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山東的中秋習俗

        時間:2024-10-08 09:03:10 中秋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山東的中秋習俗

          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心里都有一個聲音在說,回家去吧。中秋節回家與家人團圓這個習慣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東的中秋習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山東的中秋習俗

          祭土谷神吃“麥箭”

          慶云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拋帕招親

          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中秋節之夜,于廣場中搭一彩臺,布置成月宮景狀,并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后,姑娘們將一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

          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后,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供奉兔子王

          舊時,每逢中秋節,濟南人的供桌上總少不了一尊神采奕奕的“兔子王”。多數“兔子王”高度一般在20厘米,能自由活動,用手拉動繩子時,兔子王的雙肩就上下做出搗藥狀,憨態可掬,惹人喜愛。

          做“月鼓”

          山東有種蒸的月餅,現在濰坊、煙臺龍口仍有傳留,叫做“月”、“月鼓”、“月糕”,用面餅兩層做成,通體圓形,下一層常做為十二個“月瓣”,“瓣”上插棗,上一層做“玉兔”,做“猴”,又裝飾許多面塑染色花果,兩層中間,也夾紅棗,此物用以供月、贈親友,好看亦中吃。

          剪紙貼窗花

          膠東一帶民間很早就有中秋剪紙貼窗花的習俗,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蓬萊、棲霞、牟平等地的農村老人還延續這些風俗。

          八月十五看閨女

          泰安一帶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風俗。每到中秋節前家家戶戶備了禮品去看出了嫁的閨女,包括出嫁多年的老閨女。

          人們拿著月餅和鯉魚,去看閨女,與泰安的民間傳說有關系。

          傳說泰山老奶奶是天老爺的閨女,玉皇大帝的妹子。她生得漂亮,心地慈善,不戀天堂,愛塵世生靈,下凡來到泰安,苦心照管山下百姓,使泰山一帶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人們編了歌謠頌揚她的功德:“泰安神州,十年九收。”歌聲傳到天老爺那里,他非常高興,決定八月十五豐收時節來看看閨女,天上的圓月是他送給閨女的餅,花翅鯉魚是他送給閨女的禮。

          從那時候起,泰山下的人都學老天爺那樣八月十五看閨女,也都用月餅、鯉魚作禮品。

          團圓蛋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家人團聚,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更是以圓月來寄托深情。蛋圓似月,古往今來就是象征團圓的吉祥食品,蛋圓人團圓。山東中秋習俗素來有吃月餅和吃團圓蛋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和圓圓的蛋,是象征吉祥團圓的食品,又是中秋節人們相互表達祝福的紐帶。團圓佳節,送上一份神丹團圓“蛋”,品著團圓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濃。

          各地中秋習俗

          福建浦城

          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于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老北京,中秋要放叁天假。十叁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而所謂“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前十年,北京中秋還有兔爺賣。現在很少見了。似乎只在春節廟會上見過。中秋節祭的就是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亦嚯亦諧。有曲為: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閑。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過中秋,家里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氣氛。

          廣東潮汕

          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后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于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

          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游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

          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筑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游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游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后,漸漸衰落,后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山東的中秋習俗】相關文章:

        山東中元節習俗03-12

        山東臘八節的習俗08-31

        山東春節習俗09-06

        山東各地冬至習俗有哪些09-20

        傳統的中秋習俗08-30

        盤點山東各地春節習俗06-01

        山東二月二習俗吃什么?02-21

        中秋節的習俗02-16

        中秋節習俗07-2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少妇 | 日本精品高清一二区一本到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 五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