是覺得碗里的飯太多,有一種膽怯的心理。
2、針對這一情況我鼓勵他吃飯,同時也會經常在他座位附近看著他吃飯。
觀察效果:
幼兒是需要經常鼓勵的,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很棒的。最近一段時間發現他吃飯時發呆的次數少了,盡管吃的很慢,但還是很有進步了。
。ㄋ模┯變簣@小班觀察記錄范例
觀察實錄:
睿睿在室內練習做操的時候,非常認鎮,眼睛總是看著老師做動作,跟著音樂反復的練習。有時方向不對,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快就改正過來了。孩子是在非常正常的情況下學習,情緒穩定。集體出操時,我做了動員,強調我們是中班哥哥姐姐,動作一定要橫平豎直,要到位,耳朵聽著音樂,方向要正確,并強調,如果誰表現的不好,回來后老師讓他自己在班里表演。音樂響起時,我發現家朗臉色泛白,眼睛不住的四下里觀看,表現得非常緊張。在班里時能挺胸抬頭,到了外面反而腰也塌了,胳膊也太不起來了,動作稀松了很多。
觀察分析:
睿睿是一個非常內秀的孩子,平時說話都細聲細氣的,膽子比較小。家朗在以前沒有得到在公眾表現的訓練,也許孩子出外活動的機會少或是與別人主動交流的機會少。造成了幼兒膽小內向的性格。
教育措施:
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我們及時地和家長通過家園聯系冊進行了溝通。平時上課的時候,我也注意對他的提問,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3
觀察記錄:
第一次與鐘x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了解中發現她非常的活潑、調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來說吧,她總是那個睡不著的'孩子。針對鐘x這種情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睡下很久,絕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持續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循著聲音尋過去,原來鐘x還沒睡著。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出均勻的呼吸聲,絕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中,這時我忽然聽到誰在睡夢中的哭聲,接著就聽到帶著哭腔的告狀聲:“鐘x又動我!”原來又是鐘x在睡不著的時候惹事了。
觀察分析:
鐘x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里時間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睡不著。和她家長聯系,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促動其形成良好睡眠習慣。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壞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得掉的。對此,在教育多多時我沒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而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她開始睡不著,我就坐在她旁邊,有時拍拍她,有時給她講一首小故事,協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后就在床上翻來翻去,我就讓她起來做一些安靜地游戲,比如聽老師講故事或聽輕音樂。不讓她覺得睡覺是一件苦惱的事。等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時間也長了。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其良好午睡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系,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實行培養、教育,也就慢慢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4
觀察背景分析:
這段時間,我班正開始《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探索活動,孩子們對動物表現出很親近的感情,也喜歡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兒行為實錄:
音樂活動《小白兔捉迷藏》開始了,老師扮演了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戴上了胸飾,老師開始讓大家聽一段音樂,音樂剛出來,孩子們有的說:小白兔跳出來玩,有的說:它去拔蘿卜去,還有的說:它去超市買好吃的.。老師看到孩子們情緒十分高漲,又提了問題:那你們聽聽后面的音樂,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們一下十分安靜,側著耳朵聽著,有的先說了:“小兔休息一下。”還有的說:“小兔在吃東西了!敝挥凶予ふf:“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來了!贝蠹夷阋痪湮乙痪涞夭轮,最后老師做了一個表揚他的動作,大家應和著他的意見……不過等狼來捉小兔時,大家都變成花、草、樹、石頭等,等狼過來問:你是誰呀?沒有一個說是小兔,子瑜說:“狼是食肉動物,它不喜歡吃草的。”看來孩子們還能區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呢!
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生成了相關食物鏈的問題,也熱衷于討論食草和食肉動物的話題,在與孩子們一起展開生成式主題活動的歷程中,我時時為小班孩子的創造潛能而驚訝和感動;在和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活生生的知識,這些活動使我的教學實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們也能夠是生成活動的主人。雖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動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僅僅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淀著、積累著。但實踐讓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戲,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真正符合幼兒需要,有利于每個孩子提升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改進措施:
。薄⒃谑孪鹊臏蕚渖,創設更貼近小班孩子生活經驗的情境,容易激發孩子表達的欲望。
2、教師還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重視個別在集體中表現。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5
觀察對象:xx
觀察過程:起床時小朋友們都在緊張的穿著衣服和褲子,xx小朋友坐在床上叫著:“老師你快過來幫我穿衣服吧!”這是我正忙著在叫還沒有睡醒的小朋友起床,就對他說:“你先自己穿衣服吧,等一會我叫醒小朋友后再幫你穿!”“老師我不會穿衣服!”說完就靜靜地坐在床上等著老師,他看到小朋友們都自己穿衣服,還不是地說:“你真棒!”我走過去幫他穿衣服:“你可以自己學著穿呀!老師不是教過你怎樣穿衣服嗎,你看大家都是自己穿衣服的!你自己可以學者穿!薄拔也粫!
分析:xx小朋友年齡雖然比較小,平時在家里所有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家長來幫助完成,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差。來到幼兒園之后,生活能力方面也都需要由老師來協助完成。平時沒有主動學習生活能力的意愿,所有的升華能力都需要有老師和家長來幫助。能力上很差,思想上依賴性很強,養成了孩子懶惰的思想。
教育措施:
1、平時在家里讓家長不要再包辦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逐漸學習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練習穿脫衣服等生活能力。
2、在園里老師要多鼓勵孩子嘗試著去學習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當孩子有進步時候要地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3、利用生活區的一些材料,讓孩子多練習扣紐扣、拉拉鏈,給布娃娃穿衣服、給瓶娃娃喂東西等活動,來練習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讓孩子在玩中掌握簡單的生活技能。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6
觀察區域:
美工區
觀察對象:
觀察時間:
20xx年9月23日
觀察背景:
小班幼兒剛來幼兒園,在美工區里幼兒最喜歡玩的就是橡皮泥,因為橡皮泥可塑性強,幼兒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完成和滿足他們的想象,捏、揉、撕、拉、摁等簡單的手部動作就可以使橡皮泥發生許多的變化,而且橡皮泥對于幼兒的經驗要求不高,所以幼兒都很喜歡玩,在玩橡皮泥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很多的快樂,他們也會適當的和周圍的幼兒或者和材料發生一些互動。
觀察實錄:
喬xx和張x兩個人坐在一起玩橡皮泥,看到我走過去,王xx首先舉起了他做的橡皮泥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做的是小圓子”,師:“這個小圓子是什么。俊睆坸:“就是可以吃的”師:“有一點像我們吃的粘粘的、圓圓的”還沒等我說完,喬xx搶先說:“做的是小圓子”,于是喬xx也開始做起了小圓子,一邊做一邊展示給我和王xx看。我對她說“除了小圓子,你還會做什么呀”,于是她把小圓子放在手中開始做起來,過了一會,她舉起一個長長的東西對我說:“看呀,我做的是面條,給你吃。”
分析幼兒行為:
1、在活動中,幼兒似乎有了簡單的交流,但還僅僅處于在老師引出的話題中而建立起來的
2、兩位幼兒都能主動地在老師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我走過去之前,他們兩個還是自顧自的.玩,并沒有把自己做的作品展示給伙伴,也沒有給好朋友講解
3、幼兒的創作渴望較高,王xx在看到王xx的作品被老師認可之后,也爭著開始做起來
4、鼓勵表揚幼兒良好創作行為,并引導幼兒除了向老師表達之外,也可以和小朋友們說一說。
教師支持行為:
1、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適時的進入,給幼兒一些鼓勵的話語。
2、在激勵幼兒的過程中可以給他們一點建議來開拓幼兒的思維,因為經驗有限他們有時會不知道要做什么,教師可以給他們適當的意見。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7
觀察情況
今天區角活動時,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進入了益智區,熟練的拿起了一盤積木,把積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著他拿了小方塊積木一塊一塊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壘高。過了一會兒,他把小方塊積木全部都壘了起來。他看了看桌子,發現沒有了,就開始東張西望,我發現他有點心不在焉了。
這時,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盤其他的玩具玩起來了……
觀察分析
我在觀察他是在瞎玩,還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有所轉移,就應及時介入,啟發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引導幼兒繼續進行建構。
措施與結果
在幼兒剛進行活動的時候,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沒有進行指導。之后當我發現孩子對于本次活動的興趣有所減弱時,我就及時用啟發性的語言進行了引導,為他尋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案例描述:
今天中午吃過午飯,我讓孩子們到圖書區看圖書,請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看,培養他們保護圖書、喜歡看書的習慣,孩子們都顯得比較高興,剛開始的時候,還紀律還比較好,可是后來卻發生了好幾件事:
1、幾個小男孩拿著圖書當方向盤開汽車,嘴巴里還不時的發出:“滴滴、叭叭!”的'汽車叫聲,有的還把書卷起來當話筒唱歌;
2、好幾本書都掉在了地上,卻只見孩子從書上踩過的腳印,沒有一個人會彎腰見圖書,面對這幅場面,我說:“書寶寶已經在地上躺了很長時間了,怎么沒有人把書寶寶送回家呢?看!這本書寶寶已經在哭類!它可傷心類!”沒人反應,最后還是樂樂小朋友把書撿起來放回了書架;
3、在看書的時候,突然有個小朋友大叫:“看!我這里有奧特曼!可好看類!”這么一叫,引來了旁邊小朋友的興趣,于是旁邊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爭我搶,可憐的那本圖書,只聽“嘩”的一聲響,撕破了!
4、書然在圖書區呆了很長時間,只見他拿了一疊書,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疊書往椅子上一放,當墊子做。
我的反思:
面對以上孩子們在閱讀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覺得應該要即使去引導和糾正,因為當孩子們形成了某種不良的習慣后,要去糾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讓孩子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后果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讓她去體驗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去嘗嘗行為產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說教都沒有幼兒直接的經驗感受來的真切,來的有效!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8
幼兒游戲行為實錄:
角色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都紛紛選擇區域進行游戲,陳XX來到了美工區,拿起橡皮泥開始擺弄起來。過了不久,她拿著色紙像發現新大陸似地問我:“老師這個紙要來干嗎?”我沒有直接告訴她,而是打開了她旁邊的示意圖,請她看了看老師制作的“小狗”。她發現小狗是用這個紙做的,于是她也拿起紙開始擺弄起來。她是個領悟力很強的孩子,通過幾次嘗試,一只小狗像模像樣地折出來了?吹剿晒α,我遞給了她一支記號筆,她納悶地看著我:“這個要來干嘛?”“給小狗畫上眼睛,它才會活呀!庇谑,她用記號筆涂了二個小黑點,一只小狗就這樣活靈活現地出來了。后來我又用膠水,將她的'作品貼至草地上,她體驗到了成功,又開始積極嘗試其她小動物制作的方法。
教師觀察與分析:
1、陳XX是一個聰明、求知渴望強的孩子,當她發現有色紙這個材料時,來尋求我的幫助。我沒有直接教授她小狗的折法,而是引導她觀看圖片,欣賞作品,了解制作過程。在她做出小狗后,我又鼓勵她嘗試添畫,豐富作品。最后當我把她的作品粘貼至我們的美工展示板上時,她高興地笑了。雖然這一舉動很平常,但給孩子帶來了成功、喜悅的感受,從而激發了她想制作不同小動物的興趣。
2、在講評時,我將希希的作品拍成照片,讓大家共同了解涂鴉館除了橡皮泥之外還有許多好玩的材料,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并請希希示范了小狗的折法,將這一好辦法與大家共享,讓更多地孩子愿意嘗試新的材料和玩法。
思考與調整:
1、在美工區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欣賞品,并提供操作步驟圖。
2、教師在觀察和參與中指導,最主要地是能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材料進行創作。
3、在創作的過程中,幼兒遇到了困難,老師要適時引導和點播,從而鼓勵幼兒,肯定其做法。
注:請教師在相應的格子內打上☆(好)○(一般)△(較弱)等符號,以表示該孩子的游戲水平。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9
觀察對象:
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直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天來園較早。今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說:“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著頭繼續往前走。于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說:“小沈早上要跟老師怎么說呀?”他還是低著頭不看老師,我跟他說:“那你就看一眼老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說說老師早。他媽媽嘆口氣說:“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后說,在家里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在跟小朋友一起說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集體面前說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說,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臺。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里游,都都單單在發愁.”于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說:“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說說看:“孤孤單單!辈⒔探o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里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說。由于他一直習慣了說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說一遍,他也跟著說一遍。由于我是準備著而行的所以手里還拿著小金魚的圖片。我拿著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現在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說:“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薄澳俏易屵@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著方法試著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通過反復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進步,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說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匯也不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說。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說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說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情況,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并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里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
2、給孩子提供在集體面前說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為,每次讓他到上面來唱歌或念兒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么拉衣服,要么撥指甲。我沒有及時的批評他而是先告訴幼兒到上面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后再表演。于是我就選擇他感興趣的活動,他很喜歡唱歌,所以我就選擇他很喜歡唱的歌曲讓他到上面來唱,以減少他的窘迫感。這樣多叫他,他在集體面前說話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老師早,我一開始先應用小紅花來刺激他,這種方法雖然不是那么妥當,但對低幼兒童來說還是有一定效果的。當我在發小紅花時我就跟他說:“小沈,如果你叫了,那老師就把小紅花發給你,這招還蠻有用的。所以有時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于是他就叫了。并在平時的孝敬教育時也引導孩子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別人,這樣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個別交談
小沈平時來園較早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與孩子交談。在第二次的觀察中我就引導孩子如何來正確的發音,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托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學說正確的發音,但過于反復的練習,又會使孩子的學習顯得過于枯燥,所以我及時的應用方法,通過相關這方面的談話活動來練習幼兒的發音。比如我在讓幼兒學念“孤”時就尋找與“孤”相應的字詞來讓幼兒練習。所以我就問幼兒有沒有姑媽這事。平時還可以利用給孩子穿脫衣服、放學后等一些時間與孩子個別談話。傾聽孩子的發音并及時地給予糾正,讓孩子的錯誤發音糾正在萌芽狀態。
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集體面前說話更加大膽了,現在他也能主動舉手了。早上來也能跟老師說老師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動說老師再見,但有時還會不肯說或者只跟一個老師說,不過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10
觀察實錄:
游戲時間一到,幼兒紛紛進入各個游戲區,貝貝卻選擇了獨自在圖書吧看書。他拿起了一本書,走到了墻角處坐了下來,將書放在腿上,一頁一頁的開始翻閱?粗⒆觽冊陂_心的游戲著,而貝貝卻一個人在讀書吧安靜的看書。我開始有點不安,有點擔心?墒,我又不想讓他有“被孤立”的感覺。于是,我也選了一本書坐到他旁邊看了起來。不一會兒,他時不時的看我一眼,我依然不動聲色,我們就這樣互不打擾的看著各自的書。待他對我完全放警惕心后,我便靠近他對他說:“貝貝,你能給我講講你看的是什么嗎?”貝貝聽后,看了看我,然后便開始認真告訴我書中的內容。聽到他的回答后,我又接著問道:“你今天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呀,怎么一個人到讀書吧來了呀?”貝貝說:“我是客人,我想先在這休息一下!边^了一會兒,貝貝把書翻閱完,將書歸還到原處后便高興的去燒烤屋吃東西了。
分析:
貝貝是個喜歡安靜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看書了,而且他能夠理解書中的內容,但不愿意主動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發現,平時與同伴的交流也較少。游戲是促進孩子主動與人溝通的.良好途徑,而貝貝卻選擇了獨自看書,為此,老師想以同伴方式與貝貝互動,調動貝貝主動與人溝通的愿望。
采取措施:
1、在老師觀察了一段時間后,發現貝貝一個人在讀書吧靜靜的看書并沒有要去與同伴玩耍的欲望,于是以平行介入的方式詢問他的想法,既消除了他的顧慮也沒有刻意提醒他在這個區域很孤單。
2、每個幼兒每時每刻的想法都是千變萬化,奇思妙想的,我們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兒做的每一件事情,因為在那背后一定有他們的原因,而我們不能妄加揣測。于是我選擇先觀察幼兒,再適時為幼兒提供必要的幫助。
3、以同伴的身份進入幼兒的游戲,通過提問打開溝通之門,激發幼兒溝通的愿望,豐富溝通的內容。
4、持續對貝貝進行觀察,促進他與同伴主動交流。
獲取成效:
1、在我介入后,貝貝愿意與我分享他在書中所看到的內容,講述他的發現,說明他把老師當成了他的朋友,老師成為了可以溝通的伙伴。
2、用同伴的身份與幼兒交流,成功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沒有讓他覺得自己是特立獨行的,沒有朋友的。同時尊重了他的游戲行為,從側面推進了他在游戲中的發展。
3、進一步增進了幼兒與老師之間的感情。在以后的日子的,他會更相信他的老師,也更愿意與老師一起分享他的一切。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拓展到主動與同伴的交流。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10-26
小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02-22
小班幼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03-30
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小班(通用5篇)12-15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觀察記錄表03-18
小班幼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通用80篇)04-13
幼兒園游戲觀察記錄(通用10篇)06-30
可愛的小貓觀察記錄日記11-23
幼兒園小班心理健康教育記錄11-27
魔豆植物觀察記錄日記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