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對聯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秋節的對聯賞析
農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征,要備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各種瓜果和熟食品,一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基本上沒有貼對聯的習俗。但古人在此日此夜舉杯對月、飲酒賦詩,也產生了不少的佳聯名作,流傳至今,也是人們認識中秋佳節的寶貴資料。
袁宏泛渚;
庾亮登樓。
上下聯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說新語》。上聯故事出自此書的《文學》篇。袁宏少時貧困,為人江上運租。某秋夜清風朗月,鎮西將軍謝尚坐船過江,聽聞江渚客船之上有誦詩聲,覺其詩情優文美,又非前人舊作,贊嘆不已。遣人詢問,知為袁宏詠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揚。下聯故事出自前書之《容止》篇。庾亮鎮守武昌,某秋夜氣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樓詠詩。不久,庾氏飛屐而來。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或則因月夜吟詩而名聞于世,或則人雖暮年而登樓秋詠之興致不減,秋夜賞月吟詩看來確實是一件賞心樂事。
中天一輪滿;
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即藏頭聯。上聯首字“中”,下聯首字“秋”,點明時節。聯中雖不現“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中秋聯頗多以“月”為題材者。如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其處對聯曰: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虎”“溪”二字指明地點。
一天秋似水;
滿地月如霜。
此聯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見,意境清幽,使人氣定神閑。從形式上講,簡潔凝練,對仗工整,屬小類工對。
二儀含皎潔;
四海盡澄清。
二儀,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潔,端在于月光之皎潔。四海之所以澄清,緣于月光如水。此聯的妙處在于其含蓄,未嘗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儀”對“四海”,“皎潔”對“澄清”,頗為工整。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家明。
同為詠月,遣詞不同,意境遂異,有此“明”字,心胸便起暢亮之感。若套用佛家“體”、“用”二字,上聯為“體”,僅指名為圓月;下聯則為“用”,月之光滿玉宇,灼然可見。流水對寫到此境界上,著實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聯為明末清初文學家金圣嘆所撰。據傳,金圣嘆到金山寺閑游,寺宇長老出對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后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史稱“生題死對”。上聯兩用“半”,下聯以“中”對之,又有“二”、“八”之對,十字之中六者為數,且皆合于情理。若無才情者,難以成此對聯。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聯為陶淵明《移居二首》的詩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下聯為左思《招隱詩》的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聯,工穩妥貼;處士情懷,悠然可見。
綠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無。
李白《把酒問月》詩有句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來明月猶在,古人已逝,今之視昔,正如后之視今,怎能不唏噓感慨!此聯意境正如李白詩,不同者在于,白詩豪情奔放,此聯簡約含蓄。然感嘆明月長存、人生苦短的意緒,并無二致。從形式上講,“青史”對“綠窗”,“在”對“無”,工穩且靈活,平仄上也無問題,乃佳對。
泛渚懷袁子;
登樓學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跡前已言之。正如重陽節聯中屢用陶淵明與孟嘉,中秋節對聯中也用袁宏與庾亮之事,以顯得更具人文氣息。不過相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陽,其重要性要略遜一籌。
清光同會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則指政治清明,所以說“同會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說“秋色正平分”。
【中秋節的對聯賞析】相關文章:
中秋節對聯賞析05-30
高考對聯賞析精選09-21
生肖對聯賞析09-22
詠梅對聯賞析01-25
高考對聯賞析09-20
詠杏花對聯賞析09-22
高考升學對聯賞析07-21
對聯賞析:中秋玩月07-10
經典重陽節對聯及賞析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