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全文及鑒賞
琵琶仙·中秋
清代:納蘭性德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
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
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
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琵琶仙·中秋》翻譯
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間的月亮,卻為何時圓時缺。今夜里,金風送爽,土花映碧,畫欄桂樹懸掛著一縷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瑩透澈。誰知道,這好天良夜,卻讓人憂愁,讓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對舊時明月。
那時節,也是這么個中秋夜,你和我,花徑里捉迷藏,曾經將金井梧桐的霜葉驚落。手上輕巧的小紈扇,至今又經歷幾番涼熱。一時間,不由得百感叢生;但這又與一般的相思離別無關。面對這舊時明月,只好讓無情的紫玉蕭,于寒風中吹烈。
《琵琶仙·中秋》注解
碧海:傳說中的海名。冰輪:月亮代名之一,歷來用以形容皎潔的滿月。清輝,指明亮的月光。
花徑二句:捉迷藏,又稱逮貓兒,兒童玩的一種游戲。井梧葉:謂井邊的梧桐樹葉。輕紈小扇:即紈扇。一任二句:紫玉,指笛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
《琵琶仙·中秋》賞析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在蒼茫的夜色中,作者抬頭仰望天空,中秋月圓,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卻觸景生情,發此疑問。通過此句,我們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涼:日月輪回不斷,春花秋月年年,這些都只會令他徒增煩惱;是因為佳人不在,如今的他形影相吊么?“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不知哪里吹來的秋風,帶來一陣芬芳;月亮的清輝籠罩了周圍寂寞的空氣,如同冰雪一樣寒冷。此句是寫景,卻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寒冷的是清輝還是他那顆受傷的心?回想往昔,那“一生一代一雙人”,曾經花前月下,欣賞這良宵美景,“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只影而今,物是人非,在這如同舊時的明月下重拾往事,只會令他“填膺百感”。
詞的上片寫現實,現實是充滿了悲涼,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靈。用“冰輪”喻明月,用“雪”喻明月的清輝,更增加了意境的清冷!爸挥岸,那堪重對,舊時明月!贝司涞莱隽俗髡摺氨M成悲咽”的緣由:原來是故人不在,作者在思念他的亡妻;然而“明月不諳離恨苦”,偏要打動他那顆敏感脆弱的心,叫他情何以堪。
下闕寫詞人仰望明月憶及往事!盎◤嚼、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明月下,芳叢里,詞人與心上人嬉戲,游玩,雖然并未著墨描摹具體情狀,而梧桐葉的緩緩飄落中,縱情的歡笑聲,親昵的嘶鬧聲,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聞,其人之天真爛漫,其情之親密無間,已不言自明,詞人對故人往事的深深思戀,直抵人心深處。只是光陰荏苒,輕紈小扇輕搖又搖走了幾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詞人中宵獨立,“填膺百感”,而明月還是當時的明月,清輝未減分毫。中秋月光照耀,本該是眾家歡聚之時,容若心中卻荒涼如大漠。吹裂紫玉蕭也難散愁心。
《琵琶仙·中秋》創作背景
詞作乃中秋月下,對于昔時情愛的思憶。此詞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1678)中秋。這年春天,納蘭妻盧氏病故。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全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納蘭性德名句03-08
納蘭性德詩詞名句04-05
關于納蘭性德的名句12-10
納蘭性德名言名句12-10
納蘭性德經典語錄04-20
納蘭性德經典愛情語錄摘抄03-27
納蘭性德的愛情詩詞03-07
2016年納蘭性德傷感句子10-10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全文及鑒賞07-16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及鑒賞07-16