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經典格言
法家,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一個以法治為核心的思想學派。這個學派否定了世襲貴族天然傳承的等級制度,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法家經典格言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君無見其所欲。(君主不應該表露自己的喜好)
2、恩怨不入公門。(不因私人之間仇隙而影響公務)
3、去甚去泰,身乃無害。(行為不過度,才不會危及己身)
4、君子去泰去甚。(君子行為處事要適可而止,不應過度)
5、不勁直,不能矯奸。(不剛勁耿直,就不能矯正奸邪之風)
6、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維修喪失轉而要仰仗臣下了)
7、倒言反事以嘗所疑。(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8、一手獨拍,雖疾無聲。(一只手擊掌,即使再用力也不會有聲音)
9、因可勢,求易道。(根據可以成功的形勢,來尋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10、故勢不便,非因此逞能也。(因此,當形勢不便時,是不就應逞強的)
11、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法一定要讓人明了,而術一定不能被人覺察)
12、私行勝,則少公功。(營私舞弊之風盛行,臣下就不能盡職為君效力了)
13、蕩而失水,螻蟻得意焉。(魚游到岸邊擱淺的是時候,就會被螻蟻吃掉)
14、刑當無多,不當無少。(刑罰恰當就不會嫌多,刑罰不當就不會嫌少。)
15、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像和氏璧那樣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飾物來裝飾)
16、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世間總有得不到的東西,也總有辦不到的事)
17、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律不能逢迎權貴,就像墨繩不能遷就彎曲一樣。)
18、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所以棄用自己的才干而依據法令來才定賞罰)
19、利莫長于簡,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過于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于安穩)
20、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宮室結果粉刷,器皿經過洗滌,就都會干凈了。)
21、無偸賞,無赦罰。(英明的君主不會隨意施以賞賜,也不會赦免本應處罰之人。
22、有賢不肖而無愛惡。(君主應當明辨賢愚,但不應該因其賢愚而喜愛或厭惡。)
23、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可能兩者都成功)
24、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避匹夫。(施加刑罰不回護大臣,施以獎勵不忽略平民)
25、去其智,絕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隱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無法猜測他的意圖)
26、群臣見素,則大君不蔽矣。(群臣本來的面目顯現出來,那么君主就不會收到蒙蔽了)
27、故至治之國,有賞罰而無喜怒。(所以治理的最好的國家,賞罰分明而民眾沒有怨恨)
28、事有舉之而有敗,而賢其毋舉之者。(事情有做了卻不成功的,但這也勝過不去做的)
29、巧為輗,拙為鳶。(做車輗是聰明的,做木鳶卻是愚笨的)(說明∶考慮成本與實際功效)
30、虛靜無事,以暗見疵。(保持虛靜無為的狀態,往往會從隱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為漏洞)
31、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看見就好像沒看見,聽到好像沒聽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32、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賢德的事情卻不以賢德自居,還有什么事是辦不好的)
33、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舉薦外人不排除自己的'仇人,舉薦親近的人不排除自己的兒子。)
34、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置身事外,才會看清真相;保持冷靜,才能制定出行動原則)
35、無功者受獎,則財潰而民望。(沒有績效的人受到獎勵,那么就會導致財物匱乏而民眾抱怨。)
36、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處理,那么就不必勞累身心也會有所成就。)
37、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因此就應將親近好厭惡等情緒一并拋棄,才能成功地使用權謀之術)
38、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過于寵溺臣下,法令就難以確立。缺乏威嚴就會被臣下欺凌)
39、存亡在虛實,不在于眾寡。(一國的存亡要看權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應看國家武力的強弱)
40、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41、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刑罰輕并非是仁慈,誅罰重也并非暴戾,只是適合現實情況而已。)
42、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顯賢能可以成就大業,不逞勇武依然強大)
43、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現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來這里當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樣的)
44、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謂威淫。(不赦免死刑犯,不寬宥應受刑罰之人,赦免和寬宥都是權力的濫用。)
45、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吹開皮上的毛來尋找細小的疤痕,不洗凈器物上的污垢來查看微末的缺陷)
46、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矣。(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47、以為不當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罰。(因為事先說的目標太低,這種危害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功績,所以應該處罰。)
48、禁,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有所禁止,是君主之道,必須公私分明,嚴明法紀,不徇私情。)
49、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50、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過于寵信臣下,必然會危及君主自身;臣下權勢過重,必然有篡位之心)
51、故群臣陳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責其功。(所以臣下提出主張,君主根據主張命其行事,再依據結果來考核他們的功效)
52、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難以為常。(圣人處世,是不需要智慮與機巧的。因為不拋棄智慮機巧,就很難維持長久。)
53、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所以君主親自掌握賞罰之權,那么群臣就會畏懼他的刑罰而追求他的獎賞了。)
54、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眼睛失去了鏡子,就無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無法解開自己的迷惑。)
55、不自操事而知拙與巧,不自計慮而知褔與咎。(不親自處理事務而明察臣下干練與否,不親自謀劃而能夠知道臣下行事的禍與福。)
【法家經典格言】相關文章:
牛排的做法家常做法09-18
科學經典格言與禪語-感悟人生格言09-14
經典法律格言4篇01-13
勵志團隊的經典格言08-12
莎士比亞感悟人生經典格言10-06
雞排的做法家常做法09-18
書法家合作合同范本12-25
經典人生感悟格言48條02-19
人生格言佛語經典語錄07-28
經典愛情格言愛情名言句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